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706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doc

常用修理用具安全操作法

1、台式砂轮机

操作步骤

检查照明电源和砂轮机电源,保证工作场所有足够的亮度,动力电供应正常。

检查检查砂轮应有安全罩,砂轮应无损坏,外圆平整,搁架间隙应合适。

人站在砂轮侧面,启动按钮,待砂轮运转正常,检查砂轮机座应无振动,砂轮外圆应无跳动。

摆正磨削件角度,轻、稳地靠在砂轮外圆上,沿砂轮外圆在全宽度上移动,施加的压力不能过大。

磨削完毕,关闭砂轮机及照明电源。

操作要点:

人站侧面件摆正,轻稳靠在轮缘顶,沿着轮宽匀移动,用力适中不过猛,隔架缝隙勤调整,仅防砂轮破裂生。

注意事项

1.3.1、砂轮磨损后,直径变小、影响使用时,及时更换新砂轮。

1.3.2、砂轮外圆不圆时,及时修整或更新。

1.3.3、对砂轮机每季度仔细检查一遍,及时加注润滑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1.3.4、重量超过5kg或磨削面积超过砂轮片面积的磨削件严禁在砂轮机上磨削。

1.3.5、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卫生。

2、角向砂轮机

2.1、操作方法

2.1.1、选择孔径与轴孔相符的干燥的砂轮片,安装在砂轮机上,拧紧夹紧螺母。

2.1.2、检查砂轮应有安全罩,砂轮机外壳应无损坏。

2.1.3、双手持稳砂轮机,启动开关,待砂轮运转正常后,检查砂轮外圆应无跳动。

2.1.4、手持砂轮机,不要使砂轮旋转平面指向人体;修磨工件时,砂轮外圆纵向进给同时,微量作横向移动,人体不要进入砂轮旋转平面内,以免砂粒、磨屑迷眼。

2.1.5、修磨时,压下力量适中,以免砂轮受到过大的冲撞破裂伤人。

2.1.6、砂轮转速高,工作时,双手持稳,工作暂停或结束时,及时关闭砂轮开关。

2.2、注意事项

2.2.1、严禁液体进入砂轮机内,以免损坏或产生危险。

2.2.2、砂轮机每季度仔细检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2.2.3、经常检查砂轮机外罩,以免绝缘损坏触电。

2.2.4、工作时应佩戴防护目镜。

2.2.5、工作场所应避免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

3、台钻

3.1、操作方法

3.1.1、检查台钻各部件应灵活可用,工作台面应整洁无异物;合上台钻及照明电源。

3.1.2、调整塔轮上v带的位置,选择主轴合适的转速。

3.1.3、通过头架锁紧手柄及钻床顶部的手柄调整头架上下位置至要求。

3.1.4、找正工件位置,定位并夹紧。

3.1.5、装夹选取的钻夹头、钻头。

3.1.6、开启钻床开关,使主轴正转。

3.1.7、站在钻床正面,轻握主轴上下操纵手柄并逆时针转动,实现进给,直至钻孔完毕(钻孔深时,可时常退刀清屑)。

3.1.8、退回主轴,关闭电源,卸下工件、钻夹头及钻头;整理设备,清理现场。

3.2、操作要点

调整v带选转速,头架高低到好处,找正定位要夹牢,主轴转动手进给,均匀用力慢进给,阻力变小钻到尾。

3.3、注意事项

3.3.1、钻通孔时,要使钻头能通过工作台面的让刀孔,或在工件下面垫上木方或垫铁,以免钻坏工作台面。

3.3.2、当用工具拨动v带进行变速时,要防止手指被卷入。

3.3.3、要经常保持台钻的清洁,钻孔完毕要及时清理切屑,擦净工作台面。

3.3.4、外露滑动面及各润滑点每月加注润滑油。

3.3.5、每季度仔细检查台钻一遍,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3.3.6、工作时,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钻深孔或大工件时应有两人操作。

4、手电钻

4.1、操作方法

4.1.1、选取合适钻头,用钥匙夹紧钻头,并取下钥匙。

4.1.2、戴好绝缘手套,接上电源,检查应不漏电;点动手电钻开关,察看手电钻是否运转正常。

4.1.3、用钻头抵住工件钻孔冲眼,找正钻头与工件加工表面的垂直位置,保持正确的钻孔姿势,双手握稳手电钻,接通开关,试钻一浅坑。

4.1.4、检查孔位是否正确,若有偏差,调整钻头角度,修正孔位中心;若无偏差则均匀加力,进刀钻孔。

4.1.5、钻孔时,手电钻不要摇晃,时常退刀切屑。

通孔钻到末尾时,要缓慢进刀。

4.1.6、钻孔结束时,卸下钻头,及时拆掉电源线或拔下电源开关,整理好电源线;清理工作现场。

4.2、操作要点

接线检查请电工,绝缘手套戴手中,找准冲眼对好正,双手握牢钻浅坑,停钻察看重调整,时进时时退莫摆动,阻力变小轻用力,安全第一勿忘记。

4.3、注意事项

4.3.1、手电钻工作时,电源线应放置在不易被人拌着或踩着的地方。

4.3.2、钻孔时,一定要双手握紧手电钻,否则容易发生人身事故。

4.3.3、使用手电钻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摔坏外壳。

4.3.4、手电钻每季度仔细检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3.5、使用手电钻时,应避免液体进入手电钻,以免损坏或产生危险。

5、油压千斤顶

5.1、操作方法

5.1.1、根据工件的重量,选择适用的油压千斤顶。

5.1.2、认真检查油压千斤顶动作的灵活性及液压无泄漏。

5.1.3、选择坚实的平整地作工作台面;在工作台面的中央放一枕木,再将千斤顶放在枕木上,适当调整千斤顶的初始高度,并在油压千斤顶调整螺杆端部垫一坚韧的木板,摆平立正千斤顶,顶于工件下底面的中央。

5.1.4、将手柄开槽的一端套入千斤顶回油开关,顺时针转动,将开关拧紧,然后再把手柄插入揿手孔内,作上下揿动。

5.1.5、当工件稍微顶起一点的时候,停止手柄的揿动。

5.1.6、在工件底面与工作台面之间垫入低于千斤顶高度的安全可靠的垫块。

5.1.7、将手柄带槽一端再次套入油压千斤顶回油开关,逆时针慢慢打开回油开关,关键降落至垫块上表面。

起重工作完毕,整理现场。

5.2、操作要点

摆平立正千斤顶,工件顶杆加木板,顶住中心莫斜偏,边起边垫才安全。

5.3、注意事项

5.3.1、千斤顶加垫的木板或铁板等表面不能沾有油污,以防受力时打滑。

5.3.2、起升较重重物时,应在重物下随起随垫枕木,往下降时,应逐步向外抽出,保持枕木与重物间的距离不超过一块枕木的厚度,以防意外。

5.3.3、每月对千斤顶进行拆卸检查,检查各部件有无裂纹、破损及泄漏等,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工作油有泄漏时应及时补充。

5.3.4、千斤顶应妥善存放,不应被压、被砸。

6、手拉葫芦

6.1、操作方法

6.1.1、根据工件重量选取吨位合适的手拉葫芦,将葫芦挂钩挂在可靠的支撑点上,检查葫芦动作灵活自如。

6.1.2、检查工件的捆绑安全可靠,起升高度在手拉葫芦的行程范围之内。

6.1.3、逆时针拽手拉葫芦链条,降下吊钩,将捆绑工件的钢丝绳扣头套在吊钩之中。

6.1.4、顺时针拽手拉葫芦链条,并保持与吊链方向平行,升起吊钩,当张紧起重链条时,微量起升工件,观察无异常变化,再顺时针拽手拉链条,稳妥地吊起工件。

6.1.5、当需要降下工件时,逆时针拽手拉链条,工件便缓缓下降。

6.1.6、当工件落至目的地后,继续下降一段距离,摘下吊钩,起重工作结束。

6.2、操作要点

支点钩挂要可靠,吊点重心要捆牵,拉吊链条相平行,微量起升察隐情,中间卡住勿硬拽,稳拉匀拽向上升。

6.3、注意事项

6.3.1、用前,应仔细检查吊钩、链条、轮轴及制动器等完好无损,棘爪弹簧应保证制动可靠。

6.3.2、严禁超载使用。

6.3.3、操作时,应站在起重链轮同一平面内拉动链条,用力要均匀、和缓,保持链条理顺。

拉不动时,不要用力过猛或抖动链条,应查找原因。

6.3.4、手拉葫芦不允许长时间悬挂重物,随吊随落。

6.3.5、手拉葫芦不用时,应悬挂起来,不能被其它重物压着。

6.3.6、每月对手拉葫芦进行检查维护,对破损件及时修换,对润滑部位、运动表面及时加注润滑油。

7、切割机

7.1、操作方法

7.1.1、启动切割机前,切割机周围无异物,前面不允许站人。

7.1.2、检查切割机电源线是否绝缘;启动后,检查旋转方向应和罩壳所指方向一致,砂轮片运转应平稳,砂轮片不能碰到被加工件。

7.1.3、工件必须夹紧,较长的工件可在另一端用垫块垫住,以保持工件的水平。

7.1.4、工作时人应位于切割砂轮片一侧,如有异常声或剧烈振动,立即关掉电源,待排除后方可使用。

7.1.5、切割时,切割砂轮片与工件的两平面必须垂直,严禁倾斜切割。

7.1.6、切割机严禁用力过猛,当砂轮片转速明显降低时,适当抬起一点,待转速正常后在适度用力切割。

7.1.7、需拆装工件、砂轮片和调节角度时,一定要关闭电源,待主轴完全静止后方可进行。

7.1.8、工件快切割完时,不可用力过猛,应缓慢切割,以免发生危险;切割完毕,关闭电源,整理工件,清理现场。

7.2、注意事项

7.2.1、本机只能用纤维增强砂轮片,所用砂轮片必须完好无损。

用槌轻敲不得有破裂声,保存期超过一年的砂轮片应作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7.2.2、切割机运转时,周围环境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以免被切割产生的火星引燃引爆。

7.2.3、工件刚切割完时,断面处温度较高,不可直接用手触摸或将工件置于易燃易爆环境中,以免烫手或发生危险。

7.2.4、切割机不用时,应置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严禁在有雨、水的环境中工作。

7.2.5、每季度对切割机拆卸检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8、电焊机

8.1、使用要求

8.1.1、具备专业资格人员方可安装、修理、使用电焊机;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焊接作业场所内。

8.1.2、焊接前穿戴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长袖衣服、防护手套、绝缘靴等劳动防护用品,避免弧光、焊渣、焊接烟尘对人的伤害,必要时设置保护屏障,防止弧光伤及他人。

8.1.3、电焊机和母材有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电焊机进、出线路连接牢靠、线鼻连接完好,进、出接线备有防护罩,焊枪及地线绝缘良好。

8.1.4、在狭窄场所和高处使用电焊机时,应使用防触电装置。

8.1.5、夏季电焊机应置于背阴处,避免阳光直射,严禁在湿气大、粉尘多的地方和水中放置使用。

8.1.6、每台电焊机使用容量合适的电流保护器,电焊机导线不可盘绕使用。

8.1.7、严禁使用回路方式搭接地线,电焊机输出电缆应与焊接电流值相匹配。

8.1.8、严禁带电移动或维修。

8.2、注意事项

8.2.1、严禁焊接盛有和盛过可燃性物质的容器或密闭容器,以免引起爆炸或破裂。

8.2.2、严禁在易燃、易爆浓度气体的环境中焊接,焊接完毕的热母材不允许接触可燃物。

8.2.3、不允许使用无外罩的电焊机,严禁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和检修;电焊机不用时,应关闭输出电源。

8.2.4、每季度用压缩空气将电焊机内部灰尘吹扫一遍,检查各部件的紧固情况,发现松动及时紧固。

8.2.5、焊接过程中,严禁调节电焊机电流值。

8.2.6、电焊机进线应用23m为宜,工作需要时,进线电缆应挂起,不得摆放在工作台面。

9、氧割装置

9.1、操作要求

9.1.1、使用的氧气、乙炔气钢瓶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要求;使用人员必须有国家安监部门颁发的操作证。

9.1.2、用专用支架搁放气瓶,严禁逆放或用硬物敲击气瓶。

9.1.3、氧气和乙炔气连接管不得混用,氧气管颜色为红色,耐压2mpa,乙炔气管颜色为黑色,耐压0.5mpa;氧气和乙炔气与割炬连接管长度不得少于20m,切割火源与气瓶间距不得少于5m,连接管必须用专用管卡或铁丝捆牢绑紧方可使用;气管不得沾上柴油、脂类等油污,以免老化爆裂。

9.1.4、根据不同的切割材料选用不同型号的割炬或割嘴;割炬必须完好,阀门开关灵活,割嘴连接紧固,完好可用;氧气和乙炔气连接管连接完好。

9.1.5、氧气、乙炔气减压器必须完好;乙炔气减压器出口处前端必须装有回火阻火器;气瓶阀门打开前,减压器顶针回复到零位,减压器上气压表及分表完好可用;减压器与钢瓶连接完好无泄漏。

9.1.6、打开气瓶阀门时,人体及面部勿接近气体出口。

9.1.7、使用时,先打开混合阀,再开乙炔气阀,立即点火,然后调整火焰;熄火时,则相反,应先关乙炔气阀,再关混合阀。

当发生回火时,割炬内会发出吱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