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7552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511Word下载.docx

盖梁在墩柱施工完成回填至原地面后开始施工,墩柱附近基础回填为天然砂砾料分层夯实回填至路基顶面。

其他支架基础原地面为老路路基,承载能力基本满足现浇支架的承载,为了增加施工安全保证系数,在老路基顶面整平压实后,浇筑C25混凝土基础200mm厚。

为避免处理好地基受水浸泡,在两侧开挖30×

2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集水坑,引入现场临排明沟,经三级沉淀后排入排水系统。

以防止雨水和其它水流入支架区,引起支架下沉。

3.2、盖梁高支模支架及模板布置

本工程支架采用WDJ碗扣式满堂支架,立杆下垫上100×

100×

50mm方木。

φ48mm*3.5mm焊接钢管作为主构件,立杆和顶杆是在一定的长度的钢管上每隔0.6m安装一套碗口接头制成,下碗扣焊在钢管上,上碗对应地套在钢管上,其销槽对准焊在钢管上的限位即能上、下滑动。

横杆是在钢管两端焊接横杆接头制成。

安装时将横杆街头插入碗扣内,将上碗沿限位销销紧。

碗扣式多功能钢管脚手架,立杆主要采用3.0m、2.4m、1.8m三种,立杆接长错开布置,顶杆长度为1.2m、0.9m、0.6m,横杆采用0.9m,顶、底托采用可调托撑。

由于碗口杆件为规格定尺,应注意纵向水平杆连续性。

支架安装好后,在可调顶托上先横向铺设[10#槽钢(U口竖向),然后在其上铺设纵向90×

90mm的木方做为底模板格栅,注意木方的定尺长度,要保证两根木方搭接的地方不会影响受力。

支架底模铺设后,测放盖梁底模中心及底模边线位置。

盖梁下底模板下采用90×

90mm@300mm(中到中)方木作为格栅,底模采用18mm厚竹夹板。

侧模为定型钢模,由北新永固钢结构公司工厂制作,面板采用5mm冷轧钢板;

竖向背楞采用8#槽钢,间距300mm;

水平背楞采用双拼10#槽钢,间距≤1000mm,每隔1000×

1000mm间距设置Ф20对拉螺栓拉杆一道。

其余部位侧模如采用木模时,木模板为18mm厚竹夹板,模板的竖向骨架选用90×

90的方木,方木竖向间距300mm,横向采用Ф4.8×

3.5双拼钢管,拉杆Ф20对拉螺栓,间距≤1000×

1000mm。

盖梁支架布设如下图:

安装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侧模与端模、侧模与底模之间要保证接缝严密,以保证不漏浆,模板各部位支撑牢固。

盖梁底模标高安装施工误差不大于5mm,轴线偏位不大于10mm,模板接缝间垫约3mm厚的橡胶条或粘胶带,防止接缝露浆造成混凝土麻面,模板安装后均匀涂刷脱模剂。

距离盖梁约400mm位置搭设脚手架,顶部设立工作平台。

侧模采用定型钢模体系,底模采用18mm竹夹板木模体系。

90*90mm方木@300mm,水平围檩为双拼Ф48钢管@850mm,竖向围檩上部设一道Ф20对拉螺栓。

盖梁侧模拆除时间应在盖梁砼达到15MPa以后进行。

3.3、支架搭设施工

3.3.1测量放样

首先在硬化地面测设出桥梁各跨的纵轴线和桥墩横轴线,放出设计盖梁的中心线。

按支架平面布置图及盖梁底标高测设支架高度,搭设支架,采用测设四角点标高,拉线法调节支架顶托。

支架底模铺设后,测放盖梁底模中心及底模边角位置和梁体横断面定位。

按规范要求,底模标高=设计盖梁底标高+地基和支架的弹性变形量。

地基和支架的弹性变形量由支架预压测量取得。

底模标高和线形调整结束,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侧模。

3.3.2支架搭设原则

支架搭设,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按明确的使用荷载、确定的构架平立面搭设;

所有构件必须经验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清除支架范围内的杂物,平整处理场地并做好排水处理。

3.3.3支架布置方式

(1)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和施工荷载,考虑盖梁为狭长高支模,必须考虑整体稳定,防止倾覆。

(2)碗扣支架的的布置为:

顺桥向柱中心部位采用

支架布置均采用900mm×

900mm×

1200mm(步距)。

(3)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

(4)为了保证系统的水平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排架系统设置一定数量的纵向垂直剪刀撑(两侧及中间)、横向垂直剪刀撑(两侧及中间),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相互之间应尽量贯通。

满堂支架沿梁横断方向外侧与中间支架立杆共设置4道垂直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沿梁长度方向共设8道垂直剪刀撑,外侧密闭,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满堂支架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层加强杆(水平剪刀撑);

间隔3排支架立杆,与水平杆钢管连接。

(5)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45°

~60°

之间,自下而上连续设置,搭接长度不少于100cm。

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大于50cm,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防止杆件脱滑。

(6)每隔2.4m(二步)与立柱设置抱箍,纵横向杆应与墩身用钢管和扣件箍紧,使排架与墩身组成整体,以保持整体稳定性,抱箍与墩身之间用木楔楔紧。

(7)刚性排架外围需搭设脚手架坡道,其为独立体系,不得与结构排架连接在一起,坡道满铺宽木板,坡道上每30cm设防滑设施(5cm宽,3cm厚板条)。

(8)支架布设注意事项

1)原则上支架基础按同一标高处理。

当立杆基底间的高差大于60cm时,则可用立杆错节来调整。

2)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2.4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3.0m的立杆,至顶层再用1.2m、0.9m和0.6m三种长度的顶杆找平。

3)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

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

4)脚手架拼装到位时,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

并在无荷载的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是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

5)斜撑的网格应与架子的尺寸相适应。

斜撑杆位拉压杆,布置方向可任意。

一般情况下斜撑应尽量与脚手架的节点相连,但也可以错节布置。

6)斜撑杆的布置密度,为整架面积的1/2~1/4,斜撑杆必须对称布置,且应分布均匀。

斜撑杆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应按规定要求设置,不应随意拆除。

7)支架最外层立杆搭接一根普通钢管,钢管高出盖梁底模1.2m,与支架搭接长度不小于2.4m,采用扣件联接,每根钢管搭接处扣件不少于4个。

钢管横向30cm间距一道采用16#螺纹钢焊接布置横梁,再在防护钢管外侧安装建筑防护密目网,采用尼龙绳绑扎牢固。

3.3.4搭设顺序

按设计位置安放立杆底座,其上安装2.4m和3m立杆,使底层立杆接头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安装横杆。

搭设顺序是:

立杆底座→立杆→第一层横杆→接头锁紧→与桥墩柱拉结→脚手板搭设→上一层立杆→横杆→接头锁紧→与桥墩柱拉结→剪刀撑→安全网。

支架搭设时,从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中间向两端推进,不得从两端向中间合龙搭设,否则由于安装误差合龙杆件装不上。

3.3.5支架计算

本计算书参考规范文件:

本工程设计图纸、《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10版。

经对比分析,选择本工程支撑高度最高,叠合梁端Pm180主线盖梁进行计算,取该盖梁中心段21950×

1240×

2805mm处计算(所有类型盖梁此部位最不利工况,见下图示)。

本计算书主要验算盖梁底模、立杆支架的稳定性、支撑系统稳定性

3.3.5.1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最高高度14.598m,取15.0m计算。

立杆的纵距b=0.90m,立杆的横距l=0.90m,立杆的步距h=1.2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90×

90mm,间距30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

梁顶托梁采用[10号槽钢U口竖向。

模板自重按定型组合钢模板,取:

0.75kN/m2。

混凝土、钢筋自重:

25.00kN/m3+1.50kN/m3(梁)=26.50kN/m3。

施工活荷载:

1.50kN/m2(高架桥梁人员设备)+2.00kN/m2(振捣混凝土)=3.50kN/m2。

图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

3.5。

3.3.5.2模板面板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6.500×

2.805×

0.900+0.750×

0.900=67.57kN/m

活荷载标准值q2=(2.000+1.500)×

0.900=3.15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I=90.00×

1.80×

1.80/12=43.74cm4;

W=90.00×

1.80/6=48.6cm3;

(1)抗弯强度计算

f=M/W<

[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W=900×

18×

18=291600mm3;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4.00N/mm2;

M=0.100ql2;

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经计算得到M=0.100×

(1.20×

67.57+1.40×

3.15)×

0.300×

0.300=0.77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77×

1000×

1000/291600=2.64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f]=14.0N/mm2,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挠度系数,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按照活载最大,取值0.677。

v=0.677ql4/100EI<

[v]=L/250

q:

作用在模板上的线荷载;

l:

梁底支撑间距;

E:

面板的弹性模量;

I:

截面惯性矩I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0.677×

(67.57+3.15)×

2004/(100×

9500×

437400)=0.17mm<

200/250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L/250,满足要求。

3.3.5.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荷载计算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0.128×

15.000=1.92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0.7500×

0.600×

0.600=0.27kN

(3)钢筋混凝土盖梁自重(kN):

NG3=26.500×

0.600=26.76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28.9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500+2.000)×

0.600=1.26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G+1.40NQ=36.504KN

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36.504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78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00m;

h——最大步距,h=1.20m;

钢管断面示意图见下图。

回转半径计算:

=

=0.35×

(48+41)÷

2=15.575mm

长细比λ计算:

λ=

=

=77<[λ]=150

由长细比可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0.707

经计算得到

=36504/(0.707×

489)=105.58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支架上的荷载除以上计算外,还应考虑风荷载的作用。

根据《公路技术通用技术规范》2.3.8规定,计算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时,应考虑作用在桥梁上的风力。

在风力较大的地方应按照季节性进行风荷载计算。

计算方法为:

横向风力为横向风压乘以迎风面积。

横向风压按照下公式计算:

W0=K1K2K3K4W0

K1=0.85,K2=1.3,K3=1.0,K4=1.3,WO=600Kpa

W0=0.862Kpa=86.2kg/m2,纵向风压为横向的40%,且纵向受力面积较小,因此计算时仅考虑横向风荷载。

风荷载按中心集中力加载在立杆上,立杆均按两端铰接计算。

立杆受力稳定性按组合风荷载计算:

水平荷载计算风荷载标准值WK=0.7µ

SW0

µ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1.46

S---脚手架风荷载体形系数1.3ω

ω---脚手架挡风系数0.087

WK=0.7×

1.46×

1.3×

0.087×

86.2=9.96kg/m2

La---纵杆间距0.9m

h---步距1.2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0.85×

1.4×

WK×

Lah2/10

=0.85×

9.96×

0.9×

1.2/5=25.6N/m2

φ48×

3.5支架钢管的抵抗矩W=5×

103mm3

截面积A=4.89×

102mm2

由以上计算知,立杆所受最大竖向荷载为28.9KN

N/A+M/W=28.9×

103/4.89×

10-4+25.6/5×

10-6

=64.22Mpa≤容许应力σ=205Mpa

综上,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3.3.5.4基础承载力计算

地基处理方式为:

原地面开挖至路基顶面,平整、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再在其上浇筑20cm厚C25混凝土。

取最不利处中横梁段验算:

立杆下端均设在刚性C25混凝土垫层,厚200mm,扩散角为θ=45°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fgk=150KN/m2计算,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0.5。

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

36.50kN,

b=0.6+0.2×

tan45°

×

2=0.8m2

p=36.50/0.8/1=45.63KN/m2≤fg=150×

0.5=75KN/m2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3.3.5.5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计算

支架与立柱进行抱箍刚性连接(每二步),且设置了水平加强层(每二步),故不进行整体稳定性计算。

3.3.5.6结论

本工程盖梁满堂支架施工采用

3.5mm型碗扣支架,横、纵向间距布置为900mm,步距1200mm,底模采用18mm厚竹胶板,经验算,模板与支架材料与整体安全稳定性均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故本方案采用措施合理。

3.3.6支架预压

(1)预压目的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如支架支撑体系、模板本身发生的各种变形等。

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预压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沉降量的一部份,同时为了消除非弹性变形,并检查地基和支架的稳定性。

本预压方案只针对盖梁高支模支架;

墩柱支架因不受墩身压力影响,不进行支架预压。

(2)预压重量

支架预压时应考虑到堆载的物品和施工过程中公认的操作误差等因素,按设计荷载的1.2倍进行加载。

4.6.3预压施工

用25T吊车将其吊至在相应位置,再用人工堆放整齐,并注意各堆放区的重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预压荷载

根据盖梁自重、施工用模板荷载、施工荷载(含施工人员、各类机具等)及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荷载等,计算每段盖梁的重量,合理确定压载总重量。

2)预压施工

压载顺序是根据混凝土浇注情况,由中间向两边、纵横向对称加载。

加载施工顺序如下:

第一次加载盖梁近墩柱、悬挑翼缘处,此时荷载为满载的60%。

第二次加载盖梁近墩柱、悬挑翼缘处,此时荷载为满载的80%。

第三次满载100%。

每级加载完成后,每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检测;

当支架检测点连续两次沉降差平均值均小于2mm时,方可继续加载。

3)预压检测

□监测点布置

在堆载区设置系统测量点,其分布为纵向支架外侧布置一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的布置四个监测点,两个近墩柱,两个在外侧,同时相应地在在支架上对应地布监测点。

盖梁支架预压监测点具体布置:

□监测方法

为了找出支架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弹性变形,观测时间为空载观测一次,60%满载观测一次,80%满载观测一次,满载观测一次,满载后12h测一次,满载后24h测一次,满载后36h测一次,直到连续3d沉降在3mm/d为止,卸载后,根据所观测的标高数据计算出塑性沉降和弹性沉降。

□监测时间

控制预压时间最主要的因素是沉降速度。

只有当沉降稳定后,才能停止预压。

当各测点24h前后两次观测沉降差平均值小于1mm或连续三次个测点沉降差平均值累计小于5mm时,认为支架沉降已经稳定,支架预压完成。

4)预压注意事项

各预压墩号分层堆码直至预压重量满足要求,不得分块小范围集中堆码,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降;

人工堆码整齐,不乱堆放。

5)资料整理

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编制时间——沉降曲线,沉降稳定后拆除,当每日沉降量不大于1mm,即可认为沉降已稳定,卸载后陆续观测,直至弹性变形完全恢复,整理观测数据后,通过观测,确定沉降量的经验数据,调整底模高程,底模标高预留出此沉降量。

(1)影响预拱度的主要因素有:

1)支架系统本身结构重量和新浇筑混凝土重力而产生挠度,其刚度又受新浇混凝土初凝影响;

2)支点沉降;

3)预应力产生弹塑性变形;

4)预拱度设置

通过对支架、地基变形量的分析,考虑到非弹性变形量在预压中已经完成,通过施工监控计算,施工中盖梁支架预拱度设置为0.5cm(暂估)。

3.3.7支架搭设施工要求及技术措施

(1)排架采用Ф48×

3.5mm标准脚手管搭设,排架设计、施工按照《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进行,并遵守有关规定。

施工前对Ф48管件及扣件质量严格把关,剔除所有不合格材料。

(2)搭设时,在地基上定桩牵线,按设计尺寸定出支架立杆位置;

先在混凝土基础上下托(立杆底部可调底座),底座下用中粗砂找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四个角标立杆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它底托,后安装立杆。

(3)第一层拼好之后,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抄平检查平整度,如高差太大,必须用底托调平。

拼立杆时必须用吊线捶检查其垂直度,防止立杆偏心受力。

(4)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刀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上端与墩身间用方木塞紧。

(5)剪刀撑、横向斜撑与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并且在砼浇注和张拉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和专人检查。

(6)支架搭设后,按盖梁重量120%进行支架预压,支架压载采用钢筋与砂袋并用的方法进行预压。

预压前在底模和地基上布好沉降观测点,对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7)支架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布置位置安装,碗扣支架为定型支架。

(8)接头部位必须连接牢固。

支架搭拼时应挂线以控制调平和线型。

顶托和底托外露部分不超过25cm,自由端超过25cm长的杆件要增加水平杆锁定;

顶托螺扣伸出长度不大于25cm,纵向方木接头不能有空隙,且不能悬空,若有空隙有扒钉十字交叉连接,方木间用木楔塞紧,且用钉子钉牢。

横向钢管间若有空隙,用粗钢筋焊接或用直扣件将两钢管连成一体。

(9)碗扣支架搭拼完之后,用扣件式钢管在立杆上沿纵横向每隔4.5m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设置时从顶到底要连续,搭接头保证不小于60cm,接头卡不少于2个,与水平横杆的夹角为45度~60度,两剪刀撑不允许自相交,要求布置在立杆两侧。

(10)在排架搭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墩身的防护,严禁污染墩身。

严禁碰撞墩身的转角部位,加强必要的措施,保证墩身的外观质量。

(12)为防止排架下沉,初始间隙的变形,弹性变形。

温度日照对排架的影响,排架搭设过程中应对排架的标高,扣件的固紧力矩,排架下脚步的垫实仔细检查。

(13)斜撑及剪刀撑扣件的安装螺栓扭力矩控制在40~45N•m之间,施工时派专人用扭力扳手定量抽查验收。

支架搭设完成后要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为梁体重量的120%,记录支架预压试验取得的数据,作为调整底模标高的依据。

(14)支架体与主体结构拉结牢靠后,随着架体升高,剪刀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