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128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

《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doc

2013年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

24.2013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到5月9日跌至619.25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表明:

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B.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到美国旅游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

【思维过程】从美元和人民币间汇率的变化,可以看出人民币在升值,而美元在贬值。

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上升,所以我国居民会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需求,也会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故A错误、B正确;相应的,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国企业会减少对美国商品的出口,这是因为美元贬值了,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获利减少,故C错误;人民币贬值,我国企业会增加对美国的投资,因为相同金额的人民币在美国可以做更多的投资了,故D错误。

【答案】B 

25. 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

这表明: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维过程】无论是放宽对民族间资本的限制,还是扫除民间资本发展的障碍,都是为了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地位,而实现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故①③正确。

国有经济的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故②错误;这些措施旨在扫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是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并非一蹴而就,故④错误。

【答案】A 

看漫画《问候的变化》(作者毛铭三),回答26-27题。

26.漫画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④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思维过程】漫画《问候语的变化》通过过去“吃了吗?

”到现在“瘦了吗?

”这一变化,考查学生对消费有关知识的理解。

过去见面问“吃了吗?

”,现在见面问“瘦了吗?

”,说明过去生活水平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需求不一样了,过去关注生存,现在关注健康,对健身的需求在提高,所以③符合题意,前后问候语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量入为出和生产的升级问题,排除②④ 。

【答案】C 

27.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有: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原因

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③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④

 【思维过程】“吃了吗”、“瘦了吗”这些问候语属于社会意识,其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①正确,从过去到现在,问候语发生了变化,体现了观点②,故本题答案应选A。

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夸大了人的欲望的作用,③观点错误,④观点否认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排除④。

【答案】A 

28.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需要正能量的驱动,而正能量的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

这告诉我们:

A.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B.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思维过程】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观有关知识的认识。

材料强调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因此A与题意不符,B正确且符合题意。

A、B、C、D四个选项中,C选项明显错误,因为它否认了错误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的导向作用,D与材料意思不符。

 【答案】B 

29.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

这是因为: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思维过程】认识受到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①符合题意,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楚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说明说明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③符合题意,②④观点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而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家对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的认识,因此②④观点材料意思不符。

【答案】D 

30.现代只能通讯工具方便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

于是,有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

这告诉我们:

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思维过程】A、B、C、D四个选项本身都正确,但材料信息“现代智能通讯工具方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等信息表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告诉我们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因此B、C、D都不符合题意,均不选。

【答案】A 

31.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

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

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A.不同名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思维过程】B错误,对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等信息表明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因此A、D不符合题意,都不选;故选C。

【答案】C 

32.2012年6月,中组部举办推荐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短短十天收到的选票就超过4300万张。

这表明:

①我国民众对政治参与具有巨大热情

②我国政治越来越走向娱乐化大众化

③网络是一种扩大政治民主的新载体

④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思维过程】②说法不符合实际,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来,不选;④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①③是对材料的正确认识,都入选。

【答案】C 

33.尽管过去几年已经发生多起震惊全美、死伤众多的恶性枪击案,民众在要不要控抢问题上反应强烈,但在美国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大选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有意回避控抢问题。

这表明:

A.在具体议题上美国两党的政策和主张没有明显差别

B.美国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C.两党竞选过程中形成的议题不反映民意

D.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利游戏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选举制度。

从大选中两党回避的控枪问题可以看出,美国两党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D正确;美国两党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为了蒙蔽民众,其议题也反映了部分民意,故B、C说法错误;A说法错误,两党的议题政策和主张是有差别的。

【答案】D 

34.2012年法国大选中,社会党的奥朗德在与人民运动联盟的萨科齐对决中胜出,但极力主张消弱总统权限,实行议会制民主的极左翼与极右翼政党在第一轮投票中也获得了相当多的选票。

这表明法国:

A.权力中心由总统转向议会

B.半总统半议会政体面临挑战

C.将从两党制转向多党制

D.出现了左右共治的政治局面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的政体。

法国实行的是半总统半议会制,从极左实行议会制的主张来看,赢得了一定的选票,这说明法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面临挑战,故B正确;A、D说法不符合法国的实际;C说法错误,法国是多党制国家。

 

【答案】B  

35.面对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共同声明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系,非盟大力推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城,欧盟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表明国际组织:

A.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B.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

C.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D.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

从亚太经合组织、非盟、欧盟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看出,国际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正确;A、B、C说法存在问题,主权国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主题。

【答案】D 

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提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31分)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研究与试验放在经费支出(亿元)

GDP(万亿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1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10242

50.8

材料二:

2006年——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⑴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⑵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8分)

【答案】①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②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12分)

【答案】①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④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和家庭。

 

(3)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1分)

【答案】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经济建设重要消耗能源与资源,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制约能源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一定的财力物力,对经济建设造成影响。

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保护好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