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3386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古代中国Word格式.docx

”这个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富商大贾

B.降低商人的经济地位

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4.“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父亲,在绍兴府开个倾

银铺儿……做人公道……主顾甚多,生意尽好。

”明朝冯梦龙的这段描述,反

映了()

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明朝社会商业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6.(2013·

三明模拟)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

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7.(2013·

莆田模拟)“文化牌”“文明牌”“遗产牌”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经济的名片,恢复历史建筑风貌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

开封要展示原汁原味的皇城风貌,下列现象不适合的是()

A.街道两边遍布商铺

B.进行“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

C.建立一座活字印书坊

D.在城内四方建立游乐场所——“瓦子”

8.(2013·

厦门模拟)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9.(2013·

宁化模拟)《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B.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禁止海外远征的原因是国力匮乏

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从制度结构上把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

C.经济形态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对外推动力出现根本差别

D.中西方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

11.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12.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

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

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订货”的生产形式。

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6分,共40分)

13.(2013·

莆田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了一组与地名有关的文字材料:

“两县共辖109坊,一为长兴、永乐、永宁、曲池、敦化、安仁等54坊,一为善和、通化、丰乐、昌明、安乐、怀远、醴泉、昭行、义宁等55坊。

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

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

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

(6分)

研究主题

结论

证据

理由

材料涉及的时代最晚可能是

材料一所涉及的史料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有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4)比较材料四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明时期社会流动频繁,是一个“善变”的社会。

嘉靖年间的一位给事中凭借他做官的具体观察,分析了其中的缘由。

他说:

“大约豪宦连田阡陌,其势力足为奸欺,而齐民困于征求,顾视田地为陷阱,是以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货产而僦庸。

  随着社会力量发生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

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

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

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

从“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结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 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

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

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构成却发生了变化。

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是老贵族家庭或皇室亲属,绝大部分都是新贵族。

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

迈克尔·

波尔是商人赫尔之子,后成为理查二世的国务大臣,卜托马斯·

克伦威尔出身寒门,是制衣匠的儿子,成为埃塞克斯伯爵,进入国家政务管理层,任国王的掌玺大臣。

威廉·

彼得爵士出生于德文郡一个偏远乡村里,是一个约曼(扈从)家庭的幼子,后来成为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统治时期的国务大臣。

他以出任国家政府官员获得的财富为基础,在家乡大量购买庄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

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引起明代社会流动频繁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晚明社会与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流动特点的主要区别。

(6分)根据材料,指出社会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

(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A是秦的半两钱。

B五铢钱文字“五铢”应从右至左排列。

C、D钱币名称应用年号,而不用庙号或朝代号。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秦汉时期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材料中“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也说明了这一点;

A、C、D与材料不符。

【误区警示】本题容易由于审题失误错选,看到《宋代商业史研究》,就联想起北宋都城东京选D。

但实际上,题目问的是秦汉时期城市的特点。

【变式备选】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这突出反映了 (  )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B.学术文化的活跃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D。

从北宋起,我国古代的城市功能发生了变化,之前城市功能一般以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为主,北宋后,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城市功能逐渐转变成以经济功能为主,并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

3.【解析】选A。

从所给材料来看,是对从事工商业者征收重税,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打击富商大贾。

4.【解析】选C。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材料描述了明代福建泉州人前往浙江绍兴开店经营且生意红火,这现象本身只能反映出明朝商业的发展状况,而不足以推断出A、B,又因材料未涉及雇佣劳动关系,也排除D。

5.【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明清会馆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与商帮有密切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

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④错误,会馆不是政府机构;

会馆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资本主义萌芽孕育于明中后期江南手工工场中。

6.【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徽商忌讳茴香和萝卜干,说明不了经营活动的地域及商品特点,也不能反映乡土观念,A、C、D均错误。

徽商的忌讳说明了对经商活动的敬畏,但同时也是一种保守的迷信思想,因此B正确。

7.【解析】选B。

开封是北宋的皇城,但北宋时期已经打破了“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因此B与史实不符。

8.【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D说法明显错误。

明代时对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已开始严加禁阻,清代沿袭,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世界。

9.【解析】选B。

材料显示,海禁之前,“闽广家给户足”;

而海禁之后,“百货不通”,沿海居民生活困顿,导致出现“游手”“盗贼”。

前后对比,说明了海禁政策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B正确。

10.【解题指南】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是制度上和向外推动力的差别,使得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从而将海洋留给了西方,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衰败和落后。

联系明朝时期的经济、政治情况思考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分析选项。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明朝“海禁”政策的理解。

根据“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说明是在明朝时期出现的“海禁”政策。

明朝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转入衰落的时期,中央集权加强是“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B正确;

西方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寻找市场,而中国仍然是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正确;

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D正确;

明朝时期国力仍然强盛,A错误,符合题意。

1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

题干中强调的是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国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A、C、D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解体,仍占绝对优势,重农抑商政策仍是主要政策。

【变式备选】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

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  )

A.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

B.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解析】选C。

“迥异于传统模式”是指异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四个选项中,A、B、D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表述;

而C手工作坊是封建性质的,属于农耕经济的范畴,符合题意。

12.【解题指南】本题涉及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就是产生了雇佣关系,如果没有雇佣,就不算是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特征是存在雇佣关系。

民间机户生产的丝织品由中间包揽人收购,再转手给织染局。

中间包揽人与民间机户存在雇佣关系,故D正确。

13.【解析】本题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对科技文化的影响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材料及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题,要通过“坊”的设置判断其最晚所属的时代;

(2)题,要立足材料分别归纳;

第(3)题,要围绕材料信息,从社会阶层、科技文化及生活观念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影响;

第(4)题,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对比分析。

答案:

(1)结论:

唐朝。

理由:

因为唐朝实行坊市制度,而宋代开始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2)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

饮食服务及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3)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

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4)同:

都认为宋朝出现了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分)区别:

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

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3分)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1)题考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政策的影响,土地状况的改变,科举考试等。

(2)题中国方面考虑社会流动中行业之间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变化等;

英国则要考虑这种阶层变化对政治的影响。

(1)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政府的人身控制放松;

朝廷赋役沉重;

土地兼并加剧;

科举制度的推动。

(2)区别:

晚明:

社会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

行业特征突出,主要从农业转向工商业等部门;

英国:

新兴的工商业阶级晋升贵族,担任国家官职。

(6分)影响:

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

促进具有民主色彩思想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