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8557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就业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凯恩斯把经济危

机归咎于自由市场制度,主张通过国家纠正市场的缺陷,解决经济危机。

在30年代大萧条

期间,人们曾经突出确认经济关系对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来

解释危机,认为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原因是在总收入和总消费之间存在差额,比如通过扩大财

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来刺激需求,达到社会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是由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心理法则和反周期”政策主张构成的。

凯恩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一般情况是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

4.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利用不足,人力资源大量闲置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困扰。

在20世纪50年代,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等讨论了二元经济

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就业问题。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是以农村和城市相分割的

二元劳动力市场为特征,但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经常发生的。

城乡间的二元结

构、地区间发展差距加大和贫富间的两极分化引起社会利益向两极方向的分化。

发展经济学

关于扩大就业的主张主要有:

(1)尽量减少城乡不均等的就业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工业。

适度发展教育事业,避免教育失业,人力资本闲置,提高资本增长对就业的扩散效应,增加就业机会。

5.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与就业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哈比森、舒尔茨等。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一一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兹(T.W・Schuhz)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

他将技术进步中的人力资本”(HumanCapital因素突出出来,体现在人身

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即是人力资本,它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

资形成的,并由此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模型:

Y=F(K,AL,H)。

其中,K表示资

本,L表示未经过教育的简单劳动力,H表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1)人力资本是人类向自身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质量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别将呈现异质性。

(2)劳动力市场政策

必须由消极”转向积极”,即从以保障失业者的生活目标转向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目标,用人力资本,即人力政策解决失业与职位空缺的矛盾。

6.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

灵了。

于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

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的变化引起滞涨。

所谓结

构性失业是指因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

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

新古典综合学派为解决结构性失业提出的人力政策主要有:

(1)进行劳动力的再培训,

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非熟练劳动者能够掌握适应劳动需求的条件,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能够掌握新技术。

(2)发展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劳动市场的

信息,帮助企业和失业者及时了解准确情况,最终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充分的信息沟通。

期以来,政府都承担着向贫穷者提供所需的责任,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中,这已被视为政

府的一种主要职能。

7.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凯恩斯主义着重研究了各类市场,其中对劳动力市场作了许多探索性研究,从多方面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粘性,并由此来证明劳动力市场失业发生的

必然性,从而进一步强调政府干预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是必

要的。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

(1)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错位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

⑵实

际工资粘性论则进一步认为,造成失业的更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工资粘性。

新凯恩斯主义认

为应该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政府应该干预劳动工资合同,

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8.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新自由主义的反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

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各国就业问题出现新的特点,就业格局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失业

率居高不下,失业规模庞大、范围广。

欧盟自从1992年以来,平均失业率一直在9.6%以上,至1999年以来,平均失业率高达11.4%。

s结构性失业是失业的主要表现形式。

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失业具有明显的非周期性。

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前后,美国经济学领域发

生了反古典革命”。

反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布莱因达担任了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

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用日本的经济模式,即行政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国家对市场活

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率较低、劳资合作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市场模式。

、借鉴与启示

1•在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要把握中国的实际国情

(1)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难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必须置身于人口的客观环境来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

据人口学专家田雪原预测,我国

未来人口会一直增长到2020年才会有所减缓,每年新增劳动力大约1000万。

同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成为影响就业的瓶颈,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

3年城乡收入比分别为3.21:

1、3.22:

1、3.28:

1。

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通过人为地设置制度障碍,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城乡两个部分,要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中的

就业问题。

因此,要加快户籍改革,降低迁移成本;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形成机制;

通过调整人口政策延长人口红利。

可喜的是,公安部在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治安管理工

作会议上决定全国12省市取消城乡户口划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e取消户口

地域的限制,建立全国劳动力统一流动的市场指日可待。

(2)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关键。

投资、消费和出口通常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我国政府耗巨资来加速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现,目的之一就是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弥补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拥有广阔的地域空间和物质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及地区自然资源差异分布

的原因,导致了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区域不均衡状态。

如何处理维持这部分地

区的人才资源不流失,保证中部地区人口的就业至关重要。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增加就业与

经济发展是同方向的,GDP每增长1%,就业可增长0.8%,在中国具体的条件下,大约能增加60万人就业。

因此,我们要利用国家政策倾斜的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到这部分地区就业。

2•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的指导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树立就业优先原则。

反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国家对市场活动要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

但从不同国家比较看,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所带来的就业

效果是不同的。

通过对国债投资于不同行业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发现,投资额由高到低的行业

与就业呈反相关关系,即投资越高的行业吸收就业的能力越小。

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被

扭曲也是不利于就业的因素,这包括利率被压低、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被扭曲等。

因此,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都要以就业优先为原则。

如果不符合

中国劳动力供给条件下就业最大化的原则,这样的战略和规划就不应出台。

如果做到了这一

点,就不会出现投资与就业相悖的情况。

(2)经济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并重共同缓解就业压力。

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处在轨转的过渡期,为提高结构调整的效率,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必须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并举。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打破垄断,让

民营资本以平等竞争条件进入金融、交通通讯、教育等第三产业。

利用我国劳动力过剩,但劳动力素质偏低和资金相对宽余的资源优势,加速我国已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或劳动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期实现经济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和就业率的同时提高。

调控社会

的就业政策是西方就业理论的基本观点,它是由政府开支和税收组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通过

对产出和就业影响缓和经济周期波动。

即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来增加国民

收入,从而促进企业增加投资,提高总需求和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运用货币政策

调控失业。

3•再就业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

(1)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实施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消除结构性失业。

根据舒尔兹的人力资本理论,我们应把当前的再就业工作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结

合起来,再把就业工程看作是一项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当前,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建立相应机

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劳动力的培训与再培训,以提高劳动力的适应性,纠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用人机制,并制定有利于人力

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最终促使人力

资源向人力资本这一价值链的转化。

(2)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告诉我们,要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人口素质,缓冲就业压力。

截止2006年底,中国文盲人数达到1.16亿,占世界文盲总数的11.3%,仅次于印度。

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大力促进中高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没有经济的增长,

人力资源开发就不可能持久,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的增长就难以为继。

人力资源作为一

种特殊的资本性资源,对它的开发和充分有效地利用,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也是社

会良性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4•建立广泛而合理的劳动保障体系,促进劳动者的可持续就业

(1)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经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生的扩招随之也带来了社会就业的严重压力。

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部分中

小企业必然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小企业生存现状岌岌可危,失业人口会增加,这对于大学生

就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我国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就

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

权益是《劳动合同法》最突出的特点。

长远来看,新劳动合同法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社会客观现实要我们必须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加以关注,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鼓励大学

生自主创业。

政府同时也要重新审视国家的整个教育制度以及教育产业化带来的弊端。

在大

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大学和用人单位三方都责无旁贷。

(2)建立健全全社会的就业保障体系。

现代西方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劳动就业保障

体系,这为劳动者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要推进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前主要是努力创造条件,加快速度,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和农村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扩大保险的范围,实现对保险金的社会统筹,既增加社

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又可对不同经济单位和不同地区进行调节,以实现城市公平与效率的有

机结合,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避免西方国家由于保障水平过高而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和矛盾。

三、结语

现代西方的各种失业理论都是西方经济学家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形成

的有关失业问题的系统看法和观点,与当代中国的独特国情差异甚大。

中共十七大对就业问

题做了深刻的论述,中央也正在积极寻找可行的措施来构建有效的就业机制。

因此,我们在

规律、

充分吸取西方国家一切有益经验的同时,又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符合经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机制。

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谭运进副教授(武汉工业学院武汉430023)..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2004D002)阶段性成果

内容摘要:

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虽然我国失业问题的产生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殊原因,但是,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就业理论失业问题二元结构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数以亿计的

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镇每年还有

100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需要就业。

长期以来,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但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持续下降,保持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不足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同时我国又进入就业结构调整时期,多种因素交汇,更增加了就业的压力。

首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导致的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要寻求再就业;

其次是入世以后,根据WTO的有关协定,我国将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粮食市场,仅考虑增加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在目前每年2000多万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

再次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和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劣势企业将加快退出市场的步伐,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大中型企业涉及的在职职工就达近千万人,这部分人员也将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

第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在短期内出现对普通劳动力的排斥,对就业产生消

极影响;

最后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向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

问题的严重性尚不仅仅如此,我国不仅

存在着就业总量的矛盾,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

低素质劳动力的大量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危。

因此,深入研究失业理论以及促进就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我国失业问题的产生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殊原因,但是,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中我们将对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进行评述,以期为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刘易斯的就业理论的启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不象发达经济那样存在着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二元结构,即存在一个相对先进的工业部门和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部门。

农业中的劳动边际产出处于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在一个确定的高于农业劳动者平均收入的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

这样,必将压低工业部门的工资,工业资本家获得超额利润。

工业的积累和扩张,不断吸收农村中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与工业劳动者收入相等,这是一个国家经济重要的转折点,它意味着,在一确定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无供给结束,就业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由此可见,按照刘易斯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先进部门的资本积累,从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结束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趋势,实现劳动市场的供需平衡。

刘易斯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机制是否科学、转移渠道是否畅通,对解决就业问题意义重大。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遇到了两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一是由于我国城镇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

二是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的实际情况,使得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很弱,自我转移过程困难重重。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国家应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力扶持小城镇的建设和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开辟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渠道。

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

古典学派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派。

古典学派认为,由于商品是由商品来购买的,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供给越多,需求越大,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就不会产生过剩问题,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商品市场是这样,劳动市场也是这样。

在劳动市场上,只要竞争是充分的,工资是灵活的,就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问题,失业就不会存在,萨伊定律就是这一理论的突出代表。

古典学派和萨伊定律虽然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是他们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竞争受到限制,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

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33

企业管理BusinessManagement企业管理BusinessManagement必须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非常突出,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对劳动力使用的地区和户籍限制,城市户口、本地户口几乎成了劳动就业的一个基本条件。

而且绝大多数的招聘广告也都含有其他方面的歧视性条款,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这种愈演愈烈的对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和就业歧视,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成长,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在客观上增加了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困难程度。

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尽快通过法律、制度、管理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建设加以解决。

必须理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我国劳动力市

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僵化,市场的灵活性差,

这一点对促进就业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近年来,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西方各国普遍

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

比如,取消并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最低工资规定,降低最低工资标准,对已经就业但收入较低的困难群体照样给予政府补贴;

鼓励企业减少工时,设置部分劳动、临时岗位和弹性工资制,将劳动市场的外在灵活性

(如雇用临时工)和内在灵活性(如对长期雇员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表)相结合,等等。

实践证明,上述措施确实具有促进就业

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主流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

这里的主流学派指的是新古典学派和

凯恩斯学派。

在新古典学派那里,失业是

由于实际工资太高,而在凯恩斯主义看来,

失业却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新古典的和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

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实际上都主张降低工资,新古典理论主张降低名义工资,并因此

降低实际工资,这容易激发工人的不满,政策不易推行;

而凯恩斯主义主张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

这一目的隐藏在扩大总需求措施的背后,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

主流学派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国目前面临着失业率上升和物价上升的双重压力,宏观经济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这两个目标之间如何进行相机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没有最优选择,只有次优选择。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促进就业的重要性应该高于控制物价上涨的重要性,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的促进就业的基本方针。

只要物价的上涨水平保持一个合理的范

上接45页速暴富的代价是以损害大众投资者的利益为前提的。

从骗局败露到“安然”申请破产保护,“安然”股票从每股70多美元下跌到每股50美分,95%以上的大众投资付诸东流。

明晰的产权制度

明晰的产权制度是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基本制度前提。

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经营者的收入一般由资产所有者依据本公司的特性和对经理监督的难易程度设计一个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相容的合同。

经理人员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和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

公司的利润和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反过来又决定资产所有者和经理人员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