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035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7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

《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2专题5Word文件下载.docx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7.(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3题)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A.蒸汽机B.轮船C.汽车D.电视机

8.(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0题)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9.(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21题)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

千米)

年份

世界总里程

欧洲

美国

1870

210000

105000

85277

1880

373000

169000

144000

1890

617000

224000

269000

1900

790000

284000

320133

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10.(2009年海南高考15题)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

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11.(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0题)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12.(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24题)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

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13.(2008年高考上海文综11题)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

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B.斯蒂芬逊C.富尔顿D.莱特兄弟

14.(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9题)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工业化B.殖民战争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15.(2010高考安徽文综21题)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

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16.(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9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

诺斯写道:

“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

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

17.(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2题)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18.(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22题)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19.(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7题)“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9年上海高考26题)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

也许是从l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C.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D.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21.(2008年海南高考15题)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

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

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22.(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9题)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其中的政治制度足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3.(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66题)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A.法国B.葡萄牙C.西班牙D.荷兰

24.(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23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期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答案】B

25.(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31题)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26.(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22题)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图7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27.(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28.(2009年广东高考16题)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

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29.(2009年广东高考19题)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30.(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9题)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

“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

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31.(2008年广东高考18题)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32.(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1题)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A.阿姆斯特丹B.伦敦C.威尼斯D.巴黎

33.(2008年上海高考23题)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

“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

”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34.(2008年海南高考11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

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

35.(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21题)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

“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

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36.(2011年海南高考13题)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

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

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37.(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2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8.(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2题)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

“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39.(2011年海南高考12题)有历史学家说:

“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

40.(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21题)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

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31题)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D.汽车

42.(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16题)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43.(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7题)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44.(2008年江苏高考14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45.(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14题)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46.(2011年海南高考11题)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

“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47.(2009年江苏高考14题)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48.(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5题)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49.(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12题)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

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美国D.法国

50.(2008年上海高考26题)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51.(2012年上海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

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B.非洲

C.亚洲D.大洋洲

52.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53.(2012年重庆卷)有学者认为:

“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

”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54.(2012年上海卷)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

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A.16世纪中叶B.17世纪中叶

C.18世纪中叶D.19世纪中叶

55.(2012年江苏卷)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56.(2012年北京卷)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57.(2012年安徽卷)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58.(2012年福建卷)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图8

A.奴隶贸易的兴起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

59.(2012年上海卷)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

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

60.(2012年海南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61.(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39题)(26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

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

加亚尔《欧洲史》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9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13分)

 

【答案】

(1)三项因素:

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

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

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

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时候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

62.(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39题)(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

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

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