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试题和答案Word格式.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试题和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试题和答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还有一组让人惊愕的数据:
世界所有玩家花在“魔兽世界”上的总时间超过593万年,相当于人类的演进时长;
美国青年在21岁以前,玩游戏的平均时长超过10000小时,10000小时的练习足以让任何人成为专家;
如今中国有600万人每周至少玩22个小时的游戏,相当于干了一份兼职工作……
所以,在一些家长眼中,游戏是洪水猛兽;
在玩家眼中,游戏是让人无法自拔的娱乐方式;
在主管部门眼中,游戏是新兴的文化产业支柱;
在从业者眼中,游戏是很有前途的朝阳行业……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是用哪个坐标系来看待游戏产业的?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游戏的看法,文体自选(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
“微”字被《新周刊》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
推委会给出的理由是:
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等。
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中是无“微”不至。
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
“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
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
”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教授点评:
2014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以影像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设题,以影像在不同时代与生活关系的呈现形态为表述,作文材料隐含了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探讨,作文材料从考生熟悉的生活题材切入,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像,内涵丰富。
材料中的“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的陈述,既描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也提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
不论是“黑白胶片”的发明,还是“数码技术”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使物质变得丰富而易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多样,科技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体验。
两段材料并举,对比了照相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每则材料本身就富有辩证意味,材料精短易读,只陈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呈现了意义的容涵性、开放性,这些都给考生较大的写作空间。
考生在审题时,既可以对两段材料表达看法,结合照相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联想;
也可以在相似的科技与人的关系背景下,以一段材料为重点,结合自身的经验,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
还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其他能反应科技与人关系的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
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冯骥才点评:
广东的高考作文题目,我觉得更像一个作家出的题目,能调动人心里边一些经常有的感悟。
它不完全是怀旧,是人生的各种复杂感悟:
我们生活中的回忆、我们的往事,还有我们在看老照片的时候的感受。
实际上照片里边所承载的东西比照片本身要大。
照片里边无形的东西要比有形的东西多得多。
实际上照片越少越珍贵,而大量的照片往往你一翻而过。
过去留几张非常难得的照片,它本身对那一个时代或者一个生命阶段里的记忆。
作文题目更像一个作家的东西,引起了很多人生的情怀,也唤起了我们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一个珍惜,对于生命、人生、过往的收获,以及过去的境遇、命运的很多思考。
如果说让我写广东卷的作文,我会以“一张老照片”开头切入,我之前写过这个,我在我的一个选文诗集里写了一句话:
“照片之外的意义比照片本身要大得多。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点评:
我觉得广东的作文题和北京的作文题其实都是有异曲同工在怀旧这一点上,在给孩子们做一种引导。
比如说广东提出的老照片,可以说中国人原来照相那都是要上照相馆的,而且都是孩子过生日,或者是过年照全家福,我现在就记得我小的时候是每年要去照相馆照几张大头照,而且我小的时候还有一些照片,是我爸爸一点一点涂成彩色的,因为那时候照的都是黑白照片,到我的孩子,我们拿着数码相机一照上千张照片,一张一张在电脑上删,不好的就删掉了,这个中间不是隔着多少代的历史,只是一代人与下代之间生活方式的差距,可以说今天从我们影像记录的便捷性上,包括在自媒体上每一个人可以发布的影像是到了极端的便捷和廉价低成本,但是从我们珍惜的程度上来讲,我们反而会变得特别不在乎了。
老照片里面其实就像过去物质贫瘠时代大家过的年一样,按票买回来的那点花生瓜子都是让人眷恋的、珍惜的、分享的。
所以我就一直在想今天的这种状况,为什么物质越发达的时候,我们对于手里可以掌握的资源会变得更加地不在乎、不珍惜,我觉得让小孩子听一听老照片里的故事,因为一年几次,有人是坐着火车回来的,有的孩子是一年才穿上了第一件新衣裳,爷爷奶奶会从很多谈之前就准备这个照相的日子,所有的背后是藏着岁月,藏着息怒悲欢,藏着一种情结的,高考能出这样的作文很有意思,就是让今天的孩子能够在这样一个便捷的影像时代背后看见一种历史。
解玺璋点评:
广东卷的作文题目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特别难,比较容易写。
但是这个题目有一个问题,叙述这个题目的时候,本身就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学生很容易都顺着一边走,我估计大部分考生都会写“老照片很珍贵”。
从价值判断上就已经有一个了新旧之分。
现在的社会潮流和风尚也是认为旧的好,新的不好。
跟以前恰恰相反,以前是喜新厌旧,现在是喜旧厌新,这个作文题目里本身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学生们很容易就走到同一条路上去。
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出题的问题。
不一定旧的就好。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B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
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
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B.如鲠在喉C.梳理D.受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B.④③①⑤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③①⑥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
“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译相顾骇愧曰:
“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
“此所谓驳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
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
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
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
“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敞穷治其事,伟伏罪。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
“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
帝食新橙,命赐之。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
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
蓄积。
②傅致:
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习知山川道径素:
向来
B.将论囚论:
讨论
C.持府县短长持:
挟制
D.卒之付御史决决:
判决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
A.
且
则
所B.
以
于
因
C.
因D.
所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4分)
(3分)
(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
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
。
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
犹有一竿红。
怪人催去早。
[注]
杪:
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
请结合全词分析。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2)开荒南野际,。
,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归园田居》)
(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
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
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
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
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
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
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
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
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
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
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
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
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
一首40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
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
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
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
(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具有终极关怀的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升华。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E.文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包含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追问。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价值便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品。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显示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慰藉。
14.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
为什么?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荷兰画家凡·
高的名画《星夜》所描绘的景象与现实世界的星夜不同,画面上11颗星星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像炽热燃烧的火球。
评论家说,这幅画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精神。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鹤
陆蠡
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头有璎冠,羽毛洁白。
“大概是白鹤吧。
”他说。
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
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
鹤是清高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是隐士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一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她们告诉我这是枪伤。
瞧它哪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
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
大概他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
复拿水和饭放在它的面前。
看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
它的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
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
只是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
鹤是吃什么的呢?
人们都不知道。
书本上也不曾提起。
“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
”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
我们把鱼放在它的面前,看它认识趔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
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
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
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
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乘轩”“梅妻鹤子”的故事。
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
它的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
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就皱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