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364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试题的分类汇总解析版必修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

第四五六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013年高考试题

1.(2013新课标)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答案】C

【解析】对生态学部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考查。

涉及到种群密度调查,群落中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群落丰富度的概念,营养结构和能量传递的问题。

重点是种群数量与群落丰富度两个概念的区别,种群密度突出单位空间内某种生物的个体数量,群落的丰富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群落内物种的数量,二是全部生物个体的总数量。

所以群落中一种生物数量的下降未必说明群落的丰富度的下降。

(群落的生物丰富度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应为不同的概念)

在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需要计算时,一般都是准确的,可以先不算而是对其他选项进行判断。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种群密度的测量与计算、能量流动特点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种群密度的计算能力、对能量流动特点的分析能力。

2.(2013浙江)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

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答案:

B

解析:

A项中出生率为20/110=2/11,A错误;B项雌雄比例接近1:

1且婚配制度为一雌一雄,出生率比较高,B正确;C项性成熟推迟,出生率会降低,C错误;D项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D错误。

3.(2013福建)3.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D

【解析】样方法可以用来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A正确;森林恢复扩大了植被面积和垂直高度,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正确;人工恢复林中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自然前者的植物丰富度低,C正确;初生演替是发生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等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物,但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化林地显然不属此例,应属次生演替,D错误。

【试题点评】通过比较人工恢复林和自然恢复林中的植物种类数,考察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流经生物群落的太阳能总量、物种丰富度、群落演替等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4.(2013福建)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答案】B

【解析】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A正确;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是找到浓度范围后,再细分浓度梯度,反复实验,找到最适合浓度,B错误;调查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确实应该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C正确;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确应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而且样本数量越大越准确,D正确。

【试题点评】通过采取措施,减少实验误差的实验,考察了学生对减少实验误差的不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013四川)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

B

【解析】:

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B选项中须注意,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故B错误;C中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的有差异,故C正确;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故D正确

6.(2013广东)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答案】A

【解析】犹豫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但鱼a、鱼b为两种土著鱼减少,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土著鱼在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动物总量应该是先增加,而后减少,故C正确;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事物群落的营养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和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属于容易题。

7.(2013江苏)2.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中教网]

B.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

【答案】A

【解析】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而细胞学说提到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结构和功能的基础这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B错误;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C错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非常复杂,孟德尔定律有其适用条件,按孟德尔的方法做杂交实验没有得到的相同结果,不能说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D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通过细胞学说、标志重捕法、格里菲斯实验、孟德尔杂交试验等科学研究方法或过程,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掌握及理解,难度不大。

8.(2013江苏)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答案】B

【解析】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的明显增多B正确;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D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9.(2013海南)2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A

甲地植被消失,地下部分保留,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生物全部消失,发生的演替属于出生演替,A错误;甲地因气候适宜,若没有外力干扰,可重现森林。

,B正确;出生演替最先定居的是地衣,然后是苔藓,C正确;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

10.(2013海南)2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

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

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渐增加,甲、丙降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蝌蚪间的竞争受捕食者影响,A、B正确; 无捕食者时,乙存活率极低,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增加,D错误。

11.(2013上海)

(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8分)

某草原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研究放

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者将草原划分为无放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

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研究,2年后的结果如表3。

31.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该草原的所有羽茅植株总和称为________。

32.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等不同草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多样性。

通过比较这些草种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以显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

远近,这提供了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方面的证据。

33.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__________。

A.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B.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

C.多样性指标越来越高D.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

E.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34.利用本研究中的数据,阐述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1.样方法种群

32.物种生物化学

33.E

34.研究结果数据显示,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多样性的各种指标都呈现先略微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人类对资源的适度利用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