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696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doc

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2013年高考试题

1.(2013新课标)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tRNA的一端有三个碱基外露为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另一端携带一种氨基酸到达核糖体上,通过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健,合成多肽链。

所以A、C错误。

DNA聚合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而细胞核内无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因而DNA聚合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类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B错。

线粒体中不仅具有自己的DNA,而且还有核糖体,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一部分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核糖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不偏不难,正面考查了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基础知识,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起催化作用的,部分考生可能会误选B。

本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是化合物的本质及合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关概念及特点。

旨在考查考生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及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2013北京)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答案】D

【解析】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将其分泌到胞外。

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老化受损的细胞器与溶酶体融合完成细胞内消化。

O2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输,不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所以D不会发生。

【评价】考查跨膜运输、胞吐、溶酶体的功能和细胞衰老,以及考生的理解能力。

以功能(或者说过程)为线索,考查若干看起来不相干的生物学知识。

3.(2013浙江)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答案:

A

解析:

A项RNA聚合酶可以将原核生物DNA双螺旋解开,A正确;B项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该与U配对,B错误;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mRNA翻译能得到多条肽链,C错误;D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能发生在原核生物中D,错误。

4.(2013四川)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幼红细胞

造血干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凋亡

排出

细胞核

丧失

细胞器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答案】:

D

【解析】:

成熟红细胞为动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其代谢产物为乳酸,在此过程中无CO2生成,故A正确;网织红细胞虽然不具有细胞核,但是幼红细胞时期合成的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仍然可能存在,故B正确;C选项中,幼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得到的,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故在这两个细胞内,基因执行情况不同,故C正确;D选项因为成熟红细胞已不具有细胞核与线粒体,故细胞内不可能在具有基因,也就没有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这一过程,故D错误。

5.(2013广东)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①错误,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吗,故②错误,结构决定功能,清楚DNA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故③正确;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而且Waston和Crick也对DNA复制进行了描述,故④正确。

6.(2013海南)12.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

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D

甲中含脱氧核糖,乙含核糖,丙含核糖,A正确;甲含A、T、G三种脱氧核苷酸,乙含U、A、C三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丙ATP是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乙水解产物是核糖核苷酸,不含丙,D错误。

7.(2013海南)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D

核酸只含C、H、O、N、P物种元素,蛋白质中可能含有S元素,A错误;T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寄生在大肠杆菌中,不能寄生在酵母菌中,B错误;噬菌体只含有DNA,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在繁殖过程中,噬菌体只提供DNA,其他所有的条件都由寄主提供,D正确。

 

8.(2013上海)17.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

表1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答案】C

9.(2013上海)19.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上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横纹,下列对横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宽窄不一是DNA复制次数不一致所致

B.每条横纹各代表一个基因

C.横纹便于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

D.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在同种果蝇中都不同

【答案】C

10.(2013上海)20.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

C.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答案】D

11.(2013安徽)29.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

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

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和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

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4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免疫动物的抗原可以是。

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之后在适当的信号作用下增殖分化为和。

(5)用该单克隆抗体处理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某肿瘤细胞株,发现其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

12.(2013天津)7.(13分)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

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

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

(4)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

(5)病毒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连接,另外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

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

是。

【答案】

(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RNA复制酶(或RNA聚合酶或依赖于RNA的RNA

聚合酶)

(2)9000

(3)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VP4VP1

【解析】

(1)图中的M物质是一条多肽链,由于EV71病毒没有细胞器,其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①、②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的是RNA复制酶(或RNA聚合酶或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2)病毒是由+RNA合成+RNA的过程:

需要先以+RNA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RNA,也就是合成了一条完整的双链RNA,在这条双链RNA中A=U,G=C,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在病毒+RNA中(假设用第1条链来表示)(A1+U1)=40%,而互补链-RNA中(假设用第2条链来表示)(A2+U2)=(A1+U1)=40%,所以两条互补链中A+U占双链RNA碱基数的比例是A+U=40%,则G+C=60%,所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碱基数是7500×2×60%=9000。

(3)由图中可以看出+RNA的功能是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新的蛋白质;也作为复制的模板形成新的+RNA;还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

(4)EV71病毒感染机体后进入内环中首先会引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会引发细胞免疫。

(5)由于VP4包埋在衣壳内侧不适合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由于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口服后不会改变其性质,所以更适合制成口服疫苗。

【试题评价】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表达、免疫调节、DNA分子结构计算的迁移。

题目新颖,难度适中。

13.(2013江苏)32.(9分)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