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修学意义一文稿Word文件下载.docx
《道次第修学意义一文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次第修学意义一文稿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另外,我们一方面通过观念的转化,同时也通过正确的观念的获得,我们获得了这些正确的观念之后,最主要我们还要把它落实到心行上。
通过心行,要通过心行上,就像我们讲的这个发心,菩提心的教法,我们首先需要从知识上知道菩提心是一种什么样的特征,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用心方法。
我们需要在技术上知道它,知道它的这种用心的方式。
当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要去熟悉。
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内心世界里面,我们在无尽的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心理力量。
我们想一想我们的自我,我们的我执有多大;
我们想一想我们的贪心有多大;
想一想我们的嗔恨心有多大;
想一想我们的我慢心有多大;
想一想自己的嫉妒心有多大;
想一想当我们烦恼的时候,那种烦恼的力量主宰着我们的时候,支配我们的时候,我们那种不舒服的状态,那就是体现了心的一种力量。
其实左右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心念,就是我们的心态。
我们的每一种心念不是天生的,它都是在我们无尽生命的延续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我们不断地去训练贪心,我们不断地去训练嗔恨心,我们不断地去训练嫉妒心,我们不断地去
训练虚荣心,我们不断地去训练贪吃的心、贪睡的心、贪色的心、贪名的心,因为不同的训练,所以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形成了不同的众生,芸芸众生,种种差别。
当然这种训练不是有意的训练,而是一种习惯,习惯性的积累,它已经达到任运的程度。
当我们要贪的时候,看到一个好的东西就贪了,根本不要费劲;
听到不喜欢的话,我们很自然的就不喜欢、就讨厌、就嗔恨;
想到自己的长处,就觉得飘飘然了,一点都不要费劲。
为什么不要费劲?
因为它已经习惯了。
那么我们现在也要把这个菩提心,训练到这样的程度,我们一切众生,看到每一个众生的时候,都自然地能够生起平等心,都自然的能够生起慈悲心。
如果我们的心,我们发菩提心,这种心的活动情况,也能跟我们生起贪心,生起嗔恨心那么自然地话,那么就说明我们的心已经接近佛菩萨了。
所以我们说发心,不只是一句口头,关键还在于训练,不训练,你不每天这样去做,我们就会有很多心。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心,看到不同的人我们有不同的心,看到家里人,看到你尊敬的人,看到没有关系的人,看到你讨厌的人,看到对你有仇的人,看到对你有恩的人,看到你爱过的人,看到你恨过的人,你的心都不一样。
想一想看是不是?
说明我们的心灵世界是很复杂的,我们心理因素是非常非常的复杂。
这叫什么心呢?
这叫凡夫心。
凡夫心种种差别,我们现在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就要训练一种心来代替这一切心。
那么这一种心是什么心?
就是慈悲心,就是菩提心。
佛菩萨就是一种心,就是慈悲、智慧,没有别的。
而我们有很多心,所以我们的心,心念无常,我们的心每天都是变化无常,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开心,什么时会痛苦,我们要痛苦的时候想不痛苦做不到,要开心的时候忘乎所以,每天这个心,总是在七上八下。
那如果我们只有无限的慈悲心和无限的智慧,那我们就会每天都活得很开心。
因为真正能伤害我们的,我们能感觉到的就是我们的心,所以我们需要很清楚的是,我们修行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无非就是训练自己的心。
当我们把这样一种菩提心训练起来了,养成一种习惯,所谓训练,事实上就是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当它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你不要费太大的力气。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有的人有虚荣的习惯,有的人爱穿衣服的习惯,喜欢穿漂亮衣服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习惯,都有不同的习惯。
那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发心,发菩提心,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如果变成习惯了,那我们即使没有修行,我们即使在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功德也在无穷无尽地增长,尽虚空遍法界的增长,那个时候我们的修行就省力了。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心行作为基础,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与佛菩萨的功德相应,与佛果功德相应。
我们无论诵什么经,我们做什么事情,那都是一种佛果,都会成就无量功德。
反过来,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一种训练的话,我们即使每天在诵经,我们每天在念佛,我们每天在做很多善行,盖庙、弘法,但是因为我们没有想着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只想着名、利,因为
我们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我们即使做了再多的好事,最终成就的还是凡夫心。
你做了再多的好事,但并没有办法提高你的品格,并没有办法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你的生命素质。
所以,我们想一想我们很多人,说我在念佛,可我的烦恼为什么还很多呢,我的执著为什么还很多呢?
我的牵挂为什么还很多呢?
那我们需要想一想的是什么?
我们念佛的时候是用什么心去念?
我们做善事的时候是用什么心去做?
除了我们没有念佛以外,我们每天又是怎么用心?
每天都在贪嗔痴里面,所以这样的修行自然也就不容易用上去,所以修行的根本就是发心。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首先要发心,我们每天都要带着这样一种心来学,要养成一种习惯。
不只是学习佛法,包括别的事,每做一件事情,像《华严经·
净行品》里,它就是帮助我们做这样的一种训练。
所以就是不在于懂的道理多少,关键我们领会了多少,我们能用的多少。
当然作为我们要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要弘法,那我们还是要学习很多经教。
当然从个人的修行来说,你也还是要有相应的知见、正见作为基础。
我们现在佛教界存在的问题就是闻思这一块比较薄弱,教理不发达,所以盲修瞎练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正见也是很重要的,正见就是眼睛,如果没有正见,就像没有眼睛,没有眼睛那就很危险,盲修瞎练,最后不知道会修到哪里去。
所以一个是发心,一个是闻思的见。
这个是从我们修学佛法上来说,这个是很根本的东西。
我们预科三年的学习,我们对大家的这种培养,我们是有计划的,有目标的,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这个跟一般的佛学院也还是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发现不论是汉传还是南传还是藏传,整个佛法的体系,它还是有一些非常核心的东西,只是佛法太博大精深了,很多人不知道佛法的核心,最核心的一些内涵是什么?
当然因为佛法在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汉传佛教这个传统---汉传佛教的传统是什么呢?
传统也就是这个八大宗派。
宗派佛教,我个人感觉,它也是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
另外佛教通过---中国佛教是到隋唐进入鼎盛,那么明清以来衰落,尤其是经过了文革的摧残,所以现在整个佛教界,这个信仰是比较混乱的。
所以很多人学佛多年依然无所适从,学不知道该怎么学,修也不知道该怎么修,修就是念佛或者打坐。
对于念佛、打坐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流行的说法。
那么这些说法是不是都很对呢?
其实不少也还是有问题的。
当然其他语系也有其他语系佛教的问题。
比如像藏传佛教,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佛教,它固然在修行上,在道次第上,有它一些好东西,有很精彩的一些东西,但是,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一般的人,一般的民众,事实上他是没有能力去接触这些很精髓的东西。
所以一些藏传佛教到汉地来弘扬,也是比较混乱,那些喇嘛活佛到汉地来的非常多,但是来的真正发心的非常好的有素质的也并不是很多。
我们汉地这些人对藏传的佛教,多数这些
信众也还是盲目性比较多,所追求的这些东西都是一些现实的功利,比如说帮忙预测一下,算命、看相、求财、发财,保佑,然后就是供养,都是这些东西比较多的。
所以总体上来说,整个佛教界的信仰现象,也还是比较混乱。
现在很多佛学院的教学,走的也是一种学院的路线。
什么叫学院的路线呢?
就是中国佛教的教育自古以来,比如说古代的时候,有宗派的教学,什么叫宗派的教学呢?
比如说天台宗有天台宗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华严有华严的教学体系,禅宗有禅宗的一套教学方法,净土宗有净土宗的教学方法。
你看现在的日本的寺庙还保存着,比如说唯识宗,唯识宗有自己的一套修行功课,天台宗有天台宗修行的功课,不像我们现在的寺院,天下的和尚,天下的寺院一本经,念的都是一样的,因为中国的佛教从明清之后,走向一种融合。
那么早期中国的佛教宗派,宗派有宗派的教学。
我们现在的这种学院式的教育,是从清末明初引进了西方社会的学院式教育,最早从杨仁山办这个祇园精舍,后来陆续地,各个寺院也开始办学,这个学院的办学基本上也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
但是这种学院办学是不是很适合佛教界的这种培养人才呢,事实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佛学院,因为现在学院的办学是属于综合性的,一方面除了佛学以外,还有大量的文化课程,另外佛学上学的也比较杂,开设的课程多,涉及的面广,没有一个很核心的一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
所以学员,虽然说各地办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毕业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是真正成才并不多。
历年以来佛学院毕业的学生,至少我看几千上万,全国有二三十所佛学院,从八零年开始办学,但是现在出现在佛教界弘法的,能写的,能讲的,其实并不多,真正走在外面弘法的这些法师,没有几个的,所以这也是说---还有不少这些学僧通过佛学院的学习,信仰谈化,这种现象也很普遍。
所以为什么有很多老和尚,对佛学院不是很信任,特别像北方的这些道场,不太愿意把这个徒弟送到佛学院学习,也有他一定的道理,这也是说,很多时候佛学院出来了,能说不能行,真正能说吗,真正说也说不清楚,但我们这个研究所还是有所不同,我们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从教学、弘法,包括我们现在在编的书,戒幢佛学论丛、杂志,我们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
那么这种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基于我们对佛教的核心内涵的理解,佛法的核心是什么?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们究竟要获得什么,我们究竟要成就什么,这个我们需要很明确。
通过我多年对佛学的研究,自己修学的过程中,参照了藏传、南传,我也逐步发现佛法最核心的一些要素。
那么这个核心的要素,也就是我在年初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也就是《汉传佛教的反思》。
我提出了五大要素,这个五大要素,第一菩提心;
第二个就是见,就是闻思的正见,或者叫空性见,或者叫唯识见,或者叫阿含的苦空无常见无我见,或者叫禅宗、大圆满的叫
如来藏,如来藏的见,大圆满见,大手印见,这个第二个就是见。
第三个就是止观,如何把这个见落实在心行上,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止观的实践。
止观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佛法之所以成为佛法,它的主要原因所在,如果说佛法的所有这些知见,如果不能落实到心行上,不能落实到止观上,那么我们所学的佛法将会成为一种哲学。
所以哲学界的研究跟佛教界的研究不同在这里,我们是要从闻思走向修。
而哲学界的研究,文化界的研究,它就是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的思考。
那我们的关键就是把它落实到止观上,我们所有教理的学习,我们终归都要把它落实到止观上。
所以止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有教理的基础,又有一种技术性的东西。
这种技术性的东西就是怎么用心,我们所学的教理落实到止观上之后,应该如何用心,那么在这个层面多多少少需要有老师的特别指导,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传承的问题。
各个宗派的修学都有自己的一些传承。
这个传承就是用心的方法。
这属于一种技术的层面。
所以止观---然后就是一个道次第的问题,修学要有一个次第,我们说顿悟成佛固然是好,但是这个顿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就像有人说这个吃饼,吃了七个才饱,他觉得那我吃第七个就好了,干吗还要吃前面六个,吃前面六个不是浪费了,事实上吃到第七个饱,是因为前面有六个的基础,所以顿悟还要有渐修,没有渐修,没有次第,没有天生的顿悟,所以说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
就像我们说,所有的文学,哲学的创作灵感,它都是来自一个积累,一个不是搞文学的人,如果说没有一点文学的细胞,或者没有一点艺术的细胞,他不可能会有这种文学或者艺术,这种敏感和智慧的火花。
我们说像六祖惠能,一听到《金刚经》,在这个内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震撼,很多人可能会很羡慕,可是,是不是说很多人,为什么其他人听到《金刚经》就没有感觉?
为什么六祖惠能听到在内心里就能产生极大的震撼呢?
如果这个道理用《金刚经》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所以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因为有这样的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在宿世种下了这种根基,所以听到《金刚经》才会有震撼。
这个在我们弘法的过程中就非常明显,有的人你怎么跟他说也没有用,有的人自己,你随便跟他一说,他好像有一种猛然醒悟的感觉。
有的人学佛怎么学也不容易上路,有的人一学,你给他讲一些很简单的道理,他就上路了。
这个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是一个素质,这就是一个善根的问题,善根的深浅。
那么这个善根的深浅又是从哪里来的?
善根的深浅也不是天生的,它也是一个积累,所以要有道次第。
没有次第的话,就会无从入手,尤其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对普通人来说,那些根机特别好的人他无所谓,他随便哪里都可以入手的,就像特别有本事的人,你有路也好没有路也好,他可以飞檐走壁,没有路没有楼梯他也能爬到屋顶上。
可
是如果对一般人来说,你给他楼梯,楼梯搭不好,他爬到一半还会摔下来,所以不一样。
这个人跟人不一样的,要看看自己,不要觉得,就是说,所以不同的法门,它有不同的对应性,对应不同的众生的根基。
那么这个次第,次第也是不可缺少的。
佛法的修行它还是需要有一个常规的次第,也就是大家都可以走的这样一条路。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走这个条路,但是它要有一种大众化的。
因为毕竟多数人,芸芸众生,多数人都是大众化的比较多。
我们就像说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思想的人并不多,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随大流生活,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随大流生活。
所以才需要有一种比较常规的,适合大家走的路。
这个很重要,也就是道次第。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戒律,戒律也很重要的,所有人修行都是要以这个戒为基础。
由戒生定,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戒也是无上菩提之本,但戒不是一切,它只是一个基础。
过去我们有的人把这个学戒,夸张戒律的作用,以为学戒就可以了生死,就可以成佛,这是不对的。
所以戒只是一个基础,菩提心是根本,正见是关键,所以这个五大要素,其实我们成佛修行,整个佛法的内涵,不外乎就是这五大要素,任何一个宗派的修行,它都不能离开这个五大要素,如果它这个宗派,这个五大要素不完整的话,那么这个宗派要出问题的,这个宗派不容易修好的,甚至在修的过程中,甚至这个宗派,它就没有办法长期的发展下去。
它会衰落下去的。
所以我们中国的传统宗派,有不少宗派,它在弘扬中逐渐衰落,或者说我们有时候,我们接触了一个宗派,在修行上觉得很困难,修不起来,原因也是跟这个五大要素的缺乏,这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这个研究所的课程设置,我们基本上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按照这个五大要素。
有重视知见方面的,有重视发心,菩提心、出离心,这是我们课程设置的一个重点。
我们以后将会给大家讲《入菩萨行论》之类的,属于菩提心这一块的,见的这一块,它的力量也比较强的,还有止观、道次第、戒律。
我们整个课程的设置基本就围绕着这个五大要素展开。
那么我们现在要讲的这《道次第论》,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个《道次第论》基本上就是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个五大要素的一部论典。
所以这个《道次第论》的开设,是我们这个研究所的教学,也是我们大家在学习佛法中的一个奠基之作。
我们学佛之后,因为佛法太博大精深了,很多人学习了很多年总是不得要领,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因为现在的佛教界,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是有一种迫不及待,所以我们研究所也想要快速地出人才,快速培养人才,也就是我们希望在短时间之内,希望大家对佛法核心的东西就能够领会,就能够掌握,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其他的一些经论。
这样我们就能够在佛学的学习上、研究上,对未来的弘法
,你们能够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所以这个《道次第论》呢,它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好的一部论典。
这部论典是藏传佛教的著作,但不是密宗,我们要搞清楚欧,它是藏传佛教,但不属于密宗的,它是属于显教的。
宗大师有两本论,他的著作里有两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一部就是《菩提道次第略论》,还有一部就是《密宗道次第略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就是属于显教的一部,对修行的一部纲要书,指导性的纲要书。
还有一部就是属于《密宗道次第》,是属于密宗方面的。
这一部《菩提道次第略论》在格鲁、在藏传佛教中,它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
我们汉地有这一部论典,主要是在民国年间,法尊法师当时在民国年间,汉地有一大批法师到西藏去求法,其中有法尊法师,他翻译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因为这个《菩提道次第论》有四种意本,我说的意是同意的意,不是翻译的译。
有《菩提道次第广论》,有《菩提道次第略论》,还有《菩提道次第摄颂》。
《摄颂》也就是《极略论》,还有《三主要道》,三主要道其实也就是把这个《道次第论》最核心的东西,用偈颂的方式非常的简练地写出来的,所以整个这一部论是非常重要。
因为宗大师他为了能够让不同的人,不同根机的人都能接受这个菩提道的教法,所以它最早写出这个《广论》之后,后来觉得这个《广论》,《广论》太广了,我读了都比较懒得去读,二十六七卷,然后那里边旁征博引,对每一个问题,从各种知见上去抉择,还有批判当时的各种说法,看起来确实比较繁琐,所以宗大师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写《略论》。
《略论》也就是把这个《广论》最核心的内容把它整理出来,所以这个《略论》是《广论》的略本,其实读《略论》跟读《广论》,它是一样的,对道次第内涵的把握,其实它是一样的。
那还有《极略论》就是《摄颂》,那就更简单了,一个比一个简单。
当年法尊法师翻译了《广论》,还有翻译了《摄颂》,翻译的还有《三主要道颂》。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略论》,它是大勇法师翻译的,大勇法师也是民国年间到藏地去求法的一个大德,也是太虚大师门下的。
太虚大师为了弘扬道次第,为了弘扬、学习藏传佛教,当年他就在四川这个地方,成立一个汉藏教理院,派一些人到藏地求法,其中有法尊法师,大勇法师,还有一个观空法师,很多,不止这几个,当年法尊法师翻译了《广论》出来之后,太虚大师他就非常赞叹,还专门为这个《广论》写了一篇序言,对这个《广论》非常赞叹。
因为他觉得这个《广论》它这整个修行上的建构正好可以弥补我们汉传佛教的不足。
所以太虚大师后来基本上也是按这个《广论》,他也写了一本,也是叫《佛法概论》之类的,他也是根据这个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也就是根据这种三士道的建构,还写了一本《佛法概论》。
另外印老他也写了一本《成佛之道》,这个《成佛之道》我想他也是受到《菩提道次第论》的启发,所以《成佛之
道》基本上也是根据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这样一个建构,你看这个共字用的,跟这个《道次第论》三士道的这种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它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突出这个共字的重要性,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汉地的佛教过去存在这种小乘和大乘的一种对立。
学大乘的人瞧不起小乘,瞧不起这个解脱道,轻视解脱道,有这样的一些毛病,所以实际我们现在汉传佛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就是我们学习的是大乘,但是我们的发心,其实我们多数人并没有领会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
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什么?
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是菩提心。
但是很多人学大乘,事实上他发的是出离心,不是菩提心。
你看那些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想着个人了生死,住山唯恐不深,很少想着要利益一切众生。
这种心态,这种发心,其实是非常少的,所以在发心上,其实多数人都是想着个人解脱。
那如果你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