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3910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总结1针灸理论Word文件下载.docx

属大肠,络肺

入下齿中,夹口,夹鼻孔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起于鼻,入上齿,夹口环唇,上耳前,循喉咙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流注中心

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上肺

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

循喉咙,夹舌本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后,出耳前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夹胃,注肺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6.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

7.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二、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经脉。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总督六阳经。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

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

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带脉起于胁下,绕行腰间一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

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相会。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3.奇经八脉的功能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帅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如:

督脉督领诸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为“阳脉之海”。

任脉妊养诸阴经,总调全身阴气和精血,为“阴脉之海”。

冲脉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有“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之称。

带脉约束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经脉。

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阴维脉主一身之里,阴阳维脉具有维系一身阴经和阳经的作用。

阴阳跷脉主肢体两侧的阴阳,调节下肢运动与寤寐。

同时,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其他各经相互交会沟通,也加强了十二经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督脉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处,任脉关元、中极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冲脉加强了足阳明与足少阴经之间的联系,带脉联系着纵行于躯干的各条经脉等。

  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当十二经脉和脏腑之气旺盛时,奇经加以储蓄;

当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奇经又能渗灌和供应。

4.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功能简表

奇经八脉

循行分布概况

功能

任脉

腹、胸、颏下正中

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

督脉

腰、背、头面正中

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冲脉

与足少阴经并行,环绕口齿,与任、督、足阳明经有联系

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带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足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项后合于督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

司眼睑开合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

 

三、十五络脉

1.十五络脉的概念: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或十五别络。

分别以其所别出处的腧穴命名。

2.十五络脉的分布

  十二经络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阴经络脉走向阳经,阳经络脉走向阴经,阴阳经的络脉相互交通连接。

任脉的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

脾的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

3.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相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络脉理论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络脉病候和络脉沟通表里两经的特点,可以选用络穴治疗络脉的虚实病证和表里两经的病变;

络脉理论还可用于诊察疾病,如通过诊察络脉颜色的变化,可测知脏腑经脉的相关病变;

根据络脉理论,可通过针刺放血,治疗相应疾病,如用刺络拔罐法祛除络脉中的瘀积,达到通畅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十二经别

1.十二经别的概念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由于经别均由十二经脉分出,故其名称也依十二经脉而定,即有手三阴、手三阳经别和足三阴、足三阳经别。

2.十二经别的分布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入、出、合”来进行概括。

十二经别的循行,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

3.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①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

体现在:

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作用,十二经别通过“六合”作用使十二经脉表里两经之间增强了联系。

②加强经脉与脏腑联系的作用,经别进入体腔以后,大多数都循行于该经脉所属脏腑,特别是阳经经别全部联系到其本经有关的脏和腑。

③加强十二经别与头部的联系的作用,不仅阳经经别到达头部,阴经经别也合于头面。

从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为手足三阴经中部分穴位能够治疗头面和五官疾病以及近代发展起来的头针、面针、耳针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经别还弥补了十二经脉分布的不足,并加强了各经与心的联系。

如足阳明胃经循行未联系到心,手少阴心经循行也未到胃,但足阳明经别的循行上通与心,沟通了心与胃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和胃气以安心神的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又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能够治疗肛肠疾患,也是因为其经别“别入于肛”。

五、十二经筋

1.十二经筋的概念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2.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

  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与其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其特点是:

①均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②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③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

三阳经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足厥阴肝经除结于阴器外,还能总络诸筋;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

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④经筋还有刚筋、柔筋之分。

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

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3.十二经筋的作用

  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六、十二皮部

1.十二皮部的概念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2.十二皮部的分布

  十二皮部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位为依据而划分的。

3.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是络脉之气(卫气)散布之处,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候、协助诊断的作用。

  皮部理论临床应用广泛。

通过诊察皮部色泽、形态的变化,皮肤温度、感觉的异常等,可协助诊断;

皮部也是针灸临床上重要的治疗部位,如各种灸法、拔罐、皮肤针、挑刺、刮痧法、敷贴等,都与皮部理论关系十分密切。

第二单元腧穴的分类

一、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是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上的腧穴,有明确的主治病证,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关于经穴的数量,《内经》多处提到三百六十五穴之数,但实际载有穴名者约160穴;

《针灸甲乙经》、《千金翼方》均载349穴;

在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十四经发挥》中穴数有所增加,达354个;

明代《针灸大成》载有359穴;

至清代《针灸逢源》,经穴总数达361个。

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增加督脉1穴印堂,经穴总数达362个。

二、奇穴

奇穴是指既有固定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

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

有的奇穴并不是指一个穴点,而是多个穴点的组合,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

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如四花就是胆俞、膈俞四穴。

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也有一些奇穴在发展过程中被归入经穴。

三、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灸的部位,这类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多位于病变附近,也可在与病变距离较远处,无一定数目。

第三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一、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

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

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作用:

某些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

具有远治作用的腧穴,主要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性治疗作用。

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

腧穴的相对的特异性治疗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可相对特异地治疗某些病证,如大椎退热、至阴矫胎位。

二、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规律

2.分部主治规律

第四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1.常用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

头面部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用于确定前头经穴的纵向距离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用于确定后头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额角发际(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离

剑胸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背腰部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上肢部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踝尖

13

用于确定小腿内侧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用于确定大腿前外侧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用于确定小腿外侧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内外踝尖至足底

用于确定足内外侧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确定腧穴定位的方法。

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固定标志:

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

  如:

鼻尖取素髎;

两眉中间取印堂;

以眉头定攒竹;

两乳中间取膻中;

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

俯首显示最高的第7颈椎棘突下取大椎;

腓骨小头前下方取阳陵泉;

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等。

另外,背腰部穴的主要取穴标志有肩胛冈平第3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7胸椎棘突,髂髎嵴最高点平第4腰椎棘突等。

  活动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

例如:

微张口,耳屏正中前缘凹陷中取听宫;

闭口取下关;

尽力屈肘,于横纹头处取曲池;

外展上臂时肩峰前下方的凹陷中取肩髎;

拇指跷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阳溪;

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养老等。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又称指量法、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

在具体取穴时,医者应在骨度分寸定位法的基础上,参照被取穴者自身的手指进行比量,以确定腧穴的标准定位。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分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一夫法)三种。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的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4.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

常用的简便取穴方法如:

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

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当食指尽端处取列缺;

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处取劳宫;

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取章门;

立正姿势,两手下垂,于中指尖处取风市等。

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

  以上四种方法在应用时需互相结合,主要采用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少量腧穴配合使用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

第五单元特定穴

一、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10类。

二、五输穴

1.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腧穴,称为井、荥、输、经、合。

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

九针十二原》: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  

2.分布特点与组成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踊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3.由于每条经有5个穴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个。

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还配属五行,《灵枢·

本输》指出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以此类推。

五输穴及五行属性表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4.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临床运用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

“病在脏者,取之井;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其后《难经·

六十八难》又作了补充: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灵枢》又有“合治内腑”之说。

综合近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荥穴多用于治疗热证,输穴多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经穴治疗作用不典型,合穴多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病证。

②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五输穴具有五行属性,根据《难经·

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观点,将五输穴配属五行使用,然后按“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虚证用母穴,实证用子穴。

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

在具体运用时,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例如,肺经实证泻其子,肺在五行中属金,因金生水,水为金之子,故可选本经五输穴中属水的合穴即尺泽;

肺经虚证补其母,肺属金,土生金,土为金之母,因此,应选本经属土的五输穴,即输穴太渊,这属于本经子母补泻法的应用。

同样用肺经实证来举例,在五行配属中肺属金,肾属水,肾经为肺经的子经,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应在其子经(肾经)上选取金之子即属水的五输穴,为肾经合穴阴谷,即为他经子母补泻法的应用。

③按时选用:

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

《难经·

七十四难》: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实质上是根据手足三阴经的五输穴均以井木为始,与一年的季节顺序相应而提出的季节选穴。

另外,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而选用不同的五输穴,均属于五输穴的按时选用。

三、原穴、络穴

1.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

“原”指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络穴是指络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

“络”,是联络的意思。

原穴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的十二经上。

阴经五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为同一穴,所谓“阴经之输并于原”(《类经图翼》),或说成“以输为原”。

阳经的脉气较阴经盛长,所以在输穴之外又有一原穴。

即阴经的输穴与原穴为同一穴,阳经则除输穴外,还有专门的一个原穴。

十二经的络穴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经脉

原穴

络穴

列缺

合谷

偏历

内关

阳池

外关

通里

腕骨

支正

公孙

冲阳

丰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