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人民版江苏专用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九 第2课Word下载.docx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人民版江苏专用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九 第2课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人民版江苏专用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九 第2课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67年
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政治一体化
①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②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
③20世纪80年代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加强,防务合作加快。
[思维点拨]
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
是为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欧共体成立后,在政治经济领域展开多方面合作,实力大大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格局,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1)经济:
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方针,制定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外交:
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科教:
重视教育,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2.表现
(1)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2)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3.影响
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推动其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名师指津]
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的扶植,而是日本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图解识记]
战后日本的崛起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经济建设成就
(1)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2)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007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经济体。
2.国际地位
(1)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1)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的推动。
2.标志:
1961年召开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主张
(1)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2)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历史认识]
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
不结盟运动并非绝对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个大国结盟,不参加美苏争霸。
不结盟运动本身就是第三世界国家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而结成的一种联盟。
[重点精讲]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1)其队伍和影响迅速扩大。
(2)矛头由初期指向新老殖民主义转向集中反对霸权主义。
(3)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到经济领域。
(4)一定程度上是对两极格局的一种冲击,从客观上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主题一 欧洲的一体化
探究点1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史料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
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 据史料回答,欧洲政治家们认为“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受到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
探究点2 西欧走向联合的影响
史料
漫画一 创作于1951年 漫画二 创作于1963年
思考
(1)漫画说明西欧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答案
(1)西欧由在政治、经济上依赖美国,转变为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由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个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外交领域。
③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2)影响
①对欧洲
欧共体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它发展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政局日趋稳定。
促进了欧共体内部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对世界
欧共体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加上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霸主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欧共体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关系,给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以有力地支持。
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
主题二 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及影响
图一 日本“入常” 图二 不结盟运动标志
思考
(1)图一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图二有何象征意义?
(2)结合以上史料,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是什么?
有何影响?
答案
(1)问题: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意义:
象征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政策和目标。
(2)表现: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影响:
这些力量的不断发展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
(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
(2)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3)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
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差距的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兴起)。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日本关系的演变
时期
关系
原因
二战胜利后至1947年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日本追随美国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损害了美国利益,日本战败
1947年~20世纪70年代
美国扶植日本
美国出于“冷战”遏制共产主义和中国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日本与美国、西欧形成鼎立之势
日本经济实力增强
2.战后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②具体原因
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苏联与中国、东欧诸国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空前激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从中分化出独立的力量。
为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大批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1.(2018·
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认为,德法之间的仇怨,“是一个魔鬼的圆箍,一个邪恶的圈套,非破除不可”。
戴高乐则表示,“必须尝试把历史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使他们的力量和才能联合起来”。
法德的和解( )
A.消除了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
B.加速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C.促进了西欧经济联合的进程
D.表达了消除民族主义的设想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德法之间试图和解,这种和解成为西欧得以联合的关键,故正确答案为C。
2.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发生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答案 B
解析 欧共体的形成是西欧国家为抗衡美苏、发展自身而采取的措施。
这种联合并没有打破国家界限,是国与国的联合,国家利益至上仍是最高原则,因此不可能完全消除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3.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条件是( )
A.清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答案 D
解析 客观条件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是外部提供的。
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货带来的。
4.(2018·
江苏宿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南斯拉夫前领导人铁托说:
“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道路”( )
A.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C.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D.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快速形成
解析 根据材料这条道路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
不结盟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
不结盟运动与结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无关,故C项错误;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尚在形成之中,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
5.(2018·
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
这有助于( )
A.美苏两极格局建立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日内瓦会议的召开D.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事件是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局面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日内瓦会议、西欧一体化无关,故B为正确答案。
6.(2018·
江苏徐州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全球化B.多极化
C.一体化D.集团化
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结合所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日本、西欧、不结盟运动等多极化趋势,故B项正确。
一、选择题
1.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
“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共同体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方集团”指的是走向联合的欧洲,综观四个选项,成立最早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它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故A项正确。
2.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
“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
”他认为法德合作( )
A.有利于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有助于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联合的关键,故答案选D项。
3.《大国崛起》一书中说:
“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以下不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 )
A.重视教育,重视科技
B.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
C.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
解析 日本国内资源贫乏,不利于发展本国经济。
江苏扬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
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
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
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
C.万隆会议顺利召开D.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 1955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与材料中“1960年”“风靡亚非”不符,故A项错误;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与材料中“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相符,故B项正确;
C项是1955年,与材料中“1960年”不符,故C项错误;
D项西欧与材料中“风靡亚非”不符,故D项错误。
5.《世界全史速读》中认为: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材料表明( )
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D.区域集团化发展
解析 东欧、西欧和中国等力量的崛起体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项符合题意。
6.(2017·
江苏盐城三模)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使日本成为“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
但事实上日本大国道路却是步履维艰。
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对历史战争问题缺乏诚恳态度
B.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
C.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
D.经济持续低迷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解析 日本在政治大国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在历史战争问题上没有深刻反省,没有得到亚洲国家的认同,故A项正确。
7.(2018·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上述评论揭示了( )
A.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解析 材料中的评论揭示了亚洲冷战对新兴国家的影响,没有涉及局部热战,故A项错误;
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
“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这股政治力量指的是不结盟运动,故C项正确;
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与材料的内容揭示亚洲冷战对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不符,故D项错误。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8.(2017·
江苏宿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 )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实力不断增强,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故题目说法正确。
9.(2017·
江苏徐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为我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 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9月,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我国一直没有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只是在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故本题说法错误。
三、材料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到1951年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助国GDP从1948年到1952年底增长了25%。
但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如美援必须用以购买美国物品和技术;
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
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化等。
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
——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在出口方面的对比:
国家或组织
1965~1972年出口增长率
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
美国
80%
13.4%
欧共体
150%
33.7%
材料三 1958~1969年间,欧共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
1984年欧共体十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是美国的1.43倍。
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1)影响:
促进西欧经济恢复发展;
西欧在经济政治上受制于美国;
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2)随着欧洲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以惊人的速度东山再起。
(3)随着西欧的经济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解析 第
(1)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注意从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概括。
第
(2)问注意表格中的数据对比,欧洲的联合促进欧共体的发展,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第(3)问注意材料三中的最后一句关键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