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488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缆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光缆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光缆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光缆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光缆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缆验收规范.docx

《光缆验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缆验收规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缆验收规范.docx

光缆验收规范

电力通信光缆工程施工规范

目   次

前    言 III

1 总则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2

4 光缆的出厂检验 2

5 光缆材料的运输和仓储 2

6 光缆的到货检查和验收 3

7 线路复测 5

8 光缆配盘 6

9 光缆敷设 6

10 光缆接续 21

11 光缆成端 23

12 竣工验收 23

附录1光缆开盘测试报告 28

附录2直埋光缆底宽和顶宽及埋深要求 30

附录3 气送光缆硅芯管规格、性能和埋深要求 31

附录4 架空光缆的净距、挂勾程式和敷设工艺 32

附录5光纤接头、光纤编号及光纤色谱表 34

附录6光缆全程损耗测试记录 36

附录7竣工技术资料 37

附录8本规范用词说明 54

 

 

 

 

 

 

 

 

 

 

 

前    言

电力通信光缆是电力系统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规范和完善电力通信常用光缆的施工方法,保障光缆工程的建设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参考资料在正文“2.引用标准”中给出。

本规范的附录2、附录3、附录4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的附录1、附录5、附录6、附录7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广电通信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

广电集团电力通信中心、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李杰、何杰、林卫铭

电力通信光缆工程施工规范

1 总则

本规范规定了电力通信用光缆运输和仓储、到货开盘检验、安装和施工、竣工和验收要求,是电力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适用于本系统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电力光缆线路工程。

各种光缆线路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本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工程中不准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

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光缆通信线路,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和普通光缆。

本规范未列入之内容按设计文件办理。

本规范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广电集团公司。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2357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

GB/T9771-2000(所有部分)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GB/T15972-1998(所有部分) 光纤总规范(eqvIEC60793-1-1995)

GB/T7424.1-1998 光缆第1部分总规范(eqvIEC794-1-1-1996)

GB/T7424.4-2003 光缆-第4部分:

分规范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结器第1部分:

总规范

DL/T832-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788-2001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767-2003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用预绞丝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766-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丝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YD/T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YDJ44-89 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JB/T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IEC60794-4-1-1999 光缆第4-1部分:

用于高压架空电力线的光缆

IEC 60794-4:

2003 光缆第4部分:

分规范-沿电力线架设的光缆

IEEEStd1138-1994 用于公用电力线路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IEEE标准

EN187200:

2001 电子元件质量保证一致体系—分规范—沿高压电力线(OCEPL)架设的光缆

3 定义

3.1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

具有普通架空地线和光纤通信能力双重功能的复合线缆。

3.2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

自身包含必要的支撑系统可在电力杆塔合适位置上加挂的介质光缆。

3.3 普通光缆

   用于常规埋地、管道或架空的光缆。

3.4 光单元

由光纤及其金属和/或非金属保护材料构成的光缆部件。

3.5 额定拉断力(RTS)

ADSS和OPGW结构的计算拉断负荷。

3.6 最大允许张力(MAT)

ADSS和OPGW在预期最恶劣运行条件下的最大张力,一般推荐为40%RTS。

4 光缆的出厂检验

在光缆交货前,应根据合同进行出厂检验,除非另有约定。

   必要时,应根据约定进行光缆与金具的适配性检验并签署验收报告。

5 光缆材料的运输和仓储

5.1 光缆的包装和盘具要求

5.1.1光缆产品应盘装出厂,小尺寸的软光缆或设备内光缆可成圈出厂。

每盘(圈)光缆只能是一个制装长度,除非另有约定。

5.1.2光缆应紧密整齐地绕在包装盘上,每盘实际长度应根据经确认的配盘表规定的长度,不充许负公差。

光缆的外端应当牢固的固定在缆盘内,两端应密闭并具有表示端别的颜色标志。

通常,始端A为红色,末端B为绿色。

其内端在不损坏缆盘的情况下应能很容易的移出不少于3m的长度,供性能测试用。

5.1.3缆盘的筒体直径、最外层与侧板边缘的距离参见表1。

5.1.4缆盘上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和产品商标;

b)光缆标记;

c)长度;

d)毛重(kg);

e)制造年、月;

f)表示缆盘正确旋转方向的箭头;

g)保证贮运安全的其它标记。

5.1.5每盘OPGW上应附有合格书,合格书上应标明:

a)盘号;

b)产品标记;

c)每根光纤的光衰减实测值。

5.1.6缆盘的尺寸和承重应符合要求。

表1  缆盘的筒体直径、最外层与侧板边缘的距离

光缆型式 缆盘的筒体直径 最外层与缆盘侧板边缘的距离(mm)

ADSS 30倍光缆外径 60

OPGW 25倍光缆外径 30

普通光缆 符合相关规定 符合相关规定

5.2 光缆附件的包装

a)应用符合要求的纸箱、木箱、铁箱包装。

b)对悬垂线夹,耐张线夹内层条应在其中心位置或安装起始位置涂有颜色标志,使金具缠绕长度符合要求。

c)对耐张线夹外层条,在距心形环预绞丝两组交叉处应涂有颜色标志标出起缠位置,以确保预绞丝有效长度符合标准。

d)每组预绞丝应备有标签,注有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型号、适用缆径等。

e)包装箱外应注明“防潮勿压”字样并避免弯曲变形。

5.3 光缆的运输和仓储

a)缆盘必须竖直放置,不允许平放和堆放,并要有防移动的措施;

b)光缆盘滚动应按标明的指示标志进行,但不得作长距离滚动;

c)光缆装卸应轻吊轻放,禁止将缆盘直接从运输机械上滚下或拖下;

d)在运输过程中要用适当的吊车或叉车,吊装时要用合适的缆绳从缆盘轴孔中穿过;用叉车时,不允许与外层的光缆相碰;

e)光缆应避免遭受挤压、冲撞和其他任何机械损伤,防止受潮和长时间暴晒;

f)若使用全木盘,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和过程后,必须检查紧固钉是否需要重新整固。

g)储运温度控制在-40℃~+60℃,如果超出这个温度范围,交付使用前应进行复检。

6 光缆的到货检查和验收

开工前,应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应作重点检查,对光缆、连接器等还应进行光学特性、电特性的测试。

工程所用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应核对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设计要求或订货合同规定。

6.1 到货检查

6.1.1产品资料核对

a)核对光缆的规格、长度、工程名称等,并与光缆施工设计图对照。

检查出厂的测试记录和合格证。

对照技术文件审查光纤的类别、几何尺寸、光学性能和光缆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指标。

b)审查配套金具的合格证和出厂检验记录,核对金具数量和型号规格是否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合。

6.1.2产品外观检查

a)检查缆盘包装是否损坏,再移去缆盘的包装材料和缆盘护垫,仔细检查护垫、缆盘以及缆盘上最外层的光缆外皮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对于包装严重损坏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应详细记录,在光缆指标测试时作重点检验。

b)仔细察看缆盘的中心通孔边缘,确认是否由于运输不当导致缆盘中心通孔受损以及通孔内是否存在障碍物。

c)检查金具外观上是否有在运输中遭到损坏以至于使金具强度降低。

对于包装损坏严重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应做好记录,并在光缆开盘测试时作重点检验。

6.2 光缆开盘检验

6.2.1结构及完整性检查

   检查内容见表2,如有不符应作记录。

表2 结构及完整性检查

序号 检查内容 OPGW ADSS 普通光缆

1 结构完整性及外观 √ √ √

2 松套管色别 - √ √

3 不锈钢管标识 √ - -

4 管内填充物 √ √ √

5 光纤识别 √ √ √

6 光缆结构尺寸 √ √ √

7 绞合节距 √ - -

8 外层绞向 √ - -

9 内垫层和外护套的厚度 - √ √

10 缆芯结构  √ √

11 缆内填充物 √ √ √

12 光缆标志 - √ √

13 标志的牢固性 - √ √

14 计米标志 - √ √

15 计米长度 - √ √

6.2.2开盘测试

光缆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所测数据可与出厂数据对比,以核查在运输中受损的状况,该数据还可与安装后所测数据比对,以检验在安装过程中和接续后的变化(建议用同一台仪表)。

测试仪表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测试方法按IEC、ITU-T、国标等规定。

光纤衰减偏差要求见表3。

长度偏差宜为0~+100m的正偏差。

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

   

测试完毕后光缆端头应重新密封并恢复包装。

光缆开盘测试项目及格式见附录1。

表3 损耗测量精度要求

光纤类型 工作波长 单位长度衰减偏差(dB/km)

  精确要求 一般要求

多模光纤 850nm 0.1 0.2

 1300nm 0.1 0.2

单模光纤 1310nm 0.03 0.05

 1550nm 0.03 0.05

6.3 其他器材的检验

光纤连接器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互换性,带尾纤的连接器尾纤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外皮无损伤,连接损耗和尾纤各项参数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

各种粘接材料、粘接剂、堵塞剂应检查其使用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管道光缆所用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盘长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 线路复测

7.1 路径选择

全面符合国家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综合考虑运行安全、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

明确线路起讫点及中途必经点的位置,按线路起讫点间距离最短原则。

一般应尽可能选择长度短、特殊跨越少、水文和地质条件好的路径;尽可能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公园、防护林带等,当必须穿越时应尽量选取最窄处通过,以减少砍伐树木;尽可能少拆迁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尽量少占农田;尽可能避开地形地质复杂和杆塔稳定受威胁的不良地段。

在保障线路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为使线路建设更加经济合理,在某些区域不得不进行障碍跨越时,可适当考虑光缆对电力线、通讯线、铁路、公路、通航河流、房屋等的跨越。

电力特种光缆(ADSS/OPGW)原则上随输电线路选择路由,并充分考虑光缆机械、电气及耐环境影响性能。

普通架空光缆、特种光缆的引下光缆等在跨越障碍物时,最小净距应符合附录4规定。

7.2 路由复测

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核对路由走向、敷设位置和接续点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如环境变化必须对施工图进行修改时,属小范围的修改由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