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9312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第三章Word文件下载.docx

  2.经济利益中心:

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区分一单位是否常住单位,应注意把握两点:

  第一,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各单位的财产所有关系,而是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

  第二,时间的长期性在此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产品

  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产品区分为不同类别。

  区别:

投入与产出有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有没有使用价值的根本改变,是货物与服务的主要区别。

  (三)生产范围

  国民经济核算将生产定义为:

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作为投入,生产货物或服务的一项活动,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

  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因此,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不论是对外提供的货物还是自产自用的货物,而服务生产,则基本上限于对外提供的部分,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则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

  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的自给性服务是指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如清扫房屋、做饭、照顾老人、教育儿童等等。

  自然过程是否可作为生产活动取决于所发生的环境。

将某个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该活动必须在机构单位的推动、控制和管理下进行,并且该机构单位对所生产的货物享有所有权。

比如,公海里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不能作为生产活动,因这个过程没有受到任何机构单位的管理,并且这些鱼类也不属于任何机构单位。

如果是在养鱼场内,鱼的生长则是生产过程。

类似的,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不属于生产活动,而经济林木的培育,以及用作木材或是其他用途而种植的树木,则与一年生作物的生长一样,都属于生产活动。

但是,在野生森林中砍伐树木、采集野果、野浆果和拾拣木柴则属于生产活动。

同样,降雨以及天然河道的水流不属于生产活动,而水库和水坝的蓄水以及利用管道或运输工具把水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外则属于生产活动。

  (四)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服务。

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和除本住户成员提供的或个人服务之外的所有服务的生产,从而消费范围也限于在上述生产范围内的货物和服务。

  (五)资产范围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也就是说,资产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持有或使用而获得经济利益。

  根据这个定义,金融资产和由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固定资产、存货等,以及某些不是经过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自然产生的资产(如土地、矿藏、森林、水资源资产等),只要某个或某些单位对这些资产有效地行使所权,并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都属于资产范畴。

(六)流量和存量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

  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形成期末存量。

  经济中的许多流量都有与其直接对应的存量,如金融资产流量与金融资产存量相对应,但也有一些流量没有直接对应的存量,如进出口、工资等。

  (七)核算价格

  核算价格主要有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三种价格。

  1.基本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减去其应付产品税,加上其应收补贴。

基本价格是一种理想的核算价格,而不是现实存在的价格。

  2.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减去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

该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位后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3.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包括购买者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取得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加上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再加上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

  三、核算体系的分类

  

(一)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分类

  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机构单位具有基本特点:

  l有权独立拥有货物和资产,能够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所有权;

  l能够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的经济决定和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

  l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其他义务或未来的承诺,并能签订契约;

  l能够编制出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一套在经济和法律上有意义的完整账户。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住户,一类是得到法律或社会承认的法律实体或社会实体,后者在现行国家统计制度中被具体称为法人单位,即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单位,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单位。

  同类机构单位构成机构部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个大的机构部门。

即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

  由非常住单位组成的国外部门也视同为机构部门。

  1.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

  非金融企业指主要从事市场货物生产和提供非金融市场服务的常住企业,它主要包括从事上述活动的各类法人企业。

所有非金融企业归并在一起,就形成非金融企业部门。

  2.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

  金融机构指主要从事金融媒介以及与金融媒介密切相关的辅助金融活动的常住单位,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所有金融机构归并在一起,就形成金融机构部门。

  3.政府单位政府部门

  政府单位指在我国境内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一特定区域内对其他机构单位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法律实体及其附属单位。

政府单位的主要职能是利用征税和其他方式获得的资金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通过转移支付,对社会收入和财产进行再分配。

它主要包括各种行政单位和非营利性事业单位。

所有政府单位归并在一起,就形成政府部门。

  4.住户与住户部门

  住户指共享同一生活设施、部分或全部收入和财产集中使用、共同消费住房、食品和其他消费品与服务的常住个人或个人群体。

所有住户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住户部门。

  5.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

  所有不具有常住性的机构单位都是非常住单位。

将所有与我国常住单位发生交易的非常住单位归并在一起,就形成国外部门。

对于国外部门来说,并不需要核算它的所有经济活动,只需核算它与我国常住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活动。

  

(二)产业活动单位和产业部门分类

  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主产品同质性的原则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分分类。

所谓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并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是为生产核算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比较准确地反映各种类型产业活动的生产规模、结构等。

  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地点的唯一性。

如果一个单位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生产活动,哪怕是同一种类型生产活动,也要划分为不同的产业活动单位。

  2.生产活动的单一性。

一个产业活动单位要么只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要么虽然允许有一种以上的生产活动,但主要活动在单位的增加值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也已经说,所有次要活动的总体规模与主要活动相比是很小的。

  3.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

核算体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和统计基础情况确定产业部门分类。

随着统计基础的改善,产业部门的分类要逐步细化,以更好地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社会公众和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

  四、核算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的记录时间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定的,即交易在债权债务发生、转移或取消的时间记录。

这一原则适用于各种交易,包括同一机构部门内部的交易。

权责发生制原则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而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

  

(二).估价原则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资产和负债的记录价格,遵循以下规定,凡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都按交易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来估价;

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如同一机构单位内部的交易(如自制设备、自给性消费等),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估价。

一般来说,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

大多数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如中间消耗、固定资产形成和最终消费)按购买者价格估价。

固定资产存量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现价估价,而不是按原购置价格估价。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

所谓工厂法,就是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

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

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服务部门总产出统计的共同点是要计量各单位或部门当期完成的服务活动总价值。

但是,由于服务业包含范围很广泛,内部不同行业间差异很大。

因而,如何进行具体统计,还需要结合不同部门做具体分析。

其中首先需要分别讨论的是营利性服务部门和非营利性服务部门。

  营利性服务部门由各种以盈利为目的而建立的企业性服务单位所组成,它们面向市场,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贸易餐饮、旅游服务、信息咨询、居民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

由于所提供服务的市场性,还由于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的特点,因此,营利性服务部门的总产出按照这样思路计算:

其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就是其核算期内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即它的总产出。

其中,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2.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3.住宿和餐饮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5.金融业的总产出包括银行业总产出、保险业总产出、证券业总产出和其他金融活动总产出。

  

(1)银行业总产出等于银行企业总产出加上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

银行企业总产出等于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收入加实际服务收入。

其中,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等于银行从事存款活动获得的间接收入与银行从事贷款活动获得的间接收入之和,前者等于(参考利率-存款利率)×

存款余额,后者等于(贷款利率-参考利率)×

贷款余额。

所谓参考利率是一种介于存款利率之间的一种虚拟利率,反映的是无风险和手续费收入的借贷成本。

SNA推荐使用银行间借贷利率来近似代表参考利率。

实际服务费收入为手续费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银行业总产出的公式为:

  银行企业总产出=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收入+实际服务费收入

  =间接计算的银行中介服务收入+手续费收入+证券销售差价收入+证券发行差价收入+汇兑收益-汇总损失+信托业务收入+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其他营业收入

  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其中:

  经常性业务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就业补助-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

  

(2)保险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与银行类似,等于保险企业总产出加上保险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前者为保险机构总产出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产出之和。

  保险机构总产出=营业收入-(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寿险责任准备金-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提取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

  (3)证券业总产出等于证券企业总产出加上证券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前者包括证券公司总产出、基金总产出和期货公司总产出。

  其中

  证券公司总产出=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证券交易印花税

  基金公司总产出=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货公司总产出=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证券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即证监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与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的计算方法相同。

  (4)其他金融活动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6.房地产总产出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总产出、物业管理总产出、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产出、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总产出和其他房地产活动总产出。

房地产开发经营总产出是经营房屋销售的差价收入和从事房地产租赁活动获得的租金收入;

物业管理总产出为管理服务的经营收入;

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产出是从事房地产经纪与代理中介活动取得的收入。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总产出原则上应等于按市场上同等住房的房租价格计算的虚拟房租,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合适的房租价格可以参考,目前以按房屋价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加上修理维护费和管理费作为总产出。

其他房地产活动总产出包括其他房地产活动企业总产出和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其他房地产活动法人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总产出,前者等于其营业收入,后者的计算方法类似于银行业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7.其他服务总产出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一是营利性单位,即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的服务单位,总产出一般按实现的营业收入总额计算;

二是非营利性单位,其经费支出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和其他赞助,或虽然有部分营业收入,但无法弥补自身经营活动成本,如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这类单位的总产出一般按所花费的总费用来估计,即等于经常性业务支出加虚拟折旧。

其中,经常性经费用支出包括劳动报酬、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修缮费、业务费以及其他费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上述经常性费用支出中不包括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乘以一个虚拟折旧率计算的,因为非营利性单位一般不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计算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

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有耐用性的货物被称固定资产,它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使用,其价值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年以上)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在每一时期,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固定资本消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折扣。

  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通常,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这样得到的增加值叫做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所得结果就是净增加值。

现实中应用较多的增加值概念是总增加值。

  二、收入法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劳动者报酬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各种形式的货币和实物报酬,还包括雇员应付的任何社会缴款、所得税以及单位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货币性工资收入包括工资、薪水、加班费、住房公积金、离家外出工作补贴、恶劣环境工作津贴、海外工作津贴、定期支付的住房津贴、上下班交通津贴、休假或因生产暂时中断工作期间的工资、与业绩挂钩的奖金、佣金、小费等。

不包括因工作需要搬家的旅费、搬家费或其他相关费用的报销;

不包括工具、设备、专门服装或其他工作所需物品支出的报销;

不包括单位支付的社会福利,如对子女配偶或家庭的补助、教育补助或其他与被赡养人有关的补助、向因疾病、意外伤害、生育等原因而缺勤的职工支付的工资、向因裁员、失去工作能力、意外死亡等原因而失去工作的职工或其遗嘱进行的支付等。

实物性工资是指雇主免费或以无明显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雇员的报酬,包括食品、住房、非工作服的服装、私用车辆、免费旅行、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运动娱乐度假设施、班车、托儿所以及股票期权等。

  对于城镇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混合收入中难以明确区分出劳动者报酬和经营利润,可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营业盈余处理。

对于农户来说,由于劳动者报酬在混合收入中占主导,因此可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在计算劳动者报酬时,需要注意作为劳动者报酬的实物性收入与中间消耗的界限。

如果生产单位向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提供的货物或服务,可以满足劳动者在闲暇时间里的需要,并可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同时,其他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这些货物和服务,那么这部分货物和服务就属于劳动者的实物收入。

生产单位为了生产能正常进行,为劳动者购买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如因特殊工作需要提供的服装或鞋,因公出差提供的运输和旅馆服务费用等,属于中间投入。

  

(二)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包括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管理费中开支的各种税、应交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电费附加、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等。

生产补贴是政府部门为了提升生产单位的生产水平和新产品价格水平,根据企业做出的现期无偿支付。

  生产补贴包括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企业亏损补贴、政策性亏损补贴、进出口产品补贴、工资或劳动力补贴、减少污染补贴等。

生产补贴不包括政府对生产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补助,也不包括对消费者的转移支付。

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政府对生产单位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处理。

  (三)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各种类型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

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则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

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来计算,但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方法来计算。

  (四)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三、支出法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一)最终消费

  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地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1.居民消费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对于货物的最终消费支出在货物的所有权发生变化时记录,对于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在服务提供时记录。

居民消费按居民支付的购买者价格计算,货物的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取得交货所支付的价格,它包括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

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

  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

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的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和个人服务;

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

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