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196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泗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泗阳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60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匀调/调整 古刹/刹车 奈何/按奈不住

B.给予/给以 雨巷/巷道 愀然/悄无声息

C.抹布/抹脸 伛偻/佝偻 契约/契而不舍

D.矿藏/西藏 紕缪/绸缪 泥淖/追求卓越

2.在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 ▲。

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

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②当家园 ▲,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③读书绝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 ▲,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A.悲伤废失视而不见 B.悲伤废弃视而不见

C.悲凉废弃熟视无睹 D.悲凉废失熟视无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B.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C.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民享受其带来的便捷和自由,但并不需要知道对方究竟是谁,这也反过来降低了造谣者造谣的门槛与成本。

D.理财的最高阶段就是投资,在这个阶段可以感受到资本市场的魅力以及交易的乐趣,但要严格遵守交易的规则和谨慎、乐观、谦虚的态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项是(3分)

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

▲。

①直到苏轼这里,陶诗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

②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③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

⑤苏轼发现了陶诗在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艺术的极峰。

A.①④⑤③②B.⑤②④①③C.②⑤③④①D.②④①⑤③

5.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日前丢失钱包,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査报告》,文中提山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我的书橱里有中学语文老师赠送的一套《契诃夫文集》,扉页上写着“林红同学惠存”几个遒劲的大字。

D.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将来到社会上,都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6.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说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致橡树》中,“木棉”和“橡树”可以“站在一起”,可以“叶,相触在云里”,而不是一方在另一方的庇护下。

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新型的、追求独立平等的爱情观。

B.《前方》是一篇含义隽永、意味深刻的摄影散文。

作者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和呐喊,理性化的分析了人类远行的原因和出走与乡愁的关系。

C.《赤壁赋》里苏轼把自己人生的慨叹和政治的忧伤排谴在山水中,由景生情,由情入理,表达了自己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D.《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刻画细致,情景交融。

全文通过直接描写,突出了西山的高峻峭拔之貌,表现了作者的志趣。

二、文言文阅读(32分)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4分)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2)望西山,始指异之( ▲)

(3) 更有痴似相公者 ( ▲)(4)吾尝跂而望矣(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28分)

杯酒释兵权

七月)初,帝既克李筠及李重进,一日,召赵普问曰: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尽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

”普曰:

“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欲治之,惟气肖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郸天下自安矣。

时石守信、王审琦皆帝故人,各典禁卫。

普数言于帝,请授以他职。

帝曰:

“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

”普曰:

“臣亦不忧其叛也。

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

万一军伍作孽,彼亦不得自由耳。

帝悟,于是召守信等饮。

酒酣,导左右,谓曰:

“我非尔曹力,不及此。

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高枕卧也。

”守信等请其故,帝曰:

“是不难知。

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

”守信等顿首曰:

“陛下何为出此言?

今天下已定,谁敢复有异心!

”帝曰:

“卿等固然,设麾下有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守信等顿首涕泣曰:

“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冬途。

”帝曰:

“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华年,使子孙无贫乏耳。

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朕且与卿等约为兮^因,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皆拜谢曰:

“陛下念臣等至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明日,皆称疾请罢。

帝从之,赏赍甚厚。

庚午,以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军职。

独守信兼侍卫都指挥使如故,其实兵权不在也。

殿前副点检自是亦不复爭云。

(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G分)

A.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 凡:

总共

B.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 稍:

稍微

C.酒酣,屏左右 屏:

使退避

D.殿前副点检自是亦不复除云 除:

任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一旦以黄袍加汝身 作《师说》以#贻之

C.指示可生之途 哀吾生之须臾

D.普数言于帝,请授以他职不拘于时,学于余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G分)

A.卿等固然 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

B.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 古之学者必有师

D.明日,皆称疾请罢 非蛇鳝之穴无可无寄托者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胜李筠和李重进之后,宋太祖召见赵普问计,赵普说地方军事长官的权力太重,建议太祖夺取他们的军权。

赵普的建议与太祖的打算不谋而合。

B.石守信、王审琦都是太祖的老朋友,掌管禁卫部队,赵普屡次进言,请求把别的取务授给他们,太祖不同意,在赵普陈述利害之后,太祖方省悟。

C.太祖召石守信等人饮洒,其目的是要收回他们手屮的兵权,表现了他的决断;从杯酒释兵权的全过程看,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君王。

D.在太祖杯酒释兵权的过程中,写众将只是寥寥数语,却将其畏惧之形象跃然于纸上,将其对太祖的感激之情毕现于笔端,详略得当,文字干净利落。

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

(3分)

▲▲

(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师说》:

▲▲

(3)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3分)(《始得西山宴游记》) ▲

(4)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3分)(《晚游六桥待雪记》) ▲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 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3) 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4) 吾师道也, ▲ ?

(韩愈《师说》)

(5)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6) 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7)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8)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9) 更待菊黄家酿熟, ▲。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0) ▲?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蓑衣

干亚群

①小时候我家墙上挂着一件蓑衣,棕褐色的,没有袖口,也没有衣袋,上面是坎肩,中间是一排椋榈丝带,代替纽扣。

别看外面毛剌剌的,但里面非常平整,即使与皮肤接触

也不太觉得刺痒。

这件蓑衣是爷爷跟父亲分家时的一件家什,到父亲手里已经有些年月了。

②那时没有雨披,伞倒是有,黑布伞,黄褐色的油纸伞,没有谁会撑着伞干活。

农人心眼可以闲,手脚不能闲,闲了那时败业。

一件蓑衣可以帮助农民免去败业的可能。

再者,雨点一落到伞上,伞上的声音夸张的大,淅淅沥沥可以转换成滴答滴答。

雨滴落在蓑衣上,一律悄无声息。

从田里回来,家人惊呼这么大的雨怎么不早点回家。

雨很大?

是吗?

蓑衣下面的人一脸困惑。

③聪明的先人早就发明了一件蓑衣,穿着它既不会被雨淋湿,也不会被雪飘湿。

雨雪落到蓑衣上,雨迅速钻到蓑衣里,而雪搁在蓑衣上,一抖,纷纷坠落。

我一直纳闷,那些雨都落哪儿去了?

我们时常在下雨天看到大人穿着蓑衣在耘田、拔秧、插秧,在平鏡似的水田上像一个个标点符号,这时倒真像给庄稼指指点点。

庄稼似乎得了某种要领,一寸一寸往上长。

后来我在课文里念到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我一边跟着老师念诗,一边联想那时村里的田翁,一个能够向大地指点的田翁。

④我不知道他那时的年纪有多大,我跟村里的娃娃们都叫他蓑衣爷爷。

他的家特别好找,屋后有一大片棕榈树。

别人都不愿意种棕榈树,认为是阴树。

他一种就种了二十几年。

他做蓑衣一般一星期做好,去取时挑一百斤谷,作为蓑衣的工钱。

一百斤谷也不是每户人家都可以随便拿得出,在他那儿赊账的并不少,他从不让人打欠条什么的,蓑衣拿走,谷子慢慢还。

别看它花一个星期可以换成一百斤谷,之前他得准备很长时间,仅剥下来的棕榈皮在缝制前还需要做许多的加工活,如B西干、浸泡等。

⑤他做蓑衣往往在晚上,一把竹椅子,一盏煤油灯,还有一张小木桌,一根针和一团棕榈绳。

晚上村里一户人家一盏灯,家人全凑在灯下,各自做事,一起说话。

他家是村里唯一点两盏煤油灯的。

他在做蓑衣时不喜欢旁边有人,一定要在清清静静的环境下才能让针线活动起来。

独自守一盏煤油灯不是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