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3964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25Word文件下载.docx

生:

想。

准备好了,看谁反应快,读出算式,并快速的说出得数。

1.口算

(1)出示卡片并口算

80×

10=60×

20=90×

90=40×

50=

12×

30=43×

20=22×

30=11×

70=

(2)老师这里还有一组题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4×

2=

24×

20=

200=

①24×

20=480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为什么48后面有1个0?

生说教师加以引导。

24乘2个十是48个十,也就是480。

②24×

200=4800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为什么48后面有2个0?

24乘2个百是48个百,也就是4800。

同学们口算能力确实不错。

2.笔算

老师还想见识见识你们的笔算能力,想不想表现的更加出色。

下面再来看这两道题,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笔算出结果。

14×

2=231×

3=

做完了吗?

哪位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做法。

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下面同学一定要仔细的听,看看他的想法和你的一样吗?

和她做法一样的请举手。

你再接着说一说123×

4?

做法和她一样的举手。

看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的口算,笔算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的有关计算。

【评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和加法三个竖式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

通过复习,一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

二是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计算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提供准备条件。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通过教材的情景,引出问题

观察这幅图,王老师带着小红去干什么?

买书。

仔细观察这幅图:

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谁能根据这2条信息提出一个有关的数学问题?

一共买了多少本?

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

应该怎样列式呢?

12=师板书

请你先帮小红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本?

100本。

你是怎样估算出来的?

把14看成10,12看成10,结果是100本。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140本。

把12看成10。

10得140本。

结合具体情境,复习估算知识,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初步明确估算对笔算的作用】

同学们得估算能力都很强。

怎样才能知道谁的估算的本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

这就需要计算出14×

12的准确答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借助以前所学的知识,尝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我看看哪位同学计算的又快又准确。

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给予他们充裕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内交流

做完的同学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小组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在交流中,学生会互相启迪思维,生疑共思,互相补充完善,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3)展示汇报

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我是把先算14×

2=28(本),再算14×

10=140(本),最后把140与28加起来得到168本!

第一步算的什么?

第二步算的什么?

第三步算的什么?

结合情境说。

2套书多少本,10套书多少本。

一共多少本。

这位同学的方法非常好,思路很清晰。

方法二:

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好,这位同学你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的,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他说的时候下面的同学也不能闲着,一定要认真的听,动脑筋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举手提问。

2乘4得8,1乘2得2,1乘4得4,1乘1得1。

大家觉得这位同学的方法好不好?

好。

老师想把这位同学的算法写到黑板上,谁的方法和她的一样。

可以再站起来说一下吗?

用竖式来计算14×

12

首先应该相同数位对齐。

先算什么

2乘14.

14把1捂上,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要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14个位上的4,二四得八,8写在个位上,再用2去乘14十位上的1,一二得二,二写在十位上。

28求的是什么?

2套书的本书。

也就是14×

2的积,然后用箭头把竖式的第一步计算的28和用横式求出的2套书的本书连接起来。

再算什么?

接下来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14?

十位上的1。

你用十位上的1先去乘4还是先去乘1。

先和14的4乘。

乘得的数是多少?

4。

师:

(师指着算式),一四得四。

这个4写在哪儿?

十位上。

为什么这个4要写在十位上?

因为这个1是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和14个位上的4相乘结果是4个十,所以4写在十位上。

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谁再来说一说这个4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接下来你是又怎么做的?

生:

再用1去乘1。

得多少?

1。

(师指着算式),一一得一,这个1写在哪儿?

写在百位上。

为什么这个1要写在百位上?

因为1和1分别表示的是一个十和一个十,10×

10等于100,所以1要写在百位上。

这一步求的是什么?

(师指着算式)

10套书的本书。

10的积。

140。

140求的是什么?

师用箭头把竖式的第二步计算的140和用横式求出的10套书的本书连接起来。

最后算什么?

把积相加。

168求的是什么?

12套书的本书。

这道题完成之后,应该把结果写在横式的后面。

学数学一定要认真,细心。

师小结:

我们在用竖式计算14×

12的时候,是先用个位上的2去同14相乘得28,再用十位上的1去同14相乘得140,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大家再来观察这个算式,为了使竖式更加简便,140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把0擦去),但是4一定要写在十位上,那为什么用十位上的1去乘4得到的4要写在十位上?

我找同学起来说。

因为这个1是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和14个位上的4相乘结果是4个十,所以4写在十位上

再来回顾一下14×

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是分3步进行计算的,先算个位上的2去同14相乘得28,然后再用十位上的1去同14相乘,得140,注意用十位上的1去乘4得到的4应该写在十位上,因为十位上的1是一个十,一个十乘4得4个十,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对两种算法的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结合具体情境,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

在此环节教师精讲点拨,结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不同颜色的笔,来突出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并让学生反复体会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和第一个因数上的4相乘,得数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达到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作用。

结合三个口算算式和具体情境,通过箭头让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呈现方式不同。

3.比较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分3步计算。

第二种用1个竖式计算就可以完成。

这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生1:

第二种,因为比较简便。

生2:

第一种,因为比较简单。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比较简便,用竖式计算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的基础。

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多位数乘两位数,到那时候你们会发现用竖式计算会更加的简便。

所以大家要学会用竖式计算,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新知识。

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到底掌握了没有。

本环节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比较简便,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

但由于老师引导不到位,出现了老师硬性规定的现象。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2333

X13X31

第一道题算了一半,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请同学们补充完整。

问题:

从刚才的做题情况来看,哪一步需要特别注意的?

通过做题,我发现同学们掌握的还不错,想不想再接受挑战。

2.琢磨鸟治病。

2231

X43X13

6693

8831

154303

请同学们检查上面竖式是否正确?

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同学们可真厉害,想一想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哪一步最容易出错?

还有什么要提醒一下大家的?

接下来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在下面的做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出色。

3.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

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很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分三步进行计算的,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最后把它们的乘得的积相加。

板书设计:

 

总评: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地位在于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基础。

本节课在这一单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本节课以算理教学为支撑,以算法教学为目标,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数学思考,具有浓浓的“数学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翁老师在上课伊始,渗透两组复习题,两组复习题放在新授课之前,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两组题不仅是对原来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更重要的是紧紧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的起点,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新知识的学习中,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2.由于有效铺垫的渗透,学生对新知存在着兴趣。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适时让学生在估算的基础上想办法计算出准确值,这是从一个很好的“浅入”的契机,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给予他们充裕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两种算法的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结合具体情境,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

3.练习设计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算理及算法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这节课也有着几点遗憾之处:

教学机智欠缺,在比较方法的环节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比较简便,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但由于老师引导不到位,出现了老师硬性规定的现象;

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这些都应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地改进和加强。

教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1.不能关注全体学生。

在课堂上我发现回答问题积极的就那么几个同学,我试图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但是我屡次的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从这点上说明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差。

2.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评价学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一个良好的评价语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但是我这节课老用你很棒、不错、很好,这一类的评价语,很单调,反复出现,让学生觉得习以为常,也激发不起学生的乐趣及其学习动机。

3.细节处理不恰当。

一方面是对已有知识的欠缺,另一方面是教学经验不足,遇到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当遇到难题时,不是想怎样挑战它,怎样战胜她,而是胆怯,退缩。

导致了口算题第二组题目用时过长,复习导入时间过长,影响了课堂效果,也造成了整堂课的拖堂现象。

4.教学机智欠缺。

学生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比如在让学生比较方法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一,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二。

其实现在讲求的是算法的多样化,两种方法其实都很好。

但是为了突出这节课的笔算乘法,当时我在总结的方法的时候极力的倡导第二种做法。

这个细节反映了我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的欠缺。

5.该让学生明白的名称没教清楚。

比如两个因数相乘,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简洁,明了。

但是当时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老是说数字,让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浪费了时间,没达到很好的效果。

6.细节关注不够。

在板书的方法一的时候我课前设想是往下写一写,和竖式的两步计算正好持平,让学生很明显看出来,道理一样只是呈现方式不一样的问题。

但是课堂上考虑的不仔细,导致了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们清晰的呈现出来这个问题,其实分步计算和竖式计算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呈现的形式不一样。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课堂是朴实的、生动的、激烈的。

我想数学课堂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