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案例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928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点案例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观点案例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观点案例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观点案例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观点案例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点案例资料.docx

《观点案例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点案例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点案例资料.docx

观点案例资料

第一章

一、观点案例资料

1、对世界本原的不同理解

观点1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

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

原子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

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

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

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

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旋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

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

观点2 霍布斯的“物体”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物体》、《论人》、《论公民》、《论社会》和《利维坦》等。

霍布斯运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和几何学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论物体、论人、论国家与论社会在内的哲学体系。

“物体”是霍布斯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

霍布斯认为,世界上真实存在着的只有物质所构成的物体。

他说:

“哲学的对象,或者哲学所处理的材料,乃是每一个这样的物体:

这种物体我们可以设想它有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它的思考,指导它同别的物体加以比较,或者是,这种物体是可以加以组合与分解的,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或特性我们是可以认识的”。

霍布斯给物体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说:

“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

显然,霍布斯所说的物体具有如下特征:

它不依赖于我们思想而客观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能为人们所认识。

霍布斯所说的物体概念基本上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霍布斯还认为,经院哲学所奉”,如同说“圆的方形”一样荒谬。

观点3 “存在就是被感知”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1763)在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著名论断。

贝克莱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

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

观念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外在事物是“一些观念的集合”,离开了感觉或经验的“纯客观存在”是不可理喻的。

他还认为,物体的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因此,它们完全依赖于人心,而不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任何地方。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一个站在常识和经验论的立场上难以驳倒的命题。

据说,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

约翰生便问: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贝克莱回答说:

即使此前我没有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在。

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即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哲学史上最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不过,尽管“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十分荒谬,但贝克莱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第一次突出强调了人类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问题。

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假如贝克莱生活在今天,相对论很可能会被他所发现。

观点4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德国哲学家、唯理论的代表人物莱布尼茨(1646—1716)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单子论。

莱布尼茨认为,构成万物最后单元的实体不应具有广延或量的规定性,而应具有各自不同的质,并应具有“力”作为推动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则。

这样的实体是与灵魂类似的某种东西,莱布尼茨起初称之为“实体的形式”或“实体的原予”等等,最后称之为“单子”。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因为没有广延,也没有“部分”,所以真正不可分,是真正“单纯”的实体。

单子没有部分,因而就不能由各部分的组合或分离而自然地产生或消灭,其产生或消灭只能出于上帝奇迹式的“创造”和“毁灭”。

同时,也没有事物能够进出单子内部,因此每一单子都“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是各自彻底独立的。

因为与灵魂相类似,所以单子也具有“知觉”与“欲望”。

每个单子凭借其知觉“反映”全宇宙,如同镜子映照事物一样,在此意义下,每一个单子就是反映万物的一个不同“观点”。

同一个宇宙,由于所处的“观点”不同,就反映出不同的面貌,形成每一单子独特的质。

世界上没有两个单子在质上完全相同,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

由于其知觉的清楚程度不同,单子有高低等级之分。

从构成无机物的、具有模糊的“微知觉”的单子,到动物的具有感觉的“灵魂”,再到具有清楚的自我意识或理性的“心灵”,以至比人的心灵更高的“天使”之类,最后达到全知、全能、全善,创造了其他一切单子的最高的单子,即上帝。

每两个相邻等级的单子之间有无数中介的单子,从而构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其间没有间隙或“飞跃”。

莱布尼茨明确肯定:

“自然从来不飞跃”。

尽管单子与单子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但由单子所构成的事物却又是彼此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案例:

无限小的粒子世界

从古至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希望能够找出物质甚至宇宙的基本组成。

古希腊时,自然哲学家们如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就提出了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但人类真正理解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从自然科学的出现开始的。

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人们发现了分子,把分子当作最基本的物质。

应当说,科学家发现分子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随后,科学家发现分子其实还不是物质的最基本结构,因为分子还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是比分子更基本的结构重新组合,才会导致分子发生变化。

这样,人类又发现了原子的存在,并由门捷列夫整理出“周期表”这个规律性。

然而,在当时物质的基本元素有将近100种,所以原子也不是最基本的东西。

另外,当时对于电磁学的研究早已经发现原子并不是真正的不带电,而是处于正负电相等的平衡状态。

这样,科学家们就希望把原子分解得更彻底。

这个研究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

首先,科学家们发现原子中有带正电也有带负电的结构,带负电的部分质量很小,而且是单独一个一个地出现,这就是“电子”。

而带正电的部分,占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而且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一处,即“原子核”。

于是,原子就被分成了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两个部分。

接着,科学家发现,虽然电子的质量跟电荷成一定比例,几个负电荷就是几倍质量,但带正电的原子核就不是这样。

原子核的电荷加倍的时候,它的质量通常不只增加一倍。

人们认为原子核一定还混杂了一些不带电的东西才会变得这么重,于是就提出了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的概念。

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物理学家才找到了中子。

这个发现直接推动了原子弹的研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苏积极发展核武器,双方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基础物理研究,特别是基本粒子的研究。

于是,新的粒子也不断被发现。

由于当时发现的“基本粒子”实在太多,有人就联想到这些“基本粒子”可能像当初的“基本元素”一样,其实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组合而成的。

于是,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提出了“夸克模型”和“部分子模型”,用以解释质子、中子、其他粒子及更小结构的问题。

由于这些粒子的确在质量以及电荷等性质上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夸克模型以及部分子模型的观念对这些粒子的特性预测得很成功,提出这些模型的科学家和宣称发现了夸克的实验室获得了诺贝尔奖。

夸克模型主宰了近30年来粒子物理发展主流。

早期研究中子、质子结构时所提出的夸克模型只提出两种夸克,但很快实验物理学家就发现有些粒子无法用这两个夸克的组合来解释。

因为有些新粒子的性质跟质子、中子很像,是一个质量大了非常多倍的未知夸克。

所以,他们就推测这是一个新夸克,这个夸克就被命名为“奇夸克”(s)。

之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魅夸克(c)、底夸克(b)和顶夸克(t)。

著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博士就是因为证实了魅夸克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奖的。

除了夸克以外,还有一类被称为“轻子”的粒子,这一类粒子以很早就已经被发现的电子为代表。

后来,陆续又发现了比电子重大约207倍的“渺子”和3484倍的“淘子”。

一般说来,所有的粒子都可以分为传递各种作用力的“规范子”(gaugeboson)和构成物质的“粒子”,粒子这一类里面又分为“轻子”和“夸克”两类,而轻子和夸克又可以根据带电荷数各分成两类。

像轻子就可以分成中性的“微中子型轻子”和带—1个基本电荷的“电子型轻子”。

每一个家族中又有三个成员,称为有三“代”。

如电子型轻子依质量大小顺序就有“电子”、“渺予”和“淘子”三代,而微中子型轻子也有对应的“电子型微中子”、“渺子型微中子”和“淘子型微中子”三代,微中子的质量到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1998年5月, 日本神冈山实验室曾宣称找到了微中子有质量的间接证据,不过确实情况如何还有待其他实验室的重复实验才能确定。

夸克则分成上型夸克和下型夸克两类。

上型夸克依照质量大小有“上”、“魅”和“顶”三代夸克,它们都带+1/3基本电荷,其中的顶夸克质量远超过其他粒子,一直到1994年才被实验室找到。

下型夸克则有“下”、“奇”和“底”三代夸克,它们都带有—1/3基本电荷。

目前粒子物理所能探索的最小结构只到夸克和轻子。

但是,根据以往数千年来的经验,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些就是宇宙最终的基本结构,所以探索宇宙最终结构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观点案例点评:

唯物主义哲学从来都是把物质性的东西当作世界本原的,但不同的哲学家对于物质性世界本原的理解和具体规定并不相同。

本专题列举了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的理解。

观点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中,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原子当作世界本原,对后世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观点2介绍了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的“物体观”。

霍布斯把存在于具体时空之中的物体当作世界本原,表明了唯物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发展。

观点3中,贝克莱则把世界本原理解为我们所感知的东西,在注意到人的认识的主体性的同时,却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

观点4中,莱布尼茨把世界本原理解为“单子”,既具有原子论的色彩,也具有柏拉图理念论的色彩。

通过了解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所提供的“无限小的粒子世界”案例,介绍了自然科学对于基本粒子的探索过程,说明基本粒子不是人类想像的产物,而是世界客观存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符合物质世界的本来状况的。

2、运动和静止

观点1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存在”只能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存在不会变为不存在,因而“存在’是不变的。

巴门尼德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则进一步提出:

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

为了论证他的观点,芝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他健步如飞,能日行千里。

然而芝诺却断言: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

芝诺说:

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向前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又到达另一新地点。

如此类推下去,以至无穷。

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此外,芝诺还提出了“飞矢不动”的论断。

芝诺认为,既然任何事物在刹那时间都只能占有和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飞矢也是如此。

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这一刹那间在这一点,那一刹那间在另一点。

这样,飞矢实际上经过的只不过是无数个静止的点。

把无数静止的点加起来的总和,仍然是静止,而不会形成运动。

所以,飞矢实际上是不动的。

根据上述两个命题,芝诺得出结论说:

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甚至连位置移动都是不可能的。

观点2 机械论者的观点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霍布斯认为,运动是一切事物的最一般的原因,一切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