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9840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

《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Word格式.docx

●路基宽:

345+709.681~K349+400段路基宽度34米;

K349+400~K349+562.763,162.763米过渡段;

K349+562.763~K354+500段路基宽度31.3米.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级,小桥涵1/100;

●桥面宽度:

小桥涵与路基同宽。

本次设计遵循部颁的有关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

《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C20-201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3、测设经过

我公司2015年5月初首先对本项目的路线走向、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进行了现场踏勘,随后经过全体测设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该段路线的外业勘察工作,各种资料数据收集整理齐全。

4、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

起点与现状G110国道改扩建Ⅰ期工程顺接,从西向东依次韩家村、头道河、终点止于巴音塔拉镇东。

二、建设条件

1、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现状布局及规划

拟建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境内,路线范围内不影响相关城镇的未来规划和发展。

2、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项目起点:

起点位于章盖营(110国道桩号K354+500)处。

(2)项目终点:

终点巴音塔拉镇(110国道桩号K345+700)。

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勘察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位于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是内蒙古高原南缘的一部分,称察哈尔熔岩台地,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形地貌。

拟建线路)段处于低山丘陵区的局部平原黄旗海湖积边缘相浅丘状平原区,场地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原始地面高程1400.53-1333.35,沿线高差67米左右。

如下典型地段地形地貌照片。

本次勘察查明,南段勘察线路各钻孔控制深度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粉土和素填土、冲洪积砾砂和粘土以及太古界的花岗岩和新近系的玄武岩等。

总体来看,勘察场地地层结构稳定,分布比较均匀,自地表以下划分为四个大层,分别描述如下:

①1素填土(Q4ml):

勘察场地大部分布,层厚0.5-2.5米,平均厚度10米。

杂色;

褐色;

松散至稍密,稍湿,大部分夹粉土或粉质粘土。

①2粉土(Q4ap+al):

勘察场地个别处分布,层厚0.5-2.2米,平均厚度2.00米。

棕褐色,稍湿,中密。

表层0.2-0.4米为耕土。

②砾砂(Q4al+pl):

勘察场地内个别处有分布,灰褐色,中密,稍湿,磨圆度一般,级配中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含卵石,卵石最大粒径10cm。

层厚1.7-5.3米。

③玄武岩(N):

勘察场地局少部分布,层厚0.5-4.2米,平均厚度2.36米。

灰褐色,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块状结构,气孔状构造,破碎。

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察线路沿线及周边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无采空区,未发现全新活动断层,属稳定场地。

勘察线路沿线及周边不存在特殊性岩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g,相当于Ⅶ度基本烈度区。

乌兰察布地震区划图

(5)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根据乌兰察布市气象局观测统计数据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冬季寒冷、夏季温热凉爽、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3.6°

C,最热月(7月)平均最高气温26.7°

C,最热月平均气温20.8°

C,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12.5°

C,最大冻土深度178cm,平均雷暴日数33.3天、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年均降雨量309.4毫米,年平均雾日数2.3天。

近57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年均降雨量363.6毫米、年降雨76.7日、年雷暴36日、年大雾天数3.9日、年烟尘33.9日、年霾13.9日、年扬沙5.3日、年沙尘暴3.1日、能见度小于1公里0.8天、低云高800~1500米。

气象资料见下表:

项目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年平均气温(℃)

3.6

最高气温(℃)

36

最低气温(℃)

-33.8

年平均降雨量(mm)

350-400

冻结期(月份)

11~4

最大冻结深度(米)

1.76

平均风速(m/s)

最大风速(m/s)

30

风向

西北风

年蒸发量(mm)

2230

气象资料表

 

4、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

(1)主要外购材料来源及供应地

钢材、木材、沥青等主要外购材料由集宁供应,工程所需的材料、机械的运输可以通过现有公路来完成。

(2)地方材料来源及供应地。

项目所在地区石料储量丰富,由于近年来当地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较多,项目区内有相应的加工厂,可加工各种规格碎石,料场符合质量要求,运输条件良好。

通过现场调查,确定片、碎石料场1个:

在位于路线起点东9公里处,该料场位于平安石料场,还林地,岩石为玄武岩,中等级风化,灰色致密,石质坚硬,有气孔构造,,出材率80%,厚6米,表面有水锈,碎石土开采方便,东、南绕城高速公路曾将此作为主要石料场.

调查砂、砂砾料场1处:

在位于路线终点西南K351+120公里处,该料场位于路线左侧韩家村南河道冲洪积物颗粒坚硬,级配一般,夹有漂石,筛选可用于桥涵混凝土,工程等级Ⅲ,有用层厚度3米,出材率80%。

(3)工程用水及用电

项目区域附近水源丰富,可考虑沿线河流、附近水库、沿线村镇用水及灌溉用水。

沿线电力供应可满足工程用电需求,该项目实施时,可与当地电力供应部门协商解决。

(4)主要外购材料来源及供应地

5、旧路利用情况

1、平面

设计中线以现状左幅路基右侧边缘进行偏移到改建全幅中心线。

左幅现有路线不进行加宽改造。

2、纵面

纵断面设计标高根据现状道路左幅右侧路基边缘标高为基础进行拟合,并考虑横向偏移横坡及左侧旧路加铺结构层厚度,从而确定改建后道路设计的标高,道路设计标高为路中线标高。

3、桥涵

右幅桥涵全部利用,包括5道小桥涵,头道河大桥1座(4-25米箱梁,宽12,25米),使用情况良好。

4、排水、防护

旧路右侧路线防护全部利用。

三、总体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

由于本项目为旧路改扩建工程,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现有分离式路基右幅对左幅旧路进行改造。

2、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

本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城市道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34米及31.3米。

3、安全设计措施

根据本项目特点对全线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利用,在设计方面增加安装费用,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相应的标志、标线。

4、全线土石方情况,取土、弃土方案

全线土方8.45万立方米,为保护生态环境,全线采用集中取弃土,施工完成后对弃取土场、临时用地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全线共设1处取弃土场,并设置施工便道,以方便运输。

本次设计采用集中取弃土,避开视线设置弃土场集中取土相结合的取土方式,取土完毕后要求恢复植被。

5、与沿线环境及景观的协调情况

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出行效率在项目建成后有较大的提高。

公路的建设将对沿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有利的重大影响,有利于乌兰察布机场的顺利运营;

对地表水、大气、噪声、土壤、地表植被等环境将产生中度的不利影响;

对文化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及土地质量在拟建路段内几乎不产生影响。

项目在方案设计时已经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并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本项目的实施,其节省运输成本和节省燃油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是积极可行的,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项目建设社会负面影响不大。

只要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一定工程措施,不会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改善当地人民的出行,项目建设的社会影响利大于弊。

6、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的采用情况

(1)GPS测量技术

本项目测量放线工作全部采用GPS测量,该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效益好等特点,能快速完成公路平、纵面测量,为设计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

(2)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在本项目中被广泛使用,路线平、纵、横设计采用纬地软件;

在桥梁结构设计中采用了桥梁通、桥梁博士等软件;

路面结构分析计算采用了公路路面设计程序HPDS软件,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四、路线

1、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本项目设交点3个,平曲线为基本型曲线,路线技术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路线

主线

设计时速(公里/小时)

60

段落长度(Km)

8.8

最大直线长度(m)

3267.65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

18.496%

路线增长系数

1.013

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

0.341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38.868%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

1.364

最大纵坡(%/处)

1.287/1

最短坡长(米/处)

200.024/1

竖曲线

最小半径

凸型

16500/1

凹型

19400/1

2、安全设施

(1)设计原则

①规范统一、经济节约。

本项目安全设施是在遵循《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本路主体工程和交通组成特点,总结内蒙古地区以往一级公路设计成功经验进行设计。

②以人为本、自然和谐。

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以不熟悉本项目及其周围路网体系的驾驶员作为设计考虑使用对象,通过设施的引导,使驾驶员顺利、快捷、安全地抵达目的地。

(2)标志

本项目作为改扩建城市公路,在交通标志的设置上,重点考虑:

a、及时地给司机提供准确的信息;

b、注重标志信息的平衡与均匀,避免标志集中或标志中过多信息分散司机注意力;

c、重要信息重复提示,多级预告,交叉采用图形化为主的表达方式;

d、在标志设置中,注重原有标志的保留和充分利用。

①标志类型

根据以上总体布设考虑,本路主要布设以下类型标志:

a、在与道路交叉时,设置交叉口警告及慢行警告标志,交叉口警告标志采用图形化形式,图形采用实际交叉口形状;

②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应以司机在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同时版面布置应美观、醒目,并且标志应具有夜间反光的性能。

③标志板

标志板的材料及制作工艺对其使用性能、寿命、美观等影响很大。

考虑本路为开放式公路,为防止标志被盗,小型警告标志等采用铝塑板材,其它大型标志均采用铝合金板制作。

圆形标志采用卷边加固,其它形状的标志采用角铝加固。

为加强标志板的强度和便于同立柱连接,标志板后附有滑动槽铝,滑动槽铝用铆钉铆固在标志板上,铆钉头应打磨平滑。

④支撑方式

标志的支撑结构应保证安全、美观、耐用。

设计时考虑本地风速、版面大小、路侧条件、标志作用等因素,确定针对不同标志分别采用单柱、双柱、悬臂等支撑方式。

⑤标志基础采用现浇C25混凝土基础。

(3)标线

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和标志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标线能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合适的车道,加强行驶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

标线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并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

①标线设计原则:

a、车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线宽15cm,线长6m,间距9m。

b、

c、硬路肩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线宽20cm。

d、中央双黄线,线宽15cm。

②材料选择

本项目采用的涂料为热熔型反光标线涂料。

(4)里程碑

①布设原则

里程碑布设在整公里处。

里程碑设置于路肩外,主要作用是确定所在位置,便于紧急救援或者道路养护。

②结构类型

里程碑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

五、路基、路面

1、一般路基设计

本项目在原有分离式一级公路的基础上改扩建为34m和31.3m宽城市道路,K345+709.681~K349+400段路基宽度34米,路面宽32.5米;

K349+562.763~K354+500段路基宽度31.3米,路面宽30.5米,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和公路现状的特点,在对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基础资料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收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设计,设计时,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造型美观、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全面贯彻交通部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公路设计新理念。

(2)路基横断面布设

本项目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

整体式路基宽度34m及31.3米,路基宽度及断面组成如下:

34m整体式路基横断面组成

土路肩

硬路肩

行车道

双黄线

0.75

2

3.5

0.5

2

31.3路基横断面组成

0.40

1

1

0.4

利用旧路加宽段落,将旧路边坡松散坡积土清除,对于加宽一侧路基,清除厚度为20cm;

对于路基高度大于1.2m的段落,进行开挖台阶处理,要求台阶宽度2.0m,向内倾斜2%,同时铺设土工格栅。

2、特殊地质路基设计原则

(1)为了保证路床压实度,当清表后路堤填土高度小于1.5m的低填粉土、粘土路段,路面结构层基底以下80cm及挖方80cm路床部分,采用超挖回填压实密实,压实度不小于96%。

(2)对于填挖结合部及旧路加宽路段填高大于2m段落,采用挖台阶并加铺土工格栅的处理方法。

3、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的措施

本项目路基改建拓宽过程中需要大量借方,设计中土石方调配,道路沿线地势较为平坦,主要为填方路段,需要大量借方。

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借方需集中取土,以节约用地、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对公路沿线地表生态造成较大破坏。

为保护生态环境,所设取土场,均采取集中开采,取土前注意对原表层的耕植土和腐殖土保留,取土后覆盖清表土,复耕或植树种草绿化,施工中应注意水土保持工作。

根据本项目沿线的具体情况,本标段设置1处取土场。

取土场取土后表面种植草木绿化固土,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防止水土冲刷流失。

施工中清表土及换填土临时堆放在取土坑内,以方便后期复耕及绿化用土。

4、路面设计

(1)路面设计原则

路面设计根据公路等级、功能、使用性质及所处地区的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技术先进、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内蒙古地区公路路面施工经验和材料供应进行路面综合设计,既能使路面在设计年限内满足承载力,具有耐久性、舒适性、安全性等要求,又要降低工程造价,合理投放资金。

(2)路面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采用部颁规范、标准。

(3)路面结构方案

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BZZ-100)为标准轴载,路面按四车道设计,2014年为设计基年,设计累计当量轴次1.98×

107次,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采用《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HPDS2006》程序进行计算,设计弯沉23.0(0.01mm)。

(3)路面结构

对于左侧利用旧路段采用加铺4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1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找平层,对于局部段落采用10厘米ATB-25柔性基层找平。

通过计算确定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

根据本项目路基特点,为使路基、路面稳定,保证压实度,全线设置20cm天然砂砾垫层。

路面结构

结构层

厚度(cm)

备注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4

采用SBS改性沥青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6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剂量5%)

20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剂量4%)

天然砂砾垫层

总厚度合计

70

注:

沥青面层之间设置粘层,基层顶面设置透层,厚度未计入。

5、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项目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降雨量小,蒸发量大,集中降水的概率也很小,地面起伏变化不大不易形成汇流,对路基影响也很小,因此一般路段不考虑集中排水,采取漫流的方式。

在填高大于3米路段,设置边坡急流槽,进行集中排水,防止汇流对路基的影响。

园林绿化需在路基两侧填土进行绿化,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需与园林绿化相结合,本项目未对其进行设计。

6、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路基防护设计主要以经济适用、方便施工、美化景观为原则,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为依据,并结合边坡稳定、土质类型、坡面排水、区域内的工程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防护类型,经过综合比选后,确定如下防护形式:

在路基填高小于3米路段设置植草护坡;

在大桥两侧设置拱形骨架结合植草护坡;

在低洼积水段设置浆砌片石护坡;

在水流直接重刷路段设置挡墙;

在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中,贯彻动态设计理念。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但不可预见的因素比较多,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揭示出来。

因而我们贯彻动态设计的理念,根据施工现场及施工期间的动态观察,如发现施工现场与设计不相否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及时与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沟通,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做好施工期的配合工作及营运期的跟踪服务工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服务工作完善设计文件。

7、特殊路基设计原则

加强地质勘察工作:

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在外业调查阶段,充分重视软土地基、风吹雪路基等不良地质的调查工作。

并在外业踏勘的基础上,整理归纳具体应该控制的工点段落,有针对性地对地质勘察工作提出要求,包括勘探点位的布设、挖探深度、取样的原则和要求,土样试验要求等。

多方案比选论证:

综合考虑地质勘察成果、设计计算结论、地方处理经验、工程施工难度、处治效果、工程造价对比等因素,对特殊路基设计方案进行大量、充分的比选,选择最优的方案推荐实施。

六、桥梁、涵洞

1、设计原则

在设计阶段,应进一步结合路线平、纵面、地形、地质和水文、水利等情况,合理地确定了桥长及桥孔的布设,其原则是桥梁布孔要尽可能少占河槽,以减少阻水面积。

●涵洞

小桥涵洞根据地质情况,结合汇水面积、工程造价及施工工期综合考虑,小桥涵全部采用波纹管接长。

施工时,如发现标高、交角以及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

2、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公路—I级。

(2)设计洪水频率:

小桥涵1/100。

(3)桥面宽度:

3、沿线桥梁、涵洞的分布情况

全线接长涵洞4道,利用1道,接长头道河大桥1座。

4、桥梁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5、桥涵水文计算

根据从水利部门收集的资料及现场调查资料,结合沿线地形、气候、水文特征,桥涵水文采用《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C30-2002)中的方法、《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小桥涵设计暴雨洪峰流量计算方法》(修订稿)及形态调查法进行计算。

七、路线交叉

(l)交叉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公路网现状和规划、地形、地物和地质条件、经济与环境因素等。

(2)平面交叉形式应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交通管理方式、用地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而确定。

(3)平面交叉选型应选用主要公路或主要交通流畅通、冲突点少、冲突区小,且冲突区分散的型式。

(4)交叉范围内相交公路线形的技术指标应能满足视距的要求。

(5)相交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路段宜采用直线;

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纵面应力求平缓,并符合视觉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值。

2、路线交叉的分布及设置概况

本项目平面交叉主线4处。

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本次设计共包括以下内容:

标志、标线、里程标、百米标等。

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高等级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的效能。

据此,本路交通标志设计主要以不熟悉本路及沿线路网系统的司机为使用对象。

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司机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

同时,还应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保证必要的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在交通标志的布设上应遵循以下的总体原则:

(1)交通标志系统应设计科学、规范、齐全,以不熟悉该公路及其周围路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