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4497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C.结构丙是细胞中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D.结构丁的功能与物质③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答案】D

分析题图中各种细胞结构可知,结构甲为高尔基体,结构乙为叶绿体,结构丙为线粒体,结构丁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其中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双分子层,③为蛋白质。

【详解】结构甲为高尔基体,其膜上无核糖体,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A错误;

结构乙为叶绿体,其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基质中分布有暗反应所需的酶,B错误;

结构丙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错误;

结构丁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其功能与物质③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D正确。

【点睛】易混点:

一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其中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所以光反应需要的色素只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其分布着大量暗反应(碳同化)相关的酶。

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和水都能自由通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B.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叶表皮细胞原生质层紫色加深

C.可通过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D.甲物质也可能被叶表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

【答案】B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以及离子均可以自由通过;

而其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发生质璧分离时,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更大,所以随着液泡中失水增多,体积缩小,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

由于只有液泡中含有色素,所以细胞内随失水增多,液泡中细胞液紫色加深。

【详解】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甲物质和水都能自由通过细胞壁,A正确;

发生质壁分离的叶表皮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浓度变大,液泡紫色加深,不是原生质层,B错误;

质壁是否分离可以通过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来判断,C正确;

如果甲物质能被细胞主动吸收,持续放在甲物质溶液中,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外界溶液浓度减小,细胞也可能发生自动复原,D正确。

【点睛】易错点: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原生质层没有颜色,含有色素的是液泡中细胞液,所以细胞失水质壁分离导致颜色加深的是液泡,不是原生质层。

4.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顺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答案】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值,因变量是酶活性,若让过氧化氢底物与过氧化氢酶先混合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真实性,A错误;

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反应的温度,因此如果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选择碘液检测实验结果,B错误;

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对而言的,因此如果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正确;

由于蔗糖是否发生水解,都不与碘液反应,因此如果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D错误。

【点睛】建议: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底物用淀粉,检测试剂用碘液;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底物用过氧化氢,且都要注意实验的操作顺序。

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甘油、乙醇的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

B.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吟和核糖结合而成

C.活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永不停止

D.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

活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以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永不停止;

ATP作为活细胞内直接供能物质,其ATP的合成一般与细胞中的放能反应相联系,ATP的水解与细胞内吸能反应相联系。

【详解】苯、甘油、乙醇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其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A正确;

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正确;

活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以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永不停止,C正确;

细胞中的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错误。

6.下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人和动物细胞在X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a

C.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D.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现象Z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图示中酒精的产生,可知条件X为无氧条件,进而推知条件Y为有氧条件,物质a为CO2,物质b为水;

检测酒精常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试剂甲),出现灰绿色现象Z。

【详解】无氧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以热能散失,还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A正确;

人和动物细胞在X条件下会产生的物质是乳酸,没有CO2的产生,B错误;

条件Y下,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直接分解,C错误;

试剂甲是为了检测酒精,所用试剂为酸性的橙色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是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错误。

【点睛】注意:

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直接分解。

7.下图所示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

本题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A.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12

B.若A代表O2吸收量,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一定来自线粒体

D.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向右下移动

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会进行呼吸作用,图示曲线可以表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曲线.回顾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认真分析各个选项,即可正确作答。

【详解】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8,A错误;

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从D点以前已经开始,B错误;

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

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点(E点)增大,向右下移动,D正确。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E代表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即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量;

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时,A代表的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就是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耗氧量或产生CO2量。

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分裂能力,但细胞内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活动

B.哺乳动物的肝脏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C.细胞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过程

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一般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分裂能力,但细胞仍需要蛋白质,所用细胞内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活动,A正确;

血红蛋白基因只能在红细胞中选择性表达,所以哺乳动物的肝脏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正确;

细胞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过程,C错误;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正确。

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正常细胞内存在的正常基因,细胞癌变是在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这两类基因发生突变导致。

9.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不可能含有18O

B.用14C标记14CO2,研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C.分生区细胞对培养液中3H标记的尿嘧啶的吸收峰值出现在分裂间期

D.用3H标记氨基酸来研究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内质网中会出现放射性

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

(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详解】小白鼠吸入18O2后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形成含有18O的水,含有18O的水再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含有18O的二氧化碳,因此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18O,A错误;

用14C标记14CO2,研究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CO2→C3→有机物,B正确;

尿嘧啶是合成RNA的原料,而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G1期和G2期),因此分生区细胞对培养液中3H标记的尿嘧啶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C正确;

用3H标记氨基酸来研究分泌蛋白——如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出现放射性的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正确。

【点睛】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转移时,必须熟悉两个过程的具体物质变化。

10.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变基因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的机会是相等的

B.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DNA数目相同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都为23条

人体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46个DNA分子。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DNA数目变化为:

46→92(间期复制)→92→46(末期);

染色体数目变化为:

46→92(后期着丝点分裂)→46(末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但是在减二后期时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会出现短暂的加倍。

【详解】突变基因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的机会是不相等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传递给后代的可能性大,A错误;

人体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有46个DNA分子,而有丝分裂中期的则有92个DNA分子,B错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C正确;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为46条,D错误。

【点睛】熟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细胞内染色体和染色体上DNA的变化规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

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

B.“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

a=1:

1)”属于推理内容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过程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测交后代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F2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错误;

“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

1)”属于推理内容,B正确;

“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

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正确。

1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为12个。

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根据题意卵巢应能产生A和a两种卵细胞,比例为1:

1;

而精巢也能产生A和a两种精子,比例也为1:

1,因此两种小桶中均放了两种A和a的小球,并且比例是均等的,也就是6:

6,以模拟配子的比例,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容器中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比例都是1:

1,即两个容器中的两种配子的数量应该相等。

13.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

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

B.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的抗体

C.图乙经离心的试管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

D.图乙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则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放射性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

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

因为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搅拌过程不充分,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

【详解】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A正确;

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B正确;

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错误;

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正确。

【点睛】关键:

对于甲图要能正确分析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变化的原理;

对于乙图关键要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

14.酵母菌细胞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使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AAG(终止密码子有UGA、UAG、UAA)。

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后的基因在复制时参与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不改变

B.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最多只有两个氨基酸与原多肽链不同

C.突变后的基因表达时可能会在mRNA增加AAG的位置停止翻译

D.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

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通过转录控制RNA的合成,mRNA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

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

翻译的原料是20种氨基酸,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

【详解】基因中嘧啶数与嘌呤数始终相同,因此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比例不变,仍为50%,A正确;

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突变后使得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若此三个插在了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中间,则可能导致终止密码的提前出现,其后面的所有的氨基酸都将不存在了,B错误;

已知增加的三个碱基是AAG,若插入点前面有一个碱基A,则可能变为终止密码UAA,因此突变后的基因表达时可能会在mRNA增加AAG的位置停止翻译,C正确;

运输氨基酸的tRNA一共61种,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需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D正确。

15.某种植物的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

若亲本宽叶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

A.3:

1B.5:

1C.5:

3D.11:

1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某种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显性,所以可设宽叶的基因型为AA和Aa,窄叶的基因型为aa。

【详解】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窄叶植株(aa)与宽叶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

1,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2:

1.因此,将亲本宽叶植株自交,F1中窄叶植株的概率为1/3×

1/4=1/12,则宽叶植株宽的概率为1-1/12=11/12,因此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11:

1.故选D。

根据亲代植物群体杂交结果为5:

1,说明亲代宽叶群体中产生的a配子为1/6,A配子占5/6,结合宽叶群体中存在两种基因型(AA和Aa),进而推出亲代宽叶中AA:

Aa=2:

1。

16.某植物花色有白色和蓝色两种,花色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三种

C.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

蓝色=13:

3

D.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

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分析题图:

基因型为aaXBX-、aaXBY表现为蓝色,其余为白色。

【详解】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由分析可知,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B正确;

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理论上开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Xb,所占比例为1/4×

1/4+1/4×

1/4=3/16,故子二代白色:

3,C正确;

F2中开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Xb,其中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的1/2,D错误。

根据图解的性状控制过程确定蓝花和白花的基因型。

17.下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

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细胞产生的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种类有四种可能

B.根据图二判断,Ⅱ4患白化病,Ⅱ7患色盲病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D.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

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以图一细胞基因型是AaXBXb,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图二为该家庭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由Ⅱ5×

Ⅱ6→Ⅲ11,可知Ⅲ11和Ⅱ4都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白化病。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图一细胞基因型是AaXBXb,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其中3种带有致病基因,A错误;

由Ⅱ5×

Ⅱ6→Ⅲ11,可知Ⅲ11和Ⅱ4都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白化病,Ⅱ7患色盲,B正确;

由Ⅱ4和Ⅱ7可推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所以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

1/2=1/6.Ⅲ1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3AAXBY或2/3AaXBY,Ⅲ10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XBXB(1/2)或AaXBXb(1/2),Ⅲ10和Ⅲ12结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