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练习案附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372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练习案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离骚》练习案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离骚》练习案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骚》练习案附答案.doc

《《离骚》练习案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练习案附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离骚》练习案附答案.doc

《离骚》练习案

(一)基础巩固(1-6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修姱(kuā)朝谇(zuì)谣诼(zhuó)揽茝(chǎi)

  B.溘死(kè)侘傺(chàchì)鸷鸟(zhì)方枘(ruì)

  C.芰荷(zhī)偭规矩(miǎn)靰•羁(jī)攘诟(rǎnɡ)

D.方圜(huán)杂糅(róu)岌岌(jí)兰皋(ɡāo)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叹息)以掩涕(掩面流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B.余虽好修姱(修洁美好)以靰羁(束缚)兮,謇朝谇而夕替

  C.伏(保守)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D.不吾知其亦已(罢了)兮,苟余情其信(相信)芳(芳香)

3.下列各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A.哀(哀伤)民生之多艰既替(代替)余以蕙纕兮

  B.謇朝谇(谏争)而夕替又申之以(因为)揽茝

  C.鸷鸟之不群(合群)兮忍尤(罪过)而攘诟

  D.自(以)前世而固然屈心而抑(压抑)志兮

 5.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不吾知其亦已兮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C.背绳墨以追曲兮D.长余佩之陆离

 

(二)现代文阅读

保护方言,守望乡愁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

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

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被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

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

”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

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

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

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

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

而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

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同样不可阻挡。

一些方言会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语言习惯也正在形成。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选自2015年12月《人民日报》,有改动)

6.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

方言和普通话同等重要,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都需

要高度重视

B.方言是语言的变体,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进行交流,

表达思想。

C.丰富多彩的方言不仅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情感沟通的纽带,而且也是展现地方文化及其历史

的标志。

D.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很多用方言写就的文学作品因突出表现了其时其地的风土人

情,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繁花》是用上海方言写成的,创造了一种不同于时代主流的语言方

式,其中的吴文化韵味吸引了很多的读者。

B.具体到如何保护方言,从全国来看,存在很多现实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国家是否应该出台政

策支持,是否应该将方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等。

C.保护方言的探索步伐已经迈出,在民间,出现了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乡音乡韵得以延续。

D.方言与乡愁有着密切的联系,珍视方言,就是对文化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由此可见,只有保护好方言,才是对乡愁真正的守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方言写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从这方面来看,保护方言,

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努力

B.方言该不该保护,如今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具体到如何保护的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

没有一致的看法。

C.为更好地保护方言,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明确了先做好方言

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后再做学术性抢救的思路。

D.讲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诚然,普通话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而方言作

为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窗口也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

(三)情景式默写

9、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2015新课标卷1)

10、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

是,。

(2014新课标卷1)

11、《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

12、屈原在《离骚》中,用,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

(2015河南方城县一高高三月考)

13、《离骚》中写要学习古代圣贤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诗句是:

14、.《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1【解析】 A.“谇”应读suì;C.“芰”应读jì;D.“圜”应读yuán。

【答案】 B

2【解析】 “信”,确实;“芳”,美好。

【答案】 D

3【解析】 B项“郁邑”通“郁悒”,“圜”通“圆”;C项“反”通“返”,“离”通“罹”;D项“章”通“彰”,“错”通“措”。

【答案】 A

4【解析】 A项“替”应为“废弃”之义;C项“尤”应为“责骂”;D项“自”应为“自从”。

【答案】 B

5【解析】 A项宾语前置句,B项被动句,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 C

6.B(“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错,方言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只适合特定区域内的交流)

7.D(“只有保护好方言,才是对乡愁真正的守望”过于绝对,方言只是记住乡愁的一种重要载体,而不是记住乡愁的全部)

8.C(“先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后再做学术性抢救”顺序错误,应该是“先做好学术性抢救,之后再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14、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