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556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doc

1、【2017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两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参考答案

1)BE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重点要表现的是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试,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

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说法错误,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词句注释

⑴礼部:

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

贡院:

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

⑵紫殿:

指京都贡院。

一作"紫案"。

暖吹:

暖风,指春风。

⑶席:

犹言列坐。

⑷衔枚:

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

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⑸乡里:

犹言郡县。

献贤:

献举人才。

先德行:

以德行为先。

⑹列爵:

分颁爵位。

《尚书·武成》:

"列爵惟五",指公、侯、伯、子、男五等,此处代指官职。

公卿:

指执政大臣。

⑺衰病:

衰弱抱病。

耗:

无,尽。

⑻赖:

幸亏。

群公:

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

识鉴:

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一作"鉴裁",又作"择鉴"。

白话译文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创作背景编辑

据《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题下注"嘉佑四年",于是知此诗作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

宋初文风,沿五代余习,刻意雕琢,讲究骈偶。

引起有识之士的不满。

欧阳修主持贡举(嘉佑二年,1057年),大举改革,使应试举子一片哗然,甚至闹事。

但是不良的文风,终于给扭转了过来。

嘉佑二年二月,欧阳修充御试进士详定官。

情况已非昔比,心情也两样得多了。

嘉佑四年的这次考试对于宋代文风的革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叶梦得《石林燕语》云"至和嘉佑间,场屋举子为文奇涩,读或不能成句。

欧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

······及放榜,平日有声如刘辉辈皆不与选,士论颇汹汹",群聚嘲骂,甚至在街上拦住欧阳修的马头哄闹,而欧公不为所动,终于使"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宋史》本传)此次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同时中进士,曾巩亦在榜中,可谓一时胜举。

作者见人才济济,而作此诗。

作品鉴赏编辑

文学赏析

宋初的考试制度,大致承袭唐代,由州府举荐考生,入京应试,由礼部主持其事。

此诗即以一员考官的身份写出他的见闻与感受。

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

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

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生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

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

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

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

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封建时代的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国家寄予厚望,违法者将置以重刑,轻则充军流放边地,重则杀头,半点也马虎不得。

在清朝,主考官在考试期间出行,车后竖铡刀一把,以示自律。

鲁迅的祖父就因为替考生向考官行贿,被判斩监候的。

抡才大典,朝廷、考官、考生都是全力以赴的,诗正是确切而生动地写出了这种景象。

2、【2017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两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

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1).BD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苏试是在告诫苏辙不可追求盛名。

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

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答案】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

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

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

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

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解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

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

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

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

故《宋史·苏辙传》说:

“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颔联劝勉。

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

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

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

学&科&网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

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

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

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

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

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

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

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

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词句注释

⑴适:

往。

⑵驿骑:

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

凌:

冲冒。

⑶天骄:

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

此处指契丹。

凤麟:

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⑷清禁:

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⑸武林:

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

苏轼时知杭州。

⑹“单于”二句:

《新唐书·李揆传》:

“揆美风仪,善奏对,帝(肃宗)叹曰:

‘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

’故时称三绝。

”德宗时他曾“入蕃会盟使”,至蕃地,“酋长曰: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揆畏留,因绐之曰:

‘彼李揆安肯来邪!

’”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

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1][2][3]

白话译文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1]

创作背景编辑

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

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契丹本是东北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

阿保机建立辽朝,成为与五代、北宋并立的国家,雄峙北方近200年,成为宋朝的北方之患。

宋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订立“澶渊之盟”以来,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进贡银两、绢匹,岁以百万计。

其国主生辰,还要派使臣去庆贺。

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

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1][2]

作品鉴赏编辑

3、【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两题。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

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

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

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

雅正的诗篇。

④伏:

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

【答案】

1).CD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诗题为“戏赠”,所以作者并无此意。

D项,“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说法有误,此句中隐含的是作者对自己命运不公的牢骚。

2).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词句注释

⑴元九:

指元稹(微之);李二十:

指李绅。

这二人都是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⑵长恨:

指诗人于元和元年(806年)创作的著名长诗《长恨歌》。

此诗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