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4940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书馆》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5、注重对比感悟。

  让学习在几次说法中不断完善,通过对比,层层深入地感悟要准确知道物体的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图书馆》教学反思3

  这节课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的第一节课《图书馆》。

《图书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实际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学生借助情境图,提出“《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

”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8+4”之后,首先让学生摆进行小棒操作,并用算式记录操作的过程。

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来,得到1捆零2根,再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共有3捆零2根,也就是32根。

即:

8+4=12,20+12=32;

而有的孩子则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来是30根,也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

28+2=30,30+2=32。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10根捆成1捆的过程,所以对“满十进一”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一步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埋下了伏笔。

  在学生摆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之后,请学生拨计数器。

重点解决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个位原来有8个珠子再加2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要将个位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个位再加上2个珠子,得到结果是32个珠子,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个位原有8个珠子再加上4个共有12个,“满十”个了,要将个位上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因而结果也是32。

这样在“拨计数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将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的过程,进一步深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二、发散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这节课中,我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方面进行一些大胆的、有益的尝试。

“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教学中,我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同桌两人交流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先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法,再四人小组交流彼此的方法。

给学生大约3、4分钟的时间探索、交流。

汇报时,学生出现了五种方法,我并没有满足于各种方法表面上的罗列,而是问大家:

“对于28+4这首题来说,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为什么?

”“这些方法中谁和谁比较接近?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同时,学生在进一步的观察比较中,学生发现了这五种方法之间有着共性的相互联系,使学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行了概括和提升,进一步理解了算理。

  三、练习设计有梯度,富有趣味性。

  练习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练习不仅有梯度,还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把常规的口算练习变成了“摘桃子”游戏,并根据学生的易错点设计了“森林医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自感到有些地方不尽如意,需要改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个别孩子出现个位相加后不向十位“进1”,或计算十位时忘记加进位1的现象。

  2.感觉对学生放手不太够,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点着急,如果时间充分,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把想表达的意思说完整,平时还要多加训练。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力争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图书馆》教学反思4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这篇课文,构思巧妙,语言富于变化。

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人物形象在作者寥寥数语间变得立体起来。

今天上完这篇课文以后,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在自主阅读中理解。

由于这篇__在内容上比较浅显,因此学生概括__主要内容是相对比较得心应手的,“人们喜爱读书”这一主题早早地在初读__的时候,学生就能归纳出来。

因此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在学生交流感想的时候,我设计了课文间横向联系的环节,复习回顾了《读书再读书》一文中对于读书益处进行归纳的5句句子,学生在用这5句句子谈自己感悟的时候,确实收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从已经习得的知识引出今天的所得,学生也学会了迁移和运用。

  二、在比较推敲中感悟。

__中重点理解的长句,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是这句长句究竟是怎样写的,对于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在两句句子的比较中,学生逐点推敲,层层剖析。

在比较中,学生能自己通过细微的差别找到语言推敲的魅力。

动词运用的精当,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整个句子一气呵成,无一多余之词。

而选材的精当更是让学生感叹,难怪有的学生提出,这句描写发型的句子,省略号的部分再要写下去简直太困难了!

于是,这份精当、巧妙令学生领略到了__作者语言的驾驭能力是如此的娴熟,是如此的高超、无与伦比。

  三、在设疑解难中发现。

由于第5小节这样的细节描写在以往的课文中并不陌生,因此在这里,我设计让学生读课文做做动作,然后看看这一小节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加以讨论。

学生们的问题集中在“伏案疾书”、“铰刘海”、“贪婪地扫着”这几个动作细节上,我就指导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伏案疾书”的动作,用展开想象的方法走进姑娘的内心世界,以此来体会人们对知识的那份忘我、痴迷、陶醉。

在这一小节中,我还引导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一小节人物描写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兴致极高,这一设计比单纯找动词逐一品析效果好许多。

《图书馆》教学反思5

  《数字图书馆》一课是让学生掌握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创设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各种问题并尝试解答。

有的学生提出《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知道要算两种书的总量必须用加法,他们立刻就能列出算式,并且很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我接着问:

你是怎么算的?

整个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很积极。

在学生在复述算法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从而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思考方法。

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有了更多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还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

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高,从课堂掌握的情况看,学生的计算完成较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另外在课堂上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

特别是在学生把多种计算方法都展示出来后,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到共性的地方,体会“满十进一”这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算理。

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超过十根小棒的时候该怎么办?

让学生明白产生了新的一捆,也就是进位一的产生原因。

把这个难点突破了,学生在书写竖式的时候,就能理解为什么要进位,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中尤其低年级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并大声表述出来。

某某学生讲得非常好的时候,就说请大家听听×

×

小老师是怎么说的,孩子们都想充当这一角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在书写的时候不仅仅因为数学就是学数字那么简单,教育学生数字也要写的认真、工整,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上课的时候我应该多点激情来感化学生,随时容入到学生兴奋的情境中,也许这堂课会上得更精彩。

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的回答。

有了激励的话语,学生会更乐意、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

  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喂”学生。

很多时候觉得课堂上学生掌握的非常好,可是在反馈的时候就出现问题,有的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我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解决。

在练习的方法上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是我最困惑的,很多时候不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应该用什么形式去练习去巩固,我没有把思路打开,所以练习的形式仅仅局限在一两种上。

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漏洞。

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自己在教学上的缺欠,备课上要注意抓住重难点,运用更好的方法突破教学上重难点,使学生能真正收益。

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图书馆》教学反思6

  《图书馆》一课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就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来说,它是20以内数的加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

探索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前期有学习经验,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就尝试着大胆放手让他们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教学中,对学生能直接完成的,我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

而将大量的时间放在重点知识上,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讨论,合作等方法自己去解决难点,从而使学生掌握重点。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成功在于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而且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而且最关键的是满足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下面就具体说说我在理解算理方面的几点心得。

  1、在小棒操作中感知“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学生借助情境图,提出“《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

”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8+4之后,首先让学生进行小棒操作,并用算式记录操作的过程。

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来,得到1捆又2根,再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共有3捆又2根,也就是32根。

8+4=12;

20+12=32。

而有的孩子则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来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

28+2=30;

30+2=32。

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10根捆成1捆的过程,所以对满十进一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一步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打下了伏笔。

  2、在拨计数器中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个位原来有8个珠子再加2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要将个位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个位再加上2个珠子,得到结果是32。

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个位原有8个珠子再加上4个共有12个,满十个了,要将个位上的10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因而结果也是32。

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将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的过程,进一步深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3、在沟通联系中强化“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满十进一”有了相当的理解之后,请孩子们列竖式计算。

在这一环节还注意将前两项动手操作的活动与竖式计算紧密结合起来。

在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时,以“为什么8和4要对齐?

这是拨计数器的哪一步?

”“8+4满十了怎么办?

怎么做不会忘了进一?

”“十位变成了几?

这个过程是前面两项操作的哪一步?

”“当你看到竖式上的“进一”你想到了什么?

”等问题来沟通操作与竖式计算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的道理。

  虽然整节课非常重视学生对“满十进一”算理的理解,使学生在竖式计算时都能较得心应手,正确率较高。

但由于考虑这一节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所以不敢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而是一种方法接一种方法逐一进行,导致时间花费的较多,占用了练习的时间,因此如何做到即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又让课堂有学生练习的空间是我下一阶段要研究的问题。

《图书馆》教学反思7

  在教学中,对学生能直接完成的,我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成功不仅在于学生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交流的需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交流,喜欢交流,在彼此交流中获得新知,取长补短,完善和修正自我,而且在交流中也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友谊、注重合作等优良品质。

学生有交流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2.展示的需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需要不断地展示自己展示成果的机会。

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给足了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动手摆小棒,自主探索,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合作性研究的方法,体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的多样性。

《图书馆》教学反思8

  小小图书馆教学反思

  1、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有机整合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情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进行交流,完成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的有效整合过程,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激励“再创造”

  爱因斯坦说的好:

“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

”这里的精神,就是方法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

我在[情景二]中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情境问题,让学生用四个数列出减法算式,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并解决问题。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想出了多种列算式的方法,比如用比较大小、排列组合等行之有效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着实让我和听课的老师们为之一振。

由此可见,数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数学的创造,首先是数学思想的突破!

  3、延伸应用,活化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也是为人们的生活实践服务的,实践应用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归宿。

我在[情景三]中将本课知识的

  学习融入到充满生活情趣的“购物”环节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求解生活问题的钥匙,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又一次的合作交流活动中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向了高潮。

《图书馆》教学反思9

  今天我讲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是在前面所学知识:

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引入迁移的。

  这几课的学习目标是: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我先是让孩子们知道看到图书馆,首先想到的什么?

“图书”。

孩子们齐声回答。

这样在引导的时候就有故事情境了:

在图书馆里,隐藏了很多知识,现在就让老师带大家一起看看吧,看有哪些知识。

出示主题图,让孩子们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时有很多孩子都举起了手,有一部分孩子的思维停留在我们以前的基础上,提的问题在解决方面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我进行引导。

  有的孩子问题是这样的。

比如:

  1、这些图书一共有多少本?

(这个问题比较难,虽然孩子们提出来了,我建议孩子会提这样的问题,不要求他们会解答。

  2、童话故事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易解)

  3、童话故事比丛林世界多多少本?

  4、丛林世界再添上多少本就和童话故事一样多?

  5、童话故事和海底世界加起来比丛林世界和物理学院加起来多多少本?

(这个问题有点难理解,当然也比较难解答)

  。

  孩子们的问题很多,这样孩子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建议孩子们多去图书馆看看书。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选择了两个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一:

童话故事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分析:

先让孩子们找到关键词,然后确定运算,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以数学模型探索计算方法。

  

(一)用小棒进行计算:

  

(1)8+4=12(本)------这一环节孩子们根据平时讲的知识直接想到个位加个位。

  20+12=32(本)----在用结果加上十位上的数。

  28+4=32(本)------最后得出最后结果。

让孩子们理解每一步的意义。

最简单的理解是拆分法,即是拆28,把28分成20和8,然后分别进行计算。

  

(2)28+2=30(本)----这种方法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凑十法。

  30+2=32(本)----再加上余下的2,就是最后结果。

  28+4=32(本)----完整算式。

这种方法可以理解成把4拆成2和2,利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二)用计数器计算。

有助于孩子们列竖式。

  这一环节要求孩子们记住一句话:

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

在孩子们列竖式的时候,让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1.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2.个位上的数相加后“满十进一”;

  3.“满十进一”的“一”要加在十位上;

  4.十位上的数相加,写在十位上。

  特别帮助孩子们理解满十进一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解决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

童话故事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解决这道题和问题一方法一样,让孩子们自己去探讨,孩子们都很认真。

为了检测孩子们是否都完成,我出示四道算式进行小组比赛,这下孩子们可感兴趣了,不但短时间内完成了本组的算式笔算,而且也完成了其他组的笔算,由于孩子们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在接触知识方面有点慢,这需要会去以后,在家多多练习。

  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太好了,特别是这些需要孩子们配合回答的计算算理及方法,有很多孩子都积极举起了手,从孩子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可见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孩子们掌握住了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说明这节课我上得有价值。

在教学中,我要多融入练习及演板,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去展示自己。

《图书馆》教学反思10

  《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及验算方法。

从教学内容的容量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出发,二年数学组将这部分知识分为3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三位数一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第二课时教学“验算的方法”,第三课时教学“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这篇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安排设计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做了如下处理: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用竖式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理解“退一当十”的道理,我们精选了两道例题,一道是“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一道是“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

在教学中我们还追加了一个数学问题:

“当百位上不够减了,应该怎样做?

”将知识迁移到“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

”从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对“退一当十”的道理理解得非常透彻。

这为后继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图书馆》教学反思11

  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个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去图书馆读书的完整情境,体现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得有趣,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

同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都积极引导和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耐心倾听、提出问题,协助学生从单项交流迈向多项交流,同时擦出新的交流火花。

而且能够注重学生的收获,但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利用积极的评价手段,使不同的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思维特点的途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让学生成为创设情境的一分子,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

  我注重语言习惯的培养。

继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限制提问范围,因为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单只是让学生面对情境提出问题,更深入的是在活动中进行质疑、交流,如此限制提问范围,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

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独立思考意识。

“谁能再讲一讲,请你的合作伙伴再给小朋友们讲一讲好吗”,这样邀请其他同学重复方法的过程,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见解能够被班内更多的成员理解并表述出来。

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基础之上,也在对学生提问题。

提出“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了2”,而这正是退位减法的关键,此时此刻它已经变成学生内心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

教师从汇报开始多次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之间就很容易公开、真诚地对他人表达欣赏之情。

正确的评价不仅使学生相互之间更加亲密,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更使相互间感到合作愉快。

多样化的算法还需要合理优化,优化的实践者应该是学生,优化的过程也应该是有学生自身特色。

  在练习的过程中,每种书打开后是不同的练习题,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完成练习既新鲜又兴奋还很认真。

这样安排让小小图书馆的主情境更加完整。

最后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和同伴学习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分享学习的乐趣。

  但是,在教学当中,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将不同方法进行梳理、归类,这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书馆》教学反思12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随着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们对计算教学课有了更多地了解和认识。

  1、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本节课针我把教材中小小图书馆中的情境图进行了改动:

“学校的图书馆又向我们开放,然后一起又去图书馆借书看书。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2、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我让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在讲解退位减的方法时,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