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461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doc

加速时空加速时空把握未来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要点整理

一、验证性实验

⑴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

目的:

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

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

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

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原理:

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

m1OP=m1OM+m2O/N

2.实验仪器:

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4.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3)验证机械能守恒

1.原理: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

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初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毫米。

4.测量的量:

a.从起始点到某一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2、h3、h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

b.不必测重锤的质量

5.误差分析:

由于重锤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6.易错点:

a.选择纸带的条件:

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毫米。

b.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

二、|测量性实验

(1)长度的测量

1:

测量原则

(1)为避免读数出错,三种测量器具(包括毫米刻度尺)均应以mm为单位读数!

(2)用游标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长度时,均应注意从不同方位多测量几次,读平均值。

(3)尺应紧贴测量物,使刻度线与测量面间无缝隙。

2:

实验原理

l游标卡尺----

(1)1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9mm,分成10等份,每等份为0.9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1mm;2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19mm,分成20等份,每等份为19/20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5(即二十分子一)mm;5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49mm,分成50等份,每等份为49/50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2(即1/50)mm;

(2)读数方法:

以洲标尺的零刻线对就位置读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再读出洲标尺上的第几条线一心尽的某条线重合,将对齐的洲标尺刻度线数乘以该卡尺的精确度(即总格的倒数),将主尺读数与游标读数相加即得测量值。

l螺旋测微器

(1)工作原理:

每转一周,螺杆运动一个螺距0.5mm,将它等分为50等份,则每转一份即表示0.01mm,故它精确到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又叫千分尺。

(2)读数方法:

先从主尺上读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两行刻线,不要漏读半毫米值。

再读可动刻度部分的读数,看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线重合(注意估读),乘以0.01mm即为可动读数,再将固定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测量值。

注意:

螺旋测微器读数如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一定要读够三位数字,如读不够,应以零来补齐。

l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读数时,主尺的读数应从游标的零刻度处读,而不能从游标的机械末端读。

(2)游标尺使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读20分度的读数,末位数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卡尺,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

(3)若游标尺上任何一格均与主尺线对齐,选择较近的一条线读数。

(4)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应注意半毫米线是否露出。

(4)螺旋测微器的可动部分读数时,即使某一线完全对齐,也应估读零。

(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目的:

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实验原理:

g=

3.实验器材:

长约1m的细线、小铁球、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

4.易错点:

a.小球摆动时,最大偏角应小于50。

到10度。

b.小球应在竖直面内振动。

c.计算单摆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

即:

L=摆线长+摆球的半径。

(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1:

实验原理:

油酸滴在水面上,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了单分子油膜,,如把分子认为是球状,,测出其厚度即为直径。

2:

实验器材:

盛水方盘、注射器(或胶头滴管)、试剂瓶、坐标纸、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精油酸溶液、量筒

3:

步骤:

盘中倒水侍其静,胶头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体积应记清,痱粉均撒水面上,靠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积稳定后,方盘上放玻璃稳,描出轮廓印(坐标)纸上,再把格数来数清,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无,数出方格求面积,体积应从浓度求。

4.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注意方盘是否干净,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2)方盘中的水应保持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浮在水面上(3)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4)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5)计算分子直径时,注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应用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电路连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内接法。

2.测L时应测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3.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正确位置。

4.多次测量U、I,先计算R,再求R平均值。

5.电流不宜过大,否则电阻率要变化,安培表一般选0—0.6安挡。

(5)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实验电路图:

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

2.测量误差:

e、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3.安培表一般选0-0.6A档,伏特表一般选0-3伏档。

4.电流不能过大,一般小于0.5A。

误差:

电动势的测量值e测和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均小于真实值

(6)电表改装(测内阻)

实验注意:

(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应满足电位器阻值远远大于待测表内阻(倍左右)的条件。

(2)选用电动势高的电源有助于减少误差(3)半偏法测得的内阻值偏小(读数时干路电流大于满度电流,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半偏电流,由分流规律可得)(4)改装后电表的偏转仍与总电流或总电压成正比,刻度或读数可由此来定且刻度线应均匀。

(5)校准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器接法(6)绝对误差与相对(百分)误差相比,后者更能反应实验精确程度。

三、研究性实验:

(1)研究匀变速运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

见教材。

2.操作要点:

接50HZ,4---6伏的交流电S1S2S3S4

正确标取记:

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T。

T。

T。

T。

3.重点:

纸带的分析01234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

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DS1=DS2=DS3=…….=常数,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

先求DS,再由DS=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

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V2=(S2+S3)/2T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原理:

DS=aT2

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

图中O是任一点。

5.数据处理:

0123456

根据测出的S1、S2、S3…….。

S1。

S2。

S3。

S4。

S5。

S6。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S5—S2=3a2T2,S6—S3=3a3T2

a=(a1+a2+a3)/3=(S4+S5+S6—S1—S2—S3)/9T2

测匀变速运动的即时速度:

(同上)

(2)研究平抛运动

1.实验原理: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抛小球在空中的轨迹曲线,再根据轨迹上某些点的位置坐标,由h=求出t,再由x=v0t求v0,并求v0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锤线。

3.实验条件:

a.固定白纸的木板要竖直。

b.斜槽未端的切线水平,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从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3)研究弹力与形变关系

1.方法归纳:

(1)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压力

(2)用列表法来记录和分析数据(如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3)用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关系步骤:

1:

以力为纵坐标、弹簧伸长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2:

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3:

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4:

以弹簧的伸重工业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不行则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