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镇15号地块建设工程桩基工程桩基技术标可编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周浦镇15号地块建设工程桩基工程桩基技术标可编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浦镇15号地块建设工程桩基工程桩基技术标可编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测量放线、桩定位
布设测量控制系统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水准点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在施工现场打桩影响范围外设置座标和高程控制点,并经规划、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复核无误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1)首选通过对本工程总平面图和设计图纸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
并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点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现场地形等情况。
(2)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等。
(3)将招标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坐标进行复测无误后,及时办理签证移交手续。
(4)在熟悉和掌握全部桩基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对总图上所标注的定位坐标、尺寸用计算闭合导线方法核算是否准确。
(5)根据总图上提供的坐标,计算出测量时所需的距离、角度并通过坐标反算,换算成极坐标后进行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6)测设时先校核施工现场上已测设的坐标点,然后根据已测量出的坐标点测设出平面布置图上的坐标点,并使各个坐标点分布在施工场地内。
(7)每次用直角坐标测设后要进行校核。
(8)主要坐标控制点测设后,建立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
(9)测设出建筑物轴线与主要控制点,为桩基放样做好准备。
(10)平面控制网测设时保证测设精度,控制网测设后进行闭合校对。
确保起点与终点吻合,并对主要坐标控制点作必要的保护。
(11)现场水位点靠围墙布置,并定时复核校正。
测放桩位
根据控制点设定建筑物轴线及角桩,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并在桩位中心用钢筋或竹签作好标记,桩位测放后应经监理单位复核后方能施工。
为防止桩机就位时桩机自重挤压土体使已测放桩位移位,在桩机就位后正式压桩前应复核正确,桩定位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2、预制桩的堆放与验收
(1)预制桩出厂到工地,应按批量查收预制桩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合格证。
并附带相关的试验报告、检测报告等资料。
(2)桩应按规格分别堆放,应布置在打桩作业的起吊工作半径范围内,并考虑到打桩方向,避免转向。
桩堆放层数不超过2层,支点垫木的位置应根据吊点的位置确定,各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桩堆放示意图
(3)质检人员应会同现场监理共同检查、验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验收合格并填写验收记录后,方准使用。
如验收中发现不合格,应做好标记并及时退货。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外观质量表
项目内容
桩表面表面平整,密实,掉角深度不超过10mm,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面积不超过桩表面积的%,并不得过分集中。
表面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连长的1/2。
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桩顶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
3、桩起吊、就位
桩现场驳运采用二吊点法、喂桩时采用一吊点,吊点设置在(L为桩长)处(如下图所示),起吊过程中,用托绳稳住桩的下部,吊机尽量减小吊臂仰角(并尽量减少吊臂促出长度),缓慢地将桩拖至桩机就近处后再开始垂直起钩,平稳地把桩喂至桩机夹持器中。
二点吊示意图一点吊示意图
对于由桩机自备卷扬机吊桩操作同理。
桩的起吊、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均应按起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4、竖桩与插桩
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点用直角坐标法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正确后下放首节桩,首节桩桩尖的中心点与桩位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5、垂直度控制
当桩尖进入土层500mm后,用两台互成90°
的经纬仪或铅垂线调整桩机桩架处于垂直位置,然后再调整首节桩的垂直度(经纬仪一般架设在距桩机15m以外),使桩架与桩身保持平行,其精度误差小于桩长的1%(首节管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即可压桩,并在压桩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指挥桩架保持其精度。
如果超差,必须及时调整,但需保证桩身不裂,必要时排拔出重插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以沙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不允许采取强扳的方法进行快速纠偏,而将桩身拉裂、折断。
打桩送桩垂直度监控示意图
6、压桩、接桩、送桩
压桩
1、当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压桩。
2、桩架要保持竖直,桩帽或送桩器与桩头周围应有5~10mm的间隙,锤与桩帽和桩帽与桩之间应设弹性衬垫,抱压式压桩时,夹持机构中夹具应避开桩身两侧合缝位置。
3、在两台经纬仪的校核下使桩保持垂直,无异常时即可正式开始压桩;
4、压桩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向甲方及有关部门反映,研究处理后再行施工。
a、桩头损坏,桩身出现严重裂缝、倾斜、突然偏移或严重回弹;
b、因挤土效应监测点达到报警值;
c、地下水溢出;
d、压桩过程中贯入度突然减小或增大、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等。
5)、压桩施工要求连续运转、一气呵成,严禁施工中途停顿。
接桩
1、本工程接桩采用焊接法。
2、桩段就位必须和相连接的桩节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连接后桩身保持垂直。
3、方桩接桩:
a)方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连接,焊接前桩头预埋铁件必须清除污锈,露出金属光泽。
如桩节之间间隙过大,可垫铁片填实焊牢,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mm。
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手工焊接时第一层必须用Φ电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粗焊条(Φ4mm或Φ5mm),一般采用E4303或E4316焊条,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用自动焊及半自动焊时,按相应规程执行。
b)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部分应分三层以上对称进行环缝焊接,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正确掌握焊接电流和速度,每层焊接厚度应均匀,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敲清后方可再焊次一层,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焊缝必须每层检查,焊缝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二级焊缝的要求
c)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打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固结而影响沉桩。
4)、拼缝允许偏差表
序号偏差名称允许偏差值
1桩身弯曲度≤L/1200
2桩两端之间间隙≤2mm
3坡口错位≤2mm
4电焊高度≤1mm
5)、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打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固结而影响沉桩。
6)、焊缝完成后,应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待焊缝降温1min后再行打(压)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送桩
送桩杆送桩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做好醒目标记。
当送桩至距设计标高1m左右时,测量人员指挥桩机操作工减小速度,并跟踪观测送桩情况,直到送桩至设计标高时,发出信号停止送桩。
送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时,应即时向设计和建设部门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送桩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道碴回填夯实。
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
50mm。
桩顶位移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桩位允许偏差:
平行轴线方向150+,垂直轴线方向100+,承台中间的桩位偏差允许半径为1/3,承台边桩允许桩径的1/2,设计注明则按设计要求。
7、施工记录
记录人员必须及时、认真做好原始资料记录、整理工作,桩位编号,随打随填,以免发生差错,每换班打桩前后,都要核对桩位、桩数以防错打和漏打。
8、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桩身断裂
A.现象:
在压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施压油缸的油压显示突然下降并引起机台抖动,此时可能是桩身断裂。
B.原因:
1、桩材加工弯曲度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3、插桩不垂直,在压入一定深度后,用移机方法来纠正,使桩身产生曲折。
4、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
5、桩材混凝土强度不够,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未被发现。
C.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把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检查。
2、加强桩材外观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宜使用。
3、在插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得采用移机方法来纠正。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端面间隙要加垫铁片塞牢。
4、桩的堆放和吊运应严格执行规范,若桩身裂缝超过验收标准严禁使用。
桩顶损坏
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损坏。
1、桩材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养护措施不力。
2、桩顶端面不平,造成桩顶端面与桩轴线不垂直。
3、桩顶与送桩杆的接触面不平,送桩时造成桩顶端面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
1、桩制作时,离心要均匀,桩顶加密箍筋位置要准确,并按规范养护。
2、沉桩前应检查桩顶有无凹凸现象,其端面是否垂直于轴线,桩尖是否偏斜,若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或经过修补处理后才能使用。
3、检查送桩杆与桩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才能使用。
桩位偏移
在压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
1、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2、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
3、桩数量较多且桩距较小,压桩时土被挤压到极限密实度后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浮起。
4、在软土地基施压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压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较大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1、压桩前应先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加强桩材外观检查,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得使用。
2、在压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施焊应严格执行规范。
3、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4、压桩期间不得开挖基坑,要等桩全部压完,停置两周后才能开挖。
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
沉桩压力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但桩尖未到达设计的标高位置。
1、工程地质情况未能勘探清楚,尤其是持力层的标高起伏不明,致使设计考虑的持力层或选择的桩尖标高有误;
2、局部有坚硬夹层或砂夹层;
3、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如大石头、旧埋设物等;
4、群桩挤土效应导致桩入土阻力增加;
5、桩机压力过小。
1、工程地质情况应详细勘探,做到工程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相符;
2、合理选择持力层或桩尖标高;
3、遇有硬夹层或砂夹层时,可采用先钻后压法(预钻孔)穿透硬夹层,以利沉桩。
4、先用回转钻孔机进行预钻孔取土、调整施工顺序(先施工沉桩困难的桩)、在工程场地布置应力释放孔和沟槽、减缓沉桩速度等,以减少挤土效应对工程场地的影响,释放土压力;
5、调整压桩设备,更换压力较大的设备进行施工。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以避免侧向土压力作用造成基桩位移。
2、合理安排挖土顺序与流向,以避免土体不均匀卸荷造成基桩位移。
3、机械挖土至桩顶30cm时,应采用人工清理,以避免挖掘机碰坏桩头。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安排
第一节、施工平面布置
一、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本工程总平面图及现场勘察,针对本工程实际现场施工进行相应的施工平面布置,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二、临时用电
现场临时供电采用集中管理,从业主提供的配电间接至施工现场边设置总配电箱,总配电箱设置不少于四个接入点,施工时每台桩机各一路接驳,另一路作为办公、生活区用电。
现场施工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当电缆经过主要路口时,用套管保护,其上回填黄沙处理或作6m高架空。
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投光灯,用于夜间施工照明。
三、临时用水
本工程临时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用量较小,为方便管理,由我公司自装计量表具后安装1~2个水龙头,作为生活用水。
四、临建搭设
由于是单一的压桩工程,施工工期较短,故我单位自备集装箱改装的活动式办公室、施工人员宿舍、及仓库等临设,进场后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安置在工地相应区域。
五、临时道路
现场外道路可利用现有道路,开工前在施工场地内用道碴或建筑碴土铺设临时道路,以保证重型机械和桩材运输车辆通行无阻、减少管桩二次倒运。
第二节、施工顺序
一、施工总步骤
整体施工顺序安排如下:
试桩养护进场施工准备试桩施工工程桩施工试桩试验、测试、退场
二、压桩施工顺序确定原则
实践得知挤土桩施工机理所产生的挤土影响范围一般在1~倍的桩长范围内。
只有合理的打桩及压桩流程及适当地控制沉桩速率,才能有效地减少打桩施工所产生的挤土效应,减小沉桩难度。
因此在确定施工作业顺序时,必须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周围环境、以及对工程桩自身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
施工应遵循:
“先中央、后四周,由里及外,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密后疏”的原则,如有保护对象,则宜背离保护对象由近向远压桩。
三、压桩施工顺序:
具体压桩顺序在开工前报呈《施工顺序流向图》
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自报工期为88个日历天。
工程暂定开工时间为2012年8月30日,具体开工时间以甲方开工令为准,竣工时间为2013年1月2日,具体安排详见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四节、主要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需求,我公司将选派施工熟练的劳动力进场施工,保证所有特殊工种均持证上岗,配备劳动力11人,确保整个工程按预定的工期目标的实现,具体详见下表
工种桩机操作工桩机辅助工吊机操作工电焊工勤杂工合计
人数2224111
劳动力计划详见附件
第五节、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地质条件、采用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结合工期、供给、外运等因素,设备的投入量和相应配套机具详见:
主要机械设备表(见附件)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项目管理机构
为了“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拟成立“周浦镇15#地块一期桩基工程项目经理部”,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我公司履行与业主签定的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负责对本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管理,组织指挥,内外协调。
项目经理为本工程的直接生产指挥、调度、安全、文明、质量控制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部配备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等,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管理该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一线工作,确保本工程安全、高速、优质地完成。
各机台实行单机承包,把责任落实到生产第一线。
管理组织结构设置如下图所示。
项目组织管理结构图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
压桩机组现场文明班后勤组
二、项目经理简历及证书(见附件)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表(见附件)
第四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标准。
二、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体系
为了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将组建以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实施,质检员直接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网络,该体系如下图所示。
质量管理体系图
总经理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部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质监员
施工班组长
操作员
2、管理职责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此,针对本工程质量特点,对项目部质保组织体系主要成员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
各工作岗位定岗定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管理制度严明全面的管理制度、严谨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才能更好地确保质量保证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我们的承诺,向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4、质量保证措施
(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公司参与市场竟争的一贯宗旨,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实施“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质量管理模式,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施“四检”制度,即“班内自检,交接班互检,现场质检员专检,公司抽检”制度。
未按规定进行自、互检、交叉检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
同时由工程负责人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配合下,管理和掌握工程中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情况,并保证同业主、监理及政府监督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其相关质量要求得到准确传达并执行。
(2)由公司总工审批发放的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提交业主和监理认可后方可执行。
(3)项目部负责人依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实施,若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或其他原因所致,应对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事宜,并报公司总工审批后实施。
(4)实行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负责制,坚决依照质量管理体系,逐级负责,层层把关,使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各级管理人员能力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认真做好每道工序的自检、互检、专检,把质量目标落在实处。
A重点监督:
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对测量定位、桩材进场、接桩、沉桩、送桩等工序重点检查、监督。
B质检员监督做到“六到位”,即“方桩验收到位,测量定位、沉桩前对位到位,沉桩垂直度监控到位,接桩到位,送桩标高控制到位”。
C各工序检查,先由班组进行自检,再由质检员专检,然后汇同有关人员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以GB50300-2001、GB50202?
2002和DBJT08-92-2000及设计要求,进行各工序检查,狠抓落实,切实执行质量验收标准。
(6)做好质量教育工作,对全体技术管理人员、职工包括民工进行上岗前系统化和正规化培训,增强质量控制观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提高全员素质。
通过对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培训、教育,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从主观上使施工人员自觉遵守质量法规,保证工程质量。
(7)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层层交底,由项目工程师进行技术总交底,技术员、施工员提前做好分部分项技术交底,把技术要求下达到生产第一线并贯彻执行。
(8)各类材料的试配、检测均在使用前取得业主、监理认可。
(9)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使作业班组发挥主观能动性。
(10)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材质证明、出厂报告,不允许不合格品投入使用,无出厂证明、出厂报告和复检报告的材料禁用。
(11)每道工序完成,必须经专职质检人员签证质量合格的自检资料,报监理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所有隐蔽工程必须通过监理人员验收签证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2)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按规范办理变更或签证手续,经甲方监理或设计签证认可后方为有效。
(13)认真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14)质量记录是质量追溯的依据,做到真实和详尽。
(15)工程项目部所有管理、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因无指挥员、无证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
(16)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工程发生质量事故首先标识,隔离再组织评审事故程度,(请业主和监理参加),然后按评审意见处置,对事故上报不及时或隐蔽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7)施工中计量管理制度:
A计量仪器必须经技术监督局验证有标签标识,并统一建卡,专人保管。
B计量配备成套率达99%,送检率100%,工作检测率95%。
C定期和不定期对商品砼供应商的搅拌设备的计量进行检查。
D测量仪器经常校核并做记录,消除测量中的误差。
E所有测量、测试仪器需妥善存放。
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
工期目标为:
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本工程,即压桩施工工期为90天,为达到此目标,采取如下措施。
一、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形成正常施工能力
1、我单位立即组织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在确定开工前5日内进入现场,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积极开展控制点复测、道路修建和临时设施搭建等施工准备工作,缩短施工准备期。
2、编制好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操作顺序,以免发生工种间的矛盾。
3、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机械,避免发生因劳动力不足或机械不到位等原因而影响施工进度。
4、提前联系材料,联系材料时,充分考虑材料的复试时间,保证材料能及时到场。
5、提前联系各种质监或安监部门的检查验收。
二、建立高效的施工组织机构和有效的管理制度
1、组织实践经验丰富,又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和有施工经验、战斗力强的整建制施工队伍,按照工程的需要统一部署,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及作业队。
2、经理部领导、参与施工前的各项工作,使施工班子尽快熟悉工程特点、业主要求和投标书内容,以便认真实现我方的工期承诺。
3、加强现场施工组织指挥,做到指挥正确、指挥得力、效率高、应变能力强。
以项目经理和项目部工程师为首的管理体系,决策重大施工问题,确定重大施工方案,全面负责施工进度管理。
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定岗定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措施,明确施工纪律,按设计要求施工。
5、深化改革、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全员风险承包,任务层层落实,把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