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7562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4古诗二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

“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

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

“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

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

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

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

“银盘青螺”──自然之美。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请读出这种感受。

三、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描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些诗句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气势雄伟、境界壮阔。

刘禹锡本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现在,给大家见识两首同题诗(课件出示),我们来对比诵读一番。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2、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

回家后,请感兴趣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

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

望天门山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抓住“断、开、回、来”等词语感受天门山山水的雄壮浩荡,感受诗人心中的豪迈激情,激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

3、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古诗,感受诗人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文的意境美和形象美。

理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动态美。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诗就像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秀的诗作就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望天门山》。

(板书课题)

二、分析题意

“望”是什么意思?

生:

看,在远处看。

望天门山是什么意思?

站在远处看天门山。

过渡句:

那么诗人李白究竟在天门山望到了什么?

又是站在哪里里望的?

就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4页,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三、初读古诗,初悟诗意

下面同学们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读清爽,读通顺。

(1)矫正字音:

中断、楚江、至此、青山、孤帆;

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断、楚、孤、帆,师带生在田字格的练习纸上补充诗句

(2)指读古诗过渡句:

古人作诗讲究有板有眼、有韵律,所以我们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3)出示幻灯片,指导按节奏朗读。

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的话,画中都有什么景物呢?

下面同学们默读古诗,把诗中写景的词语画下来?

四、绘画想象,感悟诗境

1、生汇报写景词语。

(师板书)

2、请同学们想象画面读古诗。

3、一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画面。

过渡:

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把这首诗所表现的景物画下来。

(出示天门山图片),首先你认为天门山是怎样的山?

在书中找答案(课下注释)师介绍天门山:

天门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4、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诗中哪一句写到了这天门山?

(出示第一句)师:

第一句作者望出了什么?

(板书:

天门断,楚江开)传说中这天门山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谁来读出这种劈开的气势,劈开后形成了天门山,像门户一样。

指名读。

这把利剑是什么?

楚江(课下注释)介绍楚江:

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让我们想象着奔腾东去的楚江水,齐读。

5、天门山的气势出来了,那水又是怎样的水呢?

(出示第二句)出示幻灯片,指读第二句。

师:

第二句作者望出了什么?

(碧水回)生:

望到碧水流到天门山,有转变了方向。

为什么会转变方向,水流的不是很有气势吗?

谁有如此大的能耐让汹涌澎湃的楚江水“至此回”呢?

理解“至此回”,(师板简笔画或者贴图山、水)解释回:

浩荡而来的楚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遇到了山的阻挡,不得不改变方向,折向北而流,“回”字就是回转,改变方向。

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齐读。

6、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山水互相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壮景。

(幻灯片出示一、二句)齐读。

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水的澎湃!

诗中还有哪儿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气势?

(幻灯片出示三、四句)指名读。

作者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

高兴,喜悦。

为什么高兴?

因为诗人陶醉在美丽的山水之中了。

你知道李白是站在哪里望天门山的吗?

小组合作,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汇报:

小船上。

通过“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句诗,我们知道的。

“相对出”应该是两岸的青山变得越来越清晰,是因为诗人坐着小船,越来越靠近天门山。

“出”是什么意思?

突出,也就是天门山由原来的看不见,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个“出”字用得出神入化,把原本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又出现了什么画面。

(板书孤帆来,红日,板画或贴图孤帆、红日)生:

两岸的青山一会出现,一会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然驶来。

归纳:

满眼的山水风光开阔了作者的胸襟,感染了作者的心情,由此妙笔生辉: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青山绿水衬托着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然驶来,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齐读。

7、引读三、四句。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觉得这两岸的青山像在比高矮呢,读——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船由远及近,这两岸的青山就好像张开双臂在迎接他呢,读——

好一个“出”字啊,尽显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读——

8、引读全诗(出示幻灯片,配乐引读)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让我们和诗人一道坐上这只小船,望见了这样的山(出示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指读),望见了这样的水(出示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指读),小船顺流而下,从两山之间穿过,只见(出示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穿过狭窄的河道,看见的又是——“两岸青山相对出”(指读),又拐了一道弯,看见的还是——“两岸青山相对出”(指读),那是因为——“孤帆一片日边来”(齐读)。

9、(指名)生配乐朗读。

祖国山河如此壮丽美,谁来跟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次感受这青山绿水带给我们的享受。

10、师:

这首《望天门山》早已成为千古绝唱,现在就有人把它谱写成了一首歌曲(播放《望天门山》古诗新唱),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望天门山》改编的歌曲,同学们跟着一起唱。

11、师:

这么美的诗,让我们闭上眼睛,脑海中想象那美丽的画面,试着背诵一下,让它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指名背诵、齐背。

12、师:

这么美的诗,我们不但要背诵,而且要能默写出来,下面同学们拿出你的练习纸在背面“小练笔”处默写出这首古诗。

五、结语

同学们,祖国的山河壮美如画,许多文人墨客都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自己的优秀诗作,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六、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断)楚江(开)

碧水(回)青山(出)

孤帆(来)红日

18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是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自己以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

教学难点:

从一件件小小的事情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流程:

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

一.谈话导入:

母亲重病缠身,还想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呢?

作者又是

怎样怀念母亲的呢?

二.通读课文,检查至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

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花还没看,母亲却离“我”而去了。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生1:

作者对母亲的爱。

2: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问: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生3:

我是从课题“秋天的怀念”体会到的。

理解课题。

母亲是在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去世的,作者怀念秋天,就是怀念母亲。

三、细读课文,说说母亲怎样关心我的,即从哪些事上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

1、读课文,用“用——“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

2、反馈:

生1:

当我摔砸东西时,母亲便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注意我的动静;

生2: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花都死了;

母亲肝病严重,还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花,还要带我去吃我最喜欢吃的豌豆黄儿;

生4、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对“跑”“跳”之类的字眼不敢提;

生5:

诀别的最后一句话念着我。

四、反复朗读课文,通过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1、联系生活想一想,作者所写的这些事情都是一件件怎样的事情(小小的事情)

2、一件件小小的事情能不断地在作者的笔下涌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是怎么体会到的?

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我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会。

3、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

(这个环节通过讨论,懂得应该怎样尊敬长辈,关心长辈,关注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

四、加强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五、课外拓展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我摔东西时,躲

精心照料,花都死了

秋菊绽放怀念母亲病重还摧我,去看菊花爱“我”

不提“跑”“跳”等

第八单元告别童年

童年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方法。

2、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品的内涵。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方法。

2、我能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我能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品的内涵。

教学重点

抓住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教法

讲、思、议

学法

合作讨论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工具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请大家说说,你在假期里见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吗?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童年的朋友,会是谁呢?

是不是跟大家一样,写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

要知道答案,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吧!

二、作家简介

1.你了解到高尔基的哪些情况。

(提问学生,先由学生先说一说)

2.教师补充说不到的情况。

三、课堂互动过程

1.生字词语音检查(加点字注音)

先由教师小黑板出示下列词语,提问学生。

咕哝()噗噗()发绺()颤动()胸脯()兜起来()

马鬃()诅咒()两颊()镶银()嗅烟草()

然后由课代表教学生拼读这些词语,并当场听写“噗噗”“发绺”“兜起来”“马鬃”“诅咒”这几个词语。

2.各学习小组根据课文,各提出一个问题考察其他各组。

3.课堂讨论:

本课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家?

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练习

(1)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

(2)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

(3)本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

为何要简单的交代母亲?

(4)课文采用外貌描写的方法,请问作者具体写到了外祖母的方面?

(5)课文有几处写眼睛,为何要突出的写她的眼睛呢?

(体会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

(6)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问:

有哪几句是比喻句?

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

(7)课文出现两个破折号,作用是什么?

(8)结尾段的“黑暗”指什么?

“光明”又指什么?

(9)为什么说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四、课后练习

1.收集开学第一个星期本班发生的主要事迹,在练习册中写出三四件。

2.对课堂进行的外貌描写进行补充完善。

板书设计

我的梦想

童年的朋友回忆欢乐时光

感悟

教后反思:

20种一片太阳花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的特点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理解关键语句,反复诵读鉴赏、品评、积累语言;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

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感受太阳花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乐观饱满的热情,以及令人钦佩的生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理解太阳花个体生命的特点——生命如此短促,却又如此顽强。

通过阅读理解,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教学构思:

  课堂教学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以“阅读思考——讨论——解疑——拓展训练”的方式,通过朗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于学生的心里,熏陶情感,启迪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美育的目的。

此外,为了让学生能由太阳花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质的人,在3月5日学雷锋日的活动中,可有意识的稍微做了一点渗透,学习了雷锋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教具准备:

教师:

小黑板、录音机、太阳花的图片

学生:

认真预习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平时,你最喜欢那种花?

  (注意让学生说出花的主要特点)

  2.过渡:

刚刚我们讲了很多花,他们都各有各的美丽之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太阳花(板书:

太阳花),看到这个花名,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

的确,太阳花是因为特别喜欢阳光而得名。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笔下的太阳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

种一片太阳花(齐读课题)

  3.如果你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你打算安排哪些内容让读者全面地了解太阳花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

为什么种太阳花?

太阳花的样子?

种太阳花有什么好处?

……教师可板书在黑板上。

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的内容,现在让我打开书,看看作者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由于本课生字比较多,所以这一环节不要安排过多的要求。

  2.出示词语:

     焦躁 斑斓多姿 花圃 服侍

     乍开 缤纷 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慵懒无力 炽热 花蕾 贪婪

     充沛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1)自己读、开火车读、同位互读

  

(2)将自己在预习中对词语意思的了解与同学交流一下。

      (注意总结一些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内容与刚才猜测的有哪些是一样的,又有哪些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节板书的内容:

     为什么种太阳花

     太阳花盛开的样子

     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特点

     来年还种太阳花

4.默读课文,根据板书的线索,把课文划分四部分。

三、以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

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可为什么我们选择种太阳花呢?

  1.快速度浏览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

  指名说原因

  其一:

大家对色彩和花草的渴望。

  其二:

太阳花比较好“服侍”。

可是,太阳花像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很快开花了吗?

  关键是在学生的回答中,理解“莫衷一是”一词的意思。

  3.过渡:

太阳花终于开了,你能用一个来形容一下太阳花吗?

美)看到这么美的太阳花,人们的心情如何?

  4.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大声朗读5——8自然段,拿出笔,从文中找出写太阳花美的句子,看看它有哪些独特的美。

  指名学生读画出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总结并板书:

  

(1)色彩美:

主要是5——7自然段

  

(2)经久不衰(顽强的美):

第八自然段

太阳花顽强,且能经久不衰,可是你们知道一朵太阳花的寿命是多长时间?

(只有一天)

  5.仔细默读9、10自然段,看看它为什么能做到经久不衰、灿烂多姿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喜欢阳光

       抓住机会

       珍惜时间

       主动让位

是啊,正是因为太阳花善于抓住机会,喜爱阳光,又能主动让位,所以,它能经久不衰,它总是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那你面对这样的太阳花,有何感想呢?

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却能做到灿烂多姿,这给你什么启示呢?

大家来齐读第十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6.齐读第十自然段

  

(1)小组讨论后,指名说(学生可根据板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果学生能联想到雷锋,可引用一句他的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并由此揭示课文“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

 

(2)小结:

刚才同学讲了很多的启示,是的,太阳花就像那些顽强拼搏的人;

像那些珍惜时间的人;

像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它能经久不衰,流芳百世。

所以,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向太阳花学习,人在整个历史生命长河中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也是很短暂的,只有好好利用它,我们才能完成生命赋予我们的使命。

  7.过渡:

太阳花很美,所以作者很喜欢太阳花,以致她有了一个什么愿望啊?

(来年春暖时分,还要种一片太阳花。

)对!

正是因为太阳花有它独特的美,作者爱上了太阳花,你们喜欢吗?

  8.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这篇课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作业:

  课下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太阳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体会感情,个性化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互评,从评价中体会怎样读书更能表达感情。

  3.再读,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二、学习生字

  1.小黑板示字:

躁斓圃侍乍缤偃蕉慵炽蕾婪沛旺昌

  2.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

  3.学生观察生字,写自己最拿手的生字。

  4.集体交流是怎样写好的。

  5.选学生认为难写的字,集体交流怎样写好,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斓偃蕉慵”的结构;

“沛”不要把字形写错。

  6.学生写字。

  7.展示学生作品,评议“小小书法家”,交流经验。

三、积累词语

  1.这篇课文有许多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你认真找一找。

  2.学生活动、交流:

   斑斓多姿  鲜艳夺目  郁郁葱葱  银粒儿  短促  花蕾

   慵倦无力  缤纷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空暇  贪婪

   莫衷一是  灿烂多姿  生机勃勃  经久不衰 炽热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充沛    乍开   服侍

  3.你能选其中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4.设计摘录卡,积累词语。

  1.查找有关花的词语,摘录在摘录卡上。

  2.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词语。

   

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1、知识目标:

学会文中生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节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对象:

小学二年级生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一: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对“瀑布”这个事物进行想象和思考,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瀑布的特点。

针对大家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瀑布,同时展示从各个方位看到的瀑布的图片,加以解说。

2.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提出“读诗,解诗,赏诗,悟诗”四个步骤。

二:

教学内容呈现

1.读诗(诗歌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听配音朗诵,并指出生字词)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庐lú

紫zǐ川chuān

(一)提问:

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知诗人。

李白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

奇特的想象,比喻;

出神入化的夸张。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

2.解诗(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生”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

太阳。

香炉:

香炉峰。

紫烟:

紫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