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完善区内交通通道建设
第二节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第三节能源设施建设
第四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章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第二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第八章区域发展政策和机制
第一节国家支持政策
第二节区域协调政策与措施
第三节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前言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市,共16个市,国土面积11.0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常住总人口9698.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3896.7亿元,分别约占全国1.1%、6.3%和18.6%。
区域内各城市经济社会联系密切、文化相融,具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厚实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正在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在长三角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长三角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安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有关方面共同编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作为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区域协调发展的纲领,是区域内各城市编制和修订各类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规划》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注重指导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科学合理确定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框架,明确区域内部各城市职能分工,统筹区域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重点协调解决区域内各地区共同关注、任何一方都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快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化进程,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规划》以5年(2006-2010年)为基本规划期,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长三角区位得天独厚,自然禀赋优良,交通联系便利,经济和科教实力雄厚,是全国发展条件最好、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
位于亚太经济区、西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备成为东北亚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陆路交通网和现代化江海港群,交通位置居中,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自然禀赋优良。
位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465mm,水资源总量超过10000亿m3,约占全国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5。
地势平坦,平原面积约占全区的70%,土壤肥沃,水土气生资源组合较好,环境容量较大,发展适宜性较强。
经济基础雄厚。
是我国自古以来的赋税重地、近代民族工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发展水平一直领先全国。
2005年GDP总量约为33900亿元,占全国18.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4950元,为全国平均的2.5倍。
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轻重适宜,服务业全面发展,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加工制造业均较发达,国资、民资、外资投资多元混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
文化科教发达。
开发历史悠久,开放程度较高,拥有底蕴深厚的吴越与维扬文化以及东西融合的海派文化,人文荟萃,科教事业发达,集中了全国24%的“211工程”大学、20.2%的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以及1/4的专利申请与授权,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以及杭州、南京、苏州、扬州、宁波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与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
城市体系完备。
城镇密集,城市等级体系完整,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地位明确,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
2005年区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0%,具备跻身世界城市体系的基础。
社会经济联系密切。
区内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交往密切。
近年来,两省一市以及十六个城市已初步形成政府高层定期会晤及各层面定期会商机制,企业、社会中介以及民间等各种合作全方位展开,上海提出“服务长三角”,江苏和浙江提出“接轨上海”,长三角内部已经形成区域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对照长三角作为全国现代化领先区、国际化前沿区、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发展要求,区域职能分工体系不明确,增长方式总体粗放,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凸显,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和协调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体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确。
缺乏对整个区域功能的明确定位和分工,上海与江苏、浙江的各城市之间发展定位雷同,职能分工不明确,存在产业低水平、低效益同构以及过度竞争现象;
空间开发秩序较为紊乱,开发与保护界限不清,影响了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
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凸显。
开发总体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人均耕地面积少,仅0.05公顷,建设用地扩展受到很大制约;
能源消耗量大,水、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1/3以上,洪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风险加剧;
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超过1500万人,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
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地位尚待提升。
引进制造业外资总量大,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本份额低;
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大,但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业层次和增值能力低,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仅2%,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
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和地位有待提升,国际商务、文化环境有待改善。
区域协作和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以及铁公水空等多种交通设施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套与衔接,资源浪费与设施短缺并重;
促进要素流动的制度环境及其统一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
区域政策缺乏衔接,尚未建立由市场和企业为主导的区域竞争协调机制,区域竞争大于协作,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指导思想
长三角区域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的率先现代化区域,在带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发展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要紧紧抓住并用好本世纪初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率先发展的同时,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世界先进城市群为标杆,力争快速崛起、后来居上,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必须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寻求缓解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瓶颈约束的途径,加强生态与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必须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冲破行政壁垒,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和分工机制,整合各地区优势资源,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必须争创自主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教研发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知识创新为基础、制度创新为保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之成为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战略支点和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根据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充分考虑长三角的现状基础和发展趋势,长三角的总体功能定位是:
我国最具综合实力的经济中心、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我国最具综合实力的经济中心。
利用全球化资源,依托现有发展基础,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构筑区域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最具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的经济中心。
通过上海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建设以及制造业产业链延伸、服务业功能提升等,增强对全国其他区域的带动影响,成为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增长的动力引擎。
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以强大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完备的研发体系为支撑,建设国家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积极发展较为完备的重化工业、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体系,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航空枢纽,提高全球资源利用和配置能力,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最重要窗口,以及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具有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强城市国际化环境建设,使本区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到2010年,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国际融合加深、创新能力和区域协调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区内所有城市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部分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达到20%,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以上,总体上达到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达到5%,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
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上海市的国际人口比重达到5%以上,上海到各节点城市的平均通达时间2小时左右;
万元GDP能耗下降20%,受保护国土面积比重达到10%左右。
到2020年,牢固确立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达到当时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较高水平,努力实现分工明晰、设施完备,空间集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区域和谐的发展局面,建成拥有若干国际影响的战略产业、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分区的要求,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以上海为核心,组织长三角开发的整体空间构架。
依托沪宁、沪杭通道,带动沿线城市的功能优化提升;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辐射带动沿江开发和长江流域发展;
依托跨长江和杭州湾的沿海通道,带动沿杭州湾地区以及长江北岸及沿海地区的开发;
依托宁杭通道和申苏浙皖交通线,加快长三角西部的发展,形成以“一核六带”为骨干、辅以若干发展轴的网络状总体开发格局。
强化上海发展核心。
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作用,整合和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凸现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地位,强化四大中心功能,增强带动长三角轴带集聚和网络开发的组织引导能力,促进整体优势发挥和竞争力提升。
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
包括沪宁、沪杭交通沿线地区。
着力优化调整,按照集约、创新、优化的原则,着力提高发展质量。
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优化城市功能,保护开敞生态空间,改善环境质量,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成为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发展脊梁。
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
包括拥有长江岸线的县市(区)。
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及其沿江交通通道的引导作用,依托沿江岸线合理开发和港口建设,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加快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的整合,壮大城镇规模,提升开发水平,注重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建成特色鲜明、规模集聚、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基础产业发展和城镇集聚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
重点建设沿湾发展带。
包括沿杭州湾两岸的县市。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强化杭州、宁波中心城市作用,建设若干沿杭州湾现代化新城区,注重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建成专业化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密集带和城镇集聚带,带动长三角南翼的全面发展。
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
包括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
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临港基础产业的发展,建设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配套并壮大发展相关城镇集聚点,合理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形成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育相协调的综合发展带。
积极培育宁湖杭发展带。
包括宁湖杭沿线县市。
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容量及其生态屏障功能,选择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开发方向和模式,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及其资源加工等,积极培育城镇集聚区,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有序发展的新型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
引导发展沿湖生态服务带。
包括环太湖的乡镇。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保护太湖及其沿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为前提,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
突出开发理念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与研发基地。
完善其他沿路发展轴。
结合长三角交通发展格局,积极开发沿路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发展轴带。
重点建设泰锡湖物流产业和南北拓展轴、通苏嘉南北物流和轻工经济轴、杭绍甬产业和港口联动轴、宁通城镇集聚发展轴、申苏浙皖西部拓展轴等,与其它重点发展带一起,共同形成长三角分工明确、功能齐备、等级合理、网络状的总体开发格局。
强化与周边地区乃至长江流域、全国发展的协调与统筹,增强长三角对外带动辐射作用,构筑长三角作为全国增长引擎的重要功能。
建立与周边地区资源共享、设施连通、产业协作的紧密型联系。
充分利用安徽和苏北等周边地区土地、劳动力和能源资源优势,建立长三角农产品、能源供给基地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基地。
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合作,推进长三角沿江海港口群与苏北及浙西南沿海港口的协作,延伸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线路,建立紧密通勤圈,充分发挥上海及长三角的辐射服务与产业链延伸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
依托黄金水道,促进长江流域协调发展。
推进长三角地区与沿江各地市共同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形成沿江水、铁、公协调发展的运输大通道,促进上、中、下游地区的要素流动与产业协作,建设与沿海齐头并进的国家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以及世界规模最大的大河城镇和产业密集带。
发挥经济中心作用,服务全国经济发展。
强化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全国性的区际大通道建设,发挥上海服务全国的金融、物流、信息等功能,促进全国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
积极贯彻中央关于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以及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战略部署,加强地区间能源、原材料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合作,鼓励长三角优势行业和企业走向全国,带动全国经济增长。
强化特大城市的中心地位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大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小城市发展实力,加快特色小城镇发展。
建成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为支撑的等级完备、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世界级城市群。
依托“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开发框架,重点优化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的城镇功能,加快沿江、沿湾发展带的城镇发展,壮大沿海发展带和宁湖杭发展带的城镇规模,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布局。
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
依托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等交通通道,结合产业外迁,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强化上海的中心地位,发挥南京、杭州向西、向南的传递辐射功能,促进三市人口和产业向外扩散,带动周边乃至发展带的城镇发展。
沿江发展带。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便捷条件,强化南京、镇江、常州的发展带中心支点功能,提升扬州、泰州、南通等城市在发展带中的地位,结合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的整合,增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
沿湾发展带。
以杭甬高速公路和杭甬铁路为主要依托,强化杭州、宁波的扩散影响力,推动沿湾城镇的成长。
结合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绍兴滨海工业区、宁波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口开发区等沿湾开发区的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
积极建设若干与产业和生态相融的沿杭州湾现代化新城区,促进城镇布局优化、组合有序、功能互补。
沿海发展带。
依托沿海大通道的建设,强化上海的向南和向北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港城互动,壮大上海临港新城发展规模,提升南通、台州在发展带中的地位,积极培育沿海城镇集聚点,成为沿海开发乃至长三角北延南拓的重要战略支点。
宁湖杭发展带。
依托宁杭交通通道,强化据点式开发,促进生态型城镇建设,提升沿线城镇发展质量。
提升湖州在该发展带中的地位,打造其连接南京与杭州之间的中心支点,增强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
提升上海中心城市地位。
提升上海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增强上海在长三角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中心作用,使上海成为吸引全球流动资本、传递功能辐射的世界城市。
——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洋山深水枢纽港和上海航空枢纽港。
通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互动融合,提高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能力。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创新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使上海成为长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带动整个长三角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
——优化产业圈层分工。
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郊区重点建设若干高技术、高增值和低污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农业,周边城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从内到外形成研发服务到先进制造的产业梯度,提高上海核心的产业辐射能力。
——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坚持发挥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创新发展体制机制,率先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符合国际惯例的体制环境。
增强副中心城市作用。
鼓励城市竞争性合作,依托上海、错位发展,提升副中心城市的生产和服务功能,支撑上海核心地位,传递上海辐射、带动整体发展。
——南京。
整合沿江港口优势,联合镇江、扬州,建设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长江航运物流中心;
强化商贸物流、金融信息、科研教育等服务,建设长三角重要的科教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中心;
依托长江,建设长三角向中西部辐射传导的前沿地带和枢纽地区。
——杭州。
充分利用国际旅游城市及山水资源,建设长三角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
依托周边地区制造业发展及资本集聚优势和城市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和高新技术制造中心。
——苏州。
进一步强化与上海的紧密对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服务业,建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新兴科技城市;
弘扬历史文化传承,建设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无锡。
加快高新技术和服务业发展,建设长三角北翼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发挥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地理优势,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建设以设计产业为主导、以软件产业和动漫产业为依托的创意设计基地,利用沿湖等山水旅游资源,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宁波。
发展沿海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化、钢铁等临港重化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建设临港重化产业基地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南翼副中心。
积极壮大和提升其它中心城市。
积极壮大常州、湖州、嘉兴、南通、扬州、绍兴、泰州、舟山、台州等其它中心城市。
常州,加强与苏州、无锡紧密联系,建设以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嘉兴,利用临沪和沿湾优势,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临港产业基地。
镇江,依托长江港口优势,建设以精细化工、机械装备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扬州,保持文化特色,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和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
南通,发挥滨江临海优势,建设以船舶修造、精细化工为主的新型制造业基地,成为长三角北拓枢纽。
绍兴,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和新型纺织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湖州,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湖滨服务休闲城市。
泰州,依托滨江优势,建成以机电、医药、化工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成为长江南北联动发展枢纽。
台州,发挥民营资本雄厚优势,建设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
舟山,建设海洋产业发展基地,配套上海、宁波的沿海港口城市。
依托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建设网络化的城镇体系。
鼓励具有较强发展实力的县级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集约利用,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
促进位于重点开发区域而开发密度不高的县市,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的支撑状况,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有效控制优化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数量,加快推进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向新市镇集聚,促进人口增长与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
适度控制人口规模。
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到2010年,将长三角人口自然增长率(按户籍人口测算)控制在1‰以内。
完善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到201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0万人以内。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根据各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功能,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明确各区域的人口增长导向。
鼓励人口向沿江、沿湾、沿海地区集聚和转移;
适度提高主要交通沿线且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大的重点城镇人口增长速度,鼓励若干发展条件好的县级市向50万以上城市发展;
通过产业升级,适度控制沪宁(沪)杭沿线城市的人口增长;
积极鼓励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地区的人口逐步向外迁移,严格控制人口总量规模。
优化调整城镇规模。
适度控制上海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在1000万人左右,控制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次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在200-500万人;
常州、扬州、南通、泰州、镇江、嘉兴、湖州、绍兴、台州等地级市发展成为人口规模为100万左右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培育一批发展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级市成为人口规模50-100万的大城市;
选择一批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促进城镇规模结构优化。
以创新为动力,以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和集聚集约为重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建成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和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先导区。
以国际化为先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为重点,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大型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布局
按照“立足优势、加快研发、强化协作、促进集群”的原则,加快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依托区域在电子信息设计、制造及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快核心技术尤其是拥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集成电路的研发,加强区域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和产业分工体系建设打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设备等产品集群。
产业布局上,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沿沪宁、沪杭甬沿线集中集聚的总体空间架构。
沿沪宁线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