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汇总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512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汇总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汇总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汇总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汇总例.docx

《高中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汇总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汇总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汇总例.docx

高考历史常考的易错易混点汇总56例,考前需要核对一遍!

一、中国古代史

1.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是姬姓王族,故被分封的诸侯都与周王有血缘关系。

(×)

提示:

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

2.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固定的。

(×)

提示:

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

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是士的大宗,士对卿大士而言是小宗。

3.秦推行郡县制,故郡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

(×)

提示:

秦推行郡县制,但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4.君主专制就是中央集权。

(×)

提示: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5.“封建专制”等于“封建制度”。

(×)

提示:

“封建专制”专指封建社会的个人独裁统治;“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

6.元朝中央设置中书省,其职能与唐朝三省制的中书省职权相同。

(×)

提示:

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7.明清内阁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续,是法定的一级中央机构。

(×)

提示:

明代以前丞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是“百官之首”;明代内阁制并非法定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对皇权也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制约作用。

8.小农经济就是自然经济。

(×)

提示: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其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相联系加深。

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和商品经济对立,具有排斥社会分工,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特点。

9.自然经济下农民生活很富足。

(×)

提示: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基本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事实上,封建制度下农民的赋税、徭役负担沉重,生活非常艰苦。

10.官营手工业在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就是家庭手工业,一直处于次要地位。

(×)

提示: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分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官营手工业是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产品不在市场流通,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是民间私人经营方式,产品主要用于民间消费,产品在市场流通,受到政府的压制,但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小农经济的附属,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11.“海禁”政策就是“闭关锁国”政策。

(×)

提示:

“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禁止本国人民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

1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

提示: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腐朽的专制制度。

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衍生物,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具体原因。

13.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孔子提倡的“仁”。

(×)

提示: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把它进一步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14.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就是孔子、孟子的“儒学”。

(×)

提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先秦时期的儒学,而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15.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看待世界本原、认识途径不同,故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彻底否定。

(×)

提示: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然在认识世界本原、途径不同,但二者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16.明清之际批判思想针对理学进行了批判,彻底否定儒学思想。

(×)

提示: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针对理学束缚、君主专制等腐朽制度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揭露批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们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因而,明清之际批判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17.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挥作用。

(×)

提示:

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说没有发挥作用。

任何重大发明和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18.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相同。

(×)

提示: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传统科学严格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主要表现为把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经验积累、整理;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传统科技重综合,近代科技重分析。

传统科技善于全面观察现象,直接从这些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则是很薄弱的;近代科技善于运用分析法,近代弗兰西斯·培根将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传统科技重实用,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用逻辑方法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

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19.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是画景。

(×)

提示:

中国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或“诗意画”。

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鸟等。

表现手法以水墨或淡设色写意为主。

虽然从取材和外在形式上是写景,实际不是写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二、中国近代史

20.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就是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

提示: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1.林则徐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因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的虎门销烟。

(×)

提示:

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处于君主专制社会末期,政治腐朽,经济、军事落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

而同时期的英国经济上工业革命率先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军事上装备先进,具有海上霸主的地位;积极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故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是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因素。

而中国的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22.《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是l853年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是试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而《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歼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二者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23.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

提示: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4.五四运动取得了完全胜利。

(×)

提示:

五四运动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和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但是其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并没有完成,因而五四运动只是取得初步胜利而不是完全胜利。

2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合作才是党内合作。

(×)

提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既不是两党合并,也不是党外合作,而是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政治、组织、思想上的独立性。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而不是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共同抗日,但是中国共产党拥有自己的政府、军队等。

26.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故国民大革命没有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提示: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加之以陈

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这里的失败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但是国民革命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7.新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提示: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国民平等权利、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和评价地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三大政策是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

新三民主义中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精髓。

28.工农红军长征是为了宣传革命思想而进行的必要战略转移。

(×)

提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传播了革命思想,撒下了革命的火种,促进了北上抗日。

但是长征是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29.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错误。

(×)

提示:

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但并没有清算“左”倾错误。

“左”倾错误的清算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30.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

(×)

提示:

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

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31.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工业化。

(×)

提示:

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32.洋务运动是中国政治、经济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

(×)

提示:

近代化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洋务运动主要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军事、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并未变革政治制度,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3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