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3979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5.如图3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6.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

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

图4

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

前感觉到地震的动物是()

A.狗B.猫

C.蝙蝠D.海豚

7如图5甲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

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

把一支点燃的

蜡烛放在F与P之间的某点上,在凸透镜

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5乙中的()

8.吴晓是一名钓鱼爱好者。

如图6所示,吴晓用力向上拉鱼竿,把鱼拉出水面。

此时,钓鱼竿可以看成一个()

A.省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

B.省力杠杆,减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

C.费力杠杆,减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

D.费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

9.人从沙滩上走过,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但从草地上走过,脚印却并

不明显。

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四个科学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为什么脚印有时候深有时候浅B.脚印的深浅与哪些因素有关

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D.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0.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木球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铜球的动能为EK铜,木球的动能为EK木。

已知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则()

A.EK铜<EK木B.EK铜>EK木

C.EK铜=EK木D.无法判断

11.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

深度处,如图7所示。

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下列关于正常中学生的有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质量大约为600KgB.步行速度约1.1m/s

C.脉搏跳动一次约1sD.身高大约1.68m

13.下列有关物理情景及其能说明的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说明“物体不受摩擦力或者受摩擦力为零”

B.“物体漂浮在液体表面上”说明“物体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

C.“用水平力推静止的汽车没推动”说明“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D.“木块在水中上浮,石块在水中下沉”说明“木块比石块所受浮力大”

14.为响应“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号召,自行车越来越受到济南市民的青睐。

如图8所示,关于自行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把套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前后刹车装置多次用到了杠杆

C.车座呈扁平状是为了增大对人体的压强

D.车轮转轴内装有小钢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15.以下是小明同学对一些工具及其原理的总结,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B.天平——依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测量

C.船闸——依据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

D.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请考生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答卷前,请考生将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

3.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56分)

16.(2分)一艘旅游船在大明湖湖面上航行,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

以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以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17.(2分)物理前辈们为物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请举出以下物理学家的主要成就:

牛顿发现了;

阿基米德发现了。

18.(2分)“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唐代诗人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全诗四句皆与物理知识有关。

请你在下面两句后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

诗句

相应的物理知识

水晶帘动微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架蔷薇一院香。

19.(2分)小丽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分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9甲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质量时,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9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20.(2分)用四个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10所示的

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相同的货物升高相同高度,不计

绳重与滑轮的摩擦,若甲、乙的拉力分别为F1、F2,机械效率分别为

η1、η2,则F1F2,η1η2。

(填“>、=、<”)

21.(3)如图11所示,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斜向上运动,画出货物对传送带压力的示意图。

22.(3)如图12所示,重为3N的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3.(3分)如图13,在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

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甚至摔倒。

请用惯性的知识

解释这一现象。

24.(3分)如图14所示,在滑雪场,同样体重的步行

者腿深陷雪中,而滑雪者却如履平地,为什么?

25.(8分)济南市场上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质的花生油,有A、B两种包装。

A种包装,桶上标有“净重5kg”字样;

B种包装,桶上标有“5L”字样。

已知此花生油的密度约为0.9×

103kg/m3,取g=10N/kg。

⑴如果你是生产厂家,你会给哪种包装的花生油定价更高些,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⑵小峰买回一桶此品牌B种包装的花生油,把它从一楼提到12m高的五楼,用了2min。

请计算此过程中克服花生油重力做功的功率。

26.(8分)中国最新型两栖步兵战车速度世界第一,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

如图15,已知其中某型号的两栖步兵战车的质量为22t,陆地行驶时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

该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水上最大航速18km/h。

在一次水上演习时,该战车以最大速度从集结地A漂浮航行到演习地用了5h。

(g取10N/kg,不计车上人的质量)

求:

(1)A、B两地间的距离多大?

(2)战车所受水的浮力多大?

(3)该战车在陆地上行进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27.(6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16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这样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

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

(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

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28.(6分)大家知道,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就会产生压强。

小丽和小梅想:

把一些水倒进容器里,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水的不同部分之间也会相互挤压。

那么,液体内部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

针对这一问题,她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小丽的猜想:

液体可能会产生向下的压强。

小梅的猜想:

液体可能会产生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1)请你写出一个支持小梅猜想的生活事例:

(2)小丽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做了如图17甲所示的实验。

实验表明:

液体会产生向下的压强。

小梅说:

“再有一盆水,我直接使用你的装置就能验证液体会产生向上的压强。

”小梅的做法是:

将玻璃管中的水倒掉,把玻璃管(选填“开口”或“带橡皮膜”)的一端竖直向下插入水盆中。

她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小丽说:

“不用橡皮膜我也能验证液体会产生向上的压强。

”于是,小丽快速取下橡皮膜,将一张薄卡片放在玻璃管的下面并把玻璃管插入水中,看到薄卡片被水向上压在玻璃管口而不掉落,如图17乙所示。

小梅却说:

“你的这个实验虽然能够表明水对薄卡片产生了向上的压强,但不如我的实验好。

小梅这样说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讨论她们发现,其实用一盆水和一个透明塑料瓶,稍加处理就能验证她们的全部猜想。

她们的做法是:

29.(6分)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8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8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你的理由是:

(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4)小明同学利用图甲准备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另一半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他由此得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

老师看后认为小明的做法不正确,你认为老师做出这种评价的理由是:

2015年济南市初三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答错、多答均不得分。

答案见下表。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选对答案得3分,选错、多选均不得分,少选得2分。

答案见小表。

单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A

C

B

多选

12

13

14

15

BCD

ABD

16——20题,每空1分,共10分。

16.游船,湖岸

17.牛顿第一定律,阿基米德原理

诗句

水晶帘动微风起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满架蔷薇一院香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18.

19.右,81.4g

20.>,=

21——22题,每题3分,每题画对力的方向按以下标准给分: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各给1分。

21.如图21所示

22.如图22所示

23——24每题3分,参照以下标准给分。

23.(3分)原来乘客与公交车一起向前运动,(1分)当紧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停止(或减速),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1分)所以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1分)。

24.(3分)依p=F/S得,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1分)同样体重的步行者和滑雪者对雪面的压力相同,滑雪者与雪面的接触面积大,对雪面的压强小,(1分)所以滑雪者如履平地而不会陷进去(1分)。

25——26计算题评分意见:

可参照下述标准给分,其他解法正确或解答合理同样给分。

只写出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式而未与题中给出各量相联系的不得分。

因前面数字计算结果错误而导致后面结果错误的,不重复扣分。

25.(8分)解:

⑴V=5L=5×

10-3m3

由ρ=

得,5L花生油的质量

m=ρV=0.9×

103kg/m3×

10-3m3=4.5kg…………………………………2分

因为A种包装“净重5kg”的花生油的质量比B种“5L”花生油的质量大,所以A种包装的花生油的定价应更高些。

…………………………1分

⑵G=mg=4.5kg×

10N/kg=45N…………………………………………1分

W=Gh=45N×

12m=540J…………………………………2分

t=2min=120s

他克服花生油重力做功的功率P=

=

=4.5W…………………2分

26..(8分)解:

(1)依v=s/t得AB两地间的距离为

s=vt=18km/h×

5h=90km……………….2分

(2)战车质量

m=22t=2.2×

104kg,

战车重力为

G=mg=2.2×

104kg,×

10N/Kg=2.2×

105N…………………….2分

因为战车漂浮,故所受浮力为

F浮=G=2.2×

105N……………………1分

(3)因为战车在水平地面上,所以战车对地面的压力:

F=G=2.2×

105N……………………………………………….1分

战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2分

27.6分)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长短、粗细完全相同(3)甲(4)玻璃板

没有垂直桌面放置(5)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换一块

薄一点的玻璃板

评分意见:

本题共6分。

(1)1分。

(2)1分。

意思正确就可给分。

(3)1分。

(4)1分。

(5)2分,每空1分。

其他答案合理同样给分。

28.(6分)

(1)潜入游泳池中的水底时,不论朝向哪个方向,身体都会感受到压迫感(或压力)

(2)带橡皮膜玻璃管内的橡皮膜向上凸起

(3)根据橡皮膜向上凸起的程度还能初步判断压强的大小

(4)先在透明塑料瓶上钻一个小孔,然后将塑料瓶浸没到水中,不管如何改变小孔的朝向,都能看到水向瓶内喷涌

其他答案正确同样给分。

(2)2分。

(4)2分

29.(6分)

(1)二力平衡(1分)

(2)不对(1分),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1分)

(3)当压力一定时,(1分)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1分)

(4)此次实验没有控制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