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7998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例2]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在计时时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特快,而声音传播的速度要慢得多

响声和白烟的确同时发生,但是光和声传到计时员那里需传播100m.由于光的速度太快,传播这100m所用时间极短,而声音传播速度则要慢得多,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声音传播这100m所用的时间为

t=

s=0.294s

而短跑100m的成绩在10s左右.若不考虑这段时间,记录的成绩误差将达3%.

综上所述选择D.

[例3]蜜蜂和苍蝇在我们面前飞过时,发出嗡嗡声,而蝴蝶在空中飞行则悄无声息,这是什么原因?

蜜蜂和苍蝇的嗡嗡声是因为它们的翅膀振动引起了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而被人耳所接受到.但是,蝴蝶的翅膀同样地在振动,为什么听不见声音呢?

这是因为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在几千赫兹,蝴蝶翅膀只有几赫兹,而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所以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

[例4]一个爬山运动员,爬到半山腰,他对着对面的山崖高喊一声,4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他离对面的山崖有____m.

由题意知,声音传到山崖所用的时间为2s.

那么,他离对面山崖的距离有

s=vt=340×

2m=680m

[例5]中国的乐器称为“丝竹”,西洋乐器则称为“管弦”,请分析一下它们的发声原理.

除了打击乐器,如中国的锣鼓、编钟、罄,国外的木琴、三角铁等,管乐器通过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弦乐器通过拉动丝弦振动,再带动共鸣箱里的空气柱振动从而使声音放大并更加纯正.但不管是何种乐器,它们的共同原理都是要使乐器的某一部分发生振动,并通过改变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优美的音乐来.

 

1.知道温度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

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7.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

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投影仪、投影片

1.复习本章知识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投影片),并回答:

(1)什么是温度;

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3)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4)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

又有哪些相同点?

(5)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

(6)什么是汽化和液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常用的液化方法有哪些?

(7)什么叫升华和凝华?

2.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复习课复习和应用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5.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定律.

1.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

归纳法、问答法、讲练法.

投影片、投影仪.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复习第二章,大家是否复习过?

复习的效果如何呢?

让我们检查一下.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师]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

108m/s.

[师]色光的三源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什么?

[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1]夜晚,当你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你的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请作图说明.

由灯到头顶的连线与地的交点到人脚的区域光不能到达而形成人影,如图所示.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站在D点时,如图所示,CD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

人站在B点时,AB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

因为CD<AB,所以当人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影子的长度由短变长.

[例2]下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又是不透明体,当月球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上的人就能观察到日食现象.从图中不难看出,地球运动到B区,太阳光全部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全食.

运动到A区,太阳光部分被挡住,看到的是日偏食.

运动到C区,太阳中间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环食.

[例3]太阳光穿过茂密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这是一个小孔成像的问题,由于光斑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太阳的实像,是圆的.选C.

(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生]光的反射定律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师]能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为什么?

[生]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

[师]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吗?

[生]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师]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师]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

[生]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概括为八个字:

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即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④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师]球面镜可分为哪两类?

[生]球面镜可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

[师]凹面镜、凸面镜各有什么光学性质?

[生甲]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如把光源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将成为平行光.

[生乙]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变得发散.

[例4]一条光线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镜面应旋转多少度角?

此题中镜面可向任意方向旋转,所得结果都一样,因此可选取任意一种转动方式来解此题.

①由题意作出反射光线OB,使OB⊥OA.

②由反射定律知,∠AOB的角平分线ON即为法线.

③因为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可作出平面镜位置,如图所示.

④平面镜转动的角度:

∠BOM′=∠M′ON-∠BON=90°

-45°

=45°

可见,当入射光线不变,镜面绕入射点旋转一个角度时,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等于两部的镜面旋转的角度.

[例5]一平面镜竖直地挂在墙上,A、B、C三物体放在镜子前面,人眼的位置如图所示固定不动,则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A和B的像

B.B和C的像

C.只看见B的像

D.A、B、C的像都能看到

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的条件是:

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能到达人眼中.当镜子和人眼的相对位置确定后,人眼所能看到的反射光线就被限制在入射到镜子边缘后,反射光线能到达人眼的范围之内,如图所示的光线Ⅰ和Ⅱ所夹部分的范围内人眼只能观察到物体A和B的像,不能观察到C的像.答案A正确.

[例6]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根据对称法作出S点关于镜面MN的对称点S′,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必过S′,连接A、S′交镜于镜面于O点,OA即为反射光线,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乙所示.

[例7]如右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作法

方法1:

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

方法2:

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直接利用物像对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完成.

解法1:

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从A、B两点各画一条与平面镜垂直的线AO1、BO2,然后延长AO1交A′,使O1A′=AO1,A′就是A点的虚像.同法找出B点的虚像B′,连接A′B′即为AB的像.

甲乙

解法2:

如图乙所示,根据反射定律,由A点发出两条光线AC、AD射到平面镜上,画法线,进而画出反射光线CE、OF,反向延长CE、DF在镜后有一个交点A′,A′即为A在平面中所成的像.同法可找出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连接A′B′即为AB在镜子所成的像.

(三)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

[师]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

[生]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师]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当光从水等其他透明介质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师]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生]在反射、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例8]如图所示,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

,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由题意知,本题是已知入射光线和水面位置,作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这类作图题,关键在于通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水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而得到反射光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解答:

过入射点O作法线NN′,则入射角为∠AON=90°

-30°

=60°

.在法线另一侧空气中,作∠NOB=60°

,∠NOB为反射角,OB为反射光线,再在法线另一侧的水中,作∠N′OC.∠N′OC为折射角,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C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

[例9]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四个穿过平行玻璃板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都要改变,即发生折射现象.A图中光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因此是错误的,B图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是对的,但从玻璃进入空气的折射是不对的,因此B图错,D图中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恰恰与光的折射规律相反,所以D图错,只有C图符合光的折射定律.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复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3.光的折射.

4.看不见的光.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讲的内容.

2.复习本章知识准备考试.

3.预习第三章.

五、板书设计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

2.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1.通过对实物和挂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眼睛、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章知识体系的概括,提高学生整理综合能力.

1.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人物美、自然美的能力,更加热爱祖国,立志为科学献身.

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的应用.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投影仪、投影片.

一、知识整理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投影片)并回答:

①什么叫凸透镜?

什么叫凹透镜?

②什么叫焦点?

什么叫焦距?

③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各起什么作用?

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怎样的?

⑤照相机的构造及原理?

⑥投影仪的构造及原理?

⑦放大镜的原理?

⑧眼睛的成像原理?

⑨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⑩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二、知识网络(板书)

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

一、质量

1.质量

定义:

物体所今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质量。

单位:

kg,g,mg,t

2.质量的测量

工具:

天平,秤(磅秤,台秤等)

方法:

(用天平的测量质量的方法)

3.质量的特性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

二、密度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关系。

2.密度

①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

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②密度的单位:

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像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

有时密度的单位也用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m3。

1g/cm3=1×

103kg/m3

3.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常温常压下)

①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也不相同。

如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不同。

②物质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

③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冰、蜡、植物油密度都是0.9×

103kg/m3;

还有煤油、酒精密度都是0.8×

④金属固体的密度较大。

⑤水的密度值:

1.0×

103kg/m3,表示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

103kg。

读作:

水的密度是1.0×

103千克每立方米。

4.密度的应用

密度的应用:

利用公式ρ=m/V变形可得到m=ρV和V=m/ρ,即在知道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在知道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量原理:

2.量筒的使用

①认识量筒:

单位,量程,分度值。

②读数方法: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与液面相平。

如果量筒中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相平。

③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

④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

等量占据空间替代法。

a.“溢杯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b.先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V2,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V=V2-V1。

3.测量固体的密度(石块):

[注意]要先测石块的质量,再测石块的体积。

4.测量液体的密度(盐水):

用剩余法测体积

5.测量不规则的塑料的密度(其密度比水小):

悬垂法和针压法测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