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9648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种方法桩基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02

5

3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03

8

4

钻芯法试验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04

11

桩基低应变完整性试验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05

16

6

声波透射法完整性试验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06

21

7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07

27

浅层平板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08

30

9

深层平板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09

33

10

岩基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XXXXXXXXXX-DJ010

36

 

共3页

第2版

一、术语

锚杆: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深入稳定岩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等抗拉材料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抗拉杆件。

按使用类别,分支护锚杆(包括土钉)与基础锚杆。

按岩土层性质,分土层锚杆与岩层锚杆。

基础锚杆:

将基础承受的向上竖向荷载,通过锚杆的拉结作用传递到基础底部的稳定岩土层中去的锚杆。

土层锚杆:

锚固段设置于土层中的锚杆。

岩层锚杆:

锚固段设置于岩层中的锚杆。

基本试验:

为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而进行的抗拔试验。

验收试验:

为检验锚杆施工质量而进行的抗拔试验。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基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得出基坑抗浮锚杆的抗拔能力(承载力)的大小,为下一步锚杆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验收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检验基坑抗浮的锚杆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要求,即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要求。

基础锚杆的验收试验的适用于抗拔基础的验收检测。

三、执行标准

湖北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42/269-2003;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四、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见下表。

试验仪器一览表

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穿心千斤顶

1000kN

德州市沃利液压机具厂

压力表

60MPa

YB-150A(60MPa)YB-150A(100MPa)

西安自动化仪表一厂

百分表

0-50

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第2页

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设备性能应符合相应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

五、试验方法

5.1土层锚杆试验

5.1.1加载装置可采用穿心千斤顶,其额定压力应大于试验压力。

反力装置可采用有足够的刚度的型钢钢梁,其支撑点与试验锚杆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6倍锚杆孔径。

5.1.2荷载可用放置于千斤顶上的应力环直接测定,也可采用标准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荷载油压率定曲线换算位移量一般采用电测位移计或百分表量测。

5.1.3试验方法:

最大试验荷载及按锚杆芯材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芯材抗拉强度均应大于设计或预估的抗拔极限承载力。

采用循环加荷法进行试验,在每一循环内每一荷载等级观测时间内侧读锚头位移不应小于三次。

每级荷载施加或卸载完毕后应立即测度变形量。

在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不大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集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小时内小于2.0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5.1.4锚杆破坏标准

1后一级在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位移增量的2倍。

2锚头位移不收敛。

3锚头总位移超过设计允许位移量。

5.1.5实验资料整理

1根据实验记录绘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弹性位移曲线,荷载—塑性位移曲线。

2锚杆弹性变形应超过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5.1.6锚杆抗拔极限承载力确定

锚杆极限承载力取破坏荷载前一级的95%,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应取终止试验荷载的前一级荷载的95%。

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锚杆极限承载力。

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验量并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

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取极限承载力的1/2,临时性锚杆取1/1.7。

5.1.7锚杆验收检测

1实验设备应满足本书5.1.1,5.1.2条的规定。

2实验方法:

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当芯材强度控制时实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杆为0.76倍的杆芯抗拉设计值,对临时性锚杆为0.87的杆芯抗拉设计值,当锚固长度控制时,对永久性锚杆实验荷载值为2倍的锚杆承载力特征值,对临时性锚杆实验荷载值为1.7倍的锚杆承载力特征值;

前三级荷载可按实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实验荷载后观测10min,稳定后卸荷到实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各级荷载观测时间为5min,稳定后方可加下一级荷载;

实验资料根据实验记录绘制荷载—位移曲线。

第3页

3符合下列条件时,实验的锚杆满足设计要求;

加载到实验荷载后变形稳定;

符合5.1.5第二条规定。

4当验收锚杆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加倍抽检并分析原因。

5锚杆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

5.2岩石锚杆试验

5.2.1试验锚杆穿过的岩层应具有代表性,试验锚杆钻孔时,应利用钻孔取出的岩心加工成标准试件,在天然湿度条件下进行岩石单轴抗压试验,每根试验锚杆的试验数不得少于3个。

5.2.2实验采用分级加载,荷载分级不得少于八级。

试验的最大加载了应大于设计或预估的抗拔荷载力特征值的2.5倍。

对深基坑等临时性锚杆进行验收监测时施加法处理不应小于抗拔特征值的1.7倍。

5.2.3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立即测读位移量。

以后每隔5min测读一次,连续4次测读处的锚杆拔出值小于0.01min时,认为在该级荷载下的位移已达稳定状态,可继续施加下一级拔出荷载。

5.2.4锚杆试验终止条件:

1锚杆拔出量持续增长,且在1小时内未出现稳定的迹象。

2新增力的拔出力无法施加,或者施加后无法使拔出力保持稳定。

3锚杆的钢筋已被拔段,或者锚杆锚筋被拔出。

4符合上述终止条件的前一级荷载,即为该锚杆的极限抗拔力。

5.2.5符合上述终止条件的前一级荷载,即为该锚杆的极限抗拔力。

极限抗拔承载力的统计取值方法应符合本书第5.1.6条的有关规定。

将锚杆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0(深基坑等临时性锚杆除以1.7)为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5.2.6实验结束后,应对锚杆试验现场的破坏情况进行描述和拍照。

5.2.7锚杆验收检测方法应符合本书5.1.7规定,加载稳定标准符合本书5.2.3的规定。

一、术语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适用于确定桩的承载能力或对桩设计承载力的检测。

三、执行标准

湖北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42/269-2003);

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四、检测设备

千斤顶

3000kN

5000kN

湖北中德智控设备有限公司

位移传感器

50mm/0.01mm

武汉岩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YB-150A(60MPa)

YB-150A(100MPa)

桩基静载荷检测仪

RS-JYD

五、基本规定

5.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

5.1.1现场的地质资料;

5.1.2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名称、桩类型、桩总数、建筑类型、层数;

5.1.3试桩号、桩龄期、桩长、桩径、砼标号、设计承载力。

5.2检测方案

5.2.1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

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5.2.2检测方案:

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5.2.3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操作流程

6.1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分级加载,加载返利装置宜采用锚桩,当采用堆载时宜遵守以下规定;

6.1.1堆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应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6.2.2堆载量大时,宜利用(可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的支点。

6.2.3堆载法可能对基准桩的稳定造成影响时,应采用二级以上水准测量或其它可靠方法两侧基准桩分级变形,修正每级读数。

6.2加载设备的安装应保证轴向加载,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6.3量测装置:

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

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

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量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6.4总加载量应大于设计或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加载。

反力装置的承载能力不宜小于预计最大加载量的1.2倍。

桩头强度及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6.5为设计提供依据及鉴定检测时,加载分级不应小于8级,每级加载量宜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8~1/10。

验收检测时可将第二级荷载定位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荷载,其后分级(不应少于4级)加至设施要求的单桩极限承载力。

每级荷载达到稳定标准后可加下一级荷载。

6.6沉降量测宜采用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01m的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直径或边长大于500mm的桩,应在桩顶200mm以下对称设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长小于等于500mm的桩可对称设置2个位移测试仪表。

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为每级加载后,每第5、10、15min时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读一次,累计一小时后每隔每半小时读一次。

6.7稳定标准为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0.1mm(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

七、加载与沉降记录

7.1终止加载条件

7.1.1当荷载~沉降曲线上有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7.1.2(ΔSn+1/ΔSn)≥2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

7.1.3桩长25mm以上的非嵌岩桩,Q~S曲线呈缓变型时,加载至s≥60~80mm

7.1.4在特殊条件下或桩沉降异常需要分析破坏或沉降过大的原因时,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s≥100mm

7.2卸载规定

7.2.1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两倍。

卸载后隔15min测读一次沉降量,读两小时后,隔半小时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全部卸载后,隔3~4小时再测读一次。

7.2.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Q~S曲线陡降段明显时,取相应于陡降起点的荷载值

2.取相应与S~lgQ曲线陡降段起点的荷载值

3.当出现7.1.2的情况时,取前一级荷载

4.当Q~S曲线呈缓变型时,取桩顶总沉降量S=40mm所对应的荷载值。

当桩长大于40mm时宜考虑桩身的弹性压缩时,桩身轴力可按倒三角分布考虑

5.按上述方法判断有困难时,可结合其他辅助分析方法综合判定。

对桩基沉降有特殊要求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

7.3参加统计的试桩,当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桩数量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

对桩数为3根及3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检测数量少于三根时,取最小值。

在验收检测中,当实验未达到极限承载力,且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20%时,可将最大加载量作为单桩极限承载力参加统计。

7.3.1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2,和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7.3.2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时间间隔,砂土中不应少于七天,粘性土不应少于15天,饱和软黏土中不应少于25天。

灌注桩尚应保证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或实验要求的强度。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天然地基,或千斤顶提供反力来确定相应的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试验方法。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适用于桩的抗拔承载能力或对桩抗拔设计承载力的检测。

0-50mm

五、基本规定

5.1.1现场的地质资料;

6、操作流程

6.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分级加载。

6.2试桩应符合实际工作条件并满足以下要求

6.2.1试桩桩身钢筋伸出桩顶长度不宜少于40d+500mm(d为钢筋直径)。

为设计提供依据时,试桩按钢筋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拔力应大于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25倍。

6.2.2试桩顶部露出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0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

6.2.3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程.

6.3加载装置应采用同型号并联同步油压千斤顶,千斤顶的反力装置可为反力锚桩。

反力锚桩可根据现场情况利用工程桩;

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时,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应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6.4加载设备的安装应保证轴向加载,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6.5量测装置:

6.6总加载量应大于设计或预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加载。

桩头强度及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6.7沉降量测宜采用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01m的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6.8加载量不宜少于预估的或设计要求的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每级加载为设计或预估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1/8~1/10,每级荷载达到稳定标准后加下一级荷载,直到满足加载终止条件,然后分级卸载到零。

6.9抗拔静载试验除对试桩的上拔量进行观测外,还应对锚桩的变形量,桩周地面土的变形情况及桩身外露部分裂缝开展情况进行观测记录。

七、加载卸载与沉降记录

7.1每级加载后,第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7.2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两倍。

卸载后间隔15min测读一次,读两次后,隔30min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全部卸载后隔3h再测读一次。

7.3稳定标准:

在每级荷载作用下,1h内上拔变形量不超过0.1mm。

7.4试验终止条件:

7.4.1桩顶荷载达到桩受拉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或某根钢筋拉断。

7.4.2某级荷载作用下,上拔位移量陡增且总上拔量已超过80mm。

7.4.3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

7.5验收检测时,施加的上拔力达到设计要求,当桩有抗裂要求时,不应超过桩身抗裂要求所对应的荷载。

7.6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7.6.1对于陡变形曲线,取相应于陡升段起点的荷载值。

7.6.2对于缓变型U~S△曲线,可根据S△~lgt曲线,取尾部显著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7.6.3验收检测时,出现7.4.1条时取前一级荷载。

7.7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以下方法确定,并取最小值:

7.7.1将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除以2。

7.7.2按设计允许的上拔量所对应的荷载取值。

有抗裂要求的桩,确定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时尚应满足桩身抗裂要求。

7.8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时间间隔,砂类土中不应少于10天,粉土和粘性土中不应少于15天,饱和软黏土中不应少于25天,灌注桩尚应保证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试验要求的强度。

7.9极限承载力统计取值:

参加统计的试桩,当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共5页

钻芯法实施细则

钻芯法:

用钻机钻取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桩及其持力层的芯样,判定其完整性、芯样试件强度、底部沉渣厚度及持力层岩土性状的检测方法。

基桩:

桩基础中的单根桩。

钻芯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的桩长(墙深)、桩(墙)身混凝土强度、桩(墙)身缺陷及其位置、桩(墙)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墙)底持力层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也可用于检测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和支护工程中的桩(墙)身完整性、水泥土墙的墙身完整性、天然岩石地基的定性和强度。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四、检验设备

主标准设备

标准名称

型号规格

测量范围

允许误差

备注

百米钻机

CS-100

/

万能试验机

WES-1000

4.1应采用带有产品合格证的钻芯设备。

钻机宜采用岩芯钻探的液压钻机,并配有相应的钻塔和牢固的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