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5271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当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藏粮于市(市场)”是个既经济又安全的办法。

“藏粮于市”的前提条件是:

一要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粮食经营中来,增加市场粮食周转总量;

二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粮食交易场所,使处于流通环节中的粮食在必要时共同参与政府的统一调控,以提高政府的市场调控能力。

该《中心》是xx市发改委和金温铁道开发公司的合作项目,是建立xx市粮食物流体系的重点工程。

该项目由市政府领导直接联系督办,市发改委负责提供前期服务工作。

为加快《中心》建设,市政府出台了扶持项目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市府办下发了《市区粮食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设专题会议纪要》(2005)43号;

同时金温铁道公司为支持《中心》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

一是货物综合服务费收取给予优惠;

二是负责铁路专用线及铁路通信设施的建设,不计算在总投资内,不计股份;

三是在铁路运价、装卸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因此,建设《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十分必要且紧迫。

1.2项目概况

根据2003年xx市发改委对xx市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问题的专题调查,以及省粮食局和xx市政府领导提出的粮食安全保障要求,同时考虑运输条件、城镇规划等因素,规划以两库(中央粮食储备库、xx市中心粮库)为依托,在火车站东侧建设一个年经营量25—30万吨,占地约300亩(包括现有两库的150亩,仓容68000吨已建成,并配有一条835米的铁路专用线),总投资7040万元(不含已建成两库的投资),集粮食交易、仓储、加工、配送、军粮供应、信息、质量检测为一体的粮食交易中心市场。

1.2.1建设地点:

《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地址,选择在莲都区水东村,即金温铁路xx货场东侧,占地面积30472㎡,该地块使用权属金温铁道公司所有,金温铁道公司同意合作建设,使用期30年(协议已签订)。

二期项目建设地址在《中心》和xx市中心粮库东侧约100亩。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拟建一个年贸易量在25-30万吨的粮食交易区,占地30472㎡,总投资3140.69万元(不含征地费);

1.2.3主要建设内容:

1、一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一是沿铁路专用线建中转仓库2幢,计2070平方米;

二是建仓储配送仓库4幢,计6720平方米:

三是建二幢经营用房,总建筑面积3788平方米。

设摊位约80个,预计能容纳80家粮油经营企业(批发户)在此进行现货交易;

四是建三层综合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为3623平方米。

用于业务管理、电子商务、检测中心用房、粮食拍卖大厅、安全保卫用房,其主要设置为:

拍卖大厅、电子商务、粮油检测中心、市场管理办公用房、军供接待室与铁路货运站业务用房等;

五是由金温铁路公司投资建一条200米铁路专用线。

2、方案实施年限。

一期工程在招投标完成后,在12个月内竣工并投入使用。

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运行正常后,再行实施。

1.2.4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场址的租赁协议已签订,建设资金已初步落实,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需配套建设,项目外部建设条件较好。

1.2.5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3140.69万元。

项目投入运行后,年收入498万元,根据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0%,税前财务净现值(i=8%)为226.24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7.64%,税后财务净现值(i=8%)为-76.34万元,借款偿还期期9.89年(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为5.72%。

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社会效益好,预测社会风险较小。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总用地面积:

m2

30472

2

建筑占地面积:

12967

3

总建筑面积:

16491

4

其中:

5

房屋建筑面积

6

容积率:

%

76

7

建筑密度:

42.6%

8

绿地率:

6.70%

9

项目折现率

8%

10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7.64

11

财务收益净现值(税后)

万元

-76.34

12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9.0

13

财务收益净现值(税前)

226.24

14

投资利润率

5.72

15

销售利润率

36.62

16

贷款偿还期

9.89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1搞好粮食生产和流通,确保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需妥善解决的问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近年来,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耕地、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范围粮价迅速上涨,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粮食问题的广泛关注。

搞好粮食生产和流通,确保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需妥善解决的问题

 2.2粮食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是内生的安全。

要做到未雨绸缪,就必须永远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2001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

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既是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的目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

几经演变,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这其中有三个含义,一是粮食供应量要有保证,二是保证大家要有能力买,三是买的粮食是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搞好粮食流通有利于稳定粮食供给。

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依靠国内生产始终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充足、稳定的粮食供给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

国内生产,适量的储备,适度的进口。

为了确保食物供给的稳定,拒绝进口、单靠国内生产,是自我封闭;

“自己生产为主”加“适度进口”则是“两条腿走路”、“双保险”,可以大大减少供给的波动性。

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着粮食进口的必要性;

储备则是生产和进口之和的结余部分。

总之,稳定粮食供给,国内生产加上利用世界市场比只依靠国内生产的效果更好。

进口粮食就是间接地进口土地和水资源。

作为人均资源偏少的我市,必须学会最大限度地分享贸易带来的利益。

我市人均耕地资源都大大低于平均水平,这个基本市情将长期限制我市的粮食生产。

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我市粮食生产基本上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

土地是不可贸易的资源;

进口粮食相当于间接地进口土地、淡水等相关资源,可以缓解市内可耕地紧缺资源的利用强度,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优化我市农业资源的配置,改善我市农业结构。

增加粮食进口,提高我市资源利用的效益、加快实现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等都有重要意义。

我市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许多地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收入差距扩大等许多矛盾,粮食保障能力不足,应适度增加粮食生产与进口粮食,对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2.3是我市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随着xx市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xx市重点发展名优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但是全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产量逐年降低。

近年来粮食产量徘徊在56万吨左右,而且每年都在下降。

而全市年消费粮食90左右万吨,年缺口粮食在34万吨(含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且缺口还在进一步增大。

缺口的粮食都将通过市场调节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其它需要。

目前市区粮食消费和经市区粮食经营企业批发到各县(市)的粮食总量已达22万吨左右(其中居民口粮约12万吨左右,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约10万吨左右)。

随着xx市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消费量和缺口总数还会进一步扩大,随着公路运价的提高,通过铁路运输,经市区中转批发的粮食数量将会不断增加。

而目前xx市的粮食周转总量有限,经营场地分散,不利于政府在紧急情况下的统一调控。

市场、粮食经营主要以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为主,规模小、经营场所分散,无法与国内的产粮大省形成对接,这是xx市在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个隐患之一。

2.4现有粮食批发主要集中在市粮油副食品批发市场周边不适应当前粮食批发业务规模经营需求。

现在的粮食批发业务主要集中在市粮油副食品批发市场周边,其运输、卫生、安全等问题已影响到城市道路交通和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亟待搬迁。

许多粮食经营大户也曾多次要求建设新的粮食专业批发市场。

粮食储备是平抑价格大幅度波动的一种补充粮源。

政府通过粮食缓冲储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平抑粮价的剧烈波动。

投向粮食储备的费用,就是为了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程度的预付成本。

粮食物流中心建成后,随着粮食经营企业数量的增加,在市场流动的粮食数量也会相应地增加,对整个市场来说就等于增加了粮食动态储备。

《中心》建立后,年中转交易量可达30万吨,能满足本市绝大部分的粮食需求,能较好地解决xx市粮食供需矛盾,有利于xx市粮食市场的稳定,有利于市场粮食品质的监管,有利于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

第三章需求预测

3.1我市资源状况与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我市粮食生产总体趋势是呈逐年下降的走势,一方面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加入WTO后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产生严重冲击。

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由于人少地多、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与我国相比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我国农村受大量农业人口的约束,粮食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加之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提高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

所以,国内粮食价格下降的空间很小。

这样,在粮食进口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面临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国外优质低价粮的涌入,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冲击巨大。

国内粮食将因生产成本高而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农民种粮收益下降。

在利益驱动下,农民会进一步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从而降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直接导致国内粮食价格过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造成这一结局对我国粮食安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xx市粮食油料生产状况表可以看出我市的粮食生产也是这样,我市1991年粮食总产量为840017吨而2006年下降到548122吨。

我市资源状况表

资源内容

数量

年末总人口

万人

252.53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146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17298

山地

千公顷

1529.52

耕地

89.75

年平均气温

摄氏度

18.5

年降水量

毫米

1715.3

年日照时数

小时

1519.9

年雨日

161

林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

4424.6

森林覆盖率

77.6

森林绿化率

80

可开发装机容量

万千瓦

294

已开发装机容量

145.64

降水量

亿立方米

339.21

水资源总量

222.45

17

人均拥有量

立方米

8780

18

总用水量

8.4

xx市粮食油料生产状况表

年份

粮食

谷物

油料

1991

840017

701172

8768

1992

810634

760596

10393

1993

746961

729946

8892

1994

725357

666725

8840

1995

742789

640019

9235

1996

797491

652037

11206

1997

779747

694309

12038

1998

772755

666770

11738

1999

771074

661100

11871

2000

699762

584579

11343

2001

615237

531340

12200

2002

566200

483995

12971

2003

481480

408822

12964

2004

554348

458080

13198

2005

549166

452480

14530

2006

548122

446989

14262

3.2我市粮食需求状况

3.2.1按照国际上的粮食安全评价的三项标准来预测我市粮食需求,这三项标准是:

1、国家粮食自给率达到95%以上。

2、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

3、粮食储备应达到本年度粮食消费的18%,而14%是警戒线。

3.2.2按照以上标准,当我市人口以2006年的252.53万人为基吨。

粮食的自给能力仅为54%,即使我市粮食生产恢复到历史较好水缺口。

粮食的自给能力仅为83%,显然我市在粮食生产与消费上存在不安全因素。

因而如何保证粮食生产提高自给能力与搞好粮食流通与储备是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研究

4.1项目建设规模

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在建议书中确定为年粮食贸易量30万吨。

根据第三章的需求分析,考虑到遂昌等县仍可能依托龙丽高速公路调运商品粮,缙云、青田将直接依托铁路运输,其余区县依托本中心实施配送可能性较大。

便捷的铁路运输与周边良好的配套设施条件,并取得金温铁道有限公司公司的大力配合,可降低粮食贸易流通的成本。

因此报告认为确定的建设规模为年粮食贸易量30万吨是合理的。

仓储能力估算:

当单位仓库的储存能力为3吨/平方米时,满载储存能力=中转仓能力+配送仓能力=2070*3+6720*3

=6210+20160

=26370吨

当仓库周转率达到11.4次/年时,则可满足粮食流通30万吨的设计任务。

仓库周转率=300000吨/年/26370吨=11.4次/年

4.2市场定位

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贸易商品定位在各类商品粮流通与安全监管。

4.3工艺技术方案与设备方案

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是:

采购-海运或铁路货运-转驳-公路运输-批发-零售。

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的设备方案是:

对有包装的商品粮用装载机械转驳至汽车或运至中转粮库或仓储配送粮库存储。

对无包装的散装粮拟用散装粮食输送机直接输送到粮仓。

4.4场址选择

4.4.1经建设单位努力与金温铁路有限公司公司的支持,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拟以租赁的形式租用金温铁路有限公司公司xx站的货场场地30472平方米。

一期《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xx市火车站东侧,国家粮食储备库以北,原水东村以南。

该地块原为金温铁道公司的货场用地,面积30472㎡,已有围墙、土地基本平整,离330国道约1000m,铁路专用线及铁路通信设施直达《中心》内,两侧有规划中的18m宽的道路,交通条件优越。

4.4.2场址建设条件

4.4.2.1.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

该项目建设场址地势较平坦,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区东部受大溪及好溪水系的影响为洪河积河漫滩地貌,土层具二元结构,上部2—4米粉、细沙,允许承载力80~120kpa,下部为砾沙,卵石等,厚度10—20米,承载力为200~300kpa。

地表层均含水,属三层滞水,水量不大,一般地下水埋深0.6~1.2米。

地基土分三层:

第一层杂填土,主要成分碎石、碎砖、卵块石及粘性土等,厚度大约为1.0米;

第二层粉质粘土,该层系洪积成因土,分布广,厚度多介于1.0-1.5米;

第三层碎石灰粘土,该层系早期洪积成因土,分布广,厚度大(多介于3.0米),底部直接和基岩接触,是一般民用建筑地基良好的持力层。

地基土土层结构比较均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可采用浅基础方案,选③层碎石灰粘土为基础持力层。

4.4.2.2气候条件:

莲都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夏较长,春秋较短,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夏季炎热,静风频率高。

市区极端最高气温为43.2℃,极端最低气温为-7.7℃,年平均气温为18℃;

平均无霜期255.6天;

市区常年平均降雨量1412.8毫米;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2%。

4.4.2.3交通运输条件:

场址离330国道约1000m,铁路专用线及铁路通信设施直达《中心》内,两侧有规划中的18m宽的道路,交通十分方便。

4.4.2.4公用设施条件:

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场址公用设施条件好。

4.4.2.5场址内无其他建筑物,不需拆迁安置。

4.5总图运输方案

4.5.1由金温铁路有限公司建设铁路专用线835米,由项目建设入口道路连接线,项目范围内对有包装的商品粮采用装载机械转驳至汽车或运至中转粮库或仓储配送粮库存储。

对无包装的散装粮拟采用散装粮食输送机直接输送到粮仓。

对配送各区县的粮食用汽车运送。

4.5.2运输总量为30万吨,日运输量=300000吨/300日=1000吨/日。

4.6建筑方案

4.6.1目标与原则

力求将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成满足我市粮食调配需要的、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仓储配送系统。

根据本项目建设规模要求,本项目在建筑方案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

项目建设遵循规范及功能配置要求的原则,力求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流线简捷,应避免人流和车流的交叉。

遵循城市规规划和土地管理要求原则,布置紧凑,节约用地,与周围建筑关系相协调。

符合xx市城市规划,坚持“全面规划、统一平衡、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遵循建筑物的间距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4.6.2总平面布置

依据综合用房与交易区等布置,总体规划如下。

根据市场功能分为营业区、中转区、仓储配送区和办公综合区。

营业区布置在场址中部,朝向城市道路,中转区设在西面、铁路线旁边,东部为仓储配送区,办公综合区布置在场址南面靠东侧,,配电房设在东南角。

在单层营业用房南侧设一公共厕所,主出入口设在场址的南面,即二层营业用房的西侧,次出入口设在场址的南面中段,即办公综合楼西面。

场址内分别建29、16、11.5和10米宽的道路,围墙周围种植树木,并在东面布置一块绿地。

(详见《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总平面布置图)

4.6.3建筑方案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

浙西南粮食物流铁路仓储配送中心项目主要建筑物明细表

单位m2

功能

备注

中转仓

2070

二幢

营业用房

 

三幢

经营用房

2438

13.5*180=2438

经营户居住用房

1350

30*45=1350

3788

综合用房

一幢三层

电子商务

286

一层

办事大厅

产品展示大厅

357

文印室

71

值警室

传达室

食堂

106

卫生间与其他

113

粮食拍卖中心

二层

粮食安全检测中心

644

信息中心

粮食会议室

143

军供办

三层

铁路货运办

办公用房

安全监控

75

3623

仓储配送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