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73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docx

质量和密度导学案1

质量序号:

2

姓名:

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质量的概念符号和单位。

2、会进行单位运算。

课时:

1课时

导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质量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的单位换算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质量

1、质量的引入:

教师举例,讲台,课桌,凳子。

学生讨论:

共同点:

材料——木材。

不同点:

含木材量不同。

学生举例:

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符号为m,或m。

2、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学生回答:

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

1kg=103g,1mg=103g=10-6kg,1t=103kg=106g=109mg;

教师讲解:

0.42kg=0.42×103g=4.2×102g

0.42kg=0.42×10-3t=4.2×10-4t

强调:

单位换算的书写格式。

3、质量是物体的性格。

实例:

讨论下列变化情况中物体质量是否变化。

①将桌子从一楼搬到三楼;

②把粉笔压成粉笔灰;

③把冰熔化成水;

④把水从20℃加热到60℃。

归纳: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4、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P9小资料,说明m/kg。

三、课堂练习: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运动到月球的质量变小了

B、1kg铁比1kg棉花质量大

C、一杯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了

D、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例2:

2×10-7mg最接近下列哪一个物体质量()

A、一头水牛B、一名中学生C、一只鸡D、一枚大头针

例3:

小明在探究质量是否与温度有关的实验中,将质量为2.8kg的冷水放在火炉上烧开后,再称量,发现只乘下2.76kg,于是在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2)你能帮助小明分析一下减少0.04kg水哪里去了?

 

四、课后巩固:

1.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是1.6t,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其质量______,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500g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下列情况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化成铁水B、把石块放大太空中

C、把菜刀表面磨光滑D、把铁丝拉长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A、480kgB、4.8×107mgC、8000gD、0.01t

4、水银温度计中密封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支温度计测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D、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5.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在的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

6.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A.1.19×10-7tB.125mgC.0.13gD.0.00012kg

7.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棉花所含物质较多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

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

8、某药品包装有如下字样()

①包装:

0.13g×粒×1板;

②规格:

每粒装0.13克;

③用量:

一次一粒,一日三次,四周为一疗程。

试问:

(1)若每盒10元,那么1kg这种药能卖多少元?

(2)某人服用了两个疗程至少服下了这种药多少kg。

 

课后反思:

天平序号:

3

姓名:

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天平的构造;2、会正确使用天平;3、会用天平测固、液体质量。

课时:

1课时

导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使用测量工具前要了解该测量工具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托盘天平的主要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天平与托盘天平的区别在哪里?

对称量物体质量有什么影响?

4、使用天平应思考的问题。

①天平应怎样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针指在什么位置天平平衡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称量质量前,怎样调节天平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P10,图11.2-2图中,标尺上每1小格表示__________g。

⑤游码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什么时候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天平的结构

托盘天平

2、原理:

①两臂长相等;②质量相等时,天平平衡。

3、正确使用

调节天平本身平衡

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4、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应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脏、湿。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

5、强调①左物右码;②先大后小;③平衡螺母和游码使用。

三、课堂练习:

例1:

“在用天平称物物质量”的实验中,张强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基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移B、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移

C、把游码向右移D、在右盘中加一小砝码

例2:

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超过量程

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增加砝码

C、不管桌面水平上要调节天平平衡就可以称量

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例3:

要测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办法中正确的是()

A、把一枚轴票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B、先测出一枚轴票和一个螺帽的总质量,再减去螺帽的质量

C、先测出100枚轴票的质量再除以100

D、以上三种办法都可以

四课后巩固:

1.在实验室里用________测物体的质量,在某次实验中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8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石块质量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序,并将实验步骤的标号写在横线上.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砝码,调节游码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③将游码拨到标尺左侧零刻线上

④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⑤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物体质量

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4.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5.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为0~1000g,用它可称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A.一个铅球B.一个苹果C.一位学生D.一袋大米

6.若天平所配备的砝码盒中备有下列砝码:

200g1个,100g2个、50g1个、20g2个、10g1个、5g1个、2g2个、1g1个.天平标尺上游码所示的刻度如图10-9所示,天平的最大称量是____________g,它能达到的精确度是______g,用此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当天平右盘放20g砝码各1个,2g和1g砝码各1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天平横梁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密度序号:

4

姓名:

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导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极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探究: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①选择几个大小不同形状规则的圆柱体铁块、木块。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算出体积并编上号。

③用天平依次从小到大测出圆柱体质量,记录并作图

序号

m/g

v/cm3

铁1

铁2

铁3

木1

木2

木3

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分析m—V图象又有何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量符号:

____________(3)单位:

____________

(4)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密度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例1由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可以判定对于同一种物质()

A.密度是一样的B.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例2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它们的密度就小了

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

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

[变形题]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分割成体积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则().

A.体积大的密度一定大B.体积小的密度一定大

C.两者的密度一定相等D.两者的密度一定不相等

练习1、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是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2,则瓶中余下氧气密度为____________。

练习2、2.79g/cm3=__________kg/m31.0×103kg/m3=__________g/cm3

练习3、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A球质量为20g,B球质量为0.1kg,则A、B两球的体积之比VA:

VB=____________,密度之比

=____________。

四、学生练习

1、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2、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的铝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ρ铜=8.9g/cm3,ρ铝=2.7g/cm3)

3、有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相等,这三个球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______球。

(ρ铜>ρ铁>ρ铝)

4、一个能装500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用该瓶装密度是0.8g/cm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g.(ρ水=1.0×103kg/m3)

5、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

6、如图10-15所示:

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7、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个甲球,在右盘上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球密度为

,乙球密度为

,那么它们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

=3:

2B.

=1:

2C.

=2:

1D.

=2:

3

8、如图10-13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

D.ρC>ρB>ρA,且ρA>ρ水

五、课后反思

 

课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

5

姓名:

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导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

课时: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

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__________量筒怎样正确使用?

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

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

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

(“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二、课堂导学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

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

(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学生看课本图11.4—1和11.4—1)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1、课堂上练习用量筒分别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一、测量液体的密度

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

方案一: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加砝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体积。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思考讨论:

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测出量筒的质量m1,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

方案二: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例1.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

(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

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已填入下表中)

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

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5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2中.

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130.2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学生设计测量一规则实心圆柱体或正方体的密度的方案

1、对于规则固体,质量用测出,体积可用测出,再然后可用相应的体积公式算出;最后根据计算出该固体的密度。

(以正方体为例)

质量m/kg

边长L/m

体积V/m3

密度ρ/kg/m3

2、对于不规则的固体,如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m;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3)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

 

3、思考与讨论:

能否先按第二步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按第一步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为什么?

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4、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

设计一下。

5、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

 

课堂练习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B.④⑤③②①⑥C.③②①⑤④⑥D⑤④③②①⑥

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

能力提升

4.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

游码的位置如图2l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___________

5.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可以()

A.将螺母向左旋B.向左盘中加砝码C.将螺母向右旋D.向右盘中加砝码

(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

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从而测出了体积,测量过

程如图17三个量筒所示。

(3)根据图17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kg/m3。

6.完成实验报告

目的:

测定矿石的密度。

器材:

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盛满水的溢水杯、细线。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m石

  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

  E.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填操作步骤的序号)

  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

  

(1)矿石排开水的质量=m石+m-M

  

(2)矿石的体积=

  (3)矿石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7.在下面“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的步骤),并按照正确顺序把字母填在下面的空白处。

A.把玻璃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B.用天平称出玻璃杯质量,再把量筒中盐水倒入玻璃杯,再称出它们的质量;

C.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

D.用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部分盐水的质量;

实验顺序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小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a)、(b)、(c)所示,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三个砝码质量依次是50g、20g、5g,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

(1)请你将小明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相应的栏目内.

物理量

铁块质量m/g

适量水的体积/cm3

铁块和水的总体/cm3

铁块体积V/cm3

测量值

(2)计算铁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铁块的密度ρ=

 

课后反思:

 

课题:

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

6

姓名:

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课时:

1课时

导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