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指挥中心办公楼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交警指挥中心办公楼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警指挥中心办公楼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确定项目建设业主单位,阐述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和范围,说明项目建设外部条件,提出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及方案阐述,提出环保及消防方
案,提出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计划,项目招投标方案、进行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对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提出结论和建议。
本项目从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发,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周边状况,建设条件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和生产对周边设施的影响,同时对有间接影响的邻近地区也做了相应的考虑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加强交警办公指挥中心建设,对于实现追赶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保证作用。
在当今信息化条件下,公安交警部门按照“科技强警”的战略目标,充分运用交通管理科技应用设备,逐步实施道路交通管理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并逐步实现交通管理工作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
因此,项目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是密切群众、服务群众、维护党和政府以及公安交警形象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加强公安队伍的建设,使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并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科技强警是公安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核心,是密切群众、服务群众、维护党和政府以及公安警察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县交警大队现在的办公楼以等基础设施也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交警大队日常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建设交通指挥中心以适应新形势需要。
三、项目建设是构建和谐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客观需要
**县交警大队位于中心城区,其办公楼以及车辆管理场所都是上世纪修建的建筑,许多设施已经破旧不堪,建筑的采光通风条件都很落后;
同时,由于**县交警大队与周边民居混杂在一起,使管理场所无法实行封闭式管理,平时人员进出复杂,给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
现有场地也不再适合作为**县交警大队办公场所。
本项目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县交警大队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构建和谐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
四、项目适应全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机构间联动运作、快速处置的要求。
单纯的建设交警指挥中心,势必会带来资源和系统建设的浪费。
通过系统思考,**县政府确定通过交警指挥中心的建设,利用系统建设的平台,把原公安指挥中心接处警系统融入其中,建设一套完备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这样的建设模式打破了以前由公安、消防、医疗急救、交通、电力、煤气、自来水、人防等系统组成的松散的联动构架。
克服了在实施和应对处理紧急事件时,相互之间缺少密切配合,信息采集和资源定位、统一调度的手段不够完善,缺乏信息数据的沟通和共享的缺点。
建立了一个实施和应对处理紧急事件高效性、系统化的指挥中心。
项目建设符合国务院关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适应全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机构间联动运作、快速处置的要求
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实施的用地范围已纳入**县2009供地计划中,并取得了国土部门对项目修建的预审意见书。
项目建设主管的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均以对项目进行了选址定点、核发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环保审查意见书。
**县政府对于项目建设十分重视,明确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关于项目建设的所有手续实行优先办理。
项目建设所需的地质勘查、规划、设计工作已部分开展,建设方案已经完成,涉及的拆迁安置工作已大部分完成。
另外建设所需的主要材料采购方便,供量充足。
施工的供水供电可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完成,原料及土石方运输通道通畅便捷,施工车辆通行畅通无阻。
所以项目建设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项目建设方案可行。
第三章项目选址
本项目的建设地址位于**县城关镇水淹村。
规划用地约19亩,主要用于**县交警指挥中心的建设,总建筑面积14955平方米。
周边无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区,无污染源和噪声干扰,场址内水、电、通信等外部条件较好,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另外建设地址紧靠金遵公路,外购设备及建材运输非常方便,能满足施工要求。
同时也满足国家计委颁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的选址原则:
办公用房建设地点的选取,一方面要方便各有关方面的工作联系,提高办事效率;
另一方面要选取交通、通信方便和市政公用设施比较完善和远离产生粉尘、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与贮存有易爆、易燃物品等地段。
这样既可以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同时又利于安全、卫生。
规划用地已获得建设部门的认可,并颁发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所选地址内的拆迁量小,主要有三栋民宅,其余的主要是丘陵荒坡,目前已与相关的居民达成了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拨工作。
为了使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相结合,保证**交警指挥中心办公楼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同时,使项目建设的选址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相结合,保证城市的合理布局化,本项目邀请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建设项目建议书阶段的选址工作,并给本建设项目提出规划建设意见。
所以本项目建设的立项、选址与布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县城关镇水淹村,征地面积19亩,总建筑面14955平方米,其中办公楼12086平方米,车管中心1494平方米,车检中心1393平方米。
建筑均为全框架结构。
其中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为:
场地平整工程、土建安装工程、道路工程、供水供电工程以及景观绿化工程。
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
一、办公用房建设规模
根据中办发[2007]11号文件和原国家计委《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文件“三级办公用房,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为16-18平方米”的规定,同时根据**县公安局提供今后在**县公安局交警指挥中心内办公的具体人员编制情况,计算得出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2086平方米。
(详细规模计算公式附后)
1
办公功能及性质
办公人数配置(人)
每人办公标准建筑面积(平方米)
核定办公面积(平方米)
备注
2
公安110指挥中心
16
18
691=16*18+403
指挥中心设备、控制台约占403平米
3
公安110指挥中心辅助办公室
39
691
4
交警指挥中心
5
交警大队办公室及
辅助用房
22
691=22*18+300
辅助用房295平米
6
消防指挥中心
7
消防指挥中心辅办
公室
8
120医疗急救中心
9
交通应急指挥中心
10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
11
煤气应急指挥中心
12
自来水应急指挥中心
13
人防应急指挥中心
14
政府应急办公室和
网络机房、设备房
15
会议中心
1206
交通管理业务办大厅
17
合计
12086
二、业务用房建设规模
根据**县交警承担的相应战任务职能,确定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887平方米。
车管中心
66(包括干警和协警)
1494
办证中心占300平方米
车检中心
1393
室内车辆检测场800平方米
2887
第三节项目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此次建设,彻底解决目前交警大队办公条件较差,装备仓库陈旧,设备差,训练场地狭小,与民居混杂不便于管理的现状。
通过增加现代化的训练设备,满足新时代、新形势下交通管理需求。
同时建立一个**县实施和应对处理紧急事件高效性、系统化的指挥中心。
二、主要建设条件
该项目建设范围内的用地,已纳入2009年土地利用计划,项目前期的勘测,设计,规划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施工用水,用电均有保障,石材,砂石,钢材均可就地或到相邻县市进行采购,供应量十分充足。
工程自身就可作炸石运填,有利于节省投资。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一
规划用地面积
亩
19
二
新征地面积
三
规划建筑总面积
M2
14955
其中
办公大楼(17f)
12068
车管中心中心(3f)
车检中心(2f)
四
容积率
1.17
五
建筑密度
28%
六
绿化率
32%
四、问题及建议
1、问题
五、本项目施工环境复杂,对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需要管理部门有较熟练的项目管理水平。
六、施工期间将对城市交通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七、工程建设地点为丘陵地带,地势不平坦,有一定的落差,挖掘土石方量大。
2、建议
1)**县交警大队应充分履行业主的职责,主动、积极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本项目工程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县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配合,积极支持项目的实施,项目业主必须成立工程项目部于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协调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
3)施工单位要加大管理力度,协调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队伍的文明施工,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4)妥善解决拆迁安置问题,主要是政府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和沟通,提前做好安置方案,使拆迁安置工作顺利完成,不影响项目总体的工程进度。
第五章建筑方案设计
第一节建筑方案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建筑方案指导思想
1、指挥中心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功能使用的要求。
在建设总体规划过程中,应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交通管理的长远发展规划,为今后交警指挥中心的发展使用留有余地。
2、考虑到建筑属于政府机关性质。
建筑总体风格要简洁、大方、庄重、严肃。
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建筑性质、建筑造型、建筑立面特征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等规定。
建筑建设水平,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功能适用、简朴庄重。
为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应设置或预留办公自动化等设施的条件。
3、布局应科学经济。
总体布局应紧凑、合理,在满足日照、通风、安全的前提下应采用集中、组合布局。
同时,合理确定办公楼各功能块,各功能区域之间要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布局。
4、应符合经济节能的要求。
合理规划各类建筑设施,科学地确定结构形式、技术措施和建筑材料,降低建造成本。
二、建筑方案设计原则
1、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实现优化配置,提高运行效率。
2、合理利用现有土地,结合现场地形设计,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3、完善功能,配套推进;
明确标准,规范建设。
4、在满足办公功能要求及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立面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既要简朴庄重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并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规定。
第二节建筑方案设计
一、主要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4、《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其他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二、总平面设计
指挥中心紧靠金遵公路,交通方便,风景优美。
一条宽6米的主干道与办公区的金遵公路相连接;
办公区内各建筑通过内部6米通道相连。
办公大楼位于东侧,朝向金遵公路,车检中心和车管中心分别位于干道的东西两侧。
主体办公楼为17层高层办公楼、车检中心和车管中心分别为二至三层多层建筑。
三、立面设计
考虑到本项目是公安性质办公大楼。
因此在外立面上应体现简洁、大方、庄重、严肃之感。
第三节建筑结构设计及配套设计
一、主要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二、基础及上部结构选型
1、结构造型
本建设项目都属于高层民用建筑,其中办公楼和车检、车管中心为全框架结构。
2、抗震设防
按国家有关规定该项目为一级建筑,抗震设防按地震烈度六度设防。
3、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根据建设使用功能及建筑总高度,本工程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4、基础设计
本建设项目都属于高层民用建筑,其中办公楼和车检、车管中心采用人工挖孔基础。
主要材料:
砼C20~C35;
钢筋HPB235、HRB335、HRB400,框架填充材料采用轻质隔墙,抗渗等级为S6。
三、配套设计
㈠、给排水设计及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FV50140-2005。
2、设计内容
按建设项目室内外给排水、消防、喷淋给水工程进行编制。
3、给水
⑴、水源:
办公区内的全部用水均由市政给水管供给,由该市政供水干管接引两条DN150的给水管进入办公楼,以保证办公楼消防及生活供水。
⑵、用水量:
人均生活用水量按90升/日,按办公楼业务用房等主要职工、临时职工约400人计,应为36000立方米/日。
⑶、供水形式:
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办公楼的生活用水均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
⑷、生活贮水采用成品搪瓷钢板水箱,管网采用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
⑸、热水:
本方案暂不考虑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卫生间可配置独立的电热水器。
4、排水
⑴、排水量:
按生活用水的80%计算,最高日生活排水量为28400立方米/日。
⑵、排水形式:
室内废污分流,室外雨污分流,污废水排至化粪池后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⑶、排水管材料采用UPVC管道,粘接。
⑷、雨水:
室外雨水由雨水口、雨水井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
5、消防给水
⑴、由不同方向从市政管网引入二路DN150进水管至办公区内,形成环网,充分保证用水安全,同时满足室外消防供水环网的要求。
建筑从干管上接出,枝状供水。
环状干管上每隔120米设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
每隔80米左右设洒水栓保证道路及绿地浇洒。
⑵、设室内消火栓系统。
小区设DN100环状消防管,同时环状生活给水管在两个不同方向与消防环管连通,并沿生活水管至消防管方向在连通处设止回阀。
从消防环管上枝状接出消防管至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的消防管上设一组水泵接合器。
⑶、室内适当部位根据规划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㈡、电气、防雷设计
⑴、《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⑵、《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⑷、《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⑸、《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⑹、《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供配电系统
⑴、为保证一级用电负荷的可靠供电,本工程引入两路独立电源且保证两路电源的当一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不至同时断电。
每路电源均能承担100%的用电负荷。
⑵、电源由变电所提供两路220/380V三相四线制电源。
⑶、本项目各层用电分层分科计量。
⑷、本项目照明光源以节能型光源为主。
3、防雷接地
⑴、本项目按三类防雷建筑采取保护措施,标准按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进行设计。
屋面敷设防雷带,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装置用柱内主钢筋焊接连接作引下线。
引下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8平方米。
⑵、本工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C-S制。
⑶、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㈢、弱电设计
1、闭路电视系统
2、有线广播系统
3、通讯及网络
(四)、暖通设计
1、设计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2、设计范围:
(1)卫生间通风设计。
(2)整体建筑的空调设计。
3、空调系统设计:
该工程主要用途为办公、内设会议及功能房等,考虑到项目建设规模及设备购置安装成本,建议不设置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单独设置空调机柜。
第六章项目外部配套建设条件论证
第一节项目建设地区域概况
一、历史沿革,行政区划
隋大业十年(614),在现**东部置信安县,唐高祖五德二年(619)建义州,改信安县为信宁县,隶义州。
贞观四年(630)移县于他方。
此后若干年,曾在境内设沙溪等处蛮夷长官司、巡检司等建制。
清代顺治初年(1644~1659)开新场于打鼓寨(今县城)。
乾隆元年(公元1736),改四川叙永厅之岩上、岩下划归贵州,入**治,并改则溪划里、甲。
境内大部为**府所辖的永丰、敦义、新民、新化、平定等里,称为“下五里”,并设有沙溪汛、沙土汛、石革闹汛三个军事建制。
民国3年(公元1914),改**州为**县,并改里、甲为区、乡、保甲,今县境内设四个区。
民国30年(1941)7月1日,**正式立县。
1949年12月15日**解放。
全县辖7镇19乡,589个行政村。
2006年末总人口57.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和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分别占总人口的81.08%和11.7%。
县城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二、城市性质、职能及规模
(一)城市性质
**县县城是川南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区的联结点,是*****地区、遵义市和贵阳市三地市结合部,是*****地区的中心城镇之一。
**县城市性质为: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能源、煤化工配套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小城市。
(二)城市职能
**县城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区域中心:
县城是川南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区的联结点,是*****地区、遵义市和贵阳市三地市结合部,是**县县城中心城镇。
2、工业服务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服务基地,以煤矿开采和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
3、商业贸易:
作为商贸集散地,且是**北和黔北交汇点,结合乌江航运整治,县城在县域内外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4、能源化工:
黔北电厂,**合成氨厂。
5、旅游服务:
开发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可连接遵义、仁怀和四川旅游线。
(三)城市规模
根据05版总规分析1995年年底县城城区人口为2.7万人。
1995年~2002年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为1571人,综合增长率为50‰。
预计:
2010年,**县县城达到人口11万人;
2020年**县县城达到15万人。
平均每年增加人口为1667人,综合增长率为33‰。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521.27公顷,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64.35平方米/人。
至2020年,规划人均建设用地为76.83平方米/人,**县县城建设用地为1152.45公顷。
三、自然、社会、经济及市政基础设施概况
(一)**县2006年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37.2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