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163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题型专练:全国卷41题小论文.doc

题型专练1:

图文信息提取类小论文

一、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

1.(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Ⅱ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

根据表格,可以分为宏观上、微观上(具体到每个要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如下:

一、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二、读表格(标题、项目、数字等),分析变化趋势。

1995年后增加星期六为法定假日(形成双休日);2000年劳动节、国庆节法定假期增多;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

三、联系所学,多角度分析。

与1950年比较,1995年-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这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等有关。

【答案示例】

趋势:

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4分)

原因: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8分)

二、强化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下图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部分数据信息。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2分)

示例:

信息:

中国网民人数和互联网普及率持续增长且发展迅速。

(3分)

原因: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需求的提升,人民思想得到巨大的解放;中国政府不断深入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

(9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简介(部分)

人物

籍贯

思想主张

黄宗羲

浙江

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

江苏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王夫之

湖南

循天下之公

康有为

广东

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梁启超

广东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严复

福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孙中山

广东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有关中国民主启蒙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要求:

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论据准确、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一:

信息:

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多集中于沿海地区

分析:

明清时期江南沿海地区率先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末清初出现的反君主专制思想,在一定意义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近代中国沿海地区最早遭到列强入侵,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较多接受了西方民主观念,所以中国的民主启蒙思想家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这表明,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答案示例二:

信息:

明末清初的反专制思想,为近代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思想武器

分析:

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些进步思想家提出了限制君权、实行众治等主张,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为近代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近代中国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明末清初民主思想的继承。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表11949—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最及构成情况(单位:

所)

年份

合计

综合大学

工业院校

农业院校

林业院校

医药院校

师范院校

语文院校

财经院校

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其他院校

1949

205

49

28

18

22

12

11

11

7

2

18

27

1950

193

50

27

17

16

12

6

12

3

2

18

20

1951

206

47

36

15

27

30

8

19

1

1

18

4

1952

201

22

43

25

3

31

33

8

12

3

2

15

4

1953

181

14

38

26

3

29

33

8

6

4

4

15

1

1954

188

14

40

26

3

28

39

8

5

4

6

14

1

1955

194

14

42

26

3

28

42

8

5

5

6

14

1

1956

227

15

48

28

3

37

55

8

5

5

6

16

1

1957

229

17

44

28

3

37

58

8

5

5

6

17

1

教据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表1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表格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综合大学不断减少、单科高校为主体;工科院校不断得到重视、文科院校日益受到削弱;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1:

趋势:

1952年后工科院校总体不断增加。

(3分)

原因:

国家的重视;经济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建设所需各类工业人才的缺乏;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

(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趋势:

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

(3分)

原因:

国家重视;各级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

(9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名人分类统计表

类属

区域

政治

军事

实业

学术

艺术

革命党

总计

江苏

15

3

1

15

9

1

44

浙江

19

4

13

6

2

44

湖南

11

27

3

3

3

47

安徽

10

8

5

4

27

广东

7

5

2

5

19

福建

6

3

3

3

15

广西

1

2

1

1

8

13

满洲(东三省)

22

26

3

1

52

四川

4

4

3

11

直隶

8

2

10

湖北

5

1

1

3

10

总计

108

85

5

43

29

22

292

——整理自蔡冠洛主编《清代七百名人传》(余下各省份人数均较少,故略)

上表反映了晚清时期我国名人分布的多个规律。

请概括出其中一个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要求:

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论述严谨。

规律:

从区域看,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密集,长江流域次之,东北、西南地区较少。

(3分)

原因:

晚清不同地区遭到西方侵略的先后性;晚清西学东渐的地域差异;晚清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晚清社会开放的区域差异;晚清近代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晚清各地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等。

(答任三点得9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题型专练2:

提炼(自拟)观点类小论文

一、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2分)

【解析】第一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主题词。

依据材料玄奘西行“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东渡“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归纳概括,提炼出其中心观点:

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步,结合具体史实,史论结合进行论述。

根据观点选取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注意题目要求为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之外的其他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第三步,补充关键词,务必补充与主题切合的自己相对熟悉的主题词,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得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准确、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

观点:

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

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2.(2017•新课标全国全国Ⅱ卷•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本题以钟表的时代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要注意严格按照题目能力要求回答。

首先,提取信息;第二,拟定论题;第三,进行阐述。

拟定论题:

字数一般不超过15个字,以10个字左右为佳;建议采用陈述句;言简意赅,主题突出者为上。

【答案】

示例1

论题:

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

阐述: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

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

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总之,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继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示例2

论题:

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

阐述:

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但日晷计时一般由政府控制。

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但当时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