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023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

《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说阅读相关知识点.doc

小说知识

鹤庆三中

杜自强

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

一、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自然环境

 环境赏析环境描写概括小说主题

 社会环境

 序幕

开端

 发展

小说情节把握故事情节重点分析写作技巧

高潮

结局

尾声

主要人物

人物揣摩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

次要人物

三、考点

分析小说的情节

情节定义: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开端:

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发展:

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高潮:

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结局:

高潮之后的结果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考点一:

归纳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某人做某事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1)解题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串联。

 

(2)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

(3)表述:

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何结果。

(五个W)

考点二:

 叙述故事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

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是指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艺术效果。

 插叙是指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叙述,它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考点三:

 小说的线索:

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

其目的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线索种类:

物线、事线、人线、时间线、地点线

(1)事物线:

以某一贯穿始终的物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如:

《倚天屠龙记》、《项链》

(2)事件线:

以事件的发展经过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来组织材料。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考点三人物活动线:

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来贯穿全文。

(3)如《乌米》中以“我的活动”为线索组织材料。

 写线索人人物感情线:

以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为主来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如《记念刘和珍君》。

人物见闻线: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4)时间线、地点线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

小说中的记叙线索 ①明线:

时间推进、地点转移、人称变化、事件发展 

作用:

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②暗线:

情感变化 作用:

情感起伏,突出中心,引起共鸣 

线索判断技巧:

A看题目,B看议论抒情句,C看多次出现的字眼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前后照应或照应前文XX情节;

 ⑴、为另外的情节服务3、是为后面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起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作用;

5、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考点四1.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形象; 

情节的作用⑵、为人物形象服务2.表现了XX的人物性格; 

3.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点题

(3)、为主题服务表现主旨

深化主题。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

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

使结构紧密、完整。

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情节的特点中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小说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前呼后应。

考点五:

(3)

及表达效果间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的互相呼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4)开头:

有倒叙式,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5)结尾:

戛然而止,留下空白(效果作用:

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欧亨利式的结尾(效果作用:

出人意料), 耐人寻味

各种情节在结构上的作用:

(1)总领全文;

(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

位于开头:

(3)为下文某一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位于中间:

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照应前后文,

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位于结尾: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小说结尾形式及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人性美好,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分析小说的人物

小说的人物:

 ①小说的主人公:

表现主题的人物。

 作用:

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体现主题(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寄托的情感)两个方面。

 ②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

作用:

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并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揭示或暗示主题。

(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魅力。

考点一:

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及作用

肖像(外貌)

神态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

⑴正面(直接)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语言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细节描写:

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正面描写:

生动形象、细致-----直接展现人物形象或者性格。

 

以优写优侧面烘托

他人不同角度全面表现

⑵侧面(间接)以差写优反面衬托—突出、强调、对比

别人的描述人物、丰富人物形象

作者的议论 

考点二:

小说中的人称 

①第一人称:

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② 第二人称:

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

这种人称的作用有三:

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

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娓娓道来,仿佛在与读者交谈,亲切,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抒发感情更加强烈。

③ 第三人称:

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多方面自由叙述。

考点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常见问法:

 

(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答题方法:

个性特征+身份特征

 

(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答题方法:

直接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方法:

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

 答题形式:

XXX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为形容词,表示此人性格特点的词,如勤劳、简朴等)

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如农民、工人、诗人等)一般用判断句。

考点四:

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1)分析典型事例

(2)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

(3)一般用两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

(4)小说中人物的评价:

我认为XXX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

分析小说的环境

 1、社会环境: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主要作用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例:

他是我本家,比我长一辈,应称之为“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说我“胖了”后即大骂新党(康有为)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是放爆竹。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的起福

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如此。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房屋陈设)。

(3)、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的作用] (4)、烘托人物特点。

 

(5)、暗示(决定)人物命运。

(6)、深化主题。

 

(7)、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构成人际关系的次要人物)。

 2、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自然环境的作用:

①点明故事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