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537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doc

高考密码生物猜题卷2

适用:

新课标地区

1.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根据多年来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研究,揭示了两条遗传的基本规律,因尔公认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B.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正确性

C.科学家们通过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D.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下列过程中,涉及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突触前膜分泌释放递质

3.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统计多个视野可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居多

B.观察被苏丹Ⅲ染色的花生子叶切片,可见细胞中有被染色的蛋白质小颗粒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用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就越大

B.在一定光照强度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随之增强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5.某四倍体植物的某细胞核含2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且细胞中存在纺锤丝,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对F1进行测交,后代出现1:

1的分离比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合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传递规律,得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

7.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对幼苗进行病毒感染,去掉所有不抗病个体,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2 B.1/4 C.5/18 D.5/36

8.经调查,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共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分别用X、Y、Z表示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变化成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可以称之为群落

B.变化前后该群落的丰富度没有发生变化

C.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D.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没有选择性的结果

26.(14分)Ⅰ

(1)右图表示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对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的不同影响。

请据图判断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表明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春末晴朗白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时刻、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如图所示,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产生量的变化分别为。

(2)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

用于CO2还原;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较高。

27.(19分)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可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结构。

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如果用a刺激神经,神经细胞的膜内产生的电位变化为;c处电位计的变化情况为,这样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c处电位计的变化情况为,原因为。

(3)实验一段时间后,a处给一刺激,c处有偏转现象,但是骨骼肌没有反应,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损伤部位呢?

请你写出实验方案。

34.(8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就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

我们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此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应包括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①其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涤后的红细胞多数要置于中,可以使细胞。

(2)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进行纯度鉴定。

其中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药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细菌细胞;第二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小鼠等动物的细胞。

前两个阶段都是进行细胞培养,提取药物。

第三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高等动物体,饲养这些动物,从乳汁、尿液等中提取药物。

(1)将人的基因转入异种生物的细胞或个体内,能够产生药物蛋白的原理是基因能控制

过程(以遗传信息图示表示)。

(2)为了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可以用技术使目的基因在生物体外大量扩增。

(3)由于重组DNA分子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频率,所以在转化后通常需要进行

操作。

(4)利用转基因牛、羊乳汁提取药物工艺简单,甚至可能直接饮用治病。

如果将药物蛋白基因移到动物如牛、羊的膀胱上皮细胞中,利用转基因牛羊尿液生产提取药物比乳汁提取药物的更大优越性在于:

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填性别)动物可生产药物。

【答案与解析】

1.C孟德尔是通过多年的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遗传的两条定律;活体细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含有转化因子;沃森与克里克当时提出的是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C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发生DNA分子的复制与蛋白质的合成;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使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水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分泌释放递质是类似于胞吐(外排)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3.C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在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在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用高浓度的溶液都可以使细胞失水。

4.A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而光照强度与呼吸速率基本无关;CO2的固定过程的确发生在叶绿体中,但是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可以是有氧呼吸的过程,也可以是无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均在细胞基质中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ATP是物质)。

5.C细胞核中20条染色体和20个DNA分子,说明没有染色单体,不可能是有丝分裂的前、中期,也不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也不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存在缍锤丝,说明处于分裂过程中,不可能为D选项;四倍体的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应该是4的倍数,则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应该是8的倍数,所以不可能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所以最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6.B选项A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选项C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现型是一样的;孟德尔时代还没有明确基因、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传递规律。

7.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对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相对性状来说,F2中出现性状分离,并且两对相对性状之间是互不干扰的,对于F2来说,抗病个体占12/16,感病个体占4/16,所以通过病毒感染,去掉了4/16,在剩下的12份中,有芒个体也应该占1/4,所以F2中剩下9份基因型为(设抗病基因为A,感病为a,无芒为B,则有芒为b。

)2AaBB:

4AaBb:

1AABB:

2AABb,这些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后代中A-bb出现的几率为(3/4)(1/4)(4/9)+(1/4)(2/9)=5/36

8.B食物链是由生产者与消费者两部分构成的,不包括分解者,而群落指某一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落的丰富度是指种群数目的多少,所以变化前后种群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生产者中(每一营养级从左到右的柱条依次标记为1,2,3,4,5)X1和X3基本没有变化,X2明显减少,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X2的减少很可能是下一营养级的某种生物大量捕食的结果;对于第三营养级Z来说,Z1不变Z2增加,说明对捕食对象有明显的选择性,否则它们的变化幅度应基本相同。

26.I

(1)B(2分)在低浓度CO2条件下,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2分)

(2)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释放CO2量(2分)

(1)减少(2分)不变(2分)

(2)ATP、NADPH([H])(2分)温度(2分)

解析:

Ⅰ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密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由图可知在低浓度CO2条件下,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影响;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即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为0也就是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0,表示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释放CO2量;

Ⅱ在曲线a中,13时处于正午太阳光强,为减少水分的散失,气孔关闭CO2进入量减少,暗反应阶段速率降低,所以C3化合物的产生量减少,C5化合物的产生量不变;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ATP、NADPH([H])用于CO2还原。

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即光合作用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