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1834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明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周边配套不完善,集聚人才面临掣肘。

人才是园区发展的第一资源,而园区配套是否完善是能否吸引人才的关键。

目前崇明园周边不仅高端生活配套设施缺乏,基本的生活配套也非常薄弱,尤其是长兴岛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公共交通等方面的配套均不完善。

不仅留不住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而且对普通产业工人也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发展的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逐步释放,对外联络方便快捷。

崇明园所在崇明岛、长兴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中点,是长江东流入海的门户。

本世纪以来,随着长江隧桥建成通车、崇启大桥正式开通,崇明园的区位交通优势逐步释放。

崇明岛距离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45公里,浦东国际航空港40公里,车程均在40分钟以内,其中长兴岛距上海市中心仅30分钟车程。

2.船舶产业特色明显,行业影响居于领先。

目前,崇明园集聚了上海振华重工、中船钢构、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江南造船、上海江南长兴重工、中海工业(上海长兴)等多家央企。

也是我国第一个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为产业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商务部认定的国家船舶出口基地。

拥有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ZMPC”和“JN”等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船舶修造技术也始终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3.土地资源优势显著,发展势头日趋强劲。

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崇明园重要的禀赋优势。

崇明园可用土地规划面积33.67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底,已建成22.20平方公里,尚有34%的发展空间。

目前,发展势头强劲,正处于良性快速发展轨道。

4.功能配套布局加快,要素集聚能力增强。

功能性配套是吸引创新要素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崇明园功能性配套布局逐步加快,要素集聚能力逐步增强。

如长兴岛积极探索与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黄埔区开展对口支持合作措施,陈家镇览海华山医疗中心已经落户,横沙渔港进入试运营阶段,长兴岛郊野公园一期工程即将启动,两个高星级酒店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上海船舶运输研究所“航运安全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准入工作已经完成。

(二)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体制机制制约。

与央企关系亟待理顺。

崇明园的核心区域是长兴岛,长兴岛几大央企均独立运作。

而崇明园乃至崇明县与央企的合作关系长期处于松散状态,不利于央企资源的溢出和产业链的延伸。

管委会职能亟待提升。

崇明园现有管委会功能尚未做实,权限相对有限,对三大板块的整合、协调、集成服务等职能难以体现。

另外,崇明园的长兴岛地块审批权大部分在长开办,崇明本岛地块审批权在崇明县,审批周期较长等问题无法通过管委会整合解决。

与张江联动亟待加强。

与张江合作的资源与政策共享机制有待完善和加强,崇明园作为张江高新区的分园的优势有待发挥。

2.公共交通制约。

公共交通供给不足。

长江隧桥开通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崇明园所在长兴岛和陈家镇的交通问题,但通达园区的公共交通线路较少,出行不便,不利于园区的内外联系。

规划中的19号线尚未通车,短期内影响园区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交通出行成本较高。

崇明县是上海区县中唯一需要支付过桥费的区域,往来中心城区的交通成本甚至高于上海至周边昆山等地区。

3.产业基础制约。

尚未形成紧密衔接的产业链。

崇明园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如几大央企在长兴岛多为生产基地,所需配套服务由集团公司全球采购,研发人员也多集中在集团总部,配套基地支撑船舶和海工装备发展的技术服务、专业咨询等尚未发展起来,成套能力和配套水平较低。

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除了船舶制造相对成熟、船舶配套初具规模外,海工装备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工配套产业尚为空白,信息软件产业也处于发展初期。

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缺乏。

园区现有企业多集中于附加值较低的领域。

如船舶制造以附加值较低的散货船为主,海工装备制造产品集中于低端配套产品,尚未涉足TLP、SPAR、LNG-FSRU、LNG-FPSO等高端、新型装备设计和建造领域。

4.创新支撑制约。

支撑创新的要素较少。

园区内缺乏科研院所,尚无独立的海洋装备科研机构和海工产品研发中心。

与园区外相关科研机构尚未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几大央企生产基地虽在园区但研发部门不在岛内。

创新型人才不足。

缺乏具有国际经验、全球眼光、能抢占国际海工装备创新制高点的领军人才、海工装备产业的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自主创新政策有待加强。

园区创新发展路径还不清晰,区域性创新氛围尚未形成。

对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缺乏,与临港等地相比存在差距。

地方财政对创新投入的支撑有限,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较少。

三、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紧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前沿,紧抓全面建设海洋强国和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抓住多个国家战略叠加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

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区域联动、绿色发展”的主线,以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以人才为核心,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以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创新创业环境为保障,增强海洋装备产业引领作用,培育和激发信息产业活力,扩大绿色生态发展的示范效应,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战略定位

1.全球科创中心的承载区。

利用上海建设完善“四个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坚持高端引领,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创新网络的密切合作,构建开放的自主创新模式、开放的研究平台、开放的人才平台、开放的创业平台和开放的资金平台。

吸引各方力量和智慧共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区,共同打造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崇明承载区。

2.海洋装备产业的引领区。

围绕国家和上海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以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为依托,优化创新环境,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创新创业资源,以央企为龙头,壮大发展创新集群,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长兴海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为依托,推进海洋装备制造业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延伸海洋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链。

3.数据信息产业的活力区。

按照国家高端数据信息技术产业和建设智慧城市的要求,积极迎接新产业革命及智慧产业发展趋势,以智慧岛数据产业园为载体,以软件和数据信息服务业为抓手,大力推进“四新经济”的发展,聚焦数字动漫、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智慧化产业,构建服务企业的现代化高端产业支撑平台。

4.绿色生态发展的示范区。

发挥崇明园生态优势,坚持绿色生产和消费理念,培育和发展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展,为全市乃至全国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示范。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张江崇明园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的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化和规模经济水平显著提升。

——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显著提升。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

表1主要发展预期目标

指标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

的能力

1.万名从业人员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件)

20

22

32

2.企业R&

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

2.08

2.28

3.28

3.国家级研发机构数(个)

1

2

4.万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个)

4

5

6

产业化和规模经济水平

5.企业总收入(亿元)

230

255

410

6.增加值(亿元)

64

70

120

7.战略性新兴产业年销售收入(亿元)

200

220

400

8.税收(亿元)

1.85

3

9.建成土地单位面积营收(亿元/平方公里)

14.3

16

25

10.建成土地单位面积税收(亿元/平方公里)

0.11

0.12

0.2

11、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5.5

7

12

12.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万元/人)

19.22

37

13.国家级产业服务机构数(个)

14.上100亿元大型企业数量(家)

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15.出口额(亿美元)

32.56

35

50

16.从业人员中归国留学人员和外籍常住人员占比(%)

0.06

0.07

0.1

17.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38

18.拥有国际有效专利数(件)

19.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及研发中心(家)

20.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数(个)

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21、企业当年新增融资规模(亿元)

22.千名从业人员中拥有硕士(含)以上学历人数(位)

17

19

23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发展两大产业集群。

形成“核心产业龙头带动、支撑产业配套补链、辅助产业对冲风险”的产业格局,实现高端发展、特色发展、多元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大幅提高,当地配套率大幅提升,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国内领先的目标。

1.重点发展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业和软件信息业。

优化船舶产品结构,提高LNG船、工程船等高端船舶接单能力,提升自主设计能力,提高高端产品在船舶总量中所占比例。

抢占船舶制造产业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制高点;

着力提升钻井平台、生产平台等主流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研发制造能级和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实现自主开发设计、总包建造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能力,逐步完善海洋工程装备体系。

重点发展面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工业软件和智慧城市发展的服务型软件。

2.积极发展海洋装备配套产业。

支持企业对高附加值的船舶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进行攻关,塑造船用设备品牌。

促进船舶配套业由设备加工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引进培育船舶配套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积极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设备和系统的本土化配套率;

大力引进海洋工程关键配套设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实现关键设备系统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系统成套和模块化能力。

着力发展海洋装备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进研发机构、船级社入驻,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延伸发展海洋装备辅助产业。

重点发展海洋装备修理与改装、港口机械等产业,提升超大型船舶、高技术船舶以及特种船舶维修和改装技术,提高港口机械产品附加值。

择机发展海水利用设备制造、海洋环境保护专用仪器设备制造等产业,丰富海洋装备产业业态,提升抗风险的能力。

4.培育发展生态型新兴产业。

加快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应用;

推进与休闲旅游、会议论坛、健康养生等崇明特色产业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

深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鼓励发展现代种源研发、新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应用、海洋药物研发试验等现代农业研发应用领域。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在产业体系结构上,崇明园将重点发展包括船舶修造、海工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三大核心产业,以及海洋装备辅助产业、配套产业和相关现代服务业,形成“3+X”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空间布局上,三大板块各有侧重。

1.长兴岛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

图1:

长兴岛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

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规划面积2181.8公顷,由东西两个地块组成。

其中,东块规划面积1641.7公顷;

西块规划面积540.1公顷。

长兴岛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及包括船舶修造和港机制造在内的海洋装备辅助产业。

重点发展领域见表2。

表2长兴岛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产业发展领域

重点发展产业

主要发展领域

船舶制造产业

(1)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优化升级;

(2)符合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的绿色环保型船舶开发建造;

(3)超大型油船(VLCC)、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LPG)船、大型化学品船等高端船舶开发建造;

(4)大型疏浚船、钻探船、多用途工作船等工程船舶开发建造;

豪华邮轮、豪华游艇等高附加值船舶的前期预研。

海工装备

制造产业

(1)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主流海洋工程钻井装备;

(2)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张力腿平台(TLP)、单柱式平台(SPAR)等主流海洋工程生产装备;

(3)浮式储油船(FSO)、穿梭油轮等海洋工程储运装备;

(4)物理勘探船、工程勘察船、海底油气资源调查船等海洋资源调查勘探装备;

(5)平台供应船、多用途海洋服务船、大型海上浮吊、修理维护船等海洋工程保障辅助装备。

海洋装备

辅助产业

(1)海洋装备修理与改装:

常规船舶、超大型船舶、高技术船舶、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修理与改装;

(2)港口机械:

场桥、岸桥等港口起重机械、港口辅助设备等;

海水利用设备:

海水淡化设备,海水循环冷却设备,海水脱硫成套设备,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设备等;

(3)海洋环境保护专用仪器设备:

海水污染检测设备、移动式应急海水处理设备、海水生态修复技术与设备、污染物入海监控设备等。

2.长兴岛海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

图2:

长兴岛海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

长兴海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规划面积817.6公顷。

长兴海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零部件配套业,以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领域见表3。

表3长兴岛海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重点产业发展领域

船舶零部件

配套业

(1)舾装件等传统优势配套产品智能化、集成化;

(2)遥控阀门、污水处理装置、海水淡化装置等舱室设备;

(3)船用低中速柴油机、船用智能型小缸径低速柴油机、LNG船用双燃料/纯气体发动机;

(4)大功率船用曲轴、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智能化电控系统、高效增压器等柴油机关键部件和系统;

(5)大型高端甲板机械及关键部件;

大型推进装置、高端船用发电机、船舶电站、电力推进装置等电力系统和动力传动装置;

(6)综合船桥系统、符合IMO规范的船用导航雷达系统、新型船用陀螺罗经等通讯导航和自动化系统;

(7)游艇、邮轮配套设备等产业。

海洋工程零

部件配套业

(1)水下采油系统等海洋油气钻采设备及关键部件;

(2)单点、多点系泊系统、系泊配套设备等系泊系统及设备;

(3)动力定位系统;

(4)深海锚泊系统与深水锚泊定位设备;

(5)海洋平台起重机等甲板机械设备及关键部件;

(6)自升式平台桩台桩腿、升降结构等升降系统及关键部件;

(7)大功率海洋平台电站等电力推进系统及设备;

(8)海洋平台集成控制系统等控制系统及设备;

(9)水上勘探及保障辅助作业类设备及关键部件。

海洋生产性

服务业

(1)高端船舶及海洋工程成套装备及配套设备研发设计,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外观、结构、功能等设计,虚拟仿真、数字模型、协同设计等先进工业设计,海洋装备修理改装技术研发,港口机械研发设计,海洋装备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海洋装备高新技术企业孵化;

(2)高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国际航运相关的服务业,如测试试验、检测检验、采购贸易、专业咨询、行业协会、数据服务等;

(3)律师、会计、评估、咨询等专业服务业,以及海事仲裁的专门服务业;

航运综合信息服务、海洋安全信息服务、海洋技术信息服务等海洋信息服务业;

(4)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融资租赁、融资性担保、小额贷款等新型金融业态。

3.智慧岛数据产业园

图3:

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地块一

图4:

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地块二

图5:

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地块三

智慧岛产业园地处陈家镇,与国际论坛商务区、郊野公园、体育公园、东滩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

包含三个地块,其中地块一(智慧岛数据产业园)规划面积为206.6公顷;

地块二(绿色产业园),规划面积99.2公顷;

地块三(陈家镇都市产业园)规划面积62公顷。

智慧岛数据产业园要重点发展核心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及以“四新经济”为特征的生态型产业。

重点发展领域见表4。

表4智慧岛数据产业园重点产业发展领域

地块

重点发展产业及主要发展领域

地块一

(1)面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工业软件于信息服务业。

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软件关键核心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咨询、方案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运维,以及面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工业软件实验、测试、研制、认证及专业培训等;

(2)面向智慧城市发展的服务型软件。

包括在医疗卫生、教育、社区服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应用的基础软件;

(3)面向智能城市建设、科技教育、金融和电子政务、生产过程控制、财务结算、知识管理、节能管理等环节的专业软件和管理软件;

(4)大数据、数据报税、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产业运营、数字动漫、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产业;

(5)信息服务产业。

包括信息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以及金融、贸易、航运等专业信息服务业。

地块二

(1)与会议论坛、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崇明特色服务业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

(2)现代种源研发、新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应用、海洋药物研发试验等现代农业研发应用;

(3)其他以四新经济为特征的生态型产业。

地块三

(1)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

(2)远程视频、网络会议系统、3D虚拟展示技术、虚拟现实体验技术、医疗信息、移动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的研发应用项目;

(3)以海洋装备零部件、船舶关键件等为对象的贸易展览。

(三)提升创新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是崇明园的重要任务。

今后应统筹规划,促进各板块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动;

优化产业结构,吸引处于产业链高端、价值链高端的企业入驻,形成完整产业链、创新链;

融合产业、城市和文化功能,建设创新型智慧园区。

1.通过统筹规划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理清各分园产业定位,促进产业细分领域的业态集聚,避免产业同构化现象,提升科技创新功能的吸附能力,促进三大板块之间逐步形成资源配置优化、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创新联动和产业互动的新格局。

2.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

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功能总部,培育龙头型企业,培育新兴高科技中小型创业企业。

通过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渗透,促进船舶、海洋装备制造以及港口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转移;

通过发展海洋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形成以关键零部件研发为核心,生产性服务业相支撑的海洋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集群,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3.通过建设智慧园区提升创新能力。

坚持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城市功能紧密结合的原则,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推动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环境打造工程”构建园区独特优势,增强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通过“船舶与海工研发总部积聚工程”和“海洋软件和信息服务孵化工程”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提升崇明园三大主导特色产业的创新势能;

以“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工程”为抓手,提高崇明园的持续创新能力。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借鉴其它典型工业园区的实践经验,搭建服务平台,加大政府投入、引入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创业担保、产业发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建构科技创新创业金融支持体系。

1.建立融资综合服务平台。

探索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相结合,分工协作的海洋经济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政府资金引导、园区科技经费配套、创投资金扶持、担保资金支撑的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创业资金支撑体系。

2.构建科技金融信用体系。

发展科技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和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