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3542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

《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育慈幼稚园亲职教育讲座Word文件下载.docx

其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除了細菌感染以外,還有肺炎、腦炎、胎兒畸形等,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兒童特別危險。

必要的時候,可以用acyclovir的抗病毒藥物治療。

會經由母親胎盤傳染,傳染期於出現皮疹前五天至水疱變乾結痂為止。

5、腮腺炎(豬頭皮)

腮腺炎(Mump),俗稱「豬頭皮」,是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因為病毒感染會造成腮腺疼痛腫大,導致臉兩側發炎腫得像豬頭一樣,所以又被叫做「豬頭皮」。

腮腺炎的感染對象多半是兒童,病童間易互相傳染,但是只要感染一次,即能終身免疫。

腮腺炎的潛伏期約二至三週,會影響唾腺、神經組織,發燒、一個或多個唾液腺腫大且壓痛是主要的臨床表癥;

需要留意併發睪丸炎、卵巢炎、不孕症及無菌性腦膜炎等嚴重後遺症。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腮腺炎,但其中以冬天和春天最為常見,世界各地都有病例發生,男女的罹病比率並無明顯的差異。

在一九六八年有關腮腺炎的疫苗實際運用後,腮腺炎的發生率就大為降低了。

6、嬰兒腸炎-輪狀病毒

嬰兒腸炎以病毒性居多,而在冬天裏則以輪狀病毒為主,佔嬰兒腸炎六成以上,其餘的才是春天的腺病毒腸炎和夏天的腸病毒腸炎,但為數並不多。

常易侵犯五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六至十六個月之間,少部份由空氣飛沫傳遞,大部份由排泄物糞口感染。

潛伏期一至三天,大部份受感染的病童先有發燒,或感冒症狀,繼之有腹痛或嘔吐,此時病毒已進至胃或十二指腸,再其次則是水瀉且帶臭酸味,此時病毒已在小腸的絨毛破壞並降低乳糖酶,,故有腹脹、腹痛,或酸臭大便。

發燒、嘔吐、水便乃是輪狀病毒的三大症狀,且以嘔吐為和其他腸炎不相同之處。

在嬰兒肝臟功能未成熟且有肝炎的嬰兒要慎用阿斯匹靈的退燒藥,因其可造成肝臟干擾素形成不足或凝血延遲。

7、腸病毒

由於腸病毒型別很多,無法得過一次就終身免疫,而且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可經口、飛沫及接觸等途徑傳染,控制不易,典型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或與病例有流行病學上相關的腸病毒感染個案,同時有肌抽躍(myoclonicjerks)之症狀或併發腦炎、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肝炎、心肌炎、心肺衰竭等嚴重病例。

◎預防方法:

一、高危險群:

三歲以下小孩要特別小心,有較高比率得到腦炎、類小兒

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

二、增強個人之免疫力:

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充足睡眠。

三、加強個人衛生:

正確且勤加洗手,以預防自身感染,及避免藉由接觸

傳染給嬰幼兒。

四、注意環境衛生:

保持環境清潔及通風。

五、避免接觸受感染者:

避免出入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不要與病患(家

人或同學)接觸。

六、如有疑似腸病毒感染症狀請儘速就醫。

七、家中有病患時應注意:

(一)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應立即洗手。

(二)多補充水分,學童儘量請假在家休息,以避免傳染給同學。

(三)對家中之第二個病患要特別小心,其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四)有下列情況需立刻就醫:

1.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應即早就醫,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疹二至四天後出現。

2.肌抽躍(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3.持續嘔吐。

4.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5.患者應避免與孕婦、新生兒及小孩接觸。

8、單純疱疹

由單純性疱疹病毒引起的病症患者逐漸增多,尤其兒童及嬰幼兒是好發階段,成年人也可能發生。

一旦感染此類病毒,雖然病症消失,但病毒仍潛伏存在身體之神經節內,以後只要抵抗力衰弱或老年人免疫力變差時,病毒會再伺機發作。

疱疹病毒傳染途徑是經由直接接觸到病人有傳染性的唾液或飛沫所引起,其潛伏期有二至十天左右,初發症狀可能與臨床反應,或只足出現局部疱疹,有少部分則引起高燒持續四至七天,合併有口腔內潰瘍及黏膜靡爛。

在此階段,病兒因口腔疼痛而吞嚥困難,甚至有拒食、煩躁不安及口臭的現象,往往也曾合併局部淋巴結腫痛。

這類病毒感染足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的,對於正常病人而言,不吃藥也可在兩周至三周內痊癒,惟要注意在疱疹間未乾燥之前,都具可傳染。

(二)呼吸系統疾病的照顧與護理

1、黴漿菌肺炎

 

黴漿菌肺炎是經由飛沫感染黴漿菌所致,一年四季,都可見到。

每天春、夏之交接及秋天,病例即顯著增加,尤以二至三歲和五至十歲兩個年齡層的病童居多,較少見於二歲以下的兒童。

它的潛伏期可長達三、四週,一般需要較親密及較久的接觸才容易得到。

因此,臨床上,常見全家或國小校園同一班級內輪流感染達數月之久,黴漿菌肺炎才告終了。

統計上,一歲以內的寶寶,已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受過其感染而產生抗體:

五歲時,已有三分之二的幼兒有抗體:

成人則幾乎全部都有抗體。

每年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兒童會受到感染,尤以學齡孩子最多。

黴漿菌肺炎感染沒有終生免疫性,可能會發生第二次,甚或反覆感染,且症狀可能變得更明顯、更嚴重。

其中約四分之一至二分ㄓㄧ被黴漿菌感染的人並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

臨床上,最初出現頭痛、發燒、喉嚨痛、全身無力等的症狀,二到五天以後咳嗽跟著來,剛開始大多沒什麼痰,後來才出現白色黏痰或帶有血絲的膿痰,可以持續到三、四周,有時甚至引起肺積水。

其他同時會出現的症狀還有寒顫、咽喉炎、耳痛、嘔吐、腹痛、結膜炎、皮膚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比大人更容易會發高燒。

但是一般流鼻水現象並不常見,在乳幼兒感染時比較容易看見到。

◎治療

黴漿菌肺炎有效地治療可使用紅黴素或四環黴素10到14天,大部分的病人在治療後會很快退燒,症狀也有減輕。

但四環黴素可能會傷害到正在發育中的骨骼與牙齒,所以不建議在八歲以下的兒童使用。

2、氣喘

好發於三歲以上的兒童,氣喘可大略分為外因性氣喘及內因性氣喘兩大類:

外因性氣喘多因吸入性過敏原所引起。

而內因性氣喘則原因不明,有人認為呼吸道的發炎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內因性氣喘的預後比外因性氣喘的預後差。

大部份的氣喘屬外因性氣喘,而外因性氣喘和過敏體質有關。

是先有過敏體質,再加上過敏原的重複刺激,才產生過敏反應而誘發氣喘。

氣喘患者的呼吸道在受到過敏原或其他的物理化學因子刺激後,產生過度激烈的反應,使呼吸道的平滑肌發生痙孿,粘膜水腫,粘液分泌過多,致呼吸道管徑變小,而產生咳嗽,喘嗚,呼吸困難的氣喘症狀。

◎誘發氣喘發作的因素

1.過敏原:

如,花粉,黴菌孢子,動物毛屑,家塵....等,都是常見的過敏原。

2.感染:

不論是病毒,細菌,或黴菌的呼吸道感染,都可引起呼吸道發炎而誘發過敏反應。

3.氣溫的變化。

4.藥物:

如交感神經阻斷劑,阿斯匹靈,某些食用色素...。

5.情緒因素

6.運動:

某些病人可因運動而誘發氣喘,尤其是較激烈的運動,或是在在乾泠環境下所從事的運動。

7.其他:

如,油漆,香水,香煙,空氣污染…都有誘發氣喘的報告。

◎氣喘病該如何治療?

氣喘病的處理仍然是首重預防,對於已知的過敏原須避免接觸,有上呼吸道感染情形時應儘早就醫接受完整的治療,以免誘發氣喘發作。

輕微哮喘發作時,可先以噴霧式氣管擴張劑救急,若不能很快發揮效用,應立即就醫,不可心存僥倖,一再試噴,以免延誤病情,造成不幸。

3.病毒性哮吼

臨床症狀:

主要侵犯一、二歲左右的小朋友。

初期症狀類似一般感冒,咳嗽,流鼻水,發燒,漸漸出現典型的症狀-哮吼聲,狗叫般的咳嗽和聲音嘶啞,並有時伴隨有38度的發燒,不難辨認。

可能出現胸骨上端肋緣凹陷等呼吸道阻塞現象,嚴重則導致缺氧及發紺。

病程:

大多數患者三五天後即可痊癒。

假如孩子沒有嚴重的呼吸窘迫,可以在門診接受治療,合併有厲害的呼吸窘迫,則需住院。

並謹防上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必要時需緊急插氣管內管。

診斷:

診斷靠臨床症狀,並配合X光片檢查。

此病必須和其他上呼吸道阻塞之疾病做鑑別診斷,如嗜血桿菌引起之會厭炎,或喉部膿腫等。

治療:

蒸氣治療。

使用類固醇或吸入腎上腺素都可能有效。

少數較為嚴重者會有厲害的上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必要時需緊急插氣管內管。

4.流感及流感病毒

流感(流行性感冒)是許多呼吸道感染,很特殊的一種。

它會使病人不分老少,都有三天左右的高燒,而一般呼吸道疾病,除幼兒及少數外,小孩子及成人是不太有機會發燒的。

其次,它會造成真正的流行,發燒不退也使病人反覆求診,因此門診數量大增。

任何疾病的「流行」,都比不上流感對社會及學校家庭的影響(很多人會請假),也唯有流感可以在每年冬天造成診所一年一度真正的「旺季」。

流感不是「上呼吸道感染」,而是上、下呼吸道都會波及的一種變化。

在經由飛沫感染一兩天就會發病。

剛開始全身症狀很明顯,包括高燒、肌肉痠痛、虛脫、沒食慾。

按著有咽部疼痛、鼻水鼻塞、聲音沙啞、乾咳,也會怕光、流淚、眼痛。

在燒退後,咳嗽可能越來越明顯,有時還會持續兩三禮拜。

少數人偶有嘔吐、腹瀉(尤其小孩),但不會太嚴重。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指出,「腸胃型流感」(Stomachflu)根本是錯誤的名詞,病人既然以腸胃道道症狀為主,那就是別的病原造成的腸胃疾病,而不是流感。

流感要診斷必須靠「流行病學」,即如果由防疫單位先培養證實流感病毒已在社區出現且開始盛行,則此一段時間多數急性有發燒的呼吸道感染或不明原因發燒病人,都可首先考慮是流感。

大多數人幾天後就會好轉,但如本來有呼吸道、心臟及腎臟痼疾、糖尿病、免疫不全者,特別是幼兒及老人,比較容易有疾病惡化或併發症如肺炎可能性,嚴重者甚至死亡。

台灣市面上的98-99流感疫苗,所包含的就是針對目前世界「現役中」的三種病毒:

B型病毒及加上A型裏面的HlNl(北京變貌型)及H3N2(雪梨變貌型)。

在人類與流感病毒的對抗循環史中,病毒總是有辦法佔上鋒,且會變臉捲土重來。

在流感即將來臨的前夕,如沒有良好的體魄,看來只能從注射疫苗、少去公共場所、常洗手來面對了。

5.急性中耳炎

•易發於6個月至6歲之嬰幼兒,2至3歲為罹患之高峰。

•孩子一直抓耳朵,較大的孩童會叫耳朵痛

•喝牛奶維持平躺姿勢,易增加感染機會。

•傳導性聽力喪失

•尤其六個月到九歲的幼兒因為耳咽管尚未發育成熟,又短又直。

這個期間幼兒也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細菌容易隨著耳咽管上行侵犯到中耳部位,發生化膿、發炎,導致急性中耳炎。

•幼年期急性中耳炎,有些醫學會(健保局)建議給以口服抗生素(十到)十四天的「合理療程」,但2004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以及家庭醫學會(AAP.AAFP)治療兒童中耳炎的新準則,是依據年齡、症狀嚴重度以及診斷的確定性而有不同療法,並非所有中耳炎病童都需用抗生素。

6.扁桃腺炎

許多的病菌都會造成扁桃腺炎,使得扁桃腺炎的症狀也有許多不一樣的表現。

一般會有發燒、倦怠、喉嚨痛、食慾下降、口臭、味覺改變等。

有些則會出現輕微感冒症狀:

咳嗽、流鼻水、打噴嚏,有的會有淋巴腺腫、口腔潰瘍等不一樣的症狀。

當然,也可能有較嚴重的感冒症狀、全身不舒服等。

有時候扁桃腺腫得太大,阻礙了鼻子的呼吸暢通,小朋友只好張大嘴來呼吸。

某些病毒甚至可能使扁桃腺腫大到出現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狀,使呼吸困難。

扁桃腺炎本身是很良性的疾病,不過,問題會出在病原菌本身和感染的嚴重度。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腺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過去就沒事了。

但有的致病菌會有全身性的影響,就可能有較複雜的病程或不好的後遺症。

例如鏈球菌引起的扁桃腺炎,若有全身的影響則可能造成『腥紅熱』、風濕熱、風濕性心臟病、腎絲球腎炎,或是其他部位的化膿性感染,像是淋巴腺炎、扁桃腺周圍形成膿瘍、蜂窩性組織炎、甚至血液感染造成敗血症。

而EB病毒感染者,有時會有血液中淋巴球增加、淋巴腺腫、肝脾腫大、肝炎、膽囊炎,嚴重時甚至出現腦炎、脊髓炎;

若有影響腦部,少數會造成患者出現視幻覺,看的東西會扭曲變形,稱為『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所以簡單的扁桃腺炎,還是有可能有一些不好的、全身性的影響。

(三)兒童常見神經性疾病及其護理

1.熱性痙攣

•出發年齡以三歲以前居多,最常發生的高峰約在一歲二個月大到一

歲半之間

•遺傳基因之影響:

若父母有熱痙攣的過去病史,則其小孩發生熱痙

攣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4倍

•性別:

男多於女

•肛溫超過38.8℃

•於發燒後2~6小時之內發作

•發作時間不超過20分,成對稱性

•呈現強直陣攣性抽搐

•短暫意識喪失

•熱痙攣患兒需要治療的不是熱痙攣本身,而是控制發燒及追查發燒

背後的原因,並加以治療

•這種抽動是一種癲癇發作(但是不是癲癇)護理處置

•維持呼吸道通暢

•發燒的護理

•預防損傷

2.腦膜炎:

◎病因

•細菌:

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嗜血桿菌

•病毒:

腸病毒、腮腺炎病毒、泡疹病毒、麻疹

•結核菌

•黴菌:

隱球菌

•寄生蟲:

廣東住血線蟲

◎傳染途徑

•常見於1個月-5歲的小孩

病毒性和綑菌性腦膜炎均可透過直接接觸病患者的鼻喉分泌物或飛

沫而傳染。

病毒性腦膜炎亦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腸病毒。

◎症狀

頭痛、畏光、頸部僵硬疼痛、畏寒、發燒、嘔吐、病嬰會出現活動

力變差、厭食、體溫不穩定等常見的症狀

克爾尼格式徵象

布魯辛斯基氏徵象

◎後遺症

•細菌性腦膜炎,尤其是新生兒腦膜炎,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十至三十

•水腦、硬腦膜下積水、抽搐、感官受損、學習障礙、顱神經麻痺、

聽覺及視覺受損及大腦萎縮

貳、健腦飲食妙方

一、大腦的性格

嬰幼兒腦細胞增殖的二次高峰期

1.胎兒期的10-18週

2.嬰兒出生後第三個月

二、健腦食物

1.大量攝取不飽和脂肪酸

2.大量攝取鈣

3.大量攝取維生素C

4.大量攝取穀氨酸

三、與智力有關的鹼性食品

1.鋅

2.碘

3.鐵

4.維生素B12、B1、B6

5.葉酸

四、飲食方式與健腦

1.孩子營養過剩智能將下降

2.忽視早餐的後果

3.飽餐會影響智力

4.記憶能力與進食時間有關

5.孩子使用筷子健腦益智

6.母乳增加孩子智商

7.少吃損腦食物

五、「補腦」、中國人的食補文化

1.花粉2.黑木耳

3.銀耳4.牛奶

5.雞蛋6.魚

7.大蒜8.花椒

9.味精10.龍眼

11.核桃12.蘋果

13.紅棗14.荔枝

15.花生

叁、婦女健康面面觀

一、乳癌

(一)乳癌常見症狀

1.乳房有無痛性、不可移動的硬塊。

2.突然的乳頭凹陷。

3.乳房皮膚有橘皮樣或潰瘍的變化。

4.乳頭有不正常分泌物或出血。

5.突然的乳房變形、乳房大小及乳頭高低改變。

6.乳房上有數週無法癒合的傷口。

(二)乳房自我檢查

1.檢查時間:

每月月經來的第7-10天,停經後婦女及懷孕中婦女每月採固定日子持續地作自我檢查。

2.檢查方法:

從觀察及觸診完成乳房及腋下之檢查。

A.

淋浴前

 

§

站在鏡子前舉起兩臂高於頭頂,將兩手壓在頭後。

(如圖一)

觀查乳房和乳頭的大小及形狀是否改變、及皮膚是否有皺摺凹陷或乳頭是否有分泌物。

將雙手放下,放在腰上,重覆以前的動作。

(如圖二)

(圖一)  (圖二)

B.

淋浴時

檢查前指甲要剪平以免括傷皮膚。

胸部先抹上肥皂,易於滑動檢查,右手枕在腦後,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伸直併攏,藉著指腹的觸覺以順時鐘方向螺旋進行方式,由外向乳頭方向仔細輕壓乳房每一部份,感覺是否有硬塊。

(如圖三、圖四)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按壓腋窩感覺是否有硬塊。

用拇指及食指輕輕擠壓乳頭,觀察是否有任何滲出液,特別是粉紅色或紅色滲出液。

用拇指及食指輕輕夾起乳頭,感覺乳頭下及其周圍是否有腫塊。

(如圖五)

用右手檢查左乳房,重覆上述動作。

(圖三)    (圖四)

(圖五)

C.

沐浴後

躺下,以小枕頭或摺疊浴巾墊於右肩下將右手輕鬆地放在頭下,使用左手檢查右乳房。

(圖六)

由外往內輕壓乳房用環狀方式檢查整個右乳房,包括腋窩及右乳頭。

用右手檢查左乳房,重覆以上的步驟。

(圖六)

 《檢查要領》

1.指法:

錯誤

(以指尖按壓)

正確

(以指腹按壓)

2.力道先輕壓,再稍微深壓。

3.範圍:

兩側皆包括鎖骨上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

(圖七)

(二)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女癌症,根據統計顯示:

子宮頸癌發生率的排名為女性癌症第一位,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有可能發生子宮頸癌,但以25歲到45歲的婦女最為常見。

死亡率的排名則為女性癌症的第五位。

子宮頸癌可能發生的原因包括:

1.性生活:

最常見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原因是〝不當的性生活〞。

報告指出沒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幾乎不會產生子宮頸癌,而愈早有不當的性生活,往後便愈容易產生子宮頸癌。

而在性伴侶方面,女性若有2個以上的男性伴侶,其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更是有顯著的增加。

2.年齡:

35~45歲是子宮頸癌的好發年齡。

3.性病感染:

性病的感染,通常代表性生活較複雜,相對的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會較高。

4.子宮頸發炎:

若有長期子宮頸的損傷、破皮、糜爛、發炎,都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

5.吸煙:

抽煙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

一為抽菸會減少身體免疫力而使子宮頸癌細胞加速發展,另一為抽菸本身產生一些物質有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6.社會與種族:

子宮頸癌本身與種族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一般通常認為社會與經濟地位較低的女性較易得到子宮頸癌,但其真正的因素應該是較早有性經驗,與經濟收入與社會地位本身並沒有直接的相關聯性。

7.女性荷爾蒙:

有些學者認為黃體素(女性的一種荷爾蒙)會改變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穩定性,而容易發生不正常的變化,有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子宮頸癌的症狀 

子宮頸癌患者常常是沒有症狀的。

通常要到變成了侵犯性的子宮頸癌時症狀才會顯示出來。

大部份最常見的症狀是性交後出血,陰道不正常的出血,以及惡臭的陰道分泌物。

子宮頸細胞異常增生和早期子宮頸癌可藉子宮頸抹片檢查和骨盆腔檢查偵測出來,但如果子宮頸癌侵犯到子宮旁臨近的正常組織和骨盆腔壁的神經時,則會有坐骨神經痛、下腹疼痛、及因尿路阻塞(可能是腫瘤壓迫輸尿管)而造成腎盂積水的現象。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祝福大家能擁有…「自己想要擁有的…」。

主講者簡介:

1.林口長庚臨床護理師

2.文化大學台中推廣部講師

3.台中縣保母協會兼職講師

4.台中市保母協會兼職講師

5.斗六保母協會兼職講師

6.台中縣家扶中心兼職講師

7.台中市光音育幼院成長團體講師

聯絡電話:

0932957531

e-mail:

ipama0618@.t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