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3993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

《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书法教案Word下载.docx

一、指导思想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二、时间:

星期五下午

地点:

实验室

三、参与人数:

三年、五年学生

四、活动内容及目标

1、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2、坐姿、立姿、执笔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4、培养学生爱好书法的兴趣,初步感受书法的艺术美。

五、活动要求:

1、利用每周五下午活动课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书法教室,每次上课点名,检查出勤情况,发现缺席情况及时向班主任反映。

2、书法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保持室内安静,不准在书法室大声喧哗,不做与书法学习无关的事。

3、保持书法教室的干净整洁,不乱扔垃圾,废纸等一律放入垃圾箱。

4、爱护书法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1、曹全碑书法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图片文字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悟体验隶书之美,了解隶书的发展与结体特征。

初步让学生掌握汉隶名碑《曹全碑》结字与点画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汉代隶书的欣赏与学习,让学生发现汉隶之美、理解当时书体特征、再到自己习作的尝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隶书书体的审美性,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作品,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曹全碑特征,字形特征及基本笔法(字体扁平)优美飘逸,蚕头燕尾,燕不双飞,秀美飘逸与张迁碑的雄强古朴形成差异。

教学难点:

基本笔法的练习和掌握(波画)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练习。

学习方法:

对临

教学准备:

书写工具(毛笔、墨汁、宣纸、毛毡、字帖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从仓颉造字到书法盛行,历经5千年流传演变的中华书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感受古老的中国汉字书法之美。

1.回顾书法字体的发展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导入新课让我们走进书法——隶书。

二、隶书简介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1.隶书起源:

(1)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监狱中所创——东汉班固《汉书·

艺文志》

(2)始于周《水经注·

股水注》

(3)出土文物看西川战国木牍、湖北秦简、青铜文字……可证明隶书萌芽战国后——秦。

2.《曹全碑》简介

(1)《曹全碑》汉隶碑刻。

又名《汉郃阳令曹全碑》。

明代在陕西郃阳县出土,现存西安碑林。

碑高2.53米,宽1.23米,共849字。

曹全,字景完,敦煌人。

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是用隶书写成。

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

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

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其书“秀美飞动,汉石中之至宝也”。

——[清]孙承泽

(2)字体特征:

此碑气韵秀丽、平和简静,内刚外柔,用笔放中有收,每字都有一主笔,蚕头雁尾,厚重平衡……。

三、教师示范其基本笔画的写法

1、笔法上:

注意中锋用笔,藏头护尾,波磔分明,四周舒展,转折处皆提按、柔中有刚。

(横画、捺)

2、结构上:

结体略取侧势,布局精巧,中宫收紧,每个字的主笔较其他笔画粗、肥、长、大,尤其是横画主笔,“蚕头雁尾”的特点鲜明突出,如:

“清、风、高、流”等等。

3、集字书法临写

清风高山流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注意书法格式(布局,落款和用章)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可选几个字加以练习,初步感受汉隶曹全碑的艺术特点,以后逐渐推向深入学习。

五、习作展示,点评

六、作业(临摹《曹全碑》)

六、本课总结

练习书法,写好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和素质,它不仅丰富知识、培养观察力、毅力,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开发潜能,增添情趣。

更主要是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感,是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体现。

学习书法要从小开始,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定能取得成就。

2、曹全碑技法解析

(一)

教学目标

掌握《曹全碑》的结构特点;

教会学生书写“一、二、三、下、王、民”。

培养学生的临摹能力和对字形敏锐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掌握字形基本的结构方法;

正确书写“一、二、三、下、王、民”。

把握好字的结构和对线条的锤炼;

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

教法:

讲授,欣赏、分组讨论、练习、举例等。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示范用笔、纸、磁铁、墨、书本等。

学具准备:

毛笔、毛边纸、墨、毛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我们学了《曹全碑》笔画的写法,包括各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

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了哪些笔法吗?

(有中锋,藏锋,露风,方笔,圆笔…)

同学们答得非常好,大家知道构成书法的有那三大要素吗?

(笔法、结构、章法…)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内容就是书法的三大要素之二---结构。

二、新知

1、首先,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字帖。

通过看字帖,大家认为《曹全碑》在结构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呢?

(比平时的字扁、飘逸…)

2、《曹全碑》是隶书成熟期书法的典型之作。

在结构,它表现出字形扁平,左右舒展的特点,因此它的结构给人以稳定和协调的感觉,甚至就像一位翩翩君子,个性中正平和既符合规范又飘逸秀丽。

3、《曹全碑》的第一个特点,横平竖直。

我们在楷书中也讲横平竖直,但实际上它的横是向右上倾斜大概7°

的,而隶书中的横是纯粹的横,完全水平的横,也就是无论它是否有笔画粗细的变化,无论是方笔还是圆笔,横画都是水平的。

当然,竖也是同样的道理。

举例字:

“下”,教师示范。

4、第二个特点是雁不双飞,大家知道“雁”是什么意思吗?

(大雁、雁尾、捺画…)

“雁”在这里说的是一个笔画—“波画”,也就是蚕头燕尾的雁尾,所以“雁不双飞”是指在一个字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画时,只能出现一个雁尾。

“三,二”,教师示范。

5、第三是要主笔突出,大家想想主笔是什么意思呢?

(主要的笔画、最长的…)

6、大家答得非常棒,主笔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字里最主要的笔画,一般来说是字中最长最粗的笔画,它能够决定一个字的重心与神采之笔。

在写字中我们就要将这点表现出来。

“民”,教师示范。

三、示范

现在我给大家示范一下,同学们要仔细观察。

在写字时,要注意我们之前所讲的一定要横平竖直,在横画多的字里只能出现一个雁尾,还要注意一个字中必定有一个主笔,这笔要写的长且粗,要使得整个字重心平稳,结构得当,另外,大家还要特别注意各个笔画的粗细变化,而且要均匀分布。

四、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课堂所讲的字,教师走动观察,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小结

师:

相信大家对《曹全碑》的结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希望同学们能熟记这些要点并将它们在字中表现出来,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在写好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对线条的锤炼,这就需要大家勤奋练习了。

六、作业布置

1、熟记《曹全碑》结构特点;

2、临摹《曹全碑》5张毛边纸(一天一张)

3、曹全碑技法解析

(二)

教会学生书写基本笔画。

掌握基本笔画书写。

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

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下面,以明朗的笔迹演示,结合相对切实的例字,给大家详尽讲解隶书的基本写法。

掌握这些基本写法后,隶书的基础成就了一大步。

二、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

往往以“横飞”为美。

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

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

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

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

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

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

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三、竖画

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

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

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

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

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

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

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

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

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4、曹全碑技法解析(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横和竖,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撇和捺以及钩画、折画,点画。

二、撇画

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

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

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

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

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

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

角。

3.竖撇

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

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

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

只是起笔处稍向心上抬。

一般逆锋起笔,转向左行,至尾处向上回锋收笔。

5.短撇

逆锋起笔,由右上方向左下运行,回锋收笔。

三、捺画

捺画是波笔的又—形式。

是造成隶书气势的重要笔画。

隶书中的捺画与波横写法近似,均为蚕头燕尾状。

只是波横平出,捺画逆锋起笔后,向石下倾斜行笔,至捺角处稍顿向右上提笔出锋。

四、钩画

隶书中的钩画有时易和撇画混为一谈,原因在于钩锋并不明显。

钩颈部分过长,并不像楷书的钩向上翘拔,出锋犀利。

隶书的钩画由于多带波笔痕迹,滑行出钩,因此书写时应走笔慢—些。

1.坚钩

有左向竖钩,右向竖钩两种。

起笔如竖,行至出钩处向左(或向右)滑行,回锋收笔,钩圆而不挑。

其小左向竖钩往往成为隶字中的主笔如“事”、“于”。

2.弯钩

这种钩与楷书的钩近似。

出钩前折笔顿驻,然后向左上方提笔挑钩出锋。

3.撇钩

这是一种近似撇的钩。

起笔如撇,行一半时滑行向左出钩,钩身略弯。

4.钩画的变化形式

五、折画

折画在隶书中是很简单的,主要指两种笔画接合处,笔法较为随意。

一种为内折,一种为外折。

1.内折与外折

内折就是横笔写完后,向右上方提,然后折回向内写,竖呈内弯,有明显的折肩,如“己”、“史”。

外折承继了篆书的折法,横笔写完后直接折下,折角是圆的,折后竖向外稍弓,如“蜀”,有些外折两笔写成,虽断意连,如“官”。

2.折画的变化形式

隶书中的折画变化很多,出于它承继篆书,许多折画不像楷书那样有规可循,多为带有图画的随意行为,因此书写时还要多临帖。

六、点画

点画在隶书中处于发展状态,多利用其它笔画如横、竖、撇、捺来代替。

真意思的是,隶书中的点没有楷书中的基本点—圆点。

5、曹全碑基础练习

(一)

能写好《曹全碑》基础字形。

掌握简单字的书写。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曹全碑》的技法,这节课我们来强化练习一下《曹全碑》的基础字形。

二、练习写字

三、指导书写

6、曹全碑基础练习

(二)

三、教师指导

7、曹全碑基础练习(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曹全碑》的技法,这节课我们依然来强化练习一下《曹全碑》的基础字形。

三、总结

同学们,《曹全碑》的基础练习我们就学到这里了,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想一朝一夕练成一笔好字,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的练习才能达到,希望以后《曹全碑》能让大家得到更多的灵感,写好碑体,也能探索更多的书法技巧。

8、钢笔字正确的写字坐姿与执笔

1、仔细观察,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3、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字的姿势

1、铅笔字的书写姿势和写其它字的姿势一样,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上身自然向前稍倾,头不要歪斜或伏在桌面上,胸部要离开桌沿约一拳头,双臂要自然撑开,左右要平放在桌面上,右手执笔,左手

具体要求:

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2)练习要点(重点练习第四个要点)。

①老师按要求在讲台上做规范的写字姿势,边做边讲解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握笔点离笔尖3—4厘米”的实际概念与操作要求。

②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着摆好姿势。

③引导学生注意对照要求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④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2、实践:

按老师的要求做做看。

二、执笔方法:

1、执笔方法:

捏、抵、靠、垫,五指执笔。

2、具体要求:

大拇指指肚由左向右,食指指肚由右上向左下捏住笔杆,中指指的左侧由下向上抵住笔杆,无名指靠住中指,小指垫在无名指下,笔杆的后部紧贴在食指的根部,不要架在虎口上,笔杆不要握得过紧,捏笔处距笔尖约两2cm,笔和纸面约呈45度角。

3、实践:

按上述要求让学生执笔,教师正误。

4、出示《写字姿势歌》,组织学生读读背背。

写字时,要做到:

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端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

1、强调写字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后也要做到。

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填好检查表。

〖书法小故事〗王羲之把墨汁当醋蒜

 王羲之年少时,常听老师卫夫人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踄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从而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

他在书房、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

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有一回,王羲之正在情趣盎然地练字,竟又忘了吃饭。

他的妻子郗浚就让家僮给他端去一盘刚刚蒸好的馍馍和一碗醋大蒜。

家僮几次催促他趁热吃下,王羲之只是点点头应了几声:

“好!

就吃!

”便又顾自挥毫疾书。

家僮无奈,只得去请他的妻子郗浚去相劝。

郗氏来到书房,只见王羲之手里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正往嘴里送,直到嚼入口中,发觉又苦又涩,才赶快吐了出来,弄得满嘴都是黑墨,才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喔,错了,吃错了!

”原来,王羲之在吃馍馍时,心里仍想着字的间架,一边想,一边吃,竟把墨汁当成了醋蒜,蘸着吃了。

 

9、横的书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课时

一、导入:

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

激趣:

小朋友们,想想自己也写出这样一手好字啊?

练习出一手好字,使人终身受益。

从今天开始老师就来教大家学习怎样写好字。

导入过渡: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就好比房屋是由砖头、瓦、木头等建成,要建成房屋就离不开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木头。

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

二、新授:

(一)讲解“横”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左到右)。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

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横的书写要领是:

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图示:

详细讲解:

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看上去平稳。

5、指名说一说横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一”的字。

1、出示范字。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上”的书写要领。

5、演示“上”的书写过程。

6、用同样的方法教“五”的书写。

10、竖的书写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1、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竖的书写。

(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5、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

垂露竖:

悬针竖:

短竖: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书法小知识〗

美的故事

「美」字下面是大,头上是“羊”。

许多文献和考古材料表明,世界上有不少原始民族都有头戴兽角(羊角、牛角、鹿角等),作为饰品的习俗,反映当时人们的一种审美观念。

古人以「羊」为「美」,也以「羊」为「善」。

「善」就是个从「羊」从「言」构成的会意字。

11、撇的书写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