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047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

《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Word下载.docx

姜维——逃不脱的悲剧命运

摘要:

姜维是罗贯中继诸葛亮死后着力塑造的一个最重要的艺术形象,很好地代表了作者对三国历史所作的一种对悲剧命运的思考。

典型的悲剧环境导致了人物典型的悲剧命运。

姜维的悲剧命运深刻地体现了承载着儒家道德理想的个体生命与困难重重的冷酷现实所做得数次激烈碰撞。

作者笔下的姜维逃不脱“天命”对他的悲剧束缚,然而用坚贞不屈的意志对命运发起的积极挑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刚烈悲壮的抗争精神释放出了震撼人心的巨大悲剧效果。

关键词:

姜维悲剧命运现实抗争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全书可以看作是对“天命”二字的注解,书中塑造的人物除了对此做出最有力注释的诸葛亮之外,便是继诸葛亮毕生所学,承诸葛亮“伐魏兴汉”之志的姜维,然姜维的形象远不如其师诸葛亮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热烈探讨。

作为蜀汉后期阵营中的核心人物,姜维的谋略行动关乎到蜀汉的命运进程,而作者罗贯中也在《三国演义》中用大量的笔墨与饱满的热情将其塑造成孔明的接班人来延续孔明的悲剧性命运,继续做着与天命的抗争。

姜维自第九十二回识破孔明玄机智勇登场至第一百十九回计不成兵败自刎,一直被笼罩在悲剧性的命运结局中。

无论是诸葛亮鞠躬尽,至死方休的“六出祁山”,还是姜维殚精竭虑来主导的“九伐中原”,无不在个人命运与“天命”的抗争冲突中,碰撞出强烈的悲剧色彩。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介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将姜维的悲剧命运归结为具有性格缺陷,本事不济的穷兵黩武。

然“小说之作,所以发表理想;

叙述历史,本非正旨”,创作者可以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依据正史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创作。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姜维塑造为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将其置于“天命”的覆盖下,使其在儒家忠义理想和道义使命感地驱使下与悲剧环境激烈冲突,成为一名终究逃不脱为蜀汉殉葬的悲剧命运人物。

一、继孔明遗志的悲剧因素

⑴孔明出山的悲剧前景

在徐庶回马推荐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一回中,“孔明闻言作色曰:

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

说罢,拂袖而入。

徐庶羞惭而退”。

(第三十六回)当司马徽再次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时,“徽出门仰天大笑曰:

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第三十七回)诸葛亮旷世奇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深通韬略,却身逢乱世,是出仕?

是隐遁?

孔明也处于矛盾之中,然自比与管仲、乐毅,自信于自己的才能,同时也对天下大势、命运之数、天道之理,有着同好友名士一样明达的认识。

崔州平也对刘备言“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

(第三十七回)这都已或明或暗地透露出孔明出山的悲剧结局。

纵然作者描写的孔明具有鬼神莫测之功,终究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夙愿。

姜维承孔明之遗志,其才能虽为一时之雄,然终归逊于孔明。

再者,姜维与后主、臣僚的关系比孔明要疏远得多,后主昏聩,宠信黄皓,文臣武将多有阻拦,可以说姜维的“九伐中原”相比孔明的“六出祁山”不利因素要更多,故而姜维的悲剧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可也正因此,更加突显出姜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挑战命运的悲剧精神和壮义情怀。

⑵孔明识英才的悲剧遭遇

孔明首出祁山便收服了姜维,《三国演义》与史载并不完全一致,姜维是在识破诸葛亮玄机,令孔明大惊、子龙叹服,随后孔明用计“智困”姜维,姜维在被逼无奈的情形下,不得已而投降。

姜维投降时,“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

吾自出山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第九十三回)又表达了“吾放夏侯懋,如放一鸭耳,今得伯约,得一凤也!

”(第九十三回)的欣喜之情,奠定了姜维作为孔明军事上的接班人的基础,继续着“克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

而此后,姜维也不负孔明重望,在“六出祁山”的讨伐魏国过程中,作为孔明的重要助手,甚至在孔明一筹莫展时也能够献上奇计(第九十七回)更加深了孔明对姜维的信任,最终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姜维,而姜维为报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克己尽忠,在己方实力不济的情形下,一次次祭起伐魏的大旗,继续着孔明未竟的事业,尽心弥补着孔明“再不能临阵讨贼矣!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第一百四回)的遗憾。

但功败垂成的业绩,命运的捉弄,让姜维的一切智谋行动都成为了使人哀伤的泡影,最终难逃“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第一百十九回)的悲剧结局。

⑶孔明伐魏的悲剧笼罩

孔明“六出祁山”时,蜀汉已遭遇了关羽的“大意失荆州”和刘备的彝陵惨败,元气大伤,而事必躬亲的行事方法,孔明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先前出山后的凯歌高奏已不多闻,从他与主臣等人的对话与奏表中更是流露出愈来愈浓烈的悲剧意识,尤其在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中提到的“六未解”,表现出即使对自己才能有极端自信,也是在勉力行之。

伐魏的屡次军事行动中,他自己也时常流露出性命将亡、命运不济、事业未竟的悲伤情绪,命运的无常更是对孔明伐魏的悲剧精神地加重,“上方谷司马受困”却突然天降大雨,“五丈原诸葛禳星”生命之灯却意外被灭,孟达起事不周,功亏一篑,马谡失街亭,惨败而归。

浓郁的悲剧氛围一直笼罩在“伐魏兴汉”的大业上,前人逃不脱,后继人姜维亦被困于其中,时刻经受着悲剧命运的缠绕。

首次伐魏即兵败牛头山,“铁笼山困司马”司马昭竟拜泉得水而不死,假投降于钟会,想要趁魏将相争作乱时来兴复蜀汉日月,但在起事的关键时刻“忽然一阵心疼,昏倒在地……半晌方苏……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第一百十九回)这挑战命运的最后一搏,将悲剧性氛围推向了高潮,再没有了意气奋发的慷慨悲歌,最后的努力也成为了姜维悲剧命运的注脚。

孔明的遗志给姜维以后的人生注入了不可推卸的沉重责任,而姜维也正是背负着这泰山般的使命感,步履踉跄地踽踽而行。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姜维为实现“克定中原,恢复汉室”而兵败自刎,诚然是值得后人尊敬的。

司马迁承接父亲著史的历史重任,倾十三年心血而完成煌煌巨著《史记》,但我们不能因为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完成了父亲的遗志而具有实质性结果就认为他是成功的,而姜维壮志未酬,未竟孔明遗留的事业,大汉日月不再复明就是失败的。

这种简单的成败“二元论”用来评价姜维是不妥的。

罗贯中笔下的姜维所带给我们的文学意义:

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江山复起的重托下高昂的人生斗志,以及人物在可预见的悲剧命运结局中竭忠报国所体现出的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

二、承蜀汉命运的悲剧因素

⑴国力衰弱的束缚

东吴偷袭荆州成功,蜀汉失去荆襄用武之地,随后的彝陵一战,蜀汉更是元气大伤,多来积累的强盛国力,毁于一炬。

诸葛亮规划的“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第三十八回)的战略构想付诸东流。

自此蜀汉实际占有的土地仅为“疲敝”的益州与地势险要的汉中,面积约为魏国的三分之一,人口更是其五分之一,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到姜维掌握国家重器时,已经历了诸葛亮连年征战的“六出祁山”,却未能从根本上损伤魏国国力,动摇人心,且魏国政权稳固紧握于司马氏手中,加之人才辈出,邓艾、钟会用命,国力依然强盛,此消彼长,蜀汉的实力已远逊于占有广大中原地区的魏国。

粮草不继一直是蜀汉出征最头痛的问题,魏也正是利用其这一弱点,屡胜于蜀,而魏国基本不存在这一问题。

到姜维时代,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且蜀汉后期,内部政治腐败,后主昏聩,宠信宦官黄皓,“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死。

入其朝,不闻其言;

径其野,民皆菜色。

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

(第一百十三回)朝臣人心不一,姜维领导的伐魏大业,并未得到主臣的有力支持,黄皓依靠后主的专信,从中阻挠并阴谋联络大将军阎宇夺权,威胁到姜维的生命安全与朝中地位,姜维不得不屯田避祸。

行相事的费祎在姜维首次出兵时就劝阻说“我等皆不如丞相远甚,丞相尚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等?

”(第一百七回)武将张翼也曾劝谏“蜀地浅狭,钱粮浅薄,不宜远征;

不如据险守分,恤军爱民,此乃保国之计也”。

(第一百一十回)在一系列不利的条件下,姜维想凭借一己之力获取克定中原的大功,何其渺茫?

虎胆无畏地率领将士往来冲突,“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精神固然令人惋惜,但更多得是敬畏与震撼。

为信念执着追求的姜维,却不免悲剧性的结局。

⑵人才匮乏的阻遏

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曾说“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可见人才的重要性。

在诸葛亮伐魏的军事行动中,就一直受到无人才鼎力襄助的掣肘。

当有人报告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

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第九十九回)以及赵云,关兴大将的去世都令孔明伤痛不已。

所谓“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第九十九回)时至姜维执政的蜀汉,“五虎上将”已相继过世,更加面临着“内无肯附之谋,外无爪牙之将”的危险局面。

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一句俗语足以佐证蜀中武将人才的匮乏,再无冲锋陷阵虎狼之将的临阵杀敌、夺取关隘,而且用事的武将张翼、廖化等人认为北伐是“强欲行难之事”,多次劝阻姜维出兵。

姜维的伐魏行动不但没有得到武将的竭忠效命,而且文臣智囊也没有尽心辅弼,尤其是行丞相之职的费祎更是横加阻挠“伯约只宜藏器待时,以候天命”。

(第一百七回)没有文臣武将辅助的姜维,只好孤军奋战,势单力薄,他每一次的奋力相搏,只能是扣人心弦的悲剧性壮举,一个人孤独式地举着北伐的旗帜披荆斩棘,艰难地为实现蜀汉的统一大业扬威奋发。

⑶魏国入寇、吴国失助的险情

清史学家王鸣盛曾说“寿岂不知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蜀汉的前途命运,主动进攻,尚能苟延残喘。

作为三国实力最强盛的一方,魏国是绝不会允许吴蜀两国各自割据一方来威胁自己的统治的,实现统一大业同样是魏国执政者的夙愿。

当魏国谋臣进言“今蜀主刘禅溺于酒色,惟用黄皓专政,大臣皆有惑乱之意。

今姜维在沓中屯田者,乃为此也。

若令大将伐之,无有不胜”,(第一百十五回)司马昭随即表示“欲伐吴蜀久矣”,(第一百十五回)即可起兵伐蜀,且最终一战而定。

所以蜀汉一旦停止主动进攻北伐,魏国就会不失时机地进行战略反攻,消灭最后的统治对手,一统天下。

“蜀之伐魏自此终,而魏之伐蜀又自此始。

可见汉不灭贼,则贼必灭汉,此正武侯‘不两立’之说也。

”此外,蜀汉的盟国东吴,本就是其存亡的一个战略支撑点,三足鼎立,吴蜀最弱,只有双方结盟互为犄角照应,才能抗衡拥有广大中原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魏国。

可当姜维北伐时,东吴早已内乱四起,重要的辅弼之臣已相继过世,自保尚且不易,对魏国的几次进攻早已是强弩之末,缟素难穿。

姜维主动联合东吴共同进兵的军事行动都以吴国的率先失败而陷入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使得魏国得以集中优势兵力阻遏姜维的军事进攻,局面更加变得困难重重,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尽管面临如此险情,姜维不屈不挠的无畏斗争在胜利曙光微暗的前景下,冲撞出让读者心潮澎湃的悲壮火花。

正是这种勇气的担当,这种义无反顾的英雄无畏精神,使得全书的悲剧性得以强化。

姜维承接到肩上的兴汉大业是不可能实现的,蜀汉被侵吞的前途命运在罗贯中的笔下也是不可改变的。

罗贯中何尝不懂得“蜀不伐魏,魏亦伐蜀,蜀不伐魏,蜀亦自亡”的道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蜀汉后期存在的以战为守与恃险苟安的路线之争是没有意义可言的。

但也正是朝廷主臣的大片苟安之声,凸显了姜维想要求得伐魏之功是何等的艰难!

姜维恰是在魏强蜀弱、后主昏聩、人心不一的困难重重中,在蜀汉命运可知性的前提下,摇橹扬帆,艰难起行,孤独的英雄形象在“天数茫茫未可期”的漆黑冷夜中力透纸背。

萧伯纳的名言——人生有两处悲剧:

一是万念俱灰;

另一是踌躇满志。

姜维的悲剧正是在他踌躇志满之时,江河日下的国力根本无法舒展他高昂的斗志,驾驶着破损的蜀汉战车,最终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热血挥洒的疆场如同徐徐而坠的夕阳映红了的天空,感染我们的不是那红光四射的迷人景致,而是那即将步入永夜前绽放的最后夺目光芒。

悲壮的落幕是悲剧性命运的姜维最后的也是永恒的辉煌。

人物在饱满的斗志与冰冷的现实矛盾中,内心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姜维从承接蜀汉命运的那一刻起,便被注定只是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悲剧性结局命运到来前高奏的一曲最后的挽歌,而悲剧意义的伟大正是将这种人生有价值的奋斗毁灭给人看。

三、透儒家价值的悲剧因素

⑴对忠义理想的笃实践行

典籍文献中对姜维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而批驳贬斥最狠的是晋朝的历史学家孙盛,他所著述的《晋阳秋》对姜维大加鞭挞“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殉利,不可谓忠;

捐亲苟免,不可谓孝;

害加旧邦,不可谓义;

败不死难,不可谓节……实有魏之遒臣,亡国之乱相耳”诚如斯言,那么姜维实在是不忠不义之臣,但在罗贯中“拥刘反曹,蜀主魏寇”的创作倾向基础上,这不忠不义是不具有评价基础的。

因为魏主曹丕本是“篡汉自立”,无正统性可言,姜维投向承继大汉皇统的蜀汉政权,本身就是弃暗投明,才是对儒家忠义思想的笃实践行。

罗贯中通过虚构姜维几次上表伐魏的内容,反复慷慨激昂地强化姜维的志向就是“兴复汉室”。

儒家的忠义理想情怀是士人的共同价值取向,承载着此种价值观念的罗贯中把这种精神内涵投射到书中的典型人物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又全部寄托在了作为孔明精神衣钵的传递者和现实理想道德人格的践行者的姜维身上。

姜维的忠义理想世界,深刻地体现为“士为知己者死”,报孔明知遇之恩,继孔明兴汉大业之志和忠心耿耿辅助蜀汉政权两个精神方面。

而对蜀汉的忠贞不二与报孔明知遇之恩相互渗透连结,恪守儒家忠义理想成为姜维精神世界的核心价值观。

罗贯中多次代替姜维虚拟奏表:

“臣为领王师,即以霸为导官,克服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以终丞相之志”,(第一百七回)继之又表奏“昔丞相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然且六出祁山,以图中原,不幸半途而丧,以致功业未成。

今吾既受丞相遗命,当尽忠报国以继其志,虽死而无恨也”(第一百十回)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但是对忠义良心责任地担当却冲不破黑暗世界的重重枷锁,高扬着“继武侯遗志,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旗帜,即使在“人之无情,乃至于此”的后主投降后,也不曾倒下,为汉室的兴复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维密与后主书曰:

望陛下忍辱数日,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继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

”(第一百十九回)然而最终“画计不成”,姜维不得不接受蜀汉政权灰飞烟灭的悲惨命运结局。

姜维自刎的瞬间既为蜀汉政权的终结点下了一个凄凉的句号,为是其生命价值意义的悲壮体现。

如果说后主的“无情”超出了常人的伦理感情,那么姜维的忠义之心则可昭日月,可憾人心。

姜维的悲剧命运结局,是济世之臣济世不成的悲剧;

是生命孤独地追求忠义理想的悲剧;

是儒家政治理想精神价值失败的悲剧。

笃实地践行着忠义道德规范的姜维犹如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又如同升起了轻扬的精神帆布,一方面带给他不可推卸的千斤重压,另一方面又带给他弥足珍贵的无穷动力。

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下,姜维纠结的生命探索着儒家的忠义理想价值,带给我们的却是至死不渝的悲壮美。

⑵对建功立业的执着追求

儒家五经之一《易经》有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家的用世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士人们选择人生范式的心态,“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

”(第一百七回)人生短暂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催促着姜维奋发有为,建功立业,而对于偏居一隅的蜀汉政权,“北伐中原,恢复汉室”无疑是姜维想要建功立业的最好选择,况且姜维握有蜀汉的军事大权,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其人生抱负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遭遇费祎等人的劝阻时,姜维自信“吾久居陇上,深知羌人之心,今若结羌人为援,虽未能克复中原,自陇而西,可断而有也。

”(第一百七回)攻城略地,扩大疆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证明自己成功的最有效标志之一。

其实姜维何尝不清楚自己选择得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但强烈的建功立业意识,容不得他过多地思考自己的惨淡前景。

刚健的品格砥砺他在困厄的境遇努力奋争,况且自己在屡次的伐魏行动中并非没有胜利过,也曾困司马昭于铁笼山几乎使其渴死,也曾数次打破谋略过人的邓士载,也曾挑动魏将陷于内乱……似此哪一次胜利不是大功一件。

如果不是天赐泉水,如果不是后主受到阉人蛊惑下诏收兵,如果此时的蜀汉是“明君贤主,忠臣良将”的良好局面,那么姜维何愁功业不立?

可是没有如果,现实的残酷无情,撕碎了其“志立功名”的政治理想。

儒家的积极用世心态,在遭遇黑暗的困境时,难免流于悲剧性的结局中。

姜维将建功立业作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想要通过推行武侯的遗志来实现自己创立功名的人生价值,执意冲破重重阻碍“九伐中原”,可现实实在有其力所不逮的阻却,立志于功名,只要尽人事就好,而功绩立不立却只能听命于天。

姜维当年无法突破“尽人事”与“听天命”的思想限制,罗贯中当时也自然陷于困惑其中,“九伐中原空劬劳”自然是对姜维“功绩不立”的悲叹,其实何尝又不能悲叹至今?

⑶对独善其身的舍命摒弃

身逢乱世的士人大抵面临着两种不同价值不同道路的选择:

一是道家心态的隐蔽于山林,躬耕于南亩的独善其身;

一是儒家心态的匡扶乱世,重归于王道之下的舍生取义。

老子有云: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唐玄宗注:

“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此喻说也。

”尚静贵真,无为而治。

按照道家的思想,蜀汉政权已不可救,也不必救,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那才是天下大道。

过于急切地治国平天下,一定会误国乱天下。

但受儒家入世精神影响之深的姜维并没有选择道家之路,独善其身,任由蜀汉被魏国鲸吞。

我们这里没必要论述儒道两家孰优孰劣,姜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入世,就是对独善其身,苟安性命于乱世之中的舍弃。

君主不思恢复大汉河山,臣僚小心翼翼地蜷缩于浅狭蜀地“峙险苟安”,贪婪地吸食蜀汉政权最后的血液,而姜维继承诸葛亮军事大权,本亦可“挟军”以自重,享受着高官厚禄,善保自身,甚至当后主已然出降纳印,却依然竭忠尽能,假投降于钟会,冀图乘魏国内乱中恢复蜀汉江山,何其壮烈?

然辅臣有心,君主“无情”,乐不思蜀的后主哪会体谅到姜维的良苦用心。

姜维有意识地承担起匡扶汉室的重任,逆天而行,是儒家道德“勇”的证明。

摒弃了独善其身的自保道路,同时就是对儒家入世精神的选择,传统士大夫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庙堂之远则忧其民”的儒家生存文化,带给姜维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也成为其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姜维生前“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其“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高尚的品格德操,尽忠用命的名将在儒家入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最终进入了回天乏力的死胡同,身死人哀。

“命运悲剧是罗贯中对三国历史的一种重要思考”。

曾经拥有“明君贤主,忠臣良将”的蜀汉政权最终覆灭了。

士大夫的忠良典范,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终其一生未能实现“克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是历史的兴亡规律所致,还是命运的反复无常?

孔明死后,作者投注的感情与笔墨最多的姜维重蹈孔明覆辙,悲恨中自刎而亡。

罗贯中将其归结为“天命”二字,上天规定好的命运造成了姜维“画计不成”的悲剧命运。

我们没有必要用现代的思维去苛求罗贯中的解释,更无需去做是与非的评定,回到作品当中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个体生命(即使个人具有杰出的才能)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所作的种种努力却最终“随逝东江水”带来的遗憾与悲恨。

“知不可为而为之”,毅然地扛起北伐大旗,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这无疑展现出一种英雄积极向命运发起挑战,最终被命运撕碎的悲剧精神。

“悲剧的主要因素就是对苦难的抗争和美好事物的毁灭”,当人物与命运的冲突碰撞愈激烈时,带来的悲剧效果愈强烈,人心受到的震撼愈深刻。

在罗贯中营设的悲剧环境中,姜维的悲剧更是早已注定,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人物被现实困境所阻却难以突破的窒息与压抑。

“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面对蜀汉政权倾覆的命运灾难,姜维将个人命运捆绑在其上,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也正是英雄的不幸毁灭展示了人生的悲壮,所代表的儒家道德理想的破灭同时也加深了作品悲剧的内蕴。

崇高理想的轰然倒塌,再美好的理想冲不出命运的桎梏,也只好沦落进悲剧的结局,但姜维坚贞不屈的意志,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刚毅悲烈的抗争精神,无疑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

注释

管达如《说小说》,引自朱一亥、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37页。

司马迁《史记·

附录》,岳麓书社,2004年版,1822页。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1069页。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版,22卷。

范志新《姜维形象的构思特色》,《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朱一亥、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15页。

同,1068页。

郭杨《孔明事业继承人的悲剧形象——论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李宏哲《从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看〈三国演义〉的悲剧性》,《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同。

参考文献

⑴司马迁《史记》韩兆琦评注本,岳麓书社,2004版。

⑵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版。

⑷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4版。

⑸朱一亥、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⑹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版。

⑺范志新《姜维形象的构思特色》,《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⑻朱丽萍《孤独的前行者——论姜维艺术形象的构造》,《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⑼郭杨《孔明事业继承人的悲剧形象——论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⑽杨海英《〈三国演义〉中姜维形象悲剧探析》,《文学教育》2007年第9期。

⑾李宏哲《从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看〈三国演义〉的悲剧性》,《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JiangWei——aFigurewithUnavoidablyTragicFate

Abstract:

JiangWeiisthemostimportantartisticimagescreatedbyLuoGuanzhongafterthedeathofZhuGeliang,(theotherimportantfigurein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thus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