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0634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焦亚硫酸钠是有机化合物

C.焦亚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0g

D.焦亚硫酸钠中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6.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硒酸钠中Se的化合价为+6

B.硒元素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C.n的值是6

D.硒元素与氧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7.中科院包信和院士的团队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反应的过程实现了CO2零排放。

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C.该成果的应用对减缓温室效应可能产生积极效果

D.反应前后分子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8.“分类法"

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类别

物质

A

氧化物

冰、干冰、液氧

B

单质

金刚石、水银、生石灰

C

合金

黄金、黄铜、生铁

D

黑色固体

木炭粉、氧化铜、铁粉

 

A.AB.BC.CD.D

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硬铝与铝的硬度

B.用燃烧铁丝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可以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与异味

D.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实验,可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10.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C.t2℃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二、填空题

11.如图为家用剪刀的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写一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

(2)为了防止剪刀生锈,可使用的方法有_____。

(3)不用铝制剪刀的原因是铝的硬度较小,从中可以看出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物质的_____。

(4)写出直接表示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三、流程题

12.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下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宜选用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不宜选用另一种方法的原因是_____。

(3)写出步骤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

13.现有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往甲装置中的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

(2)按图乙进行实验时,发现气球鼓起来,如果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_____。

(3)丙装置是某同学设计的“喷泉”实验:

①圆底烧瓶是二氧化碳,将胶头滴管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后,发生了“喷泉”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进入烧瓶中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

(4)在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时,装入药品前都要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4.小明家面盆下水管堵上了,小明妈妈买了一盒管道通,按照说明放了一些在下水管中,一会,管道中出现“沸腾”,产生大量气体,堵塞的管道畅通了。

小明很好奇,打开一盒“管道通”,内装有一袋银灰色粉末和一袋白色颗粒。

它们究竟是什么物质?

于是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茶渣、毛发等。

(2)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并放出大量热。

(3)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等,可用于疏通管道。

[猜想I]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上图中图1的两套相同装置的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20mL稀盐酸;

银灰色粉末和20mL_____

②点燃气泡

①肥皂液中产生无色气泡,气泡还能漂浮起来

②点燃气泡,产生爆鸣声

银灰色粉末是铝粉

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Ⅱ]白色颗粒为氢氧化钠。

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再将白色颗粒加入适量水,测pH;

最后,向溶液中放入几根头发,加热

固体表面_____;

pH_____7;

头发逐渐消失

白色颗粒为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上图中图2是小明和老师一起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时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的反映溶液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请你仔细观察图2,你从中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

15.小丽和她的兴趣小组探究“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机的选择”,用加热高锰酸钾进行了相关实验。

(1)装置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排出的氧气比较纯净”,事实如此吗?

[设计并实验]采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产生氧气,测定不同时刻从试管排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

时段

氧气浓度变化特点

氧气浓度变化范围

加热时间

气泡特征

逐渐增大

21.2%~

1~11s

11~16s

不持续、不均匀

快速增大

28.7%-66.7%

16~34s

持续、均匀、快速

逐渐变缓

66.7%-86.3%

34~80s

趋于稳定

86.3%~88.7%

80~135s

(2)在加热药品的第①时期(11~16s)。

气泡已经连续、均匀且快速冒出,此时排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最大只有_____%左右。

(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排出的氧气已经比较纯净”的说法是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查阅资料]对于初中氧气性质实验而言,氧气浓度只需达到一定的数值。

满足实验要求即可。

[实验探究]

①取一个集气瓶,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40%的水(余下的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小心地把瓶内的水排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

③把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木条复燃。

[反思与交流]

(4)通过实验探究可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不一定是纯氧。

(5)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所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6)理论上,上述实验中“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是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实验延伸]小丽是个爱思考的好学生,她想初中课本中的实验制取气体时都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于是她向老师借了相关药品和器材并利用家中物品设计了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

药品以及相关器材:

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玻璃杯、底部有小洞的饮料瓶、带导管的橡皮塞、碎布、线等。

请你画出她的实验装置(或用语言描述也可)_____。

你若有新的想法,可任意选用合适的仪器和用品(但药品不变),画出或说出你的想法_____。

六、计算题

16.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如图所示,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

A、风吹草动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细雨绵绵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果实腐烂是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白雪飘飘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点睛】

2.B

A、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质,使叮咬处红肿痛痒。

应涂一些碱性物质消肿止痛,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C、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是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煤气泄漏,开灯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B。

3.A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一氧化碳也具有可燃性,点燃一氧化碳前也要检验纯度,故选项推理正确。

B、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C、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不是CO2呈酸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饱和食盐水中不能再溶解食盐,但还能再溶解蔗糖,故选项推理错误。

A。

4.B

A、过滤时不能直接将液体倒入漏斗内,要用玻璃棒引流,滤纸不能高于漏斗边缘,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选项A不正确;

B、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液体量符合要求,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口位置正确,试管夹使用正确,选项B正确;

C、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时,气体应该长进短出,选项C不正确;

D、量筒在量取液体时不能采取俯视或者仰视的方法,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9.3mL的液体应选择10mL的量筒,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5.D

A、一个焦亚硫酸钠分子是由2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焦亚硫酸钠是由焦亚硫酸钠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B、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而亚硫酸钠是由钠、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不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错误;

D、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中含有的硫、氧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D。

6.C

A、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2+x+(-2)×

3=0,则x=+4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硒属于人体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4=2+8+18+n,n=6,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硒元素与氧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7.D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都是碳原子和氢原子,原子的种类、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故说法正确;

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催化剂能改变了反应速率,故说法正确;

C、生成物中无二氧化碳,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的化学性质一定不相同,故说法错误。

8.D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冰、干冰都属于氧化物,液氧不是氧化物,是单质;

故选项错误;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水银都属于单质,生石灰不是单质;

C、黄铜、生铁是合金,黄金是纯金属,不是合金;

D、木炭粉、氧化铜、铁粉都是黑色粉末状固体,故选项正确;

9.B

A、硬铝是铝的合金,合金的硬度大,所以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故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与异味,故正确;

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而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设计实验,具体为: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可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故正确。

10.C

A、由曲线图可得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法正确;

B、由曲线图可得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说法正确;

C、此题可设溶剂都为100g,那么溶质的量决定溶质的质量分数,t2℃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溶解度下降至25g,溶液中的溶质也变为25g,但C的溶解度是增大的,溶质不变,那么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C,说法错误;

D、由溶液的均一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

100%,那么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25g/(25g+100g)×

100%=20%,说法正确。

故选C

11.铁(或铜或Fe或Cu)塑料保持剪刀表面的干燥洁净(或涂油等合理答案)性质

(合理即可)

(1)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含有单质铁,铜质铆钉中含铜单质,故填:

铁或铜;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为了防止剪刀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如保持剪刀表面干燥洁净等;

(3)不用铝制剪刀的原因是铝的硬度较小,从中可以看出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4)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比铜活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过滤漏斗引流蒸发结晶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1)过滤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经过操作Ⅰ后,得到了粗盐和母液,所以操作Ⅰ是过滤,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降低温度后析出的晶体很少,所以得到氯化钠晶体一般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而用蒸发结晶法,所以步骤①中用蒸发结晶法而不采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到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

(3)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故答案为:

(1)过滤;

漏斗;

引流;

(2)蒸发结晶;

(3)Mg(OH)2+2HCl=MgCl2+2H2O。

13.a端液面升高,b端液面下降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瓶中气温降低,气体收缩体积变小,瓶内压强减小稀盐酸和碳酸钠(或稀盐酸和碳酸钙、水和氧化钙、水和氢氧化钠)(合理答案即可)

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瓶中气温降低,气体收缩体积变小,瓶内压强减小,故a端液面升高,b端液面下降;

(2)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气体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

②氧化钙和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

③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气体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

④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解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

(3)①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②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4)装药品前都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答案是:

(1)a端液面升高,b端液面下降;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瓶中气温降低,气体收缩体积变小,瓶内压强减小;

(2)稀盐酸和碳酸钠(或稀盐酸和碳酸钙、水和氧化钙、水和氢氧化钠);

(3)①2NaOH+CO2=Na2CO3+H2O.②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4)检查装置气密性。

14.稀氢氧化钠溶液

逐渐潮解>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或在0-60s溶液pH变化不大或反应完全时,温度趋于稳定等合理答案均可)

[猜想一]向如图1两套相同装置的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20mL稀盐酸;

银灰色粉末和20mL氢氧化钠溶液,点燃气泡,肥皂液产生无色气泡,还漂浮起来,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点燃气泡,产生爆鸣声,说明气体具有可燃性,银灰色粉末是铝粉,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①向如图1两套相同装置的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20mL稀盐酸;

银灰色粉末和20mL氢氧化钠溶液

①肥皂液产生无色气泡还漂浮起来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6HCl═2AlCl3+3H2↑。

故填:

[猜想二]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再将白色颗粒加入适量水,测pH,再向溶液中加几根头发,加热,固体表面变潮湿,pH>7,头发逐渐消失,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再向溶液中加几根头发,加热

固体表面变潮湿;

pH>7

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观察图2可知,中和反应是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pH减小等。

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是反应放热。

1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8.7不合理2152.6

(1)装置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并实验: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①氧气浓度变化范围为:

21.2%~28.7%;

故在加热药品的第①时期(11~16s)。

气泡已经连续、均匀且快速冒出,此时排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最大只有28.7%左右;

(3)由

(2)可知,“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排出的氧气已经比较纯净”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反思与交流:

(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6)理论上,上述实验中“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是:

40%+60%×

21%=52.6%;

实验延伸:

可用碎布包裹着二氧化锰放在底部有小孔的饮料瓶中,将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玻璃杯中盛放过氧化氢溶液,将塑料瓶放入溶液中,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将塑料瓶向上拉,固液分离,反应停止,装置图如图所示:

还可以用碎碎冰软塑料管自制如图装置:

,将二氧化锰用无纺布包住,加入过氧化氢,挤压软塑料管下端,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放开,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16.

(1)4.4g;

(2)解: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7.3%

答: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