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计划与构建学龄前教育改革发展计划汇编.docx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计划与构建学龄前教育改革发展计划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计划与构建学龄前教育改革发展计划汇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计划与构建学龄前教育改革发展计划汇编
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计划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建设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具体要求。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具有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究竟用什么具体创新办法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呢?
笔者认为要着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就必须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格局。
一、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意义
1、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目的在于通过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把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同提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十七大指出: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对党的基层组织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这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在自身建设中要适应新课题带来的新挑战。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及时改革调整党组织功能、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等,使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3、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年来有许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但我们也要看到有的农村宗教组织的快速发展、房头宗教势力的抬头,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只有实行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才能提高农村群众对各种社会组织的辨别能力,增强与它们打交道的能力,增强群众反对它们的做法抵制进一步扩大范围的能力,才能巩固党在农村的基础地位。
4、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城乡党建融合度不够高,由此带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农村发展党员难等诸多问题。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目的
1、树立农村党建与城市党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
各级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城乡统筹意识,转变城乡二元思维模式,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形成思路谋划城乡“一盘棋”,制度设计城乡“两相益”,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经济社会城乡“一般齐”的统筹发展格局。
努力实现城乡党建分头改进、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2、树立与时俱进抓好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观。
各级党组织要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丰富内容,改进方式,创新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富于创造性、符合时代性。
3、树立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服务观。
各级党组织要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党组织班子,配置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的工作,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三、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主要措施
1、健全领导管理制度。
各级党委要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作为抓党建工作“主业”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党建工作制度。
县市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形势分析会,每年召开一次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推进会,各基层党组织要制定每半年开展一次党员党性分析制度。
各级“一把手”要理直气壮地加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安排、组织好相关工作:
一是要求积极推行宣恩县“党员明白卡”管理党员模式,落实党员业务和党建工作“一岗双责”;二是要求落实依托扶贫工作组、小康工作队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等制度,认真开展“两联两帮”活动(机关支部联系农村支部帮助农村支部调整产业结构、自身建设、规划制定,机关党员联系农村党员帮助农村党员找发展致富的路子、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大政方针);三是安排县市组织部、县市直机关工委要及时研究解决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各县市可结合各地实际加强或撤销机关工委职能:
撤销机关工委职能的县市要考虑将县市直机关工委所属的组、纪、宣职能分解到县市委的工作部门中去,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可由组织部实施;加强机关工委职能的县市可考虑将各县市直国家机关的党组纪检组长列入工委“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督导员”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由组织部、机关工委联合实施;四是安排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单位和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
2、丰富组织活动载体。
积极实施“支部联动”计划,组织县直机关、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联合开展组织活动(如“结对共建”、“两联两帮”活动),让农村党员和城镇党员实现组织资源共享。
积极鼓励城镇党组织把帮扶、带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农村党组织把党员带头向城镇转移并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促进城乡党建共同发展。
建立城乡党建互帮互促机制,积极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党建互促共建机制,利用城镇党组织在工作理念、管理机制、人才资源、资金设备、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为农村党组织提供党建工作经费,培训党务人才,整合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实现经验、信息城乡互学共享,推进城乡党建工作共同发展。
搭建党员议事平台,全面推行党内重大事情“一事一仪”;搭建党员带动平台,引导城镇党员带动农村党员、农村富裕党员带动农村贫困党员共谋发展;搭建党员就业平台,在农民工党员和城镇下岗失业党员中开展提供优先就业岗位活动,通过合适途径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促进农民工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就业;搭建党员展示平台,积极创造宽松环境,在流动党员中深入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引导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返乡创业。
3、探索一体管理方式。
在强化党员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岗位管理、动态管理和监督管理,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模式。
对农村党员,广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实行岗位管理;对外出务工党员,实行双向互动管理,坚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主动配合为原则,建立县流动党员管理部、乡镇流动党员管理办、社区、村级流动党员管理站,健全“三级联动”的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实行动态管理;对非公企业党员,实行党员“用工优先、提职优先、加薪优先、培训优先”的措施和办法,调动党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企业党组织还可探索党员购物优惠(党的重大节日)促销办法,不断增强党员政治荣誉感和优越感。
4、建立党员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党内帮扶和服务群众机制,流动党员管理部要多途径、多渠道筹集党内互助帮扶资金,着力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流动党员管理办、站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助耕、助收活动,着力解决农民外出务工后在农业生产中的后顾之忧。
在县流动党员管理部建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系统,依托流动党员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平台,设立法律援助、政策咨询、来信来访、务工信息站,逐步完善流动党员的服务体系和权益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5、建立人才互动体系。
改革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公推直选,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定期从上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乡镇、村(社区)任职、担任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员,鼓励实改非党员干部到村(社区)任职,充实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干部力量,改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
动员、组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员干部到县市工作;选派县市、乡镇基层党员干部分别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选拔优秀乡、科领导到县市级部门担任内设机构同职领导职务,提拔优秀党务干部到上一级岗位工作,加大从村(社区)优秀党员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
6、建立互帮互助体系。
调整党建工作重心,更加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在经费、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适当倾斜。
积极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党建互帮互助机制,统筹配置党建资源要素,推动城乡党建资源双向流动,特别是引导城市党建资源向农村流动。
在党建工作经费、党务人才等方面,城市支持农村;在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等方面,城乡整合利用;在经验、信息等方面,城乡互学共享,充分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整体效益。
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搭建城乡交流的桥梁。
实行城乡党建联动发展。
7、加强检查考核评价。
各级党委要采取巡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的督促检查。
建立乡镇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定期向县市委报告制度。
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把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领导能力、执政能力考核的主要内容,考评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构建学龄前教育改革发展计划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41号)精神为指针,根据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政〔20**〕94号),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攻坚行动,进一步掀起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构建15年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热潮,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二、发展原则
1.公益性、普惠性原则。
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来抓,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构建惠及全县人民群众的学前教育工作体系。
2.多元机制、协调发展原则。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机制,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增强学前教育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
3.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原则。
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要求,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健康发展。
4.盘活资源、高效节俭原则。
坚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优先用于学前教育,新设幼儿园优先考虑现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在巩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年至年实施“三个一批”(新建一批、置换一批、改造一批)计划,全面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具体目标:
1.新建幼儿园。
到年,全县新建幼儿园6所,其中城区2所、乡镇4所。
园舍场地符合浙江省建设厅发布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B33/1040—20**),有效缓解城区及建制镇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
2.薄弱幼儿园改造。
到年,重点改扩建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遵循“规范办园、就近入园、大村单办、小村合办”的原则,按照服务人口3000人、服务半径在1.5公里以内、在园幼儿不少于60人设1处幼儿园的标准,进行布局和建设。
改善村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