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0859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0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信IDC业务发展战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家尚不具备相应经营资质的虚拟主机服务单位及时申办IDC、ISP经营许可。

IDC服

务商也为自己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吞食了苦果。

3.1.2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要

求。

这为加快世界市场的统一、促进各国经济和市场的开放、建立更加自由的国际

贸易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并通过深化改

革,不断消除投资体制障碍,使跨国公司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从而成为目前

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地区。

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突破500亿美元,

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资本输入国;

到2005年,中国吸引外资达到

5584多亿美元。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投资重点从原来的

加工组装环节向研发、管理和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制造

业生产链和供应链的主要交汇点之一。

更多大型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为IDC行业提供一个更高端、更有价值的客户群,

同时也促使IDC服务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

与此同时,中国相对低廉的地价和劳动

力也吸引了一批国际级IDC服务商到国内开展业务。

07年AT&

T在上海建设其在中

国大陆的第二个数据中心,重点服务跨国客户。

香港地区的运营商也显得相当活跃。

电讯盈科、和记电讯、iAdvantage(新鸿基地产旗下的专业IDC服务商)等都在大陆

积极拓展IDC业务。

3.1.2社会环境

信息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明显,而IDC作为实现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8

社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惠及百姓

生活,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防御控制体系等

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积

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农业信息化稳步推进。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国家有关农业的行业管理部

门都积极利用各自优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逐步

普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农业领域信息技术开发

利用取得初步成效。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机械、电力、石化、汽车等传统工

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展迅速,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机床行业在数控化方面

取得重大突破,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电力生产与调度自动化水平总

体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石化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取得成效,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

率。

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

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

创新,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网上订购、网络支付、

物流配送、认证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大型企业开始成为我国电

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稳步发展。

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

各级政务

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

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

形成,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各级地方

政府网站功能日益完善,政府网站日益成为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窗

口。

海关、税务、审计、财务、公共安全、社会劳动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成效

显著,在增强政府行政监管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3.1.4技术环境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公布的《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

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2007年一年增加了7300万,年增长率为53.3%;

中国的IP地址

数达到1.35亿个,年增长率为38%。

目前每万人拥有的IP地址是1,029个,每万个

网民拥有的IP地址则是6,442个,中国网站数量已达150万;

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

带宽数达到368,927Mbps,年增长率为43.7%,其中中国电信国际出口带宽数达到

198,353Mbps,超过50%。

互联网应用呈现多样化。

网上原有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络银行、在线交易、

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游戏、即时通信、虚拟主机、无线增值等互联网业务继

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服务形式。

与此同时,随着Web2.0的提出与发展,

各种新的业务应用不断涌现,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实现了由一对多向一对一、多对一

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转换;

互联网的媒体性进一步增强,网上内容明显增多,网民上

网时间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2个小时,甚至已经超过了

世界上许多互联网发达国家和地区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长。

不同应用对IDC的需求开

始出现分化。

网络游戏更加重视接入的速度和质量,而搜索引擎服务则需要更大的

空间来安置众多的计算主机。

为适应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IDC服务领域,经过近十年的建设经验积累,

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内容涉及信息管理、机房、电源、空调、

网络、运行维护、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参见表3-1。

21

3.2行业环境分析

3.2.1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IDC业务购买者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首先,中国电信IDC业务超过80%以上的收益来自两类客户,一是大型的互联

网内容服务提供商,另一类是政府部门和大型传统企业。

这两类客户数量不多,但

单个用户购买量非常大,以腾讯为例,每年在中国电信租用IDC资源的支出已超过

1亿元。

其次,虽然目前在IDC机房和带宽资源的供应上,中国电信占有绝对优势,但

由于业务经营权包括实际定价权分散在各省、市分公司,在集团公司又缺乏有效的

管控手段。

许多大型客户,特别是地域特征不明显的互联网内容商抓住这一机会,

在各地之间询价、压价,造成激烈的内部竞争,形成严重的资源内耗。

3.2.2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IDC的投入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础建设,这部分的主要供应商包括设计

建筑公司、硬件设备供应商(包括:

机架、油机、空调、UPS、消防等等)以及相关

系统厂商(包括网管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监控系统等等);

二是日常运营成本,除

人力成本以外,最主要的是电费。

由于在基础建设方面有比较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加上中国电信对IDC资源的投

入较大,一般来讲在与这一类供应商的博弈当中电信仍有较强的主动性。

IDC耗电量巨大,电费占IDC变动成本的60%。

根据美国节能联盟(Allianceto

SaveEnergy)资料显示,以目前的业务增长速度,如果IDC的能效保持不变,那么

电费和用电需求将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翻倍。

供电企业一般情况下不会对IDC的电

价给予优惠政策

3.2.3新进入者的威胁

IDC行业的进入障碍主要来自基础资源的投入。

IDC具有固定资产投资大,回

收期长的特点。

以07年投入使用的广州七星岗数据中心为例,总投资达到1.1亿元,

预计回收期为3到4年。

新进入者,包括有较强实力的国际运营商,一般会先采用

向主导电信运营商租用资源或合作运营的模式。

在经营策略方面,为了避开与本地主导运营商正面竞争,新进入者一般会采用

集中化策略,聚焦于某一细分市场。

如国际运营商一般将目标放在大型跨国公司上。

3.2.4替代品的威胁

IDC业务的替代品主要是企业自建数据中心,然而,相对于自建数据中心,IDC

服务依然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具体请见表3-2。

但在某些行业,如银行,出于安全

问题或有相关政策约束,仍有采用自建数据中心的方式。

22

3.2.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目前国内市场中的IDC运营商可划分为三类:

基础运营商、社会运营商、海外运

营商。

1)基础运营商

拥有基础电信业务运营资质的IDC运营商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

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六家基础电信运营商。

这六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具有其

他运营商不具备的国家政策、品牌、资金优势,拥有大量客户资源。

基础电信运营商充分凭借其骨干网络资源、接入网络资源和遍布各地的通信机房23

资源,在互联网业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成为了国内IDC运营市场的主力。

目前大约占据了国内IDC运营市场60-70%的份额。

2)社会运营商

这类运营商不具有基础电信业务运营资质,只能在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开展运营。

由于不具有IDC运营所必需的骨干带宽资源,因此它们都需要向基础电信运营商租用

带宽资源。

极少部分的社会运营商资金和技术力量比较强,拥有自建机房,更多的

社会运营商则是租用或代理运营电信运营商的机房资源开展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

的下级代理商而存在。

和基础运营商类似,从这个群体的整体状况来看,社会运营商开展的业务主要集

中在IDC基础业务,增值业务比较少。

但一些实力较强的社会运营商已经在某些IDC

业务专业领域占据了国内领先地位,如蓝讯、网宿两家社会运营商两、三年间在CDN

业务上就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取得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3)海外运营商

海外运营商是随着中国电信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进入中国IDC运营市场的。

由于

受政策和基础网络资源的限制,他们更多的是与国内基础运营商或社会运营商进行

合作,在局部区域采取试探性的步骤开展业务,如AT&

T与中国电信在上海,电讯盈

科、BT(英国电信)与网通在南方某些地区。

这类运营商主要服务于跨国企业客户。

不可忽视的是,国外的主流运营商开展跨国IDC业务时在资金、管理、技术和

跨国客户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这部分竞争势力对国内IDC运营商的

冲击将随着国内电信市场的愈加开放越来越大。

3.3竞争对手分析

IDC产业存在基础电信运营商和IDC专业运营商两个战略集团。

从近期来看,中国电信IDC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网通、移动、联通、铁通等

基础电信运营商。

尤其是网通,不但在北方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在南方的一些重点

地区也对电信造成不小的威胁。

另外,世纪互联、新一代、蓝讯、网宿等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IDC专业24

运营商近几年迅速成长,在某些区域市场以及网络安全、CDN等IDC增值产品领域

对中国电信IDC业务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以下将选择两个战略集团的主要代表:

中国网通和世纪互联,进行进一步分析:

3.3.1中国网通

2006年中国网通的IDC业务收入5.38亿元,2007年达到7亿元,是国内仅次于

中国电信的IDC运营商,在北方市场占据领导地位。

1)发展目标

2008年目标环比增长30%,计划用未来3~5年的时间IDC业务收入超过中国电

信。

其中东北、华北、华东、西部地区实现每年30%的增长率,华中和华南区实现

40%以上的增长率。

中国网通对自身IDC业务的发展定位是打造国内最好的主机托

管品牌。

2)发展策略

资源投入方面,未来1~3年主要是以北京为中心点,向全国各重点城市扩张,

重点是南方和华中地区;

在保留北方市场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大华南和华中地区

的投入和建设,华南地区如:

广州、深圳、温州、南京四个城市在未来几年新建1-2

个新机房;

华中地区:

如武汉、上海等城市在未来建立最少一个新的机房。

产品和服务方面,主机托管产品仍是其未来的重点,同时加强新产品的开发,

并积极加强产业链合作:

中国网通集团在2005年与企商在线()合作开发电信级一

级骨干节点机房--京东网通机房。

这是国内第一个骨干运营商全权授权ISP独立经

营其IDC机房的新业务模式。

中国网通第二大IDC数据中心“天津网通”在2006年11月与世纪互联合作,

双方在天津滨海新区成立中国首家网络新媒体应用数据中心。

这是中国网通最大的

IDC机房,设计规模为1万平方米,在2007年年中建成并投入使用。

此前,天津网

通已经相继建成三处IDC机房,面积近5000平方米。

2007年8月,山东网通与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就网络游戏合作运营、IDC

合作、游戏应用代收费等方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合作中,盛大公司选择山东网通作为其北方互联网数据中心,将服务器托管在山东网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通过网络资源向其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开展几款新游戏专区运营合作。

网通利用

已有资源如信息港、营业厅、网吧、客户经理等渠道为其即将在山东开区的这几款

游戏进行宣传推广,盛大给山东网通支付市场推广费,另外还可以通过点卡销售获

得一部分收入,预计本次合作共计给山东网通公司带来的增收超过3000万元。

3.3.2世纪互联

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目前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IDC社会运营商,2006

年世纪互联IDC业务收入达到9700多万元,2007年达到1.79亿元,连续保持高速

增长势头。

世纪互联在北京拥有5000平方米大型电信级数据中心机房,在天津塘沽

经济开发区拥有1000平方米可拓展机房,此外,还向基础电信运营商租用大量的IDC

机房空间。

从业务结构看,带宽出租约占59%,这部分收入主要是分销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带

宽资源而获得的,表明世纪互联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非常良好,能够批发

到足够多、低价的带宽。

值得注意的是,世纪互联的IDC增值业务发展良好,收入

占比达到了18.4%。

(参见图3-1)

1)发展目标

到2010年目标是IDC业务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不断追求技术领先、服务领先、

模式领先、业绩领先的发展目标。

未来将以市场策略、机房、服务等优势,确立在

IDC行业的领头地位。

借助互联网经济复兴的时机,通过自建、合作建设等方式在各大城市设立更多

的机房,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加强技术创新,以更优势的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

进一步拓展增值服务的内容,

在网络安全、数据稳定等多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提高公司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等内容,以领先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等打造世纪

互联IDC品牌。

保持与国内外大运营商的合作关系,切实保障客户的利益。

 

4中国电信IDC业务的内部环境分析

4.1目标客户分析

IDC目标客户可分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政府

及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五种类型,如表4-1所示,不同类型客户的特点

和关注点均有一定差异:

目前中国电信的IDC客户仍以ISP/ICP为主,占总客户数10%-20%的ICP/SP类

客户贡献了约80%以上的收入(参见图4-1)。

此外,大型客户集中化程度很高,在

北京、四川、陕西、福建等地,收入超过40万/年的客户占本省IDC业务收入的比

重均超过了80%。

经济越发达的省份集中化的现象越明显。

政府企业类客户虽然数

量庞大,但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该类客户需求和购买力还是比较有限,对收入的贡

献比ISP/ICP低很多。

这一情况在2007年产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

部分传统大型企业开始加大数据中心的投入,07年某证券公司在广州租用数据中心,

单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

28

4.2基础资源分析

机房和网络带宽是IDC业务的两大基础资源。

目前中国电信已初步形成了高、

中、低搭配,覆盖全国的IDC机房群。

2006年中国电信开始启动IDC服务标准化及

机房等级评定工作,截至2007年6月,评出钻石五星级机房2个,四星级机房32

个,还有数百个三星级及三星级以下的小型机房,其中高等级的IDC机房主要分布

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陕西等省市。

在带宽方面,中国电信四

星级以上机房全部直接接入ChinaNet宽带骨干网,其中深圳枢纽IDC中心接入带宽

已高达40G。

在中国电信实施企业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加大了IDC基础资源的

投入,近期新建的IDC机房在建设标准、服务规模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IDC基础资源供应方面,进一步拉开了与中国网通的差距。

2007年底落成的中国电信广州天河软件园IDC中心服务面积达1.5万平方米,正在规划建设的广州沙溪IDC

中心服务面积将超过6万平方米,而中国网通目前最大的IDC机房服务面积为1万

平方米。

从整体来看,中国电信在IDC基础资源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但是,由于IDC

资源由各省市公司分别规划建设,并自行组织营销推广工作,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

这一优势仍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4.3组织结构分析

目前中国电信IDC业务按照“统一管理,属地化经营”的原则,将IDC业务运

营组织结构分为三级,即集团公司、省公司及各地市分公司。

集团公司主要负责整

体业务发展规划、产品服务规范及业务管理办法的制订和实施监控;

各省公司负责

制订自身业务发展策略,统筹IDC基础资源投资,并负责全省营销渠道组织与管控;

各市分公司负责具体的业务营销工作及机房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并承担业务发展任

务。

现有运营组织结构分工明确,能够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调动分公司主观能动性。

但也直接导致了内部竞争的加剧以及资源的重复建设。

在业务收入指标的压力下,

同一客户多个市公司同时竞标,竞相压价的情况时有发生。

4.4产品分析

目前中国电信IDC业务提供的产品可分为基础产品和增值产品。

IDC基础产品包括设备托管、线路出租、VIP机房出租、服务器出租、IP地址

出租、工作区出租等;

增值产品主要包括负载均衡、存储备份、异地容灾、网络安

全、专业代维等服务。

从收入构成上看,当前中国电信的IDC业务收入以基础产品为主。

设备托管、

带宽出租等IDC基础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93.6%;

系统安全服务、代理代维等增

值业务收入仅占6.4%(参见图4-2)。

各省市IDC增值业务发展均比较缓慢,基本

上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省市以培育市场为主,采取优惠赠送的方式提供增值服务。

30

分析中国电信IDC增值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

乏专业化运营队伍,作为基础网络服务商,中国电信拥有高水平的网络管理和维护

人才,但缺乏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维护的专业IT人才;

二是缺乏对IDC增值服务

能力全面、系统的规划,目前各省IDC投资仍以机房和网络等基础资源投资为主,

对增值系统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客户需求分散建设;

三是缺乏专业化增值业务运营经

验,难以得到大型客户的认同。

4.5价格分析

IDC产品价格包括基础产品价格与增值产品价格。

由于目前中国电信主要的业务

收入来源于基础业务,而增值业务仍处于培育期,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仍有待研究,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IDC基础产品的价格情况。

IDC基础产品价格主要由空间租用

价格与带宽租用价格构成。

空间租用价格按需求由大到小分为VIP机房出租、机架

出租和机位租用三种级别。

带宽租用价格按速率大小,主要分1G、100M、10M几

个级别。

基于基础资源的绝对优势,目前中国电信仍然能够主导IDC市场定价。

但各省

市之间的内部价格竞争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

内部恶性竞争的结果是各地IDC

实际价格与集团公司统一规定的价格严重背离,特别是高带宽价格不断走低。

以1G带宽出租为例(参见表4-2),除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省市能维持较高的价格

外,很多省市的带宽价格普遍偏低。

为遏制各地恶性竞争的局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多次下发文件要求统一步调,但

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一是各区域公司在总收入指标的沉重压力下,加强了IDC等

高收入的争夺;

二是各地分公司对IDC运营成本缺乏应有的核算,定价存在很大的

随意性;

三是集团公司缺乏一套完善的价格管控机制来实现有效的管理。

4.6渠道分析

IDC业务营销力量主要包括自有大客户营销队伍、专业代理商以及批发商。

从收

入占比来看,大部分收入来自于电信自有渠道。

例如:

北京电信75%的IDC客户来

自于代理渠道,但收入仅占20%(参见图4-3)。

电信自有渠道收入占比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销售团队实力明显提升。

分市分公司开始意识到IDC业务对收入增长的巨大贡献,加强了对重点目标客户的

盯防,并不断优化营销模式,从原有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团队出击,分公司一把手亲

自挂帅,前端营销和后端维护积极联动;

第二个原因是电信综合资源优势得到充分

发挥。

除了自身控制着最优质的IDC机房和带宽资源,面向重大项目,还可结合中

国电信庞大的客户资源及完善的维护保障体系,共享电信销售推广网络,甚至借助

电信与政府、合作伙伴长期建立起来的关系,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吸引客户。

4.7赢利能力分析

以下数据来自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7年对上海、广东、江苏、四川、安徽五省

市所做的IDC业务投资效益分析。

4.7.1效益分析

从五个省市的调研结果来看,IDC业务利润率达到18.7%,边际利润率为43.3%,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用户规模越大的省市效益越好。

(参见图4-4)

4.7.2成本结构

IDC业务主要运营成本包括房屋折旧/租赁费用、设备折旧费用、IP网和传输投

资分摊、电费、人工等。

从IDC成本结构(参见图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