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365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Word下载.docx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在突触间隙中经过扩散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上,而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所以神经递质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组织液中,故E项正确。

a.内环境中物质对渗透压的影响

(3)(2019改编,8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②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③下列关于内环境渗透压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B.血浆渗透压的稳定主要通过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特别是Na+和Cl-)来维持

C.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

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对细胞内的代谢无影响

E.剧烈运动时大量流汗,需及时补充清水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

①血浆(2分) ②增加(2分) 降低(2分) ③BC(2分)

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②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较高,则经肠胃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③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而K+主要在细胞内液中,故A项错误。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特别是Na+和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B项正确。

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故C项正确。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对细胞内的代谢有影响,如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低于细胞内液的浓度,会引起细胞吸水,吸水过多会引起细胞破裂,故D项错误。

剧烈运动时大量流汗,需及时补充淡盐水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故E项错误。

(4)(2015全国Ⅰ,6分)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A

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可随血液运输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故A项正确。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故B项错误。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细胞内液Na+的增加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故C项错误。

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D项错误。

b.内环境中酸碱度和温度的相对稳定

(5)(多选)(2019改编,6分)下列有关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稳定不变

C.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E.人体内环境酸碱度的调节,与细胞呼吸关系密切

F.酸碱度和温度的稳定,都为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AB

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体内环境酸碱度的调节,与细胞呼吸关系密切,故E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内环境的pH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故F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经典题,6分)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B

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pH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的NaHCO3可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3.内环境组成成分的辨析方法

a.巧用单向箭头判断线式图中的内环境成分

(7)(2019新编,6分)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

B.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

C.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乙中的高

D

根据图中甲→丙→乙都是单向箭头,乙和甲、乙和丁都是双向箭头,可以推出图中丙是淋巴、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丁是细胞内液,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激素、尿素、葡萄糖、CO2都为内环境的成分,可位于甲、乙、丙中,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乙(血浆)中,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红细胞中的O2浓度比血浆高,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b.内环境示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

(8)(2019汇编,6分)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②中

D.图中②和③可以互相渗透

分析题图可知,两端开口的结构是毛细血管,其内的②为血浆;

有盲端的结构是毛细淋巴管,其内的①为淋巴;

组织细胞间隙的③为组织液;

组织细胞内的④为细胞内液。

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的,即图中的②、③、①,故A项错误。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血浆中,故B项错误。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不进入血浆中,直接进入口腔中,故C项错误。

血浆、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故D项正确。

4.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异常情况

(9)(经典题,6分)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所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毛细血管壁破损,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组织水肿,①正确。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引起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②正确。

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至毛细淋巴管,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③正确。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组织水肿,④正确。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⑤正确。

综上分析,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5.内环境的生理作用

a.内环境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10)(2019改编,6分)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

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

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经过4层生物膜

D.体内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图示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②表示O2进入内环境、CO2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

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泌尿系统等来完成;

④表示养料和O2进入细胞;

⑤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

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故A项正确。

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泌尿系统来完成,还可以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故B项错误。

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经过:

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有6层生物膜,故C项错误。

体内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故D项错误。

b.物质交换过程中内环境物质含量的变化

(11)(经典题,6分)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渗回①和渗入④的量相差不大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

含量较多

题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为动脉端。

题图中的②组织液渗回①血浆的量较②组织液渗入④淋巴的量多,故A项错误。

若③为脑细胞,⑤处表示血液流动的动脉端,①处为静脉端,所以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故B项正确。

饭后一小时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偏高,机体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所以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动脉端的血糖浓度高于①,故C项错误。

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故D项错误。

6.内环境维持稳态的机制和生理意义

(12)(2019汇编,6分)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病毒的侵入可能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也可能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人体内检测到病毒不能说明内环境稳态一定被破坏了,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随堂普查练29

1.(2015海南单科,2分)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C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再由血浆到达组织液,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淋巴细胞位于血浆和淋巴中,因此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基本相同,只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因此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多选)(2019汇编,6分)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E.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BD

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调节能力的时候,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因此人在剧烈运动时,虽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不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E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经典题,6分)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下降,引起细胞失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

不能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由细胞内液渗出到组织液中,引起细胞失水,故A项错误。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并非内环境,故B项错误。

血浆中pH的调节是靠缓冲物质来维持的,如HCO

等,故C项错误。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浆中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D项正确。

4.(2017全国Ⅲ,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由于血浆渗透压和0.9%NaCl溶液的渗透压接近相等,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会导致血浆量增加,而后经过机体的调节会将多的水和NaCl排出体外,从而恢复到注射前水平,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5.(经典题,6分)医生给病人输液,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馏水中,这是因为(  )

A.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

B.蒸馏水不含营养物质

C.蒸馏水可增大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防止细胞过度吸水

0.9%的NaCl溶液是细胞的等渗溶液,细胞处于该等渗溶液中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稳定,因此医生给病人输液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中,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6.(2018河北衡水一模,6分)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液体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该液体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酸碱缓冲物质有关

C.该液体环境中的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均可直接相互转化

D.该液体环境的稳态被打破,将引起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为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体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酸碱缓冲物质有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组织液与淋巴、血浆与淋巴是单向转化的,不能相互转化,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将引起细胞代谢发生紊乱,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7.(经典题,6分)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葡萄糖和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  )

A.3和4

B.4和5

C.7和9

D.7和11

外界环境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细胞膜)、通过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入血浆、出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并进入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共7层膜。

O2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呼吸作用需要经过肺泡壁细胞(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细胞(2层细胞膜)、进红细胞(1层细胞膜)、出红细胞(1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进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进线粒体(2层膜),共11层膜,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8.(2016浙江理综,6分)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水从细胞内更多地流向细胞外,故A项错误。

骨骼肌纤维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导致细胞内液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故B项正确。

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组织水肿,即组织液增多,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反而会导致组织液中的水含量下降,故C项错误。

细胞外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K+外流的量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故D项错误。

9.(经典题,10分)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尿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1)呼吸(2分) 下降(2分) 

(2)降低(2分) 增加(2分) (3)会(2分)

(1)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气体是CO2,CO2通过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如排出出现障碍,CO2溶于水中形成H2CO3,使pH下降。

(2)血浆中的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压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与细胞内液的浓度差发生改变,从而使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会发生变化。

课后提分练29 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A组(巩固提升)

1.(2018海南单科,2分)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

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液,淋巴液属于内环境,故A项正确。

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都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B、C、D项错误。

2.(2018重庆模拟,6分)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依赖于血浆所含的一些物质

B.食物过咸时,垂体细胞会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并将产物释放到体液中

C.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无法相互交换

D.在体外培养卵母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血浆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依赖于血浆中所含的一些物质,比如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故A项正确。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故B项错误。

长期营养不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导致组织水肿,且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可以在血浆和组织液中相互交换,故C项错误。

内环境是体内的细胞外液,在体外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不是内环境,故D项错误。

3.(2019改编,6分)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A.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主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能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升高;

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减少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而实现的,故A项错误。

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主要以负反馈调节为主,故B项错误。

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故C项错误。

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的含量会升高;

血液流经胰岛后,胰岛细胞消耗葡萄糖,血糖的含量会减少,故D项正确。

 

4.(经典题,6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提供物质和能量,过程b排出代谢废物,过程c回流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三者同等重要,①错误。

组织液中的CO2可调节呼吸作用,又可作为缓冲物质维持酸碱平衡的相对稳定,②错误。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进行交换,处在动态平衡中,组成物质是变化的,③正确。

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④正确,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5.(经典题,9分)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