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金山导游词英文版文档格式.docx
《江苏镇江金山导游词英文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镇江金山导游词英文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着时间的流逝,扬子江的主干向北流动冲击金山北岸,导致河岸淤塞,所以这座千年古寺在100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向江的南岸靠近,就形成了金山。
俗话说的好“不游金山,就枉到镇江”。
下面是金山的一些主要景点:
江天禅寺,夕照阁,观音庙,慈寿塔,法海古洞,留云亭,妙高台,七峰亭,白龙洞和其他一些景点。
金山经历过了历史性的变化。
曾经他被叫做泽心山,浮玉山和龙游山。
的斜坡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开始修建,在它被破坏之前被叫做泽心山。
也曾称作龙游庙,字面意思是指龙游玩过的地方,实际上是因为宋朝的皇帝宋真宗曾经在梦中游玩金山。
在清朝,康熙皇帝曾陪伴皇太后前往寺庙参观佛光和祈愿,还赐予一块他亲笔题写的“江天禅寺”的匾额,至今仍然挂在金山寺的大门上。
自唐代以后,这座千年古寺就一直被世人称作金山寺了。
通常,一般寺庙的大门都是朝南的,但是金山的寺门却是朝西的。
根据对历史记录的分析,当时的建筑师是特意那样建造的。
在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的中央。
游客透过大门望去,就能看到浩瀚的扬子江滚滚而下。
此情此景正是“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诠释。
这就是建筑师们匠心独运的地方。
穿过天王殿就是大雄宝殿。
该殿曾被毁坏然后重新修建了七次。
1948年4月6日的那场大火烧毁了300多座大殿包括主殿。
新的主殿是在1980年修建的。
它是正方形的,25米高,总面积800平方米。
大殿兼具中国北方寺庙的雄浑有力,和南方园林的漂亮雅致。
从天王殿向左走几步,我们就到了夕照阁。
在夕照阁里放着乾隆皇帝在他的南下巡游时在金山停留时留下的七块御碑。
御碑上是对金山风景的评价和如何继承清室传统,统治大清帝国的决心。
不止是他的多次南巡,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话说乾隆不是太后亲生的,而是由皇太后在名义上把他当做皇太子抚养长大的。
另外,在他继位之后,在他几次南巡的时候曾多次游览金山。
因此在民间流传着一些关于雍正皇帝偷龙换凤得乾隆的传说。
其中有个传说是这样的:
雍正一直膝下无子,直到他50岁时皇后生了位女儿,这让雍正感到相当失望。
突然的,他了解到他手下有位姓陈的大臣的妻子在同一天产下男婴。
所以他下了道旨意,让姓陈的夫妇把他们的男婴送进宫。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宝宝被送回来了,但却成了女孩。
由于愤怒和恐惧,陈夫人过世了,那位姓陈的大臣离家去金山做和尚了。
雍正驾崩后,乾隆登基。
当他听到女仆讲起他的身世,这位新皇帝非常震惊,并发誓说要找到他的生父。
当得知他的父亲在金山寺做和尚,他再三的去金山做调查。
但是每次都无功而返。
当他第六次去金山的时候,得知金山寺总共有544
位和尚。
因此他定制了544件袈裟然后亲自一个个的赐给他们。
但是没有人问方丈这是为什么。
方丈说道:
“我们这还有一位,只是他头发散乱面容肮脏我没让他来面圣。
”一听到这个,乾隆就马上前去查看。
他看到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老和尚坐在蒲垫上。
“他叫八叉。
他已经在我们寺庙很多年了,但是没人知道他的过往。
”乾隆注意到在香蒲跪垫上方挂着双颠倒的鞋子,心中想道这老和尚果真不正常,就没有惩罚他。
当他回到皇宫,和女仆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女仆震惊了,说道:
“把八和叉组合起来就是‘父’,中文意思就是父亲。
他的鞋子颠倒的放置,意味着‘我的儿子已经来了’。
在江苏镇江的方言中,鞋的发音是‘孩子’的‘孩’。
难道不是他在暗示他是你父亲么?
”乾隆立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派出快马去接他的生父,但是那位老和尚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从夕照阁向上走,我们就看到了在南边中央的观音阁。
这阁也叫做大士阁。
金山的一些珍贵文化遗产在里面,包括周鼎,铜鼎,玉带和金山图,被叫做金山四宝。
最吸引人的是苏东坡的玉带,同时也是一件国家级的宝物。
玉带大约两寸宽两尺长,上面镶嵌着24片米白色的玉片。
在清朝初始,四片玉片曾被大火毁坏。
当乾隆巡游金山的时候,他要求工匠提供那失去的四片玉片。
皇命不可违,但是那后镶嵌上去的四片玉片的颜色同之前的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苏东坡的玉带会在这里呢?
根据史料记载,这位有名的诗人总共游玩金山十一次,和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相知甚深。
他在这留下了许多佳话故事。
有次苏东坡在去杭州的路上经过金山寺。
有一天,当苏东坡来拜访佛印的时候,他正准备给为众僧说法。
佛印看到他的好朋友来了,就打趣道:
“这位大人从哪来啊?
你看,此间无坐处。
”苏东坡若无其事的说道:
“那就暂借佛印四大(肢)用禅床作座。
”佛印笑着说道:
“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便传坐;
道不得,即输玉带。
”苏东坡自恃才气横溢,欣然答应:
“那就这么说定了。
”然后解下他的玉带放在茶桌上。
边笑边用手指敲打着珠子。
佛印不慌不忙的问道:
“既然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居士向哪里坐?
”这次这位大诗人不得其解。
佛印见此,提高嗓门说道:
“把你的玉带留在这里永远的帮我们看守寺门吧。
”一位小和尚听从他的指示把玉带拿走了。
然后,佛印拿了件袈裟走向东坡,说道:
“留您宝贵的玉带在我们
寺中看守寺门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我希望你开心地接受这件袈裟。
”东坡拱手赞许地说了声谢谢。
慈寿塔也叫做金山塔,坐落在金山的西北峰,塔高36米,始建于距今1400年前的齐梁时期的南朝。
现在的。
这座是在1980年重建的。
它精致美丽,高大笔直,坐落在金山山顶与其相协调。
尽管金山高44米,加上36米高的慈寿塔,几乎要触碰到天空了,整个金山看起来是那么的高大壮丽。
“寺裹山”的杰出的建筑手法和用一塔增加山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我过古代建筑师在园林设计上的高超的技巧和才华。
现今的七层八角塔是砖木建筑。
每层都有走廊和栏杆,四个方向通风都很良好,四面八方都能看到景点,保证你能在每层都看到不一样的美景。
宋朝著名的作家王安石曾写诗这样形容美景”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儿平地飞,始惊身在半空中。
”
慈寿塔塔外的花墙上刻着四个字“天地同庚”,据说是清光绪年间淮安的八岁儿童李远安写的。
那为什么这小孩写的字会出现在这座塔的花墙上呢?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当慈禧太后庆祝她60寿诞时,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都带着厚礼前去祝贺。
两江总督刘一坤得知金山寺的主持重建了慈寿塔。
他想道:
“为什么我不好好利用它呢?
”下定决心之后,他就动身去京城了。
看到刘一坤什么都没有带,太后就拉长了脸。
这位官员跪下说道:
“太后,为了庆贺您的寿诞,我特意在江苏镇江,一座在扬子江南边景色优美的城镇,建了一座慈寿塔,祝太后万寿无疆。
”听到这个,太后欣喜若狂。
突然她问道:
“既然你祝我万寿无疆,那么你能告诉我我能活多久呢?
”刘一坤被难倒了,吓的发抖。
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八岁的小孩刘远安悄悄的递给他一张纸。
他快速的看了一眼,仿佛发现了珍宝一样,迅速地双手提交上去。
当看到纸上写的“天地同庚”时,慈禧太后一直笑容满面。
好好的奖励了他。
后来这四个字就刻在慈寿塔上了。
古洞位于慈寿塔西边悬涯的下方。
古法海洞又叫裴公洞。
在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法海是一个邪恶的和尚,他阻碍破坏了一对年轻夫妇的美好姻缘,但是在历
篇二:
江苏镇江金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
来到镇江,首选的景点必定是金山。
因为金山不仅地势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更重要的是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山因寺得名,寺为山增色,因而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
游客们:
在前往金山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金山的形成情况。
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山高44米,绕山一周约520米。
它原是大海之中的一座悬礁孤岛,随着沧桑变迁,由于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到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整个瓜洲全部塌入长江,就这样泥沙把金山与陆地联成一片,形成了金山的雏形。
金山的闻名还与金山寺的建造密切相关。
早在东晋末年,金山上就建起了一座泽心寺。
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重建了古刹,更名为金山寺,规模十分宏大,香火一直绵延至今。
美丽的金山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一段故事,更为金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下面就让我们去游赏金山吧!
【江天禅守: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我们现在来到了金山寺山门,大家朝正方看:
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的横匾,这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观光时亲笔题写的。
山门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
不知各位有没有观察到,我国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因为金山原来耸立在江心,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寺门向西,站在寺门口可以看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观气势。
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
金山寺最初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泽心寺。
自唐以来,人们统称金山寺。
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余人,参禅的僧侣有万人之多,在佛教禅宗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
好!
请各位随我进入山门。
这是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间宫殿式建筑,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的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
走出天王殿,迎面这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殿名。
于1989年10月建成,总面积800平方米,黄墙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显得格外巍峨壮丽,金碧辉煌。
进入大殿,正中三尊金身佛像并列而坐,分别是释迎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
两旁站立十八罗汉,形象高大,栩栩如生。
左右阁楼上坐着56天尊。
我们再来看背面,“五十三参”海岛群塑中,正中为观音菩萨,左为善财童子,右为龙女,左前方文殊菩萨骑着青狮,右前方普贤菩萨跨着白象,正上方地藏王菩萨坐骑揭谛兽,正中顶上为如来佛,四大天王分布下方左右。
海岛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被善财童子参拜过的53位菩萨的彩塑。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金山寺中的德云比丘,以及金山寺海岛也在其中。
来到这里,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佛国世界。
【夕照阁—观音阁—“金山四宝”】
请大家随我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
阁内有保存完好的乾隆南巡金山时留下的7块御碑。
这些石碑记载着乾隆六下江南对金山胜景的评价,还留下了一个颇有趣味的传闻:
乾隆不是其父雍正皇帝所生,他6次来到金山寺,目的就是来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
12345
篇三:
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
江苏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
【夕照阁—观音阁—“金山四宝”】请大家随我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
观赏了乾隆的御碑,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去参观四宝室。
室内珍藏着金山的镇山四宝:
“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
先请各位来看“周鼎”:
这是2700多年前,周宣王奖给北伐统帅遂启棋的青铜器,因而全称“周朝遂启棋大鼎”。
1884年湖北汉阳叶志光赠给金山寺收藏。
接着看“东汉铜鼓”:
这是清代镇江知府魁元赠给金山寺的。
相传为诸葛亮所创制,正面可作战鼓,反面能做炊具,民间称之为“诸葛鼓”。
然后再请欣赏“东坡玉带”:
相传是宋朝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赌输给金山寺的,带上缀系着长方
形、圆形、心形等形状不同的白色玉片。
玉带虽经900余年,仍然光洁如鉴。
最后请大家观赏《金山图》:
它是由“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绘。
画中江水苍茫,金山中流,左有文做明的题诗,后有历代名人的题跋。
【妙高台—藏经楼—楞伽台】
由观音阁朝南沿石阶而上,我们来到了妙高峰的平台——妙高台。
这是金山高僧佛印在宋元佑年间凿岩建造的,又称为晒经台。
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相继重建。
1948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仅存台址。
这里历来是中秋赏月的佳处,传说苏东坡的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就是在此地有感而发的。
“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千古佳话,也发生在这里。
1130年南宋名将韩世忠以400水兵将数万人侵金兵团在金山附近。
韩夫人梁红玉登上妙高台,亲擂战鼓,鼓励士气,宋军大振,大破金兀术。
从此巾帼英雄流芳百世,雄风千载。
从妙高台往南,来到了位于金山东南侧山腰上的楞枷台,又名苏经楼。
“楞伽”是印度语,意为“不可住”,或者说是大海中远不可达、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
这座傍山驳石的楼阁,建筑奇巧,由下而上要经过三重楼阁,每上一层,就难寻去路,但一开洞门,忽见有楼梯可登。
大家要迂回曲折,才能到达楼顶,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最高层的两间宽敞休息厅里,可以看到许多古代红木家具、名人书画。
中央有座玲珑的四方亭,因亭内曾陈列过苏东坡遗留下来的雪浪石,故取名“雪浪亭”。
据说苏东坡晚年受老友佛印法师相托在此写过《楞枷佛经》。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这里写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的诗句。
走上台顶厅外长廊,极目远眺,当我们看到了四面碧空万里、江天浑然一色的美景,是不是也能感受到“清风明月,近山远水”的意境呢?
【留云亭—佛印山房—七峰事—古仙人洞】
请跟我由楞伽台向北沿台阶缓步而上,前去攀登金山顶峰的留云亭。
留云亭是金山视觉最为开阔之处。
传说当年康熙皇帝陪其母游览金山来到这里,看到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壮景,情不自禁地说:
“这里可谓江天一览。
”官员们为了讨皇帝欢心,恭请圣上题词。
当康熙写到“江天一”时,提笔忘字,忽然写不下去了。
其中有一大臣见此情状,立即跪奏:
“臣今见驾。
”康熙听见“臣今见”,恍然大悟,随笔写出“览”字。
因为“览”字繁体正是由“臣、今、见”三个单字组成,这位大臣巧妙地用拆字法提醒了康熙,十分机灵。
虽然这是传说,但这四个字的确不是一气呵成。
大家看,这“江天一”三字要比“览”字大些。
因康熙御笔“江天一览”碑在亭内,故留云亭又称为“江天一览亭”。
从留云亭北走不远,便到了佛印山房。
这里是宋代著名法师佛印的住处。
相传,佛印与苏东坡是青年时代的好友,一次两人打赌,佛印失败,无奈出家遁入空门。
由于他学识高超,最终成为金山和焦山两座寺庙的住持大方丈,苏东坡则成了宋代有名的大学士,两人经常在这里吟诗作画。
从佛印山房朝西北沿路西行,就来到了金山西侧的金鳌岭上的七峰亭,该亭又称七峰阁。
据说岳飞当年被十二道金牌催返临安,途经镇江,到金山寺拜访道月方丈,告诉他自己昨夜营宿瓜洲时,梦见两犬讲话。
道月解梦说:
“二犬对言,是一狱字,此去恐怕有牢狱之灾,务必谨慎。
”临别时,道月赠诗一首:
“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
谨防同舟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波涛。
”意在提醒岳飞。
岳飞被害于风波亭时叹息:
“悔不听道月之言。
”后来秦桧得知金山寺道月方丈能未卜先知,便派将军何立前去拘捕,何立刚到金山,见道月在召集佛会说法:
“吾年四十九,是非终目有。
不为自己身,只因多开口。
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
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
”说完便坐化归天了。
秦桧未拿到道月,认为金鳌岭上七峰突出,每代都出高僧,盛怒之下,下令削平七峰,以破坏风水,后人为纪念岳飞和道月就建了这座“七峰亭”。
沿七峰亭北面弯曲石级路向下,有一洞深6.6米,依山洞建筑一座半亭,这是道教遗迹。
传说仙人吕洞宾曾在这里观望江面,所以叫仙人洞。
国佛教徒也曾把观音供奉此洞,又名白衣洞。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下去看看这个古仙人洞。
【慈寿塔—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
由七峰亭向东几十步,就来到耸立在金山西北峰上的慈寿塔下。
慈寿塔,又名金山塔,塔高30米,始建于1400多年前,宋朝时改建成双塔,分别取名为“荐慈塔”和“荐寿塔”。
双塔倒塌后,两江总督刘坤一为祝贺慈禧太后60大寿又重建现塔,取名慈寿塔。
大家请看,这秀丽挺拔的慈寿塔,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
沿着塔内木梯盘旋而上,面面有景,层层各异。
登塔凭栏眺望,万里江山,金山名胜,尽收眼底。
宋代王安石登塔后曾作诗抒怀:
“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慈寿塔塔外花墙上,刻着“天地同庚”4个大字,据说这是刘坤一为祝贺慈德60寿辰,请8岁传童李远安书写的。
由慈寿塔往北不远,就到了法海洞。
这是金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即法海禅师)的苦修之处,又名裴公洞。
裴头陀相传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他初来居此洞。
《金山志》有关于此洞的记载:
“昔有白蟒踞焉,一名蟒洞,唐裴头陀压胜去之。
”裴头陀与神话《白蛇传》中的法海是毫不相干的。
裴头陀刚到金山时,殿宇破落,满目荒凉,于是他带领众增,披荆斩棘,修耷房舍,种植蔬菜。
一日,刨地得金,经官府奏报朝廷,用黄金维修寺庙,名金山寺。
洞中供有慈眉善目、端坐修行的法海塑像。
在法海洞北,玉带桥畔有一个白龙洞,洞内有白娘子和小青的汉白玉雕像。
传说峨眉山上白蛇,化成美貌的白娘子,和药店伙计许仙结成恩爱夫妻,和尚法海认为,这是触犯天规,将许仙诓骗到金山。
白娘子和小青调来虾兵蟹将,水漫金山寺。
后来,许仙由白龙洞赶到杭州与白娘子断桥相会。
这就是老幼皆知的白娘子“水漫金山”的神话故事。
沿着白龙洞向右上行一段路,我们抬头就望见了岩壁上刻着明代滕谧所书的“朝阳洞”三个大字。
这个洞又名日照岩,洞顶的悬岩上刻有“日照岩”三字。
这里是金山观日出最佳处。
【玉带桥—御码头】
在金山白龙洞前方,有一座像玉带形状的桥,这就是玉带桥。
传说这是苏东坡与佛印打赌输了玉带,佛印如获至宝,常给人看。
看的人多了,又恐怕损坏、于是就请人仿照王带的式样建造了这座桥,供人欣赏。
玉带桥长16米,桥下绿波荡漾,清澈如镜。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金山北面水边的御码头。
当初金山还孤立在大江之中时,人们由此登陆上岸。
御码头共有十三级台阶,两边是汉白玉石栏。
清朝康熙、乾隆南巡时,多次来金山,都由此码头上岸,所以称“御码头”。
在御码头旁,有苏东坡的“钓鱼台”。
【金泉桥—塔影湖—云根岛(郭璞衣冠冢)—芙蓉楼—天下第一泉】
由御码头沿着大路向西,来到了题有“花洲冷泉”横匾的金泉桥上。
这是一座为了沟通金山寺与天下第一泉而新建的三孔拱形花岗岩石桥,桥长20米,宽10米,桥上盖有长方敞亭,便于大家休息、摄影和观赏水中荷花。
向西跨过天桥,看到了金山西侧的塔影湖。
此湖因金山宝塔倒映湖中而得名。
沿百花洲草坪朝东行,就到了湖东的云很岛。
它原为江中一组天然错综的奇石,又名云根石、石排山、笔架山和三岛。
岛上建有一座正方形攒尖顶小亭,名为“云根风月亭”。
岛侧有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由云根岛返回,沿湖西行,通过九曲桥,我们便看到了临湖的镇江名楼之一的“芙蓉楼”。
双重檐歇山顶的芙蓉楼与金山隔湖相望。
山水相连,烟雨茫茫,湖中挺立着三座形状各异的汉白玉雕刻的石幢,中间楼空,这就是三塔印月,塔影楼景相映成趣。
芙蓉楼二楼正中悬挂的“芙蓉楼”横匾,是江泽民总书记在1992年三月29日亲笔题写的。
红柱门窗青瓦飞檐,
四周长廊境蜒曲折,无论走进北侧的冰心讲,还是南侧的掬月亭,都会重现唐朝诗人王昌龄《美蓉楼送辛渐》的诗境,把我们带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境界。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泉——中冷泉”。
游金山的人都喜欢到“天下第一泉”喝茶,这里泉水澄澈,甘醇清例,沁人心脾,值得称奇的是把中冷泉的水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二三分而不溢出,故有“盈杯不溢”之说。
唐代著名学问家刘伯刍把此泉评为“天下第一”,从此中冷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中冷泉原在江心,自金山与陆地相连后,泉址也到了岸上,因水势曲折将水流分为三冷(即南冷、中冷、北冷),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冷泉”。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