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9894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宁夏海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K+>Cl->Na+>F-B.还原性:

Cl->Br->I->S2-

C.酸性:

HClO4>H3PO4>H2S>H3AlO3D.沸点:

甲醛>甲醇>甲烷

『详解』A.离子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K+和Cl-、Na+和F-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K+和Cl-比Na+和F-离子核外多一个电子层,则离子半径:

Cl->K+>F->Na+,故A错误;

B.Cl、Br、I、S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还原性:

S2->I->Br->Cl-,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P,则酸性HClO4>H3PO4,又H2S为弱酸,酸性小于H3PO4,而H3AlO3为两性氢氧化物,酸性最小,则酸性:

HClO4>H3PO4>H2S>H3AlO3,故C正确;

D.甲醇分子间存在含有氢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比甲醛大,则沸点应最高,沸点:

甲醇>甲醛>甲烷,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

D.液氨、石灰水、水银

『答案』B

『详解』A.石墨能导电,石墨是碳单质而不是电解质,醋酸溶液能导电,是乙酸和水的混合物,其中醋酸属于弱电解质,食盐晶体是电解质但不导电,A错误;

B.熔融NaCl、熔融KOH,属于强电解质,且都能导电,B正确;

C.稀硫酸和NaOH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纯硝酸不导电,C错误;

D.液氨、石灰水是混合物,水银是单质,都不是电解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答案』D

『详解』A.5.6g铁(即0.1mo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FeCl2,铁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以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NA,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氟气均为1mol,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NA,氟气是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2NA,错误;

D.常温下,2.7g(0.1mol)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AlCl3,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正确;

故选D。

『点睛』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注意给出的温度和压强,如果是常温常压,则不能用22.4L/mol,同时还要注意对象是否是气体。

但如果没有用到22.4L/mol,则无论什么状态,都不受温度和压强的限制,如D选项,不管是在常温下还是标准状况下,2.7g铝都是0.1mol。

6.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

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

的变化。

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主要的相互作用依次是()

A.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非极性键B.氢键;

氢键;

极性键

C.氢键;

极性键;

分子间作用力D.分子间作用力;

非极性键

『详解』雪花→水,破坏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水→水蒸气,破坏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破坏分子内H、O原子间的极性键;

故选B。

7.配制100mL1.0mol/L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分析』配制100mL1.0mol/LNa2CO3溶液,应称取碳酸钠的质量为1.0mol/L×

0.1L×

106g/mol=10.6g,溶于水配成溶液的体积为100mL,由此分析。

『详解』A.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仪器,称量固体后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先在烧杯中溶解,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的配制时,10.6g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

=

=0.1mol,溶解过程就加入100mL的水,再移液、洗涤、定容再加上水,溶液体积就会超过100mL,根据c=

,V液的值偏大,浓度偏小,故B错误;

C.移液操作时,防止液体外溅,需要玻璃棒来引流,故C错误;

D.定容后,塞好瓶塞,要进行反复倒转、摇匀操作,为了使瓶内溶液进一步均匀,故D正确;

答案选D。

8.将5.6LCO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得到3.36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所得气体的质量为()

A.3.8gB.4.8gC.5.4gD.6.6g

『详解』令参加反应的CO2气体的体积为a,生成的O2的体积为b,则:

2CO2+2Na2O2=2Na2CO3+O2气体体积减小△V

211

ab5.6L-3.36L=2.24L

解得a=4.48L,b=2.24L,所以3.36L气体中CO2体积为5.6L-4.48L=1.12L,O2的体积为2.24L,则3.36L气体的质量为

+

=5.4g;

答案选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

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可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H216O、D216O、H218O、D218O均为化合物,不可能是同素异形体;

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均含有醇羟基,但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不等,结构不相似,三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4个O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故B错误;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但HF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HF的沸点明显高于HI,故C错误;

D.Na2O2是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在溶液导电性实验中,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灯泡的明亮度变化是:

明→暗→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有关

C.灯泡最暗时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与滴加硫酸时现象相同

『详解』氢氧化钡中加入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硫酸的量的增加,溶液中的离子越来越少,当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时,溶液中的离子最少,然后加入硫酸,溶液中的离子又开始增加,所以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有关,选A。

1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等浓度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Na2CO3<

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

C.常温时水溶性Na2CO3<

D.相对分子质量Na2CO3<

『详解』A、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碳酸氢钠反应较快,正确;

B、2NaHCO3

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错误;

C、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错误;

D、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碳酸氢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错误;

答案选A。

12.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详解』A.酸性强弱与水溶性没有关系,则无法据此比较酸性,故A错误;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反应原理是强酸制弱酸,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故B正确;

C.比较强酸制取弱酸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则在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得到酸性强弱的结论,故C错误;

D.HCl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又盐酸易挥发,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可能为盐酸与硅酸盐的反应,则无法确定碳酸与硅酸的酸性的强弱,故D错误;

答案选B。

13.只用一种试剂可鉴别

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B.

C.

D.

『分析』如果某种试剂与各溶液混合现象均不同,则该试剂可用于鉴别这些溶液。

『详解』将各试剂分别和四种溶液混合,混合的现象可列表对比如下:

Ba(OH)2

H2SO4

NaOH

AgNO3

K2SO4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MgCl2

白色沉淀→灰黑色沉淀

FeCl2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NH4)2SO4

白色沉淀、刺激性气味气体

刺激性气味气体

由表可知,NaOH与各溶液混合现象均不同,可用于鉴别这些溶液,故选C。

14.两份铝片,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另一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A.1:

1B.2:

3C.3:

2D.1:

6

『详解』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

A.当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1:

1时,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故同温、同压下,放出氢气体积相同,A符合题意;

B.当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2:

3时,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为2:

3,故同温、同压下,放出氢气体积不相等,B不符合题意;

C.当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3:

2时,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为3:

2,故同温、同压下,放出氢气体积不相等,C不符合题意;

D.当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1:

6时,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为1:

6,故同温、同压下,放出氢气体积不相等,D不符合题意;

15.把含有氧化铁的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直到铁片完全溶解,经分析该溶液中无

,且生成的

与反应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则原混合物中

与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C.4:

1D.3:

1

『详解』设原混合物中含有xmolFe,

则:

1,

y:

5,

『点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的原理,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难点是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最后再与稀盐酸反应,注意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氢离子氧化性的比较。

1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中少量O2:

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

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收集气体

『详解』A.通过灼热的Cu网后,氧气可以和金属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并且一氧化碳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样在一氧化碳中会引入二氧化碳,且影响被提纯物质,A错误;

B.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不能得到纯净的碳酸钾,B错误;

C.加入适量NaOH溶液生成NaCl,引入新杂质,C错误;

D.HCl和NaHCO3反应生成NaCl,可除去杂质,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及选择,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除杂的原则即可解答,选项A为易错点。

17.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汽油,然后振荡,静置,产生的现象是()

A.溶液呈橙色

B.溶液呈无色

C.上层液体呈橙色,下层液体几乎无色

D.上层液体呈紫红色,下层液体几乎无色

『解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通入溴化钾溶液发生反应:

Cl2+2KBr=2KCl+Br2,反应后得到橙黄色的溴水溶液,倒入汽油后,汽油与水互不相溶,汽油的密度小于水,溶液分层,汽油层在上层,溴在汽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振荡后,溴被萃取到汽油层,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的水层,上层为橙色的溶有溴的汽油层,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氧化性和萃取的原理,熟悉氯气的性质,明确溴在汽油中溶解度大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汽油的密度小于水。

1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CO2、SO2、HCl、HI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把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

对于原无色气体推断一定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SO2B.—定含有HCl

C.肯定没有CO2D.不能肯定是否含有HI

『详解』①无色混合气体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HI能够被氯水氧化成碘单质,碘水显黄色,则一定不存在HI;

②向与氯水反应后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只能为硫酸钡,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③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由于之前通入氯水,引进了氯离子,无法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HCl,二氧化碳在实验中没有涉及,不能确定是否含有,因此合理选项是A。

二、填空题

19.Ⅰ.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Cl、BaCl2、Cu(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需要240mL0.5mol·

L-1的NaOH溶液,现用固体烧碱进行配制。

(1)需称量_________g烧碱,应放在_______中称量、溶解。

(2)完成此配制实验,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常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

A.烧碱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容量瓶未干燥就用来配制溶液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

D.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E.未洗涤溶解烧碱的烧杯

『答案』

(1).BaCl2、K2CO3

(2).Cu(NO3)2=Cu2++2NO3—(3).Ag++Cl—=AgCl↓(4).5.0(5).小烧杯(6).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7).AD

『详解』Ⅰ.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Cl、BaCl2、Cu(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说明一定不含Cu(NO3)2、所以沉淀为碳酸钡,判断BaCl2、K2CO3一定存在;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证明沉淀是BaCO3;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白色沉淀为BaSO4;

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Cl-;

综上所述:

白色固体粉末一定含有BaCl2、K2CO3;

一定不含Cu(NO3)2;

可能含有KCl;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

BaCl2、K2CO3;

(2)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为Cu(NO3)2;

电离方程式为:

Cu(NO3)2=Cu2++2NO3-;

(3)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g++Cl-=AgCl↓;

Ⅱ.

(1)实验室没有240mL规格的容量瓶,必须配制250mL溶液,需要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m=cVM=0.5mol/L×

0.25L×

40g/mol=5.0g,烧碱易吸水且具有强腐蚀性,所以称量烧碱时要放在小烧杯中;

(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

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用烧杯溶解烧碱、可以用量筒量取水、用玻璃棒搅拌和引流、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溶液、用胶头滴管定容、用托盘天平称量烧碱、用药匙取药品,所以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会用到的仪器有: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A.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A选;

B.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故B不选;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故C不选;

D.砝码生锈后质量偏大,称量时m物=m砝+m游,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后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大,故浓度偏大,故D选;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会导致溶质损失,浓度偏小,故E不选;

答案选AD。

20.已知合金A由两种常见金属组成。

为测定其组成,某同学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过程②中分离C和E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H中所含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合金A中两种金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H与过量的氨水生成沉淀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在空气中可以转化为物质C,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为测定合金的组成,若需要称量沉淀F的质量,则F需要洗涤,如何证明沉淀F是否洗涤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滤

(2).Al3+、H+(3).Fe、Al(4).Al3++3NH3·

H2O=Al(OH)3↓+3NH

(5).4Fe(OH)2+O2+2H2O=4Fe(OH)3↓(6).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没有洗涤干净,若无沉淀产生,则表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分析』已知合金A由两种常见金属组成,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得到溶液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丙通入空气,过滤得到红褐色沉淀,判断为Fe(OH)3,加热分解得到粉末状固体D为氧化铁,则确定A中有金属Fe;

滤液E加入少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F和溶液G,白色沉淀F加入过量盐酸溶解得到溶液H,溶液H加入过量氨水又生成白色沉淀F,确定白色沉淀F为氢氧化铝沉淀,溶液H为过量盐酸和AlCl3溶液;

溶液G为偏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E为NaAlO2溶液,溶液B为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金属为Fe,Al,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过程②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

(2)F为氢氧化铝,溶于盐酸能生成AlCl3和水,则氢氧化铝中加入过量盐酸得到的H中阳离子为Al3+、H+;

(3)由以上分析可知合金中含有Fe、Al;

(4)H中阳离子为Al3+、H+,与过量的氨水生成沉淀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

(5)C为Fe(OH)3,可由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6)流程中氢氧化铝沉淀表面附着液中含有Cl-,洗涤时,当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没有洗涤干净,若无沉淀产生,则表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点睛』考查物质的组成测定,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流程中试剂的量、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难点是忽视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但氨水不能溶解Al(OH)3。

21.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

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CO2而变质。

(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__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g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A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

③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