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2781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10.社会教育的几个特点:

①对象的全民性。

②地点的广泛性。

③内容的实用性。

④时间的终身性。

1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②教育具有有原始性。

③教育具有同一性。

12.学校产生的作用:

①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②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③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1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①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②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③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斯巴达是军事训练雅典则是“文雅教育”④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习。

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⑥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的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雅典的弦琴学校)

14.教育的特点:

①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②现代教育逐步上了大众化道路(1763年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③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⑤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西方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是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

15.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②教育社会化③教育生产化④教育民主化⑤教育国际化⑥教育现代化(包括功能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教育手段的现代化)⑦教育多元化。

16.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

17.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中有意识的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

18.受教育者:

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19:

教育中介: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

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

20.教育性研究的对象: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1.孔子《论语》主张“有教无类”教学科目为诗、书、礼、乐、春秋。

22.墨翟:

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23.《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4.苏格拉底分三步:

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

25.柏拉图:

《理想国》一书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组成。

把人分成三个等级①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

②凭借勇敢保卫国家的军人③受情绪驱动的手工者和农民。

26.亚理斯多德:

著作《政治学》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学理发展规律对人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他在教育思想史上提出了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27.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8.“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9.卢梭的著作《爱弥尔》

30.康德在哥尼斯堡开设教育学讲座,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课。

3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

32.洛克是英国哲学家著作《人类理智论》提出“白板说”

33.赫尔巴特在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4.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材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的特点。

35.德国福禄培尔1826年的《人的教育》

36.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

37.拉伊和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38.美国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39.凯洛夫1939年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40.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41.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

42.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并提出自己的发现法。

43.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44.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小化”的思想。

45.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

4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①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②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③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47.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②文献法③调查法④实验法⑤比较法⑥个案研究法。

2010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篇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制约几个方面:

①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相对应的,二是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教育独立于政治制度是指学校不能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而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左右,不能放弃学校自身的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必须按教育自身的规律办事,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和积极性)

2.教育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②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③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生产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分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④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4.生产力和教育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生产力发展的已有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生产力的未来对教育提出了需求;

教育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又为明日的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③人力资本理论

6.美国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惕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

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7.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正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③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8.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9.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②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观念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0.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①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②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③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④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11.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①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③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12:

学校文化的特征:

①是一种组织文化②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③以传递文化为己任④学校文化的缩影。

13:

学校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②同伴群体的影响③师生的交互作用④家庭社会的经济地位⑤社区的影响

14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具有过渡性②非正式性③多样性④互补性⑤具有生成性。

15.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涵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16.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①具有历史继承性②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①人的身心发展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①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即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

要源于人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②外铄论(主要依靠外在力量,性恶论的代表是荀子,洛克则认为人是“一块白板”,华生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③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遗传:

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上的特点。

6遗传的意义: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7.环境:

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在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或大环境和小环境

8.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9.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它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

10.教育的基本功能或基本性质:

①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②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③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④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

狭义的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作用:

①导向作用②协调作用③激励作用④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①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②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③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5.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①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②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识内涵:

①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②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③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和谐的发展④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全面发展的条件

7.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以上教育目的体现的基本精神:

①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③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9.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创新能力:

是一种智力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学生的本质属性:

①学生是实现社会的成员之一②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③学生是学习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具有社会人的特点的特定含义:

①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具有思想感情③具有个性特征

3.青少年学生的一些特点:

①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②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为什么说学生是学习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

①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②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5.学生的身份:

①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公民②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③青少年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未成年的公民

6.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①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②受教育的权利

7.学生的义务:

①受教育的义务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③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④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⑤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8.教师职业的性质:

①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②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9.教师职业的特点:

①人类文化的传递者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③示范者的角色④管理者的角色⑤父母与朋友的角色⑥研究者的角色

10.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特殊的复杂性(首先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其次教师劳动任务的多面性最后学生在成长中除受到教师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各方面的影响)②独特的创造性③鲜明的示范性④显效的长期性

1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

①精通所有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育活动观)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13.教师的人格特征:

①优良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②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

14.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团结协作的精神④良好的道德修养

15.师生关系的内涵:

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6.领导方式分:

①专制式②放任式③民主式

17.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①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的形成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②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③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18.师生关系的特点:

①民主平等②爱生尊师③教学相长

19.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①树立新型的师生观②建立教师威信③善于同学生交往④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第六章课程

1.课程的概念:

课程一词简单的指课业及其进程

2.课程的分类:

①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②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③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④根据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4.制订课程的理论依据:

①人本主义和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②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③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

5.课程编制的关键准则:

①时限性②具体性③预测性④操作性

6.课程目标根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对学生的研究②对社会的研究③对学科的研究

7.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

①确定教学目标②选择经验③组织经验④评价结果

8.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①教学计划②教学大纲③教科书

9.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②普遍性③基础性

10.教学大纲的构成:

①说明部分②本文部分

11.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①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④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⑤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2.课程表安排的几条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②迁移性原则③生理适宜原则

13.教学任务包括:

①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③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14.课程实施的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②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⑥组织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5.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②教师的特征③学校的特点④校外环境

16.教师的特征:

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17.教师的影响:

①教师的参与②教师的态度③教师所具备的能力④教师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8.课程评价:

指检查课程的目标。

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的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9.课程评价的目的:

①改进课程②改进教学

20.课程评价的功能:

①诊断功能②修正功能③决策功能

21.课程原理的四个步骤:

①确定课程目标②选择课程内容③组织课程内容④评价课程

22.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①背景评价②输入评价③过程评价④成果评价

23.课程评价的步骤:

①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②搜集信息③组织材料④分析材料⑤报告结果

24.课程评价的方法:

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纸笔测试④表现评估

25.课程的改革趋势:

①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②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③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26.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①课程管理僵化②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③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2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调整课程结构、精简课程门类和调整课时②发展自身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智慧③提倡课程结构和类型的多样性④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⑤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28.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①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②课程综合化的趋势③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29.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第七章教学(上)

1.教学与智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

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实现。

区别: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智育属于教育内容的范畴。

2.教学:

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其科学概念是在教育的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教学包括:

①教学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标②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意义: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意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②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③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题,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4.教学的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指各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智力指个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只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位置的知识的能力,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欲望,进去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信心的综合体现)③培养学生的社会注意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指个人的气质、能力、性格、一直、兴趣、动机等个性心理特征,在人的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5.教学过程:

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6.教学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过程:

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7.教学过程特点: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以学习见解经验为主;

学生的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智)③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教师在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学生有主体地位;

建立合作、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8.知识与智力转换的条件:

①传授的知识应科学有一定规律;

2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注重因材施教。

9.教学过程的结构:

①激发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10.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11.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①直观性原则,要求是:

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

只管要和讲解结合;

充分运用语言直观②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