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0715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册子必修四Word格式.docx

今义:

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4)明年复攻赵

今年的下一年

(5)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向前行动或发展

(6)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7)臣所以①去亲戚②而事君者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8)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从这个时候起

(9)不如因而厚遇之

连词,表结果

(10)不忍为之下

不忍心

(1)①妃嫔;

②侍从;

(2)指给……看;

(3)遵守约定;

(4)(事件发生的)第二年;

(5)走上前去进献;

(6)扬言;

(7)①……的原因;

②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

(8)从目前的位置或地方,在文中意为“从这里”;

(9)介词,趁此;

(10)不甘心。

4.词类活用

(1)舍相如广成传(      )

(2)左右欲刃相如(      )

(3)乃使其从者衣褐(      )

(4)间至赵矣(      )

(5)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

(6)卒廷见相如(      )

(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8)秦王恐其破璧(      )

(9)宁许以负秦曲(      )

(10)毕礼而归之(      )

(1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12)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

(13)大王必欲急臣(      )

(14)完璧归赵(      )

(1)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名词作动词,杀;

(3)名词作动词,穿;

(4)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5)名词作状语,向西;

(6)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

(7)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

(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11)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2)形容词作动词,撞碎;

(1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急;

(1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

二、文言虚词

1.以

2.因

3.于

4.之

1.介词,凭借;

介词,用,拿;

来,连词;

用以,用来;

因为;

连词,连接“传”与“示”;

介词,把。

2.于是,就;

通过;

趁此;

于是,就;

沿袭。

3.在;

被;

和;

对,向;

对于。

4.代词,代指齐国;

代词,代这件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这;

代词,代我。

三、文言特殊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

2.何以知之(      )

3.君幸于赵王(      )

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5.今君乃亡赵走燕(      )

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8.使不辱于诸侯(      )

1.定语后置句;

2.宾语前置句;

3.状语后置句(被动句);

4.被动句;

5.省略句;

6.省略句;

7.被动句;

8.状语后置句。

四、文言句子翻译

1.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

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秦王请求拿城来换和氏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

赵国给了秦国和氏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亏在秦国。

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2.蔺相如估计秦王虽说答应斋戒,但必定会负约不把城池给赵国,就派他的随从换上粗布便服,怀里藏着宝玉,抄小路逃走,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3.我实在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宝玉抄小路回赵国去了。

4.(秦王)左右的人要杀相如,相如瞪起两眼大喝一声,他们吓得直倒退。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盆缶。

5.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

五、文言素读断句

请用“/”给下列课内文段断句

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2.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苏武传

(1)使

(2)语

(3)引

(4)食

(5)发

(1)使者/第一个“使遣”,出使;

第二个“使”,使者/第一个“使”,派遣;

第二个“使”,使者;

(2)告诉/说的话;

(3)招供/拔;

(4)给他吃的/吃/粮食/食物;

(5)打发/发动/揭露,暴露。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

(2)与旃毛并咽之(      )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4)空自苦亡人之地(      )

(5)信义安所见乎(      )

(6)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

(7)前以降及物故(      )

(8)请毕今日之(      )

(1)“畔”同“叛”,背叛;

(2)“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3)“去”同“弆”,收藏;

(4)“亡”同“无”,没有;

(5)“见”同“现”,显现;

(6)“霑”同“沾”,沾湿;

“衿”同“襟”,衣襟,“决”同“诀”,辞别;

(7)“以”同“已”,已经;

(8)“”通“欢”,欢聚。

(1)汉亦留之以相当

(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

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

事业上的成绩。

(3)我丈人行也。

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相当于所以。

(5)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6)武等实在

诚实、老实。

(7)位①列②将

位置、地位

排列

(8)兄弟亲近

(双方)亲密;

关系密切

(9)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虚假

(10)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微

(11)既至匈奴,置币①遗②单于

货币

丢失、落下

(12)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聚会、集合

(13)虞常果引张胜

牵引,引导

(14)如惠语以让单于 

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

躲闪、避开

(1)相抵押;

(2)栽培,提拔;

(3)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4)趁这(时);

(5)年纪;

(6)确实存在;

(7)①官位;

②一般的,普通的;

(8)亲近的侍臣;

(9)临时充任;

(10)渐渐;

(11)①财物、礼物;

②送给;

(12)正当、适逢;

(13)牵攀,招供;

(14)责备。

(1)单于壮其节(      )

(2)诚甘乐之(      )

(3)欲因此时降武(      )

(4)空以身膏草野(      )

(5)反欲斗两主(      )

(6)单于愈益欲降之(      )

(7)何久自苦如此(      )

(8)王必欲降武(      )

(9)天雨雪(      )

(10)羝乳乃得归(      )

(11)杖汉节牧羊(      )

(12)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

(13)惠等哭,舆归营(      )

(1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使动用法,使……投降;

(4)使动用法,使……肥沃;

(5)使动用法,使……争斗;

(6)使动用法,使……投降;

(7)使动用法,使……受苦;

(8)使动用法,使……投降;

(9)名词作动词,下;

(10)名词作动词,生子;

(11)名词作动词,拄着;

(12)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13)名词作动词,抬,扛;

(14)名词作状语,向上。

1.即

2.以

1.连词,假使;

就在(某时),当(时)。

2.介词,因为;

介词,在……的时候;

通“已”,已经。

1.非汉所望也(      )

2.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3.为降虏于蛮夷(      )

4.何以汝为见(      )

5.何以复加(      )

6.信义安所见乎(      )

7.见犯乃死,重负国(      )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9.皆为陛下所成就(      )

10.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

1.判断句;

2.定语后置句;

3.状语后置句。

4.宾语前置句;

5.宾语前置句;

6.宾语前置句;

8.被动句;

9.被动句;

10.被动句。

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2.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3.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4.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5.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6.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1.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

应当都让他们投降。

2.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

“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

3.单于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4.苏武的伤口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此时使苏武投降。

5.单于听说我与您交情一向很好,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单于准备以礼相待。

您终究不能回归汉朝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6.单于召集苏武的随属官员,(除去)以前已经投降和死去的人,跟随苏武回去的一共有九人。

1.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2.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张衡传

(1)辟

(2)征

(3)制

(4)机

(5)雅

(1)召/通“避”,躲避/开,打开/开辟,开设/排除,驳斥/开垦;

(2)名词,应验/动词,表现/动词,出征/动词,寻求,搜集/动词,征收,征取/征召/征伐;

(3)形制,构造/制服,控制/统率,指挥/规模;

(4)名词,机件/名词,关键/形容词,灵活,机灵/形容词作名词,机变:

灵巧应变的方法/名词,事务;

(5)副词,平素,素常/形容词,正确的/形容词,旧时的/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1)员径八尺(      )

(2)形似酒尊(      )

(3)一时收禽(      )

(1)“员”通“圆”,圆周;

(2)“尊”通“樽”,酒器;

(3)“禽”通“擒”,捉拿,擒拿。

(1)常从容淡静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不可以

(3)覆盖周密无际

周到细致

古义:

(4)寻其方面

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5)衡下车,治威严

从车上下来

(1)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2)不去(应荐);

(3)四周严密;

(4)方向;

(5)官吏初到任。

(1)时天下承平日久(      )

(2)衡少善属文(      )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

(4)妙尽璇机之正(      )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1)名词作状语,当时;

(2)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3)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4)形容词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道理;

(5)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1.因

2.乃

1.因而;

就;

乘、顺着;

通过、经由。

2.才;

竟、却;

于是。

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2.果地震陇西(      )

3.举孝廉不行(      )

1.宾语前置句;

2.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句;

3.被动句。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2.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1.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2.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

3.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算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公车特地征召(张衡)为郎中,转任两次又做了太史令。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