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390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道泵技术培训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吸入口、排出口都是横向设置可简化管路布置。

但常规立式离心泵维修不方便,使用受到限制。

我公司生产的便拆式管道泵是立式离心泵,该泵解决了立式离心泵维修不方便的难题。

该泵为国家专利产品,荣获三项国家专利,分别为:

便拆式管道泵(实用新型,专利号:

90204048.0);

管道泵(实用新型,专利号:

ZL95212999.2);

高同轴度多用管道泵(实用新型,专利号:

ZL97222527.7)。

该泵为石油管道输送泵,可输送原油与石油产品,有机溶剂、液化气等介质。

因使用中近于零泄漏,特别适于输送易燃、易爆或有毒的液体。

我公司生产的GY、GH型便拆式管道泵的流量为:

5.3m3/h--1500m3/h,扬程:

为10m--200m,功率:

为1.1kw--400kw。

输送介质的温度为-35℃~85℃,装冷却系统后输送介质的最高温度可达350℃。

第二章、便拆式管道油泵性能特点

2.1结构特点

⑴.GY型便拆式管道泵为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泵从电动机向下看,泵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

泵的吐出口和吸入口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具有水平进、出的特点。

该泵可以不建泵房,在室外工件;

能大量节约基建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⑵.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选用机械密封,由于采用专利技术,使机械密封的寿命更长,而且轴端密封近于零泄漏,从而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是清洁新型的油料输送泵和石化流程泵。

⑶.由于采用了立式管制式结构,简化泵的管路装置,减少弯头等管路附件,使安装更方便,占地面积更小,装置效率更高。

⑷.在装拆机械密封和轴承时,可以不拆卸电动机、电气线路、电机座、泵体、叶轮和管路等零部件;

维修方便、安全、且节省时间。

⑸.选用特制优质防爆电动机,具有优良的防爆性能,运转特别平稳、噪声很小。

2.2技术特点

⑴.GY型便拆式管道泵的设计制造符合美国石油学会API610第八版《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和GB/T3215-82《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设计制造寿命大于20年,其结构型式符合API610(第八版)OH4的结构形式要求。

⑵.GY型便拆式管道泵采用了高同轴度多用管道泵这一专利技术,使泵运行极其平稳、可靠,振动极微、噪音极低;

另外,也确保了机械密封长寿命、无泄漏的运行;

也确保了泵运行的高效率与高可靠性。

⑶.泵的设计压力为2.5Mpa,满足泵送温度范围内(-35~85℃)最大排出压力与扬程动压总和以及最大输送介质温度下的介质饱和蒸汽压力的要求,并充分考虑过流与流体浸润部件材料选择达到泵内流体腐蚀、侵蚀、磨损的要求与安全裕度;

泵的过流与流体浸润部件全部进行压力试验,试验压力为4MPa,保压十分钟不渗漏。

⑷.泵的轴承、机械密封、联轴器的安装结构型式为我公司便拆式无泄漏管道泵的专利技术。

通过拆卸联轴器能很方便地进行机械密封等易损件的维修与更换。

不必拆卸电机、电气线路、电机座、泵体、叶轮、管线等部件。

具有快速、方便、安全装拆的特性。

⑸.泵体采用蜗壳式结构,其底脚用四个螺栓与地基联接,具有足够的刚性。

⑹.叶轮采用先进的精铸技术与数控加工技术,并再进行严格的静平衡、动平衡试验,其精度达到GB/T9239-1988《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中G2.5级的要求,高于国家标准G6.3级的规定。

确保泵运行平稳,振动极微。

⑺.泵轴承采用滑动轴承,轴承体浸沉于输送介质中,通过润滑油的润滑,可确保其可靠地、长寿命地运行。

⑻.联轴器为高同轴度、易拆卸型刚性联轴器,该联轴器加工后精度高,确保双轴孔的高度同轴;

其剖分式的结构,又确保了泵安装、维修的便拆式特性。

联轴器位于电机座内,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

联轴器的设计制造符合GB3507-83、GB5843-86的要求。

⑼.如用户无特殊要求我公司GY、GYU型便拆式管道泵零件的材料一般按下表生产:

名称

泵体

泵盖

叶轮

泵轴

泵环

叶环

材料

QT500—7

HT200

45#

ZCuSnPb5Sn5

如用户要求做碳素钢一般按API610第八版离心泵零件材料附录H中S-6执行;

材料牌号如下表:

ZG230-450

ZG1Cr13

42CrMo

2Cr13

3Cr13

当然如用户要求做不锈钢泵我们公司也在给用户做。

⑽泵的效率:

泵的特性曲线从零流量到最大流量平滑变化。

泵在输送实际介质时额定工作点的效率高于国家标准GB/T13007-1991《离心泵效率》的要求。

⑾与泵配套的电机在符合国家标准GB755-87的基础上并按照我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制造。

在电机功率的选配上我们充分考虑其安全性.一般都在1.2倍额定轴功率以上。

电机的防爆/防护等级为EXdⅡBT4/IP55(IP54),绝缘等级为F级,室内外使用;

电机运行时噪声符合GB10069.1-3-88《旋转电机的噪音测定方法及限值》的规定。

⑿检测仪表:

该系列泵可配检测仪表包括温度检测传感器、振动检测传感器、泄漏检测传感器三部分。

温度检测传感器主要检测泵滑动轴承、电机轴承、绕组等处的运转温度,采用Pt100防爆热电阻检测,其输出远传电信号为:

4~20mA的ADC信号。

振动传感器安装在泵体上,其输出的远传电信号为:

泄漏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机械密封泄漏处,其输出的远传电信号为:

4~20mA的ADC信号;

所有选用的检测传感器其防爆等级都为:

EXdⅡBT4/IP55;

所有的传感器输出信号,都集中汇集于防爆接线箱中输出;

防爆接线箱出线孔为3个,规格为11/2″NPT(F),接线箱采用防爆设计,防爆与防护等级为:

EExdⅡBT4/IP65。

2.3结构型式

便拆式管道泵有二种结构型式,分别为:

GY、GH(一字形)型式和GYU、GHU(U字形)型式,外形、结构见下图:

GY、GH(一字形)泵外形图:

GYU、GHU(U字形)泵外形图:

GY、GH、GYU、GHU、泵结构图:

第三章、便拆式管道油泵的运行和维护

管道泵装置系统不仅要有合理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还要求泵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确保泵机组正常、安全地进行。

现就一般的常规操作规程和维护知识分叙如下:

3.1管道泵的运行

3.1.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管道泵在试运转前,要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清洗与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内容有:

⑴将所有的阀打开(除压力表阀,真空表阀外),用压缩空气吹洗整个管路系统。

⑵检查各部分螺栓、连接件是否有松动。

有松动的要加以紧固。

在紧固地脚螺栓时,要重新对中找正。

⑶用手盘动联轴器使泵转子转动数圈,看机组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响声和轻重不匀的感觉,以判断泵内有否异物或轴是否弯曲,密封件安装正不正,软填料是否压得太紧等。

⑷检查机组转向。

在检查转向时,最好使联轴器脱开,以免泵空转和干磨。

⑸检查轴承腔内的润滑油,油质是否干净,油量是否符合要求。

⑹检查吸液罐是否干净,且具有一定的液位高度。

⑺泵机组上面的工具、抹布,机组周围的杂物等要移开,以免开机后震落和操作不便。

3.1.2启动程序

⑴关闭压力表阀,真空表阀。

⑵关闭排出阀,进行灌泵,待管道泵泵体上部放气旋塞冒出全是液体而无气泡时,即泵已灌满。

对于灌法装置,可先打开吸入阀,待确认灌满后再关闭排出阀。

管道泵的排出阀在启动前最好不必关严,应稍微开一些。

一般离心泵关阀启动是为了轻载起步,减小启动电流,对机组和电网皆有利。

⑶启动电机后,打开压力表,真空表阀。

⑷在压力上升并认为机器运转平稳后,慢慢打开排出阀,泵进入正常工作。

随着阀的打开,真空度要升高,压力要下降,电流有所增加,这是正常的现象。

关闭排出阀运转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5分钟,因为此时流量几乎为零,泵运转消耗的功率变为热能被泵内的液体所吸收,时间一长容易使泵发热。

⑸泵在额定工况下正常工作数分钟后,应检查电流表、电压表、进出口真空表、压力表和流量计等仪表的读数是否正常。

机器的振动、噪音、温升等是否正常。

轴封处不应有明显的液体泄漏。

3.1.3停车程序

管道泵要停车时,应先关闭压力表,真空表阀,再关闭排出阀,使泵轻载。

又能防止液体倒灌。

然后停转电机,关闭吸入阀等。

在管道泵发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车。

⑴电机烧坏,或其中某一相短路,电流表指针过分偏大或变得很少;

机组发出不正常的响声。

⑵泵排出侧压力表指针下跌,性能严重下降。

⑶机组产生异味或轴承等烧坏。

3.2管道泵运行中流量的调节

为了满足生产上对流量大小的要求,又使泵尽可能工作在高效区,泵运行中有时要进行流量调节。

调节的方法,通常有下列几种:

⑴、控制台数:

在多台泵并联工作中用增减泵运转台数来调节流量,运转台数不同时工作点位置不同。

当几台泵同时工作时,工作点流量、扬程比单台泵呈线性增加。

用台数调节流量,如流量变化幅度大,成跳跃形,这是它的缺点;

但能使泵工作在高效区,这是它的优点。

⑵、改变速度:

改变泵的转速也能来调节流量,这也能保持泵工作在高效区。

改变泵的转速调节流量的方法运转效率好。

这种调速,在泵的动力是内燃机、汽轮机、直流电机时,是很方便的。

近几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交流电机实行变频调速,使交流电机也可调速运行。

⑶、调节排出阀:

改变排出阀的开度,即能改变管路阻力曲线的陡度,增加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使工作点发生变化,以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阀门调节因增加了管路中的阻力损失,运转不够经济;

但调节方法简便,且能进行小流量的微调,因此也常被采用。

管道泵不能用吸入阀来调节流量,以免产生汽能抽空,使泵发生振动。

3.3操作中注意事项

⑴、切忌管道泵泵体内没有液体空转,因泵内没有液体空转会造成密封环、轴封等很快磨损,同时温度也急剧升高,烧坏摩擦付,或引起抱轴。

⑵、对输送液体温度高于120℃的管道泵,应注意增加冷却装置。

⑶、对于输送密度比清水小的液体的泵,如配用电机的功率也较小(按输送介质选配的),则在用水试车时,最好计算一下功率,或者小流量试运转,以免电机过载。

但也不能使流量太小,一般不低于额定流量的20~30%。

⑷、在管道泵试运转中,要检查整个系统有无漏气、漏液,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机组有否较大的振动和不正常的响声,在各方面都认为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转。

3.4管道泵的维护和保养

管道泵必须作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才能有效地发挥泵的良好性能,延长泵组的使用寿命。

⑴、运行中的监视和维护

管道泵在运行中,要加强对机组的巡视工作,及早发现不正常现象,迅速分析判断,作出处理。

在巡视中,一般要随时留意下列各个方面:

a注意机组的响声和振动情况是否正常。

b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真空表、压力表和流量计等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电表反映电机的功耗和电网供电情况,其它仪表能反映泵的扬程、流量、吸人情况是否正常。

c密切注意泵轴承的润滑和电机的温升。

轴承的润滑油油质和油量要严格遵照泵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并定期加注。

油量过多或不足,油稠或太稀,或混有其它杂质,都对润滑不利,将使轴承加速磨损。

泵运转时电机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70℃。

d注意机械密封的泄漏,观察密封腔内的油液变化。

e注意吸入侧和排出侧液面的变化和管路是否漏气、漏油。

f平时要爱护泵装置的所有设备,保持机组的清洁,并注意操作安全。

⑵、运行后的保养

a管道泵装置在停车后,要做好清洁工作。

b在寒冷季节,尤其在室外的泵,在停车后应立即做好防冻工作,以防结冰冻裂泵体。

c泵要定期检修、检查并更换不合格的易损零件,清洗管路,尤其是底阀,过滤器等。

d长期备用的泵,应将泵拆开擦去水渍、铁锈,在加工面和螺栓上涂油,再装起来,作好妥善的保管工作。

3.5泵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管道泵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主要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泵输液工作性能变坏,如流量减小,扬程降低,发生汽蚀等。

这类故障叫做性能故障(也叫水力故障)。

另一类故障是机械上的问题,如密封泄漏、轴承烧坏,轴弯曲,叶轮断裂等,称为机械故障。

有的性能故障,是由机械故障所引起的。

造成故障的原因可以是制造、检修质量不好,选型与安装不正确,操作、维护、保养不得法或源动机的其它问题等。

因此在管道泵出现问题时,应首先观察现有的仪表和听响声,看振动,摸温度等外部检查方法。

通过分析,估计原因所在,后确定解决办法。

切不可一遇到问题,不进行检查研究就着手拆机器,这样既费力费时,又可能走弯路,影响生产。

根据前面我们所讲的管道泵的性能特点、运行与维护要求,将常见的故障现象和可能引起的原因,以及排除办法,列表于后,以供参考。

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其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一)泵不能启动或启动负荷大(跳闸)

①原动机是否正常(包括电源);

②泵转子卡住;

③排出阀未关;

1检查电源和原动机情况;

2用手盘动联轴器数圈检查;

3关闭排出阀、重新启动

(二)泵不排液

①灌泵不足(或泵内气未排完);

②泵转向不对;

③泵转速太低;

4介质严重汽化;

5吸上高度太高;

6吸入或排出阀未开

7过滤器或吸入管堵塞;

1重新灌泵;

2检查旋转方向;

3检查转速;

4降低介质温度;

5减低吸上高度

6打开吸入或排出阀;

7清除堵塞物;

(三)泵排液后中断

1吸入管路漏气;

2灌泵时吸入侧气体未排尽;

3吸入侧突然被异物堵住;

4大量吸入气体或介质汽化;

①检查吸入侧的密封情况;

②重新按要求灌泵;

③停泵后清除异物;

④检查吸入侧有否漏气,介质有否大量汽化。

(四)流量不足

1同

(二)、(三);

2系统净扬程增加;

3阻力损失增加;

4密封环及叶轮磨损过大;

5其它地方漏液;

6泵叶轮堵塞、磨损、腐蚀

1采取相应措施;

2检查液位高度和系统压力;

3检查管路及止逆阀等有无障碍;

4更换密封环及叶轮;

5检查轴封等地方;

6清洗、检查、调换

(五)扬程不够

1同

(二)1、2、3、4、(三)1、(四)6;

2泵转向不对;

3液体重度、粘度与设计条件不符;

4操作流量太大

3检查有关物理性质;

4减小流量

(六)运行中功耗大

1叶轮与密封环有摩擦;

2同(五)4;

3轴承损坏;

4转速过高;

5泵轴弯曲;

6轴向力平衡装置失灵;

7联轴器对中不良或轴向间隙太小

1检查泵内零件并加以修理;

3检查与更换轴承;

4检查电机转速和电源;

5矫正泵轴;

6检查平衡孔、回水管是否堵塞;

7重新检查、调整

(七)泵发生振动或响声不正常

1同(三)4、(六)5、7、9;

2地脚螺栓松动或基础不良;

3泵发生流蚀(流量过大,吸入阻力增加或液体操作温度升高);

4泵发生喘振(系统扬程高于泵关死扬程);

5叶轮损坏

1采取响应措施;

2拧紧地脚螺栓、加固基础;

3检查原因并排除之;

4检查排出液位和压力是否过高;

5拆开泵检查

(八)电动机发热

6轴承损坏;

7操作流量太大;

8检查与更换轴承;

6减小流量;

3.6建立和健全管道泵的管理制度

管道泵装置系统的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监视、维护、保养制度和检修制度等,要做到事事有章循,坚持按正确的操作规程操作。

在运行中随时注意机组的运转情况,并定期巡视,作好记录,作好交换班。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分析研究,迅速作出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有效地确保机组的安全、正常运转。

泵的操作工人、检修工人,应该懂得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了解该泵在本装置中的运行特点,能分析研究泵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原因。

在泵出现故障时,应能采取应急措施。

第四章、便拆式管道油泵的拆装与检修

作好管道泵的定期检查与修理,是预防泵设备发生故障,保证泵长期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

因为泵在不停地运行中,总要有所磨损、腐蚀(或汽蚀损伤)、疲劳,有时还会突然发生机械损伤,如水击,轴向力,和由于制造不良(如气孔、砂眼)等引起叶轮和泵轴出现裂纹、打碎、弯曲、折断,或其它零件受到损伤。

因此,除了按规程进行定期检修外,有时还得应急抢修。

为了有效地作好管道泵的定期检修,保证检修质量(一般讲,经修复后的零件仍应达到原有的技术要求),就必须加强正确的检查和掌握必要的修理知识与技能。

4.1管道泵拆装注意事项

管道泵,结构虽然不复杂,拆装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如粗心大意或者不懂结构,又没有拆装技术,也会出差错的。

装配后的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必然影响泵的正常运转。

拆装时必须注意下列各条:

⑴、对于第一次拆装,在动手拆装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泵的结构,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⑵、要准备好放置电机及电机座的工作台(地面),切勿任意乱放乱用,以免碰坏零件。

同时要备一只小木箱,将拆下的小零件顺序放好,以免丢失。

机械密封等重要零件,要用小盒另行存放。

⑶、拆装配合比较紧的零件时,需用木块垫好小锤敲打,禁止用大锤猛击。

⑷、要合理使用拆装工具,不能凭力气蛮干。

⑸、零件的配合面,精加工面尤其要当心,轻起轻放,不得碰伤。

⑹、要按照次序先后进行拆装,不要盲目乱敲、乱套。

⑺、拆密封座时,最好先把润滑油吸出,既清洁又避免浪费。

⑻、要注意安全和场地清洁。

下面将以一字形泵为例,介绍一般的拆卸步骤。

4.2管道泵的拆卸程序

⑴拆之前先关断电源,拆卸电机的接电线。

最好先拧下加油螺塞,用吸管把密封座腔内的润滑油吸出。

⑵拆联轴器(对分式联轴器):

先把联轴器的固定内六角螺钉拧下,再轻轻把联轴器的一半从轴上慢慢拉下(注意不要掉下来)。

用梅花扳手拧下泵轴吊紧螺栓和挡块,让叶轮慢慢下沉至泵体,拆下另一半联轴器,拿下电机轴挡圈。

⑶拆电机与电机座:

先拧下电机连接座与泵体的固定螺栓,吊下电机及电机座,为了保证电机与电机座的联接精度,拆卸时要轻吊轻放,并需垂直放置在工作台(地面)上,严防磕碰。

⑷拆密封座:

拧下密封座压紧螺母,拧上起盖螺栓把密封痤往上顶起并轻轻卸下(注意不要弄破骨架油封)。

⑸拆导轴承座:

拧上二个起盖螺栓,先轻轻松动一下轴承座,并沿着泵轴往上提而卸下(注意不要弄破机械密封的定密封块)。

⑹拆卸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的静密封部分随导轴承座已拆出,动密封部分只要抓住密封弹簧顺着泵轴往上提,就能拆卸。

⑺拆卸泵盖:

拧上起盖螺栓把泵盖往上顶起,吊起泵盖并轻轻地放置在工作台(地面)上,严防磕碰。

⑻拆卸叶轮:

拧上泵轴吊紧螺栓和挡块,垂直起吊泵轴、叶轮,并轻轻地放置在工作台(地面)上。

叶轮从泵轴上拆卸时,切勿乱敲,以致使轴弯曲。

要事先判断螺母的松开方向。

管道泵的旋向从叶轮方向看,一般泵叶轮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所以松开叶轮螺母的方向,也应是逆时针方向。

如若叶轮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那么松开叶轮螺母的方向,也应是顺时针方向,即与泵的转向相同。

拆叶轮螺母也要用专用工具,当拧下螺母和拿下止退垫圈后,不易拿出叶轮,则可用煤油浸洗后再拆,或用套管套在轴头,用小锤轻轻敲打管子的另一头,稍加松动,即可取下。

如若仍不能拆下,用拉模时搭钩要稳当,受力要均匀,注意勿使打滑。

要注意不要损坏轴头螺纹。

⑼拆叶环、泵环:

当叶轮密封环或泵体密封环磨损需要更换时,需先拧下紧定螺钉,再用小锤轻轻敲打密封环,稍加松动,即可取下。

管道泵当只有机械密封损坏需要更换时,由于我公司便拆式无泄漏管道泵的专利技术。

只要进行⑵拆卸联轴器、⑷拆卸密封座、⑸拆卸导轴承座就可快速进行机械密封的维修与更换。

4.3管道泵的装配程序

装配前零件需清洗,装配的顺序一般与拆卸步骤正好相反。

⑴装叶环、装泵环:

密封环套在叶轮或泵体(泵盖)上,垫上木块,用锤轻轻敲打装入。

后在装配结合缝处打螺纹底孔攻上螺纹。

⑵叶轮与泵轴的装配:

管道泵的轴与孔的配合大多数采用过度配合。

在泵轴上抹上润滑油按上键再装上叶轮,使用套管套在轴头,用小锤轻轻敲打管子的另一头而装入,再套上防松垫、拧紧叶轮螺母。

⑶叶轮、泵盖装配:

(先在叶轮、泵体、泵盖上装上密封环)泵体接合表面上抹上润滑油,拧上双头螺柱,叶轮组件放入泵体腔内,泵盖上嵌入O形密封圈,装入泵体上(注意泵盖有否方向),拧上螺母。

⑷机械密封装配:

导轴承座抹上润滑油,先把静环轻轻装入导轴承座;

再在泵轴上抹上润滑油,把机械密封的动环部分轻轻装入泵轴上,用手轻推密封环应能伸缩自如(注意动、静环部分的防转钩或销需装配到位);

再在密封面上打上洁净的润滑油,装入导轴承座处的静环部分。

⑸装密封座:

密封座上先装入骨架油封,泵盖上先拧上双头螺柱,再把密封座装入泵盖并压住导轴承座,拧上螺母。

⑹装电机与电机座:

(泵体上需先拧上双头螺柱)吊起电机及电机座,要轻轻地垂直放置在泵盖上,严防磕碰(注意电机座的安装方向);

并拧上螺母。

⑺装联轴器:

先在电机轴头上装上挡圈,装上一半联轴器,再在泵轴端和联轴器槽内装上挡块并用梅花扳手拧紧螺栓(吊起泵轴);

再装上另一半联轴器拧上内六角螺钉必须拧紧。

用手盘动联轴器数圈检查转动是否灵活。

4.4管道泵的检查与修理

对泵的修旧利废,做到物尽其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所以熟悉对泵零件的检修知识是很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