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541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doc

2016-2017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教学简析

(一)研究物质层面:

必修2中只学习了几个有限的有机化合物,像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

选修课程要丰富代表物的类型,增加新的物质——醛。

其次,每一类有机物中,必修仅仅研究简单的代表物的性质,选修课程要丰富学生对一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类别。

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分类、组成和存在的认识从代表物上升到类别。

(二)从认识水平、能力和深度的层面。

对于同样一个反应,在必修阶段只是感性的了解这个反应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到了选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描述的阶段,而要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进行分析和解释:

基于官能团水平,学生需要了解在反应当中官能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变成了什么。

2.能够实现化学性质的预测:

对化学性质有预测性,对于给定的反应物能分析出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反应产生何种产物。

3.明确结构信息:

在预测反应的产物的基础上,能明确指出反应的部位,以及原子间结合方式,重组形式,应该基于官能团和化学键,要求学生了解官能团的内部结构。

例如羟基的氢氧键是能够断裂的,羟基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连接在碳原子上的,而碳氧键是可以断裂,进一步,还可能了解这个原子的成键环境。

(三)从合成物质层面:

选修阶段要从碳骨架上官能团的转化来认识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从转化与合成角度认识认识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反应前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能够顺推,逆推。

二、教学目标

《有机化学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考内容的重点选考部分。

它是为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共设置了三个主题: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烃

2.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3.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安排于高中二年级,是在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2“有机物”的认识基础上拓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更有系统、有层次加深认知程度。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及配合物的性质形成及应用等内容。

包括5个专题,其中专题二、专题三是教学重点。

从知识体系上看是在必修二的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比较全面掌握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2)深入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3)充分领略物质结构的无限风采和无穷变化的动态之美,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懈追求的兴趣、信心和勇气。

三、具体措施

1、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

优化。

2.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

规工作。

树立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

步提高。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4.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

教师教学中要围绕这一主线对各类有机化合物进行详细的讲解。

让学生理解,虽然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数目巨大,但有规律可遁,有方法可用,并不是生搬硬套,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掌握。

5.精选测验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并且要注意习题的讲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不同试题间的关系,将各类习题和知识板块进行归纳、归类总结,形成知识网络,以方便学生掌握,并有利于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应用。

选修教学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总结,不孤立的进行教学,把握当前内容为主,连带复习前面的知识,最好以练习的形式出现,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6、充分了解学生,事半功倍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部分存在着如下缺陷:

  

⑴对各类主要官能团的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不牢,容易混淆。

⑵知识网络化程度差,对大型推断题没有思路,不能很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应用。

  

⑶书写方程式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2.13—2.17

《认识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5

第二周

2.20—2.24

《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

5

第三周

2.27—3.3

《脂肪烃》

5

第四周

3.6—3.10

《芳香烃》

《卤代烃》

5

第五周

3.13—3.17

《醇、酚》

5

第六周

3.20—3.24

《醛、羧酸》

5

第七周

3.27—3.31

《糖类、油脂、蛋白质》

5

第八周

4.3—4.7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

第九周

4.10—4.14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5

第十周

4.17—4.21

《分子构型与物质性质》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5

第十一周

4.24—4.28

期中复习阶段

5

第十二周

5.2—5.5

期中考试

5

第十三周

5.8—5.12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5

第十四周

5.15—5.19

氧化还原反应

5

第十五周

5.22—5.26

会考期间

5

第十六周

5.29—6.2

离子反应

5

第十七周

6.5—6.9

高考期间

5

第十八周

6.12—6.16

钠及其化合物

5

第十九周

6.19—6.23

期末复习阶段

5

第二十周

6.26—6.30

期末复习阶段

5

第二十一周

7.3—7.7

期末考试

5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